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其實關於要不要給幼兒園孩子超前教育的話題,一直以來爭議都很大。
有人認為不應該給孩子超前教育。
就像是「超前」兩個字一樣,本來孩子身心以及理解力記憶力都沒達到那個層次,非要硬逼著他們去學會大孩子才需要學的知識,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而且超前教育也並不是說孩子理解了知識的內涵,更多的是死記硬背會了而已,對日後的知識理解一點幫助都沒有。另外,大家都熟知的「二年級現象」也是超前教育惹的禍,學習的內容孩子都知道了,自然上課就不想好好聽了,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對他們日後的學習影響是很大的。
也有人認為應該給孩子超前教育。
一方面呢,現在孩子們學習的競爭其實已經是白熱化了,你不超前教育,人家別的孩子就超前了,一來二去自己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另外一方面呢,上小學後的學習進度其實是很快的,很多老師都是默認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礎,然而這裡所謂的基礎,實際上是需要通過超前教育才能獲得的。
說實話,作為一個育兒領域的創作者,開心爸爸之前也是覺得超前教育沒什麼太大的意義,剝奪了孩子玩的時間,也沒有換來太多的收穫。還不如響應國家號召,讓孩子在什麼年紀學什麼知識,大不了上小學後開心爸爸多操點心,陪孩子把差的東西補起來。直到前段時間,和一個以前研究生的同學聊了聊她家孩子的教育,才對超前教育這件事有了新的看法。學霸媽媽給孩子規劃的超前教育
開心爸爸這個同學給孩子規劃的超前教育,和我們普遍理解的超前教育其實並不一樣,並不是說逼著孩子要認識多少字會寫多少字,並且能認識多少英語單詞會說多少英語句子,數學能做出多少以內的加減法之類的,肉眼可見的知識,更多的是關注到了超前教育深層次的內容。
比如在寫字的教育上,她關注的是孩子寫字的標準性。
所謂的標準,其實就是寫字要寫在田字格內,偏旁部首要佔哪個位置,整個字要佔哪幾個位置等等,別看這些東西看上去很簡單,但卻真真實實的影響著孩子寫字的美觀程度,以及寫字的速度。
拿開心來說,現在雖然說是幼兒園大班,但已經開始學習書寫漢字了,而在每天晚上的作業中老師就很明確地提出了要求,什麼筆畫要怎麼寫,要寫在哪個位置,從哪裡起筆以及從哪裡落筆,起筆的時候是直著還是斜著等等,看似是老師小題大做吹毛求疵,但這都是孩子上小學後的隱性競爭力,基礎打好了日後寫作業才能又快又好,這才是真正超前教育應該做到的。
比如在數學的教育上,她關注的是孩子對於問題的理解,而不是實際的解答。
在孩子的數學教育上,這位同學其實關注點有點「偏了」,對於具體的10以內20以內的加減法她都沒管,而是著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就是讀題的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能看到,有些孩子明明會做的題,就是做不對,或者做起來亂七八糟的。而這個問題如果深究起來的話,很大概率是孩子看不懂題目的緣故。
這其實很好理解,絕大多數的爸爸媽媽都認為,孩子只要能計算就好了,這就是數學學好了,但是考試的時候還需要孩子能看懂題目要求的是什麼啊,問一共有多少個,看不懂題目的孩子直接寫成了每個人有多少個,這樣的話就算數學學得再好,成績也不會好。
可以說這位同學抓住了孩子超前教育的一個關鍵點。
比如在拼音的教育上,她關注的是孩子對聲母韻母以及音節拼讀的正確性。
這位同學說,她家孩子上了小學,老師直接就給家長們發了一張大圖,上面寫清楚了整個聲母韻母,以及各種聲母韻母的排列組合,密密麻麻一大堆。
讓一個完全沒有基礎的孩子,在一年級有限的語文學習時間內,把這些拼音以及組合全部學會,並且能讀能寫能認識,說實話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新的知識領域,入門就很難了,掌握就更別說了。
我們在一年級看到那些拼音讀不好寫不好的孩子,大都是幼兒園沒學過。
這時就凸顯出了超前教育的好處了,如果那些基礎的聲母韻母,以及一些基礎的組合在幼兒園就能用相對較長的時間來反覆學習,糾正發音,練習拼讀的話,一年級再學習的時候,就是排列組合的事情,也就簡單多了。
正是在這位同學的不懈努力下,她的孩子上了小學後,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坎,穩穩噹噹地完成了幼小過渡。上課也能聽懂,作業也能很好很快的做完,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了。
這樣的超前教育,每個孩子都需要
和這位同學聊完天,開心爸爸的感觸很深。
確實是這樣,雖然我們不提倡讓孩子過早地接觸一年級的知識,憑空增加孩子的壓力,但也不能在比較白熱化的競爭中什麼都不做。就像是上面開心爸爸那位同學一樣,她並不像大多數爸爸媽媽一樣,給孩子報各種班,讓孩子學各種知識,而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幫助孩子夯實了一些基礎,這樣孩子上了小學,才能更快更好地適應。
這才是真正的孩子需要的超前教育吧!
所以,如果您也有孩子面臨著幼升小,不妨也試試這樣的超前教育。
關注孩子的基礎能力。
從一開始就狠抓孩子的各種基礎,寫字的話需要從現在就養成良好的習慣,把每一個筆畫以及每一個字的要求,都認認真真的落實起來。這樣上了小學以後,就不會因為寫字不好看,寫字歪歪扭扭的被老師批評了;拼音的話,則是要注意讀音要正確,書寫規範,而且還應該有一定的拼讀能力,這樣才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
關注孩子的閱讀能力。
這個更是需要從幼兒園就開始培養了。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段時間很熱門的大語文,更是凸顯了閱讀的重要性。
但是在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上,很多爸爸媽媽還是走了彎路。比如很多爸爸媽媽給孩子買了不少書,讓孩子去讀,以為這樣就能培養出來孩子的閱讀能力,其實不然。
孩子看過很多書只是說明他們看過知道,並不代表他們能真正理解了書中的內容,真正把書裡面的知識融會貫通為自己的東西。所以,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還是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在《閱讀的7項核心技能》這本書中,作者把閱讀能力這個比較縹緲,不好量化的能力用7個步驟詳細的寫了出來。分別是:
構建感官圖像,也就是邊看邊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影像。運用背景知識,也就是舉一反三,把看到的和自己了解的聯繫起來。多問為什麼,也就是帶著疑問來看書,多發表自己的看法。推斷,也就是根據書中的內容,做出自己的判斷,可以和作者說的不一樣。篩選重要信息,也就是讀書的時候要有的放矢,重要的地方多花點時間,不重要的地方略略看過即可。整合信息,也就是說看到的知識,能夠應用在需要的地方中。查漏補缺,也就是說閱讀的時候出現了不理解的地方,就需要及時的查找資料,不要讓不理解一直存在下去。
這7個步驟做起來都不難,難的是堅持下去,並且應用在孩子閱讀的每一本書中。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孩子肯定會有些不習慣,爸爸媽媽們就需要多陪伴孩子,多嘗試上面的幾種方式,潛移默化的培養孩子深層次的閱讀能力。
這樣的話,孩子閱讀能力提升起來了,日後無論是做題,學習語文,還是寫作文都會事半功倍的。
最後
所以,超前教育對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特別是基礎能力以及閱讀能力,更是決定了孩子日後學習的高度,抓住這兩個關鍵點,才算是給孩子了最需要的超前教育,也才算是正確的超前教育。
您覺得呢?
文:開心爸爸的日記,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