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是父母天性所在,而維護孩子則是父母的本能。可有時候父母太過溺愛孩子,反而是害孩子!
一、12歲男孩一天喝3次母乳、8歲男童摸人屁股
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去超市買零食,當時旁邊正好有對母子因買東西和別人鬧了矛盾。
細聽才知道,被媽媽護在身後的男孩在超市跑跑跳跳,結果一不小心撞到了對面的小女孩。可能是小女孩被撞得狠了,女孩爸爸當即讓男孩道歉,這時男孩媽媽看到低著頭被罵的兒子頓時不開心了。
她走過來就罵女孩爸爸:「你一個大男人欺負孩子是怎麼回事,你怎麼就知道我兒子撞了你女兒,萬一是你女兒自動碰的呢?再說小孩子碰到就碰到了,有什麼好說的,真是不要臉。」
看到這一幕,周圍的人都指責媽媽太過蠻橫,可男孩媽媽卻回了句:「關你們啥事,多管閒事。」要知道,孩子犯了錯家長一味的包庇和溺愛,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永遠都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其實,生活中這樣溺愛孩子的家長並不在少數。比如說之前12歲男孩一天要吃3次母乳的案例,就讓無數網友震驚了。要知道,一般寶寶在1歲左右就會戒母乳,而男孩到了要上初中的年紀還戒不掉,不得不說也是媽媽的溺愛所致。
寫到這不由想起前兩年,在上海迪士尼發生的一件事情。當時小姑娘在走路的時候,感覺自己的臀部被8歲小男孩摸了,當時就多說了幾句。沒想到男孩媽媽憤怒至極,直接上手隨著小姑娘就是蠻打。
一邊打還一邊用難聽的字眼罵女孩,說:「碰到了就碰到了,你沒被摸過嗎?再說你長得這個樣,真是不要臉。」
看到這樣的家長,有網友直接評論說:「能不能不要再丟人了!」畢竟,當著孩子的面這樣打人罵人,給孩子的教養能好到哪去呢?
二、生活中,這3種最溺愛孩子的行為要不得
1、孩子要什麼給什麼
由於現在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於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生活也特別捨得,衣食住行皆做到最好。如果說家裡有爺爺奶奶的,家長寵起來更是不得了,但凡孩子想要的東西就沒有不給的,真的可以說是要什麼給什麼。
但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家長的這種行為只會使得他們養成大手大腳、不懂節約的壞習慣。
2、孩子犯錯也一笑置之
在大人眼裡,無論孩子犯了什麼錯,他們都會以一句「孩子年紀小不懂事」為由,替孩子解決所有麻煩。
殊不知,家長的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誤以為犯錯不是壞事,長此以往他們的性格就會變得更加無法無天。等到家長想管教的那天,孩子也不再是那個能管教的孩子了。
3、孩子打人罵人也可愛
每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就是小天使,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讓父母開心不已。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他們在生活中也會開始調皮愛搗亂,這時候有些孩子會出現罵人或打人的傾向。
但這種行為在父母眼裡,卻是一種可愛和長大的表現。只想說,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孩子不長歪的可能性真的太小了。
三、教育孩子,父母必須掌握好分寸
當孩子呱呱落地的那天起,他們其實就像是一張白紙,後天的一切行為都是由父母賦予。如果說,家長想要孩子成長的乖巧孝順,那麼父母首先就要做到這一點。
其次,愛孩子沒錯,但錯的是家長沒有掌握好分寸。當孩子的成長有了進步,父母可以多誇誇孩子抱抱孩子。而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同樣要給予懲罰和批評,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明白善惡是非,做個社會上的好人。
養育孩子不難,難的是父母採取最簡單野蠻的方式,這樣的行為才是最容易誤導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