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老漢十年義務出百期黑板報 自編自寫一月至少一期

2020-12-17 鳳凰網

原標題:老漢十年義務出上百期黑板報

自己編自己寫,一月至少一期

「四十年眾志成城,四十年砥礪奮進……」七一前夕,最新的熱點新聞已在大觀區四方城社區的手寫宣傳欄展示出來。宣傳欄面積不大,內容卻十分豐富,上至國家大事、政策方針,下至社會動態、科普常識,都被記錄在這上頭。小區的居民路過這裡,都忍不住停下腳步,在板報前駐足觀看,有時還對裡頭的內容展開一番討論。

  這個小區的居民們已閱讀了十年這樣的板報,孔憲武老人一人編一人寫,一月至少出一期,從70歲出到了80歲,編寫了上百期手抄板報。一年又一年,孔憲武老了,小區裡房子也舊了。只有這塊宣傳欄,月月都是新的……

 

圖為孔憲武老人正在繪製板報。柯慧敏攝

 受社區之託,退休後辦起手寫板報

出這樣一塊板報需要花多長時間呢?簡單一點兒的,可能花費時間不長,半天就夠了,可整整堅持10年,還是非常不易的。

6月26日,記者在小區活動室目睹了老人出板報的經過,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弓著背,身材並不高大,手拿著尺子和鉛筆,正在張羅更新手寫報,雖然老人眼有點花,可是握著筆的手卻穩穩噹噹的。為了將板報設計得漂亮,他眼睛費力地盯著板子,仔細考量版式;為了讓牆報看起來更整齊,他還得專門畫格子,畫一會兒就得停下來端詳一會兒,感覺滿意了再急需,一站就是一下午。

「這一期我選擇的主題是『改革開放四十年』,地圖上四十個畫圈的地方,在改革開放40年裡產生了40個『第一』,每一件都是值得慶賀的、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感到自豪,也是小區居民需要關注的。比如安徽版塊的這個圈代表的就是農村改革第一村——小崗村。」

說起當初辦社區手寫板報的初衷,一下子把孔憲武的思緒拉回到2008年,他笑稱自己是趕鴨子上架。「十年前,我剛搬到這個社區,一次偶然機會,社區的工作人員知道我之前在單位從事的就是工會宣傳工作,有一定的繪畫和書法基礎,就提出能不能把宣傳欄利用起來。當時我覺得重體力活幹不了,出個板報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還行。」

孔憲武說:「從此,這塊板報就由我『承包』了,雖然社區沒有規定每個月都要出黑板報,但是我堅持每月及時更新板報,碰上節假日,還會增刊。」

為豐富辦報內容,他精心挑選素材

從2008年到2018年,整整10個年頭,孔憲武在黑板前忙碌的身影成了社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寫板報得準備草稿,怎麼樣用最精煉的文字搭配圖畫呈現在黑板上那也得費一番功夫。

對於文字的選擇,孔憲武告訴記者,為了讓板報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自己每天都堅持讀報瀏覽新聞,把覺得不錯的內容,比如說是黨的政策,還有一些生活科普知識等等內容先保存下來;有的時候怕自己的知識面不夠寬,還會去社區閱覽室翻看一些雜誌和資料,尋找素材。

社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人手寫板報真的很辛苦,每期的內容都不一樣,都需要設計版式。上千字的板報內容,至少要準備兩天。不過無論寒冬酷暑,還是颳風下雨,老人都堅持定期更新板報內容。「

就是靠著這份讓許多年輕人都汗顏的認真勁頭,孔憲武「出品」的板報內容翔實,貼近民生,字跡工工整整,版式美觀大方,深受社區居民的喜愛。

「手寫報不僅讓我們能及時了解黨的政策,也讓大傢伙感受到一股勁頭,一股不服輸不服老、不願向困難低頭的精神。這一方板報已經變成了社區的一種情懷,有溫度,有正能量,還有故事。」社區工作人員這樣說。

 希望找到接班人把板報辦下去

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孔憲武的視力大不如前了。可孔憲武並沒打算放棄這份「事業」,堅持更新黑板上的內容,只是「出刊」花費的時間變長了。畫久了,孔憲武的腰和眼睛就吃不消,中途得休息三次。

孔憲武說,「多虧孩子們和老伴一直很支持我,要不然我也不可能堅持到今天。」

孔憲武有時候感覺有點力不從心,可心裡還是放不下自己的那塊宣傳欄,於是想要找人接力,繼續把板報辦下去。

 

「十年前,那個時候網絡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大家可以通過我寫的手寫報來了解一些知識、政策,這也是一種宣傳方式。現在網絡時代來臨,手寫板報看的人少了,不少人喜歡通過各種網絡媒體瀏覽新聞。現實的情況是我們社區老年人居多,我在板報上寫的字大,老人看起不費力。」孔憲武說,「這些年對板報感興趣的人有,但是要挑選能真正堅持下去又合適的人比較難。辦手寫報表面看著沒什麼難度,但裡面有很多門道,比如手寫板報最開始要用鉛筆劃出細細的板塊分割,每一塊裡面寫上什麼文字,心裡得清楚,後期鉛筆勾出的板塊分割線不見了,文字和圖畫還得合理排版;每期內容該用什麼顏色,什麼字體,心裡也要有本帳。」(安慶新聞網)

