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媽媽帶寶寶去看牙,醫生卻說餵奶姿勢不當,兩者有啥關係呢?

2020-12-23 孕小二才子

餵奶姿勢不對,寶寶要遭哪些罪?嬰兒吮吸不當或者哺乳姿勢不正確,會導致媽媽的乳頭疼痛或者肩胛、脊柱疼痛,所以給寶寶餵奶也是一門學問,新手媽媽都需要注意什麼呢?餵奶姿勢不對會造成哪些問題呢?

(1)寶寶牙齒要遭罪

正確的餵養姿勢會給上下牙骨帶來一定的功能性刺激,促進上下牙骨的發育。但如果媽媽的餵養姿勢不對,寶寶的吮吸運動會對牙骨的生長發育起到負面引導作用。

嬰幼兒的食管呈漏鬥狀,黏膜纖弱、腺體缺乏、彈力組織及肌層尚不發達,食管下段賁門括約肌發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如果媽媽採取寶寶仰臥的姿勢來給寶寶餵奶,很容易造成奶水滯留在胃裡,加上寶寶沒有含緊乳頭,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這樣在打嗝或晃動身體時很容易出現嗆奶。這是胃食管反流的一種表現,若是嗆奶過多時極易造成窒息,應引起高度警惕。

拿奶粉餵養的寶寶來說,當我們給寶寶餵奶時,如果總是讓奶瓶處於斜向下的狀態,瓶口就會對寶寶的下唇和下頜造成一定的壓迫,寶寶用力吸奶時,會導致上頜骨前伸,易造成上牙前突、開唇露齒的畸形。

如果讓奶瓶過度上揚,瓶口則會壓迫上唇和上頜,從而導致下頜骨向前伸,寶寶乳牙就會發展成「地包天」。

這些牙齒畸形,不僅會拉低寶寶的顏值,還會造成上下牙咬合困難,寶寶不能很好的咀嚼消化食物,又拿什麼來長身體呢?

媽媽躺著給寶寶餵奶時,幾乎所有的門乳牙都要浸泡在奶液裡。如果寶寶吃著奶睡著了,那殘留在口腔內的奶液易腐敗產酸,進而腐蝕寶寶的牙齒。時間一長,牙齒容易脫鈣、牙冠一塊塊「掉渣兒」。當口內唾液與細菌對殘存的乳液分解後,產生一層附著在牙齒表面上的酸性物質和牙菌斑就會腐蝕牙齒最外層的牙釉質,時間久了就會形成齲齒。嚴重的話還可能發生牙髓炎、牙周膿腫等併發症,還可能會危害恆牙的發育和全身健康。

(2)寶寶胃要遭罪

如果餵奶姿勢不對,寶寶更容易吐奶。

寶寶的胃不像我們大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胃的容量很小,存放食物也少,而且胃收縮功能又沒有完全發育健全,所以很容易發生吐奶。

如果寶寶吃奶過急、過快,或者吃奶時含接乳頭的姿勢不對,沒有含住大部分乳暈,又或者奶瓶中的奶液沒有充滿奶嘴,都會使空氣跑到寶寶的胃裡,就更容易吐奶。

面部變醜:正常的母乳餵養給寶寶的上下牙骨帶來一定的功能性刺激,促進上下牙骨的正常發育。如果媽媽的餵養姿勢不對,嬰兒吮吸運動會對牙骨的生長發育起到不正常的引導作用。例如長期躺著餵奶,嬰兒下頜過度向前伸,很可能會讓嬰兒的下巴向前過度發育,發展成為下頜前突的畸形,俗稱「地包天」。

(3)寶寶耳朵要遭罪

對於絕大多數媽媽來說,最舒適的餵奶方式莫過於躺著餵奶,娃舒服、自己也舒服,但你可知道?這種餵奶姿勢很容易讓中耳炎找上寶寶,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損傷寶寶的聽力。人體有一種結構組織叫做咽鼓管,它是連通中耳腔與咽喉的通道。

