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嶽小藝(化名) 26歲
採訪人:記者 陳芊
採訪時間:2017年12月23日
採訪方式:QQ
A 老公就像牆頭草,哪邊風大往哪邊倒
曾經看過這麼一句話,大意是:結了婚的女子一生中總會有幾次後悔自己嫁錯了人……當初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還沒結婚,覺得這話說得過了。可結婚僅一年,說實話我已經後悔了,而且後悔了不止一次。沒錯,老公是我自己談的,不能說經過了千挑萬選,最起碼也是精挑細選,覺得他好,喜歡他才到一起的。那時他對我也很好,沒覺得他有什麼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喜歡的人我家人也看中了,我爸就非常喜歡他,說這個小夥子孝順,是個好孩子,於是,一路綠燈,放心地把女兒嫁給了他。
嫁進婆家的門才知道,老公那是真孝順,只是我對他的孝順要加引號,他的「孝順」體現在:在老婆和老媽鬧意見的時候站在老媽一邊,媽總是對的,媽的話是必須得聽的。他這不是愚孝,而是媽寶男一個,從小聽媽的話長大的,就算媳婦娶進了門,這個習慣一時也是改不了。
我很鬱悶。日常過日子,哪裡沒有勺子碰到碗邊子鬧矛盾的時候,就算我做晚輩的不該跟婆婆計較,他做丈夫的也不該總站在自己媽一邊吧。這讓我很受傷,覺得他心中沒我,覺得在這個家我只是個外人……想起結婚前我爸說他孝順,對他的讚許,心裡很是怨懟:如果孝順是這個樣子的話,算是優點嗎,孝順的男孩真的對我好嗎?老爸的觀念真是奇怪!
他不只是他媽的兒子,也是我的丈夫,不能只選站他媽那邊。據理力爭了幾回,老公總算明白過來自己的身份角色已經改變了,於是,在我和婆婆鬧意見的時候不再只幫他媽,有時候也幫幫我,做我的同盟軍。可是,幾回下來我發現,老公做誰的同盟軍,想幫誰不是因為誰有理,而是看誰氣勢大,他媽要是鬧得厲害了,就站在他媽那邊;我若得理不讓了,他就站在我一邊,在他那裡沒有是非標準,我感覺他就像牆頭草,哪邊風大就往哪邊倒。
說穿了,他就像個沒主見的孩子,儘管結了婚,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有時候看到他在我和他媽之間惶惑為難的樣子,在生氣之餘又有些不忍心。
嗐,當初怎麼就沒看出他竟是這個樣子呢?談對象談了一年多,都談什麼了?最關鍵的沒了解清楚,等結了婚才知道,晚了!
B 媽寶男還是大男子,娶來媳婦就是給他做飯的
日子總會磕磕絆絆過下去,我就是感覺特別累。因為媽寶男在婆婆面前是乖兒子,在我面前卻扮演著大丈夫。
要說老公學習成績確實好,讀書的時候也算學霸一個。我當初就是仰慕他的學習能力才愛上他的。可是,結了婚才知道,他在學習上是學霸,在生活中卻也是廢柴一個。他什麼都不會,聽我婆婆說,從小到大老公的一切全都是她在照顧,什麼都不讓他幹,只讓他好好讀書——書倒是讀好了,可是,把累贅扔給我了——
一點不誇張地說,你讓他幫你幹點什麼,就算他那會兒心情好願意幫你,可他是真不知道如何幫你啊,比如在廚房,我讓他幫我打打下手,擇擇菜,他有本事把芹菜葉子留下,杆子全扔掉。更多的時候,他就傻愣愣地立在那裡,你支一下,他動一下。幾番下來,支著他幹活比自己幹還累,只好放棄,讓他邊上歇著去。
大多數情況下,他根本沒有幹活的自覺,我讓他去廚房幫忙,他卻說這是我非分的要求,說老婆給老公做飯天經地義,教導我應該像婆婆學習,要少說話,多做事,別一天到晚總抱怨!
剛嫁過來的時候,對他的要求我照做,每天給他端吃端喝,他則心安理得地飯來張口。吃完飯連往廚房歸攏都不知道。過了一段時間,感覺不對了,婆婆伺候他二十來年,我這麼賢惠,是打算著伺候他一輩子嗎?而且,看著他對我的付出越來越心安理得的樣子,我知道這麼下去會把他慣得更沒樣子,終究是我的累。
比如,冬至那天下午,我在廚房洗中午沒洗的鍋碗,讓老公下樓去市場買些肉,晚上包餃子吃。老公嘴上答應了,只說稍等一會。可等我洗完鍋碗出了廚房,才發現那個人屁股都沒挪,還在臥室玩遊戲。等著剁肉餡包餃子呢,肉還沒買。我還好聲好氣地讓他別玩了,趕緊下樓買肉去,我都沒發起脾氣呢,他倒發起脾氣來,說你現在不是有空了嗎?要買你自己買去,別打攪我玩遊戲!
氣都衝到腦門上了,轉念又想到他最近加班多,可能累了……於是,什麼都沒說,忍著氣自己下樓去了。還算好,他也可能覺得自己過分,我回來後,他向我說了好幾聲對不起,端茶倒水地安撫了我一下,我也就不跟他計較了。
我覺得自己夠大度的,可回頭想想,我為他改變這麼多,他為什麼不能為我改變一點點呢?好幾次閃過離婚的念頭,可是,婚究竟不是能輕易離的,念頭閃過之後,還是該幹啥幹啥,心裡不平也只能發發牢騷疏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