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聽說過,廣告的異常流量聽說過嗎?簡單來說就是,你看廣告的行為,被機器人替代了。
而這樣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影響呢?基於全年監測的網際網路廣告數據,秒針系統推算,2019年中國品牌廣告市場因異常流量造成的損失高達284億人民幣。
這份數據來自全域測量及商業智能分析解決方案提供商秒針系統最新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異常流量報告》,該《報告》基於客觀、準確的監測數據,全面揭示了中國數字營銷行業欺詐現狀。除了以往的PC、移動網際網路品牌廣告,報告還首次對NEW TV、線下戶外、網站留資、社交平臺及KOL等終端及媒體形式的異常情況進行了分析。
異常流量及數據造假是數字營銷行業的頑疾,無論新舊媒體,繁榮的背後均暗藏著複雜的造假鏈條,異常流量不僅直接損害廣告主利益,還制約了行業的良性發展。 「品牌商在社交和KOL方面的營銷投入非常大,有的甚至超過了傳統電視廣告和硬廣的投入。而實際上,社交和KOL這一塊的造假情況也比較嚴重,因此,將其納入異常流量監測範圍,我們認為是非常有價值的。」秒針系統商業智能與分析事業部總裁王玉梅說。
據秒針系統AdMonitor監測數據(覆蓋PC、移動端),2019年全年,中國網際網路廣告異常流量佔比為31.9%,相比2018年的30.2%,增長1.7個百分點。中國網際網路廣告異常流量佔比仍超3成,形勢依舊嚴峻。
具體到不同媒體類型,和2018年的整體趨勢一致,2019年,垂直媒體依舊是異常曝光的重災區,其異常曝光佔比同比上升0.2%。廣告聯盟、門戶資訊的異常曝光隨其後,佔比分別為31.5%、31.1%,較上年均有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視頻網站的異常曝光佔比雖然較低,但同比上漲7.6個百分點,增長幅度最大,需要警惕。
深入垂直媒體的細分領域,可以發現,旅遊、時尚資訊、汽車、母嬰、IT科技、財經類媒體2019年的異常曝光佔比均超過30%,形勢都較為嚴峻。其中,旅遊、母嬰、IT科技同比均出現上漲,IT科技類以49%的異常曝光佔比、14%的佔比增長,一躍成為垂直媒體異常曝光最嚴重的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廣告黑灰產已朝著集團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秒針系統全域營銷測量事業部技術合伙人劉沛表示,「現階段黑灰產的技術水平在不斷升級,我們遇到比較常見的造假行為是『偷梁換柱』,也就是把流量換個平臺或直接作弊刷掉。」劉沛舉例解釋,「比如廣告主投放NEW TV廣告,NEW TV的每一個曝光,對應的機型設備都應該是一臺智能電視。但在流量監測中卻能發現很多NEW TV流量中的機型是手機,甚至是PC,這就是非常顯而易見的刷量行為。」
在劉沛看來,集團化、智能化的流量作弊,需要人工智慧技術來發現和解決。他以圖靈測試進行類比,異常流量的製造者就是圖靈測試中的機器人,而第三方監測公司就是測試者。「異常流量的製造者,也就是刷量、作假的人,其實就是一臺機器,它會不斷模擬自己的表現,讓自己的造假行為更像真人。當這一模擬行為讓秒針系統無法識別它是機器行為時,它的造假目的就實現了。」
換言之,造假和識別造假的雙方始終會處於不斷對抗的狀態。「這是場沒有終點的拉鋸戰。」劉沛說,「我們會不斷利用新的技術手段識別造假行為,對方就會升級自己作弊的方法。他們改變作弊方法之後,我們也會根據觀察到的各種數據變化,優化排查的規則,這是一個不斷交替上升的過程。」
事實上,關於對抗異常流量,打擊造假產業鏈,中國數字營銷市場已經達成一致共識。2019年,在廣告黑灰產集團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為保衛廣告主資產免受侵害,秒針系統旗下異常流量排查產品SmartVerify,在算法、規則及數據方面也迎來重大升級。升級後的SmartVerify以圖靈識別引擎為核心,全面應用AI算法,智能排查異常流量。廣告主的每一次廣告曝光背後,都經過秒針系統的多重驗證,全量計算與抽樣檢查相結合,數據報告與異常舉證並舉,全局數據排查、多源數據校驗。
數據顯示,使用SmartVerify,客戶投放後驗證的異常流量平均佔比僅為4.7%,遠低於全年整體的31.9%。
「SmartVerify之外,KOL全鏈路選擇評估系統明鑑優選在2019年也迎來全面升級。升級後,系統根據不同社交平臺的用戶關係、互動設置、內容發布邏輯及水軍特徵,結合機器學習技術,設計了不同的去水模型,可有效幫助廣告主過濾水軍帳號。」王玉梅表示。
知識多一點
圖靈測試(The Turing test)由艾倫·麥席森·圖靈發明,指測試者與被測試者(一個人和一臺機器)隔開的情況下,通過一些裝置(如鍵盤)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進行多次測試後,如果機器讓平均每個參與者做出超過30%的誤判,那麼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並被認為具有人類智能。(經濟日報記者 錢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