與成人相比,嬰兒的咽鼓管比較平直,而且管腔寬而短。如果媽媽讓寶寶平躺著喝奶,一旦發生嗆咳,奶汁很容易經過咽鼓管嗆入中耳,或者直接順著面頰流入耳道。

媽媽在哺乳期間,尤其是在坐月子時,由於身體內部內分泌激素的變化,常使肌肉、肌腱的彈性和力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關節囊和關節附近的韌帶也會出現張力下降,因而導致關節鬆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媽媽哺乳姿勢不正確,老是長時間用一種姿勢來給寶寶餵奶,固定不變的姿勢變得僵硬,就容易加重本來已經薄弱的關節、肌腱、韌帶的負擔而出現上身,頸、肩、腰酸痛等症狀。

絕大部分情況下,咽鼓管是處於關閉狀態的,只有在吞咽、咀嚼、打噴嚏或哭鬧時才會自己打開,被堵住的液體很容易就成了細菌的「營養液」,增加了寶寶患中耳炎的風險。

哪種姿勢餵奶最佳?

想要正確母乳其實很簡單,只要遵循以下3點就可以啦:

《1》胸貼胸:媽媽的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頸部,另一隻手(稍低一些)託住寶寶的臀部,寶寶的背部枕在媽媽的小臂上,這樣寶寶就不容易出現胃食道返流等問題。

媽媽哺乳時,餵奶姿勢的要點如下:

(1)採用媽媽和寶寶都舒適放鬆的姿勢;(2)寶寶身體緊貼媽媽,耳、肩和臀部呈一直線;

(3)寶寶面對乳房,鼻尖對乳頭;(4)寶寶張大嘴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5)寶寶下頜緊貼乳房。

如果是夜間哺乳,或者是剛生產完沒多久,亦或是剖腹產的媽媽,可以採用側臥式,讓嬰兒側身與媽媽正面相對,為了保證寶寶和媽媽緊密相貼,最好用一個小枕頭墊在寶寶的背後。

《2》腹貼腹:媽媽的腹部和寶寶的腹部要貼著,保證寶寶的身體成一條直線,不要讓寶寶的頭和脖子向後仰或往旁邊歪。

《3》下頜貼乳房:餵奶時,要讓寶寶的下頜貼近乳房,同時保證寶寶呼吸順暢,防止寶寶頭部與頸部過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難。

寶寶吃奶的姿勢

(1)碰碰寶寶嘴唇,讓嘴張開。

(2)嘴張開後,將寶寶抱在胸前使嘴放在乳頭和乳暈上,寶寶的腹部正對自己的腹部。(3)如果寶寶吃奶位置正確,其鼻子和面頰應該接觸乳房。

(4)待寶寶開始用力吮吸後,應將寶寶的小嘴輕輕往外拉約5mm,目的是將乳腺管拉直,有利於順利哺乳

還要儘可能讓寶寶張大嘴,上下嘴唇外翻,並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而非淺淺銜住乳頭,寶寶的吸吮聲應該是是深長且緩慢的。

為了避免寶寶吃得過急、過快,吸入過多的空氣,媽媽還可以用十指和中指按壓住乳房。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人工餵養的正確姿勢。

《1》其他餵奶:

不管是親餵還是奶瓶餵養,媽媽都要保證寶寶舒服、安全。

*| 避免餵奶時媽媽睡著

雖然側臥式讓媽媽輕鬆,有助於恢復身體,但媽媽要注意側臥的時候千萬不要睡著,不然可能壓到寶寶造成窒息。

*|別讓寶寶含著乳頭睡覺

含著乳頭睡覺對於寶寶的睡眠和牙齒都非常不好,在寶寶睡著後,媽媽一定要拔出乳頭。

*|餵奶後一定要拍嗝

寶寶在吃奶的同時,也會吃下許多空氣。所以在吃完奶後,媽媽一定要記得幫寶寶拍嗝。

家長應採取半坐位,讓寶寶的身體呈45度角,奶瓶與面部宜成90度角,不要用奶瓶口壓迫小孩子的嘴唇。

給寶寶用的奶瓶,最好選擇寬口徑奶瓶,奶嘴質地和大小儘量接近真實乳房狀態。這樣的奶瓶既可滿足嬰兒對哺乳的心理要求,同時也可以使口周肌肉協調運動,促進寶寶上下牙頜骨的正常發育。

