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家果情感主題:「媽寶男」可謂說是讓現下眾多女孩知難而退。我經常聽到身邊的男孩子找對象會孝順放到第一位。孝順和媽寶男的區別是什麼呢?
阿雅最近十分煩惱,因為她在糾結要不要分手?原來,阿雅最近要男友鬧彆扭了,她認為自己遇上了一個媽寶男。其實阿雅的男友身高1米8,高大威猛的樣子,看起來不像是會在媽媽在懷裡撒嬌的柔弱的媽寶男。但阿雅有次看到男友給他媽打電話時就顛覆了看法,因為他在電話裡說話膩歪,還撒嬌,這種男友高大的形象形成太大的反差。導致阿雅萌生了分手的想法。
大多數人對媽寶男的定義,就是單純的吃的媽媽的話,對媽寶男聞風就撤。什麼成年了還和媽媽一起睡;一回家就粘著媽媽。只要有一點苗頭,就被會認為媽寶男無疑。但這樣的認知是存在偏差的。男友打電話給媽媽噓寒問暖,可能只是他孝順的一種行為。他和媽媽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他每天的語音,只是因為他關心父母,重視家庭。他們認為聽媽媽的話,是因為媽媽的人生閱歷豐富,給出的建議有一定的參考性。所以不能斷定聽媽媽的話就一定是媽寶男。
那什麼樣子才是真正的媽寶男呢?
真正的媽寶男,在婚姻中會把媽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從而忽略或犧牲妻子該享受的權益。對於媽媽和妻子產生矛盾時,無理由站在媽媽陣線。他們經常會勸說妻子不斷退讓,委屈自己,只為圖媽媽開心。他們的理論是「媽媽永遠是對的,聽媽媽的話準沒錯」。他們沒有自我思考的能力一切讓媽媽做決定,還能讓媽媽快樂。就算媽媽的說的話出現偏頗時,他們心裡有點不對異樣,也會否定掉,迎合媽媽。只要媽媽不認可你,不管自己是不是喜歡,他一定會把你捨棄掉你,順從媽媽的決定。
媽寶男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控制欲太強,造成性格軟弱,沒有主見。長期處於在這種環境中的媽寶男,覺得媽媽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好,不敢違背媽媽的意願。當然長期控制自己的人是父母,他們不會挑父母的錯,但要是換做其它人他們又會變得敏感起來。
從很多婚姻案例中我們會發現,媽寶男對媽媽的話無比順利,但面對妻子話,他會選擇視而不見,甚至憤怒大打出手。
秋秋是一名護士,她在朋友的介紹認識了一個陽光開朗的男孩子,男孩子工作上進,私生活也乾淨,對秋秋也是溫柔體貼。兩人順其自然走向了婚姻。婚後,丈夫堅持和媽媽住在一起,理由是媽媽說:媳婦不和公婆一起住,外人會說閒話的。秋秋意識到,自己好像不太了解丈夫。他好像有什麼心裡話,只願意和他媽媽說,包括對她的意見。每每他媽媽對她表示不滿時,丈夫總是責怪她不知道體諒他媽。
媽寶男對媽媽是沒有思考的愛,這種愛是不利於成長的,是一種愚孝。如果是真孝順的男孩子,他愛他媽的同時,也會為妻子的立場考慮。但媽寶男的想法是,妻子的看法和媽媽不同時,是在阻止媽媽對自己好,妻子是一個惡人的形象,對妻子的態度冷漠,把妻子當外人看。
通過觀察,可以把媽寶男歸類為下面幾種:
1.媽媽是免責的最好理由
當他不想和你在一起時,又不想承擔主動分手帶來的負罪感時,就會把媽媽拿出來當擋箭牌。我媽不同意,我媽不看好。他媽媽有沒有幹涉這段感情,不一定,但可能確定的是,他認為媽媽的這個理由是最有說服力的。他不想承認自己的私慾,又不想留下壞男人的印象。同時還能留下孝順父母的形象。潛臺詞傳送一種,我也不想這樣做,但是迫於父母的壓力,無奈之舉。
2.唯媽媽的話馬首是瞻
這類媽寶男是沒有主見的,不會獨立思考,聽媽媽的話自己可以更輕鬆點。如果自己不願意,媽媽也會寵著自己。在他的眼中當個巨嬰沒什麼不好,反正能保證自己的利益。
家果情感結語:媽寶男因為生活父母控制的環境下,他在尋伴侶時會更傾向於獨立有主見會拿主意的女生。因為媽寶男不喜歡做決定,更喜歡聽從。潛意識把妻子當作母親角色繼續存在下去。他們會依賴妻子,但不會愛妻子,特別在妻子與媽媽產生意見不合的時候,他會認為妻子是個惡人,反對媽媽,在迫害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