工商執法人員正在查處假香油
商報濟南消息 說起這香油,可是咱們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調味佳品,甭管是熱湯、熱菜還是涼菜,只要滴上這麼幾滴,立刻讓飯菜香氣撲鼻,人們食慾大振。可是昨天,記者接到讀者提供的線索,說是有人竟然明目張胆地賣勾兌的香油,這原料竟然是香精和色素……
記者接到市民的舉報後,立刻聯繫了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歷城分局洪家樓工商所和七裡堡市場的工作人員,反映了市民所說的七裡堡綜合市場的這家批發糧油產品的門頭店勾兌假香油的情況。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也已經接到了相關舉報,並進行了前期的調查取證,並與記者一起趕往了現場。
記者和工作人員趕到這家糧油批發店鋪時,看到業主是一位中年男性,看到記者和工作人員到場,似乎預感到是什麼事情,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他自己不打自招,「勾兌香油?我沒想賣啊,是有人非要買這種便宜的,他們讓我做,我才做的。」他的這種說法,讓執法人員哭笑不得,「不管什麼原因,你製作假香油並且出售了,就不對。」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家店裡面除了出售糧食,也有製作香油、芝麻醬的磨盤、塑料桶等設備,製作好的香油擺滿了店鋪前的桌子。「這香油怎麼還有假的,還能勾兌?」記者向店鋪的店主詢問,他很不屑地對記者說道,「這你也不知道?就是香精、食用色素還有色拉油勾兌就行了,全是能夠食用的,對人體危害也不是很大啊,你要好的我就給你好的,你要便宜的,勾兌的,我也能給你啊,七元錢一斤,好的香油得二十多元一斤呢。」
在現場,執法人員並沒有找到勾兌的設備,但是通過店主的自述和之前的取證,確認了他勾兌售賣假香油的事實,於是將店鋪內香油查封,責令店鋪暫停營業,並展開進一步的調查處理。
製作只用五分鐘
大桶一晃,「香油」香味撲鼻
通過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歷城分局洪家樓工商所接到市民舉報的視頻,記者全程了解了這種勾兌香油的製作方法,不到五分鐘的時間,一桶香氣撲鼻的「香油」就製作出來了。
商販首先拿出一桶豆油(也可以用色拉油)作為製作原料,然後又拿出了一桶黑色的液體,打開蓋子小心翼翼地向豆油桶裡面傾倒勾兌,據商販自己介紹,這桶黑色的液體是黑色的食用色素,把色素倒入油中,正是為了調顏色,讓豆油的顏色逐漸變為小磨香油的顏色。記者看到,商販熟練地將色素倒入後,再把油桶封口,然後不停地晃動和翻動油桶,桶內的色素逐漸散開,桶內原本的黃色豆油,逐漸變成了香油特有的紅褐色。
隨後,商販又從店裡面取出了一小瓶液體,倒進油桶裡面,香氣立刻飄了出來,「這是香精,專門製作『香油』的,製作出來的氣味和真的香油幾乎是一樣的。」商販一邊調勻,一邊說道。記者看到,商販勾兌「香油」需要的香精、食用色素和豆油,都是平時能買到的東西,而且製作這樣一桶40斤的香油,用了不到五分鐘的時間。
兩斤芝麻出一斤油 假貨省錢還省事兒
真正的香油能掙錢,為啥商販還要做假香油呢?記者了解到,對於他們來說,這可是一個掙錢的好方法。
「現在大約兩斤芝麻才能做一斤香油,而且芝麻的價格越來越貴,現在差不多6塊錢一斤呢。」商販告訴記者,製作真正的香油,一斤的成本,光是原料就要將近12元,再加上運輸、人力、水電等等,利潤也不是很大,但是製作假香油,只需要豆油,和一點的香精和色素,所以成本不高,「雖然賣的價格不高,但是利潤還不錯,而且非常簡單,一點也不費勁兒。」
記者了解到,正是由於對於商販來說,這種香油有利可圖,而且賺錢都是「舉手之勞」,所以願意賺這個昧心的錢。
關於「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按製作方法分為小磨香油和機榨香油,小磨香油因香氣撲鼻、香味濃鬱誘人而得名。因以芝麻為原料,故稱「芝麻油」「麻油」。香油堪稱油類之上品,人們把芝麻尊稱為「油料作物皇后」,把芝麻油尊稱為「植物油脂國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