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上去有稜有角,很好畫的。」記者剛坐下來,漫畫家吳濟良就開始打量記者,他說這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他看一個人的第一印象,是從畫漫畫的角度出發的。這樣,他容易把一個人記牢,過目不忘。退休後,他開始給社區裡畫黑板報,宣傳交通安全,防電信詐騙……
「即使不署名,人家看著畫也會說,『畫得這麼好,肯定是吳老師畫的』。」吳濟良說,「這就夠了,在讀者中有這麼好的口碑,你還想要什麼?」
他說,很享受自己在社區裡「畫出了名」。
跟著小人書學漫畫
吳濟良擅長人物漫畫,從國際政要,到社區老人,都在他的畫筆下神情畢肖。而這,是他從小就練就了的本領。
「我見什麼畫什麼,主要還是對照著小人書畫畫。三國、水滸,都是很好的摹本。」吳濟良說,人家小男孩喜歡在外面玩耍蹦跳,他自己不喜歡。他用別人玩耍的時間畫畫。「鄰居說我像一個女孩子,很文靜。」
當時,少年宮的老師很看重他,叫他中學畢業以後考美專。「我跟老師說,我不想走專業畫家的路子。那時候家裡很窮,我就想早點參加工作。比如到企業,掙點錢,貼補家用。我捨不得父母整天操勞來養我。」
1964年,19歲的吳濟良考上了南京鐵路運輸學校,學的是運輸專業。1968年畢業後分配到福州鐵路分局,在扳道員、調車員、服務員和列車調度員等崗位上磨練過。
1973年,同樣喜歡畫畫的愛人插隊到內蒙古,他就跟著調動到內蒙古呼和浩特鐵路局。1990年,他又調到鐵道部揚州療養院,一直幹到2006年退休。
吳濟良說,無論在什麼崗位上,他一有空,就會畫畫,這個愛好一直保持至今。「我真正開始把畫漫畫當回事來對待,是在1980年。那時候我在呼和浩特鐵路局工作,看到的人和事比較多,就有了創作的衝動,從此筆耕不輟。」雖然畫了一輩子,吳濟良卻沒有拜過師,也沒有上過專業的學校,基本上是靠他自己摸索出來的:「其實我是以一種好玩的心態入行的,不過後來我接觸的人當中,畫家比較多,互相切磋也是有的。」
這麼多年,吳濟良斷斷續續地畫了五六千張畫,漫畫在《人民日報》、《諷刺與幽默》,以及上海的一些報刊發表過。究竟發表了多少畫作?吳濟良說,少說有一千多幅吧。
畫畫投稿樂在其中
退休前,吳濟良是內蒙古和上海美術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的成員。
「2006年,我退休後回到上海,心想,現在終於可以一門心思畫畫了。」於是,吳濟良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到畫畫中。為了隨時記錄下自己的靈感,吳濟良在口袋裡、床頭上,都放了紙和筆,隨時記錄自己的靈感火花。「我時常半夜被靈感折磨得沒法入睡。為了不影響愛人休息,我不開燈,摸黑在紙板上簡單記錄下來,怕第二天早上一覺醒來,靈感就飛了。好多構思,都是靈感閃光的結晶。」
退休後,吳濟良以每天一到兩幅的激情創作漫畫。他已經把畫畫當作了一種生活方式,如果哪一天沒有畫畫,他就感到很不自在,甚至有些難受。他畫畫有兩個原則:「有事必畫,有節日必畫。」國內國際發生的大事件,他都會以漫畫的形式記錄下來。重要節日,如國慶、中秋、春節,也都要找題材畫一畫。畫畫是一門跟別人分享的藝術,家裡積累的畫稿越來越多,他也更加頻繁地向報刊投稿。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吳濟良的熱情是有回報的。「有時候,一個禮拜有一兩幅畫被報刊選中。至少每個月都有幾次發表作品的喜悅。」
畫得多了,吳濟良也想讓自己的漫畫「走出去」。退休後,他嘗試著向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漫畫雜誌投稿。這幾年來,他的漫畫作品已經入選了俄羅斯、法國、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阿根廷等數十個國家的報刊和畫冊。「我的作品被錄用後,他們會從國外給我郵寄畫冊和報刊,也給我稿費。錢雖然不多,但看到自己的畫被別人認可,感到很快樂。」
在社區裡「畫出了名」
相比畫作被報刊、雜誌選中,吳濟良更看中社區鄰居對自己畫作的評價——退休後,他在小區裡義務幫忙出黑板報。因為是黨員,吳濟良經常會參加一些黨員活動。有一天社區的書記跟他說,小區的黑板報,能不能幫忙畫一畫?「我說行啊!」吳濟良說,「作為一位黨員,作為一名志願者,退休後還能為小區做一些事情,發光發熱,多好啊!」實際上,吳濟良平時也很忙的,家裡有兩個小外孫要照顧,一個11歲,一個2歲,畫畫的時間一般是中午外孫們睡覺了,他才動筆。
「我感覺,社區裡挖掘的繪畫題材,更加鮮活、更接地氣、更讓讀者喜聞樂見。」吳濟良的社區裡有10塊黑板,他和另外一個負責文字的志願者,差不多一個月把所有黑板報更新兩次。「其實要畫好黑板報,真的不容易,既要有主題,又要居民們喜聞樂見,需要好好琢磨,不過這樣才會讓繪畫更接地氣。」
「靜下心來畫一幅畫,也就是一個多小時,但是畫畫之前,那種靈感的激蕩,卻要持續很長時間。很多時候,畫完以後,人一下子就感覺到輕鬆了。」居委的陳書記說,因為有了老吳的畫,居民們特別喜歡看社區裡的黑板報,有些畫面還被居民們拍照,發在朋友圈裡傳播,宣傳效果非常好,「比如宣傳交通的、宣傳健康養生的,都很受歡迎。」
「即使不署名,人家看著畫也會說,『畫得這麼好,肯定是吳老師畫的』。」吳濟良說,「這就夠了,在讀者中有這麼好的口碑,你還想要什麼?」他說,自己很享受在社區裡「畫出了名」。
畫畫可防止老年痴呆
「退休了,不圖名不圖利,畫畫使我感覺到生活很充實,不孤單。」吳濟良說,退休後,他像記日記一樣畫畫,用圖畫記錄退休後的幸福生活。有時候畫完,就在朋友圈裡面分享一下。大家給他的漫畫點個讚,他就很高興。他說,畫畫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自己的思路變得開闊,對外界保持敏感。「我覺得這樣可以防止老年痴呆。我今年72歲了,需要多動動腦筋。」
日前,在嘉興舉辦的「嘉興國際漫畫展」上,吳濟良有一幅名叫《斷橋奇緣》的漫畫入選。在他的畫上,許仙打著一把傘,身邊跟著一條小白蛇。很浪漫,也很靈異,不落俗套。
吳濟良說,沒有任何功利,他畫漫畫就只剩下「玩」了,要玩就玩出正能量來。老有所樂,先讓自己樂起來。自己快樂了,就會感染身邊的人,就會把快樂在自己的身邊傳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