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好的天然食物。母乳餵養,媽媽第一要學會便是怎麼來哺乳。產科專家指出,正確的餵養姿勢是寶寶和媽媽都感覺舒服的姿勢,而如果餵養姿勢不正確時,對寶寶來說「吃飯都難受」,還可能引起中耳炎、口腔疾病等。而對於媽媽來說,不正確的餵養姿勢,媽媽很快就會感覺腰酸背痛。

另外,奶嘴孔的大小要適當,當奶瓶倒置時,奶汁能一滴一滴地滴出為宜,若奶汁滴不出就是太小,而奶汁呈線狀流出即為太大。

相關焦點

  • 原來這才是正確餵奶的姿勢!10個新手媽媽9個都做錯
    前不久,一位媽媽問袋鼠麻麻,「前兩天帶寶寶去看牙,醫生卻說孩子牙齒的問題是因為我的餵奶姿勢不當,兩者有啥關係呢?」,相信這個疑問也是很多家長的不解之處。餵奶姿勢不對,確實會影響寶寶牙齒發育,而且危害還不止於此,很多問題也會接踵而來。餵奶姿勢不對,寶寶要糟哪些罪?
  • 媽媽餵奶姿勢有講究,不然寶寶很容易得中耳炎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一些媽媽在和寶寶親密接觸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寶寶耳朵裡有一些異味。仔細看看耳道,發現裡邊有一些黃色的液體,耳朵裡已經化膿了。馬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經過醫生檢查才知道,寶寶這是得了小兒中耳炎。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得中耳炎呢?其實跟媽媽餵奶的姿勢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 餵奶姿勢不僅影響寶寶美醜,還關係到寶寶健康
    餵養不當導致新生兒窒息的報導屢見不鮮,除了吐奶及睡姿外,原因大多與餵養姿勢有關,如哺乳姿勢不當,會使母親的乳房、肢體等壓迫或堵塞嬰兒口鼻,導致窒息。窒息的發生畢竟是少數的意外事件,但餵奶姿勢不「標準」對孩子容貌、健康的影響絕不是意外,而是大概率事件了。
  • 媽媽這樣的姿勢餵奶,寶寶可能「地包天」!
    最近朋友終於下定決心要去做這個手術了,被同學一直取笑叫「地包天」讓她從小自備,咬合不正讓她錯失了很多美味。「地包天」一方面有可能是由於遺傳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餵養不當造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防止寶寶出行「地包天」。「地包天」也叫「兜齒」,在醫學上稱為「反咬合」。
  • 媽媽這樣的姿勢餵奶,寶寶可能「地包天」
    最近朋友終於下定決心要去做這個手術了,被同學一直取笑叫「地包天」讓她從小自備,咬合不正讓她措失了很多美味。「地包天」一方面有可能是由於遺傳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餵養不當造成的。2 如果寶寶的多顆後牙齲齒嚴重,會迫使他使用前牙,下頜不斷向前伸,時間久了也可能會成為「地包天」。另外,不要讓孩子習慣要上唇,或者模仿別人伸下巴,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地包天」。如何掌握正確的餵奶姿勢?
  • 寶寶經常吐奶是怎麼回事?是脹氣惹的禍,和餵奶姿勢有關係
    薇薇最近遇到了一個問題,讓她很頭疼,因為寶寶總是吐奶,看到寶寶遭罪的模樣,薇薇心疼極了。開始以為是寶寶的健康出現了問題,於是帶著寶寶去了醫院,醫生說引起寶寶吐奶的原因有很多,並不一定就是身體出現問題,建議他們回家繼續觀察。
