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輔導作業更可怕的是,教小學生跳繩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上流工作室 上流UpFlow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蛋撻

近來,上流君收到線人爆料,認真研究後發現北京的各大小區裡都有小孩子在練習跳繩,家長則負責在一旁掐表計數為孩子加油。

他們的身影主要遍布在小區樓道、電梯口、樓下空地等公共空間,而家裡的客廳和陽臺,也能成為他們的習「繩」之地。

到底為何小小跳繩會引得全家出動?為何小學生父母會為了一根跳繩大喊大叫?為何每晚8點你家樓上都會傳來有規律的地板震動聲?歡迎繼續觀看本期《上流TV——走近熊孩子小學生》。

▲來源:微博

part.1

為了跳好繩,他們都有多拼?

隨著期末臨近,不少學生為了突擊提升成績而臨時抱起了佛腳。只是除了奧數和英語,這屆小學生們的身上又多了一座大山——跳繩。

從2014年開始,跳繩成為小學生體測中的必測項目。這也意味著,對於大部分小學生而言,跳繩不再只是單純的童年趣味了。為了向廣大中小學生推廣跳繩這項運動,官方嚴格貫徹了「不需要考試的跳繩都是耍流氓」的準則。

在2014年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小學一年級男生一分鐘跳繩滿分是109個,女生117個。在達到滿分的基礎之上,每多跳2個就能加1分,最多可以在體育總分中加20分。

▲來源:北京小升初網

不僅如此,北京的大部分學校還會將跳繩與期末測評掛鈎,體測成績達到良好以上才有資格參與評優評獎。

▲即便語數英滿分,但體測不及格或良好,同樣會失去評優資格。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下課後去跳繩,總是要被家長和老師數落——就知道玩,跳得再好有什麼用?

而現在的小學生要是不想跳繩,家長老師會統一戰線哄著學生練,「今天跳完1000個可以獎勵玩兒15分鐘手機」,「今天練習跳繩半小時可以免除家庭作業中的一項」。為了讓孩子不在體測上掉鏈子,家長和老師都十分願意妥協。

現如今的小學生的日常行程是,晚上8點上完英語課立刻薅起跳繩轉場樓下練跳繩,在冬天跳到身上就剩一件打底T恤還是滿頭大汗,一天沒跳夠規定數目根本不算完。

還有一些年齡更小的小朋友,跑步都還沒跑利索,先被要求掌握跳繩技能。要是在學校沒學會,輕則老師電話告知家長「你家娃跳繩不行」,重則老師會在家長會上當眾點名特別關照,千叮嚀萬囑咐家長一定要在孩子寫完作業後「教教孩子跳繩」。

▲被「教跳繩」折磨的家長們

而當放眼全國,你會發現對跳繩有指標要求的地方,遠不止北京而已。

杭州有小學要求學生每天堅持跳繩,並且還要拍視頻打卡,力爭人人都能達到每分鐘跳185個的「優秀」檔次。

而在西安,早在2013年,花樣跳繩已經成功申請「西安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誓要將花樣跳繩作為血脈傳承刻在每個西安小學生的骨子裡。

廣州電視臺去年拍攝了一部跳繩主題的電影,主要講述了小學生苦練跳繩徵戰世界大賽逆襲人生的勵志故事。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2015年,當時上五年級的小學生岑小林在首屆世界學生跳繩錦標賽上創下了30秒跳220下的世界紀錄。因速度太快,裁判無法用肉眼數清楚,只能靠藉助慢動作回放確認成績 。

這種跳繩速度,就算慢放25%,上流君也看不到繩子在哪

part.2

「繩」命因跳躍而精彩

在跳繩成為體測必考項目之前,孩子們眼裡的跳繩,本是一項可以逃避上文化課的全身協調性攀比遊戲。

而在國家體育局的眼中,跳繩則是一項集娛樂、健身、表演、競技、體能考核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傳統陽光體育運動項目。

於是,在修訂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出臺後,跳繩之於小學生而言,成為他們入學後面臨的第一道計數競技門檻,而且還是一門需要記在作業本上的視頻版「家庭作業」。

除了書包紅領巾,當代小學生出門忘記帶其他什麼都不重要,關鍵是得帶上跳繩,跳繩已經超越iPad和psp,成為小學生居家旅行必備之隨身好物。

隨著跳繩重要程度的躍升,跳繩裝備的講究也越來越多。

什麼樣材質的繩能夠有效減少風阻?哪種繩才能有效避免因左右手發力不平衡造成的意外纏繞?繩子的手柄必須要不大不小、不輕不重,發力時才能完美符合人體力學定律,突破風阻、輕鬆提速,讓你突然就一分鐘跳223個了。

塑膠繩太輕沒有手感,竹節繩掄繩容易、性價比高,鋼絲繩最容易出速度,但是容易傷到自己,智能跳繩因為能自動計數計時也備受家長青睞,而古早時期使用的棉線繩幾乎已經被市場淘汰,有時候買到一根各方面都滿意的好繩甚至要超百元。

▲動輒就百元以上的跳繩們

家長們為了能給孩子挑根好用的繩子,可謂下了一番苦功。不僅在各大平臺上貨比N家,還到實體店裡親自試用,就連下樓倒個垃圾的功夫,要是看見別家小孩用的繩挺好,都要衝上去問一下在哪裡買的。從小學一年級升到六年級,家裡買的跳繩串起來,都能做一條逃生墜繩直下負一層停車場。

為了讓學生練好跳繩,跳繩課外培訓產業也應運而生。

從一對一私教到多人拼團搶購,小班教學、大班帶課,跳繩培訓班幾乎把健身房吸客和拼夕夕拉新的花樣手法照搬了個遍。

一節60分鐘的跳繩私教課收費可達400元,這個價位可以跟成年人的中檔健身房私教課拼上一拼。哪怕是團體班,價格也在80—200元之間浮動。一學期下來,光是跳繩的培訓費用基本上在四位數以上。

part.3

為什麼偏偏選中了跳繩?

