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原型逝世 曾是納粹集中營倖存者

2020-12-20 中國日報網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外電報導,奧斯卡得獎電影《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講述的是一位義大利猶太人在納粹集中營以積極的態度保護兒子。啟發這故事的納粹集中營倖存者薩爾莫尼(Rubino Romeo Salmoni)周日在羅馬逝世,終年91歲。

薩爾莫尼1944年被義大利法西斯警察拘捕,最後被送到「死亡工廠」波蘭奧斯威辛(Auschwitz)集中營,時年24歲。他曾說:「在奧斯威辛我不是薩爾莫尼,而是猶太人編號A15810,等候被消滅。」

他以「地獄」形容營內非人的生活,長期饑寒交迫,常赤腳在雪地站數小時。他最終等到聯軍1945年解放集中營。之後的數十年,他到學校演說,不讓大屠殺歷史被遺忘。他又撰寫回憶錄《我最後擊敗了希特勒》,以黑色幽默憶述集中營日子,自覺能保命是對納粹主義的勝利。他說:「我活著走出奧斯威辛,有快樂家庭……可說破壞了希特勒的計劃。」

來源:中新網   編輯:許銀娟

相關焦點

  • 電影《美麗人生》原型人物離世
    據外電報導,奧斯卡得獎電影《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講述的是一位義大利猶太人在納粹集中營以積極的態度保護兒子。啟發這故事的納粹集中營倖存者薩爾莫尼(Rubino Romeo Salmoni)周日在羅馬逝世,終年91歲。
  • 集中營倖存者收養納粹指揮官之孫被傳為佳話
    集中營倖存者莫澤斯•柯爾與原納粹指揮官孫子芮納爾•霍斯。【環球網綜合報導】1月25日是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紀念。據臺灣「中央社」1月25日報導,一名曾在集中營裡受到百般折磨的倖存者,決定收養一名納粹指揮官的孫子為孫,成為寬恕的佳話。
  •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集中營!
    而位於奧地利 Ebensee 集中營,1945 年5月7日被美國第80師解放。集中營內的猶太人不是因苦役而死,就是被送進毒氣室用毒氣燻死。毒氣室的外表看起來像個浴室,上面裝有像洗澡用的蓮蓬頭。囚犯們脫衣後由更衣室進入「浴室」,管理人員立即關閉房門,通過管道從蓮蓬頭將毒氣放入,集中營官員表示,他曾親眼目睹五百名俄羅斯人赤裸地步入毒氣室。
  • 從納粹集中營倖存後,68歲的他選擇自殺
    在此後的人生中,他從事工業化學行當長達30年,同時作為一位作家,寫作了非虛構作品「奧斯維辛三部曲」,包括《這是不是個人》《休戰》和《被淹沒和被拯救的》。此外還有其他建基於其化學家身份和大屠殺倖存者經歷的小說、散文和詩歌作品。  △ 奧斯維辛三部曲。
  • 集中營女看守60年後終被擒 納粹獵人維森塔爾
    深愛著妻子的弗裡德到去世的那一天也不知道,自己躲過了慘無人道的納粹大屠殺,卻將一個納粹集中營女看守娶進了家。  美國司法部特別調查辦公室的報告顯示,林克曾於1944年6月至1945年4月期間,任職於納粹唯一的大型女子集中營——德國首都柏林北部的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負責用警犬押解集中營囚犯去幹活。
  • 納粹屠殺下的猶太倖存者
    感動之餘,讓我正在寫一篇有關教育文章的筆戈然而止,通過跟程博士的交流,在傾聽他講的故事後,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我被故事的動人情節感染,立刻改變主意書寫了今天這個文章主題:納粹屠殺下的猶太倖存者。跟程博士商量後,我決定把這個故事跟大家做個分享,讓我們從一個以色列家庭的歷史變遷,了解一個國家民族為何如此強大之所在。
  • 《美麗人生》:父親的謊言,快樂的傳說
    文:張冬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有600多萬猶太人被害,即便有倖存者也不是幸運兒,心靈的創傷在他們的餘生中如影隨形。但這些不會發生在小男孩約書亞身上,他的父親圭多用自己的生命為他換回了「美麗人生」——這個故事來自近期在中國上映的義大利影片《美麗人生》,其實它還有個譯名:《一個快樂的傳說》。片中的約書亞,大概是唯一一個笑著走出集中營的孩子。1997年,羅伯託·貝尼尼執導並主演的《美麗人生》反映了二戰時期猶太人在集中營裡的苦難生活。
  • 《美麗人生》:人生很美麗,愛一個人,會發光
    而圭多身上,恰好有那樣合適的鑰匙: 樂觀,即使被囚禁在納粹集中營,他依然笑對人生。 另外,《美麗人生》是有真實人物原型的,他叫薩爾莫尼。 1937年,德意日三國組成法西斯軸心國,猶太人的苦難開始了。
  • 《美麗人生》一部關於二戰納粹的電影
    1月3號,和朋友去看了4K修復重映版的《美麗人生》,這是2020年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今年的第一滴眼淚。這是一家人美好的開始,但時代卻不是,隨著二戰的發展,納粹加深了對猶太人的迫害和歧視,但父親圭多一直用善意的謊言和燦爛的笑臉來保護孩子,其中有一段我印象深刻兒子問:「為什麼商店門口寫著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
  • 《美麗人生》裡的集中營:人性的淪喪戰勝不了高貴的靈魂
    而在影片《美麗人生》裡也有一對偉大的父母圭多和多拉。猶太人圭多在自己走向刑場的最後一刻依然讓自己的兒子相信這是一個遊戲,而義大利女教師為了跟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在一起,毅然的決定上了那輛去往納粹集中營的火車。
  • 《美麗人生》影評:一部講述愛的電影!