  • 什麼樣的姿勢最適宜媽媽給寶寶餵奶?
    就算哺乳是天性,可是在最初,要找到舒適的哺乳姿勢也需要媽媽與孩子不斷磨合。姿勢不對,媽媽受累、孩子吃不好,非常不利於哺乳的進行。 那麼怎麼做才能讓最初的哺乳更加舒適呢?  1.斜躺搖籃式懷抱 適合順產側切的媽媽。在背後放幾個枕頭,支撐背部;為了保持孩子的嘴與乳頭處於同一水平,可在手臂下方墊一個枕頭,高度更合適。 2.坐直搖籃式懷抱 適合順產無側切的媽媽。
  • 第一次餵奶是啥感覺?看看網友都怎麼說的
    對很多媽媽來說,第一次餵奶的感受,肯定記憶特別深。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新生兒吃奶,一般都會使挺大的勁,許多媽媽餵完就出了一身汗!來聽聽媽媽們第一次哺乳都是什麼感受吧!網友:林***4我第一次給寶寶餵奶,奶頭及奶暈的韌性和彈性不夠,感覺奶頭像被撕裂了一樣,好疼,有時候沒有抱好,寶寶頭後仰了,乳頭被拉得好長,疼得我咬牙堅持,覺得奶頭就要掉下來了。網友:C***7我還在月子中,真心覺得一天餵N次母乳不容易啊!
  • 第一次餵奶是啥感覺?看看網友都怎麼說的
    對很多媽媽來說,第一次餵奶的感受,肯定記憶特別深。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新生兒吃奶,一般都會使挺大的勁,許多媽媽餵完就出了一身汗!來聽聽媽媽們第一次哺乳都是什麼感受吧!網友:丹***4生完一個小時後在產房裡,醫生把小孩抱到我身邊,讓我給小孩餵奶,教我如何躺著餵奶,把乳頭放到小傢伙嘴邊,他自己就開始吮吸了,我當時還覺得好神奇好驚訝,剛出生就會吮吸乳汁了。
  • 四種姿勢餵奶,真人示範標準姿勢,哺乳期媽媽早點學
    從最初不會餵奶,到後來的得心應手,可以說走來這一路,挺不容易的。有產科專家指出,正確的餵養姿勢,可以減少寶寶患有「中耳y、口q疾病」的概率。母乳餵養,姿勢很重要在餵養過程中,媽媽和寶寶有短暫的情感交流。每次寶寶吃奶,以及抬頭看媽媽,這個過程是非常美妙的。
  • 餵奶時,媽媽要牢記這4件事,寶寶不容易吐奶,身體少受罪
    每個媽媽都希望看到自己寶寶健康平安長大,但是對於很多第一次當媽媽的人來說,因為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護理稍微不當,很容易對寶寶身體造成損傷。在育兒方面,我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記得自己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給寶寶餵母乳,總是會出現溢奶嘔吐,當時還以為是寶寶腸胃有啥問題,後來讓醫生一看,他說這是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平時餵奶的時候多注意一下,不用太擔心,這才讓我懸著的心鬆了下來。醫生也和我說了關於寶寶溢奶的護理方法,今天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平安長大。
  • 張晉凌晨3點給娃餵奶,網友卻評論「媽媽偉大」?姿勢很標準
    大家都知道,前不久蔡少芬剛剛生下第三胎,雖然是高齡產婦的年紀,但她依然堅持生下第三個寶寶,感動了很多網友。而微博上的這張照片,讓很多網友紛紛表示「嫁對了人」,因為畫面中,是老公在凌晨3點給孩子餵奶的鏡頭,抱孩子的姿勢非常標準。
  • 媽媽餵奶這個姿勢,容易導致寶寶中耳炎,新手媽媽別大意
