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遠東婦產醫院
都說母乳餵養不容易,沒想到開始難,結束也難!不過不管再怎麼難,一般只要寶媽們掌握了一些斷奶技巧,到了孩子兩歲後,該斷奶的都斷了。
但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案例,卻是有點顛覆了一般人對孩子斷奶的認知:一名12歲男孩,竟然還要一天三頓地喝母乳。每天上學、放學、晚上睡覺前,都要喝奶。
圖源網絡,侵刪
本來孩子兩歲時,媽媽就想斷奶了,結果孩子哭鬧不止,奶奶看了心疼孫子就說:「再餵一段時間吧」,媽媽看著孩子哭鬧也不忍心,就順水推舟答應了。後面孩子媽媽又嘗試斷了幾次,結果每次都因為孩子撒潑賴皮失敗了。
一晃到了孩子12歲,這本該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還每天三頓母乳,不給就大發脾氣,家人以為是生理原因,帶孩子去看病,醫生直言:這是心理問題,我治不了。
家長溺愛,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
媽媽和家人一時的讓步,卻不知讓孩子產生了嚴重的「戀母情結」。小孩子「戀父」、「戀母」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如果都進入青春期了,還像個小寶寶一樣無法和媽媽分離要奶吃,這就不正常了。如果不及時割斷,這對他將來心理和情感發展危害巨大。
很顯然,孩子的媽媽是陷入斷奶誤區了,每次斷奶反反覆覆、半途而廢,對孩子的傷害反而更大。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如何科學斷奶,希望母乳餵養的媽媽們能用正確的方式,溫和的讓寶寶和母乳說再見。
首先在斷奶前,你需要做好以下準備
心理準備
當寶媽有斷奶的計劃時,心理上一定要堅決。不要像上述案例的媽媽一樣,因為孩子暫時的不適合哭鬧而心軟,最後當斷不斷、反反覆覆。
輔食準備
當前主流的育兒理念都提倡母乳餵養至少持續6個月,所以在寶寶6個月後可以開始準備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因此,寶媽需要提前了解添加輔食的知識,別等到真正要斷奶時手忙腳亂。
工具準備
媽媽可以提前準備奶瓶、水杯、碗勺等輔食餐具,培養寶寶吃輔食的習慣。
然後在斷奶過程中
要循序漸進
掌握斷奶的正確打開方式
方能事半功倍
減少餵奶次數
斷奶要有一個過程,切不可一開始就直接隔離媽媽和寶寶,這樣不僅會降低寶寶的安全感,還會傷害親子關係。
建議先逐漸減少餵奶次數,比如從每天餵4次變成每天餵3次,等寶寶適應後在逐漸減少,同時延長哺乳的間隔時間。
注意輔食搭配
在降低母乳餵養的頻率時,增加輔食添加的頻率。此外學會利用替代媽媽乳房功能的奶瓶,將母乳裝進奶瓶餵養,先降低寶寶對媽媽乳房的依賴,後期用配方奶或輔食其它取代母乳,這樣斷奶也會更加順利。
先斷白天,再斷夜晚
白天很多事物容易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斷奶也相對更加容易,所以可以先從減少白天餵母乳次數開始,逐漸過度到夜間,讓寶寶有個逐漸接受的過程。
安撫寶寶情緒
斷奶時,寶媽不要撒手不管,可以多和寶寶在一起玩他感興趣的遊戲,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尤其是在寶寶哭鬧時,父母及家裡的親人一定要安撫寶寶,給寶寶更多的關愛,千萬不能急噪,更不能訓斥寶寶。另外,一旦斷了奶,就不要讓寶寶再吃母乳。
斷奶並不容易,這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一個考驗,希望媽媽們學會掌握正確的斷奶方式,和寶寶一起順利度過斷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