相關焦點

  • 12年義務出黑板報,老黨員李升恆為居民送去精神食糧
    12年義務出黑板報,老黨員李升恆為居民送去精神食糧——老去的是歲月,不變的是情懷李升恆和他辦的黑板報記者 李萍12月8日上午,見到李升恆的時候,他正坐在市區文正街的家裡看《南陽日報》和《南陽晚報》,邊看邊琢磨著元旦黑板報要更新的內容,「上次我寫的內容跟愛國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有關,馬上到元旦了,該出一些跟民俗文化相關的內容了。」
  • 三尺黑板三寸筆、義務辦報二十一載,團結湖有位「黑板報老爺爺」
    他義務辦報21年,為社區老人傳播黨的政策、養生知識、生活妙招,甚至是防詐騙秘籍。為了傳遞這份無私的精神,同時也減輕老人的負擔,如今,社區黨支部的30位退休老人共同組成了戎春林板報社。7塊黑板,每月更新一次,宣傳著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也為鄰裡生活增添了滋味。
  • 七旬老漢索要十年贍養費 法院判子女履行贍養義務
    七旬老漢邢某某因兒女未履行贍養義務,向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起訴,索要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贍養費總計10萬元。案件受理後,法院本著案件中涉及親情倫理,決定先進行訴前調解,指派人民調解員對雙方進行調解工作。但是邢某某的兒女卻不同意,他們認為在這10年裡,一直都在履行贍養義務,逢年過節都會去邢某某的住處看望,並且每年會給邢某某3000元。
  • 老漢自編順口溜 宣傳防火勁頭足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老漢自編順口溜 宣傳防火勁頭足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04
  • 原來部隊的黑板報是這樣出的
    來源:央視網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黑板報這個東西已經不多見了,現在的宣傳欄,不是大幅的彩色噴繪照片,就是各種LED顯示器,聲音、燈光、色彩都不缺。而在部隊裡卻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用著板報這種獨特的宣傳方式,用藝術的形式向官兵們展示著軍營的生活、軍人的風採,他們用手中的畫筆創造出那股獨特的感染力與號召力。今天,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軍營,去看看多彩的粉筆與黑板之間碰撞出的那些絢麗的火花。某中隊戰士劉子龍,他是一名剛入伍半年的新兵,但只要一提起劉子龍身邊的戰友都個個都伸出拇指為他點讚。
  • 臨安:看看人家的黑板報!
    鄉村基層無疑是宣傳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最後一公裡」,謝家村的宣傳文化員羅躍南就以出黑板報的形式進行宣講,把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傳到當地村民的心坎裡。當我們見到羅躍南時,她正拿著粉筆和尺子,在謝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前出著黑板報,兩個星期更新一期,這已經是她出的第二期關於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黑板報了。
  • 【暖新聞·江西2018】七旬老黨員辦黑板報宣傳正能量
    自1989年以來,他自費訂閱報刊雜誌,自編自排辦黑板報,宣傳社會義思想和農業科技知識等,到現在,共編寫黑板報2180期,30年來在偏遠山區的一塊約3平方米的黑板上寫滿著一名老黨員對黨的忠心。忠心,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雙坑村四周群山環繞,一條彎曲盤旋的山村公路連接著外面。
  • 於錫祿與黑板報結緣30載
    在代縣上館鎮西關村夫婦攜手義務辦黑板報,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向村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解讀熱點民生,傳播科學種田……小小黑板報,描繪出大世界;一方黑板上,傳遞大能量;小小「豆腐」田,結出豐收果。30年如一日辦黑板報被村民傳為美談。說起於錫祿在代縣老幹部隊伍裡無人不曉。2005從代縣農業技術推廣站退休,是高級農藝師。
  • 出黑板報的漫畫家吳濟良:很享受在社區「畫出了名」
    退休後,他開始給社區裡畫黑板報,宣傳交通安全,防電信詐騙……  「即使不署名,人家看著畫也會說,『畫得這麼好,肯定是吳老師畫的』。」吳濟良說,「這就夠了,在讀者中有這麼好的口碑,你還想要什麼?」  他說,很享受自己在社區裡「畫出了名」。
  • 安慶最大「菜籃子」預計10月正式運營!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一期工程...