    導讀:媽媽餵奶這個姿勢,容易導致寶寶中耳炎,新手媽媽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餵奶這個姿勢,容易導致寶寶中耳炎,新手媽媽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歲女孩變「地包天」,越長越難看,醫生:和媽媽的餵奶姿勢有關
    導讀:6歲女孩變「地包天」,越長越難看,醫生:和媽媽的餵奶姿勢有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會餵奶的媽媽們,一定掌握了這個餵奶姿勢
    想當初朵兒媽在經歷過兩天兩夜的陣痛後終於迎來可愛的吳小朵,正為終於熬過了黑暗時刻而欣喜的時候不曾想又經歷了被寶寶吃破乳頭的疼痛,那滋味……只有經歷過的媽媽才知道有多酸爽。關於餵奶的疼痛可能會有一部分人說」不都是這麼疼過來的嘛,疼過了就好了。」然而事實是正確的含乳是不會造成乳頭不適的。不僅如此正確的含乳還可以確保寶寶更多地吃到乳房中的奶水,促進更多的乳汁分泌。那麼寶寶吃奶時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含乳姿勢呢?
  • 這種餵奶姿勢,竟然會傷害寶寶的聽力?可能你也做錯了
    朋友是剖腹產,平時總喜歡平躺著給寶寶餵奶,結果最近寶寶總是表現出煩躁哭鬧,不肯吃奶,晚上寶寶開始發熱,小手還不停地去抓自己的耳朵,整個人顯得很是煩躁,躺著的時候也總是用頭在枕頭上蹭來蹭去的,寶寶耳朵裡有少量膿液流出來,帶到醫院去看才發現,寶寶竟然中耳炎了!為什麼這麼小的寶寶會得中耳炎呢?
  • 給寶寶餵奶時,媽媽不注意這幾件事,容易讓他腸絞痛
    小櫻家的寶寶昨天半夜突然哭鬧不止,小櫻怎麼哄也哄不好就帶著他去了醫院,醫生說這是腸絞痛,是由腸脹氣造成的,是三個月以內的寶寶的常見現象。一、乳糖消化不良新生寶寶腸絞痛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乳糖消化不良,這是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無法分泌出足夠的乳糖酶來分解乳糖。這種情況下寶寶腸絞痛的程度會比較嚴重,除了腸絞痛他還會有腹瀉的症狀,並且大便還有一股酸臭味。當寶寶乳糖消化不良時,媽媽還想要給寶寶吃母乳的話就要給他補充乳糖酶幫助分解乳糖。
  • 媽媽避開餵奶誤區,寶寶不遭罪
    看著寶寶大口大口吮吸乳汁的樣子,作為父母心裡總是美滋滋的,可是很多媽媽發現,當寶寶吃完奶後,會有一部分奶水隨著寶寶嘴角流出來,有時候甚至會嗆到寶寶鼻子裡,嗆到寶寶,作為新手父母看到寶寶被嗆到,免不了擔驚受怕。
  • 網傳「48種花式哺乳法」中有4種要慎用 姿勢不當易嗆奶
    4種哺乳姿勢要當心  微博上瘋傳的「48種花式哺乳法」中,有坐著、趴著、跪著、站著、臥著的餵奶姿勢。張景玲醫生提醒,這其中的大部分姿勢都是可行的,但是以下四種哺乳姿勢,對於三個月大(以內)的孩子要特別當心。  美人魚式:媽媽躺在寶寶身上,雙腳自然翹起,頭仰起朝上,雙手撐地,乳房自然下垂,讓寶寶吸吮。
  • 餵奶時頭暈的差點把寶寶摔了,醫生說是寶媽睡覺姿勢引起的
    文|好孕姐李女士三個月前順產下一個小公主,為了方便餵奶,睡覺時她一直將寶寶放在自己左邊,每隔幾小時餵一次。這天李女士坐在床上側身抱起寶寶準備餵奶,突然間一陣眩暈,她差點就栽下床,好在婆婆當時準備進屋拿東西看到,將李女士扶到床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