    有這麼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人傳奇的一生,他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幽默和風趣來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可最終,他卻沒能陪伴他們走到最後,這雖然遺憾,但這卻是最美麗的人生。電影是《美麗人生》,剛開始,小編以為這是個搞笑愛情故事,講述了一位幽默風趣的男子如何將自己的老婆帶回家,中間發生了不少的爆笑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而今天我要講述的是電影的下半部分,男主一家在納粹集中營裡面生活的日子。小編覺得,這才是讓這部電影升華的主題。
  • 影訊:《美麗人生》重映!世界上最美麗的謊言
    4K修復版高分經典《美麗人生》將於明天在大銀幕上與中國觀眾見面。跨越國界的父愛,跨越時間的經典,值得去電影院感受一下!《美麗人生》然而好景不長,法西斯政權下,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毅然同行,與丈夫兒子分開關押在一個集中營裡。聰明樂天的圭多哄騙兒子這只是一場遊戲,獎品就是一輛大坦克,兒子快樂、天真的生活在納粹的陰霾之中。儘管集中營的生活艱苦寂寞,圭多仍然帶給他人很多快樂,他還趁機在納粹的廣播裡問候妻子:「早安!公主!」
  • 奧斯維辛集中營波蘭猶太人倖存者的自傳漫畫《鼠族》
    阿特·斯皮格曼有一個哥哥裡休,在1945年德國黨衛軍在波蘭進行猶太大屠殺時,被自己姨媽毒死、以免落入納粹之手受到虐待。斯皮格曼從小喜歡漫畫,於70年代加入美國的地下漫畫運動,受到《Funny Aminals》主編賈斯汀·格林邀請,正式創作漫畫。
  • 二戰紀實影像:1943年納粹毀滅華沙隔都,猶太人被送集中營
    華沙猶太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最大的猶太人聚集區,它在納粹德國佔領的波蘭境內成立於1940年10月至11月16日之間,有超過40萬猶太人居住在3.4平方公裡區域。圖為1943年,起義前的華沙猶太區。隨著1939年9月德蘇入侵波蘭,波蘭猶太人從一開始就被納粹當局針對。德國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在波蘭佔領區劃分了數百個隔都,強迫猶太人在這些區域中生活。
  • 失竊納粹集中營大門回到德國(組圖)
    2月22日,帶有納粹標語「勞動帶來自由」的鐵門被送回德國達豪納粹集中營紀念館。德國原達豪集中營帶有納粹標語「勞動帶來自由」的鐵門2014年11月2日夜間失竊,失竊兩年多後於2016年11月在挪威西南部的卑爾根郊外被發現。
  • 奧斯卡獲獎作《美麗人生》重映 它到底經典在哪?
    《美麗人生》還拿下包括坎城評審團大獎等70多個國際獎項,至今位列國內豆瓣TOP250榜單裡的第六名。影片上映之初,媒體綜合評價並沒有這麼高,MTC評分僅 59分。羅伯託·貝尼尼表示,《美麗人生》曾遭到義大利本土極右勢力的反對。因為用幽默手法來表現納粹大屠殺,電影在坎城首映時也受到左翼知識分子的批評。
  • 《美麗人生》,最感人的經典電影,美麗的靈魂成就美麗的人生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經典電影《美麗人生》。這部影片由義大利著名導演羅伯託·貝尼尼導演,拍攝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該片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等多項大獎,還獲得了國際電影獎的多項獎項。廢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們詳細講一講這部電影。1939年,二戰陰雲籠罩著整個歐洲大陸,在義大利,有一個叫瓦多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外表看似笨拙,但內心善良憨厚而且樂觀。
  • 盤點二戰中慘絕人寰的八大集中營
    盤點二戰中慘絕人寰的八大集中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分子建立了不少集中營,隨著本期專題來看看那些最殘忍無道的集中營吧。奧斯威辛集中營波蘭奧斯威辛市附近奧斯威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修建的最大的集中營,始建於1940年4月,是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裡的奧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個集中營的總稱。德國納粹在這裡監禁過數百萬人,並屠殺了其中的110多萬人,受害者絕大部分是猶太人。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7000名倖存者獲得了新生。
  • 英語+德語=事半功倍:納粹的集中營
    德語中稱「集中營」為Konzentrationslager,簡稱為KZ,對應英語中的concentration
  •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由於有上百萬人在這裡被德國法西斯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該集中營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裡,是波蘭南部奧斯維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營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