    安慶最大「菜籃子」預計10月正式運營!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一期工程封頂 2020-06-07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別人家的黑板報「活」了!女生手繪最美黑板報 美的讓人移不開眼
    別人家的黑板報「活」了!女生手繪最美黑板報 美的讓人移不開眼時間:2017-02-26 18:26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別人家的黑板報活了!女生手繪最美黑板報 美的讓人移不開眼 雄偉綿延的長城、漫天的孔明燈張藝謀電影《長城》中的一幕被福州一中的才女楊童嫿搬到了黑板報上。突發奇想地,她在水粉畫中加入了螢光塗料,讓這幅黑板報在不同光線下,甚至黑夜裡,都能呈現驚豔之   原標題:別人家的黑板報「活」了!
  • 86歲老伯為社區出黑板報17年 他說:「要出到90歲!」
    走進杭州市西湖區北山街道松木場社區南門,可見三塊黑板上寫滿了眼下市民最關注的社會新聞、喜聞樂見的文化知識,大到國家大事,小至交通天氣,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柴米油鹽,只要是對老百姓生活有幫助的話題,都會出現在黑板報上。
  • 九旬老人時隔十年再訴七子女 要求增加每月25元的贍養費
    來源:北京青年報北京青年報12月24日消息,年近九旬的李老漢因七個子女不盡贍養義務,相隔十年後再次走上法庭,要求七個子女在原本每月25元的基礎上增加贍養費,並分擔醫療支出、輪流照顧自己的一日三餐。近日,北京通州法院審結此案,最終判決支持了李老漢的訴訟請求,要求其子女將贍養費增至每人300元。據李老漢稱,其與妻子共生有六個兒子、一個女兒,目前均已經成家立業。2008年李老漢的妻子去世後,其一直獨自生活。
  • 小學班主任出的黑板報逆天了!他們到底掌握了多少技能
    學校通常會要求班主任每個月更換一期黑板報。為了慶祝70周年國慶,小編所在的單位就要求每個班級在國慶節前出一次以「慶國慶」為主題的黑板報。國慶節之後,學校領導在檢查評比中,真的發現許多高質量的黑板報。就比如下圖中的黑板報,就是出自一名二年級的班主任之手。
  • 福州高二女生手繪「最美黑板報」 把黑板畫活了
    ­  據《重慶晨報》2月26日報導,雄偉綿延的長城、漫天的孔明燈……張藝謀電影《長城》中的一幕被福建福州一中的才女楊童嫿搬到了黑板報上。突發奇想地,她在水粉畫中加入了螢光塗料,讓這幅黑板報在不同光線下,甚至黑夜裡,都能呈現驚豔之感。­  「別人家」的黑板報「活」了!
  • 縉雲:堅持三十二年的黑板報 村民喜聞樂見
    某個午後,閒逛時,村中心牆上的黑板報吸引了老陳的注意。「那時候,村中心最是熱鬧,來來往往,大家都會朝黑板報看幾眼。」  從此以後,一盒粉筆、一把尺子、一塊擦黑板的白布,這就是老成出報的所有工具。「別看這四四方方一面牆,能寫的字還真不少,靠著手上的這些工具,我也塗塗寫寫了三十二載了。「在老年活動中心,陳立勳看著這些略顯陳舊的工具,感嘆地說道。
  •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安慶造」五星紅旗登月的背後故事
    而這面「飛月」的五星紅旗是「安慶造」。它由華茂集團聯合武漢紡織大學等單位歷時八年、經歷了無數次試驗研製而成,並由安慶華茂獨立製作完成。五星紅旗閃耀月球背後的故事更讓人動容八年無數次試驗成功申報15項國家專利「特別激動!
  • 衰漫畫:衰衰「舉手發言」辦黑板報?臉臉:只有我的最好看
    臉臉:只有我的最好看一:舉手發言各位童鞋們大家好,每一間教室都有兩個黑板,一面用來講課,一面用來當黑板報,衰衰所在的班級也不例外,只不過金金卻不想自己辦黑板報,就把這個消息告訴給大家,希望能有人來幫助自己,出上一期非常好的黑板報。
  • 清明節黑板報活動主題圖片大全 設計圖案分享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黑板報活動主題圖片大全 設計圖案分享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有哪些?馬上就要到的清明節裡,學校都已經出了放假通知了。為了讓學生們更加感受到節日的氛圍,黑板報可以以清明節為主題出一期,下面帶來2019清明節黑板報圖片大全。
  • 福州高二女生手繪「最美黑板報」 畫活黑板獲眾贊
    「別人家」的黑板報「活」了!走進福一中高二(13)班,教室後方的黑板報絕對讓你第一時間挪不開眼。黑板上是一幅水粉畫。夜幕下的長城上空,漫天的孔明燈正徐徐升起。正常光線條件下的黑板報如下圖:而她把黑板報發到網絡上,竟然收了1萬多個贊。「會水粉畫的學生有不少,但有想法有個性的畫卻不多見,這『長城』在不同的光線下,能呈現不同的感覺。」班主任葉洲老師自豪地說。葉老師對於孩子創意還是十分支持的。這幅黑板報出來後,3張不同光線下的畫在老師學生的群裡瘋傳,大家都特別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