跳繩大概是全國中小學普及率最高的一項運動。官方背書支持,強制性推廣自願跳繩,並走出了一條「私教跳繩,年費會員,中考加分,徵戰世界」的野路子。

然而,在體育運動類目眾多的情況下,跳繩是如何打敗桌球、籃球等大勢體育項目,成為全民尤其是中小學生必修課+體育測評綁定項目的呢?

自古以來,跳繩就是全民娛樂的運動項目。進可健身康體,退可「祈福驅邪」。

跳繩這項運動在我國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唐朝,稱之為「透索」。到了宋朝才引入了「跳」的概念,被稱作「跳索」,明代稱「白索」,清代則稱「繩飛」,頗有點民間絕技的意味,直到民國以後才統一為「跳繩」。

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了東京城中的百姓娛樂項目,裡面就把跳索和趨弄、相撲、鼓板、小唱、鬥雞一併列為「百戲之一」,被歸為雜耍活動。

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的村落都流傳著正月十六讓兒童「跳百索」的習俗,古人認為跳繩的人越多就越有氣勢,能夠產生一種令邪魔望而生畏的力量。因此,跳繩不僅是娛樂項目,還是驅邪法寶。

1959年,從陝西師大開始拉開了跳繩的復興運動,舉辦了中國第一個「跳繩培訓班」,並對跳繩運動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規範,創立了跳繩運動大賽。

由於跳繩對場地的要求極低,工具簡單且能夠快速上手,簡直是推廣全民健身的最佳運動。當然,從健康的角度考慮,跳繩還能夠讓人遠離心血管疾病,對青少年增強骨密度也有著積極作用。

於是,跳繩就這麼轟轟烈烈回到了全國人民的視線,並在21世紀成功讓跳繩和花樣跳繩同時走進中小學體育課堂,2013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表正式將一分鐘單搖雙腳跳繩列為測試項目,小學一至六年級和初中均有該項目。

如今,跳繩在中小學生運動中的地位再被提升,不可否認官方的初衷是好的,讓學生們能在沉重的課業壓力下,不忘跳繩換腦,強身健體。但矯枉過正了的跳繩,不但不能成為學生們課餘遊戲的自願選擇,反而變成了一門應試負擔。

遙想一下,上流君小時候會在臨下課前五分鐘就把跳繩攥在手上,下課鈴一響就握緊跳繩往門外衝,和三兩夥伴追追跑跑趕到操場,用猜丁殼來決定課間十分鐘的跳繩順序。

只是這種單純簡單的快樂,如今卻很難再找到了。

你有哪些關於跳繩的回憶?

歡迎在評論裡分享~

也不要忘記給文章點個「在看」哦

[1]高亞男.北京市中小學花樣跳繩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7.

[2]扈詩興.跳繩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10):129-132.

[3]王然科,張吾龍.中外跳繩運動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09):41-45.

[4]張建偉.論中國古代的跳繩運動[J].蘭臺世界,2014(10):111-112.

[5]王海英,馬雲慧. 跳繩的現代轉型審視[J].體育文化導刊,2014(08):49-52.

[6]李昉等.太平廣記[M].中華書局,1961.

[7]孟元老.東京夢華錄[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8]王然科,張吾龍.美國跳繩運動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6) : 62-65.

[9]一秒跳繩7.3下!廣州小學生破兩項世界紀錄[N].澎湃新聞,2015.12.10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免費小學生作業輔導
    免費小學生作業輔導 對國人來說,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對於孩子們來說,2020年漫長的春節假期,隨著網課的開始,也由原來的興奮狀態轉入悲哀了吧?
  • 「海底撈輔導小學生做作業」上熱搜,輔導孩子有多難?
    多知網1月3日消息,昨天,「海底撈輔導小學生做作業」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這條內容來自朋友圈的微博一經發布,就立刻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與調侃。
  • 小學生家長輔導批改作業成常態,老師難道在學校沒有改作業嗎?
    凡是家中有小學生的家長都深有體會:不寫作業時父母慈愛,子女孝順,一寫作業家中就鬧得雞飛狗跳。家長對輔導孩子作業的深刻痛苦硬是把兩會「減少小學生家長陪作業任務」這條建議推上熱搜。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建議給小學生家長減負,減少家長陪作業的任務。這條建議贏得大眾的好評,說出廣大家長的心聲。
  • 如何輔導一年級小豆包寫作業?
    隨著學生減負政策的不斷實施,小學生們的課業壓力慢慢減小了。很多地區已經倡導取消一二年級的課後作業,本著讓孩子們過輕鬆的童年,減壓式教育已經在各地小學適時。大多數公辦學校不敢像以前一樣給孩子留過多或過分重複的作業,也適當地順應一些家長的需求,對孩子的成績實行擇優制度,取消分數和排名。
  • 小學生暑假作業太難 家長輔導也費力
    可是您知道嗎,這個題目就出現在省城小學生的暑假作業裡。近日,市民吳先生反映,五年級孩子的暑假作業裡出現了這樣的題目。臨近開學,全家人怎麼猜都猜不出答案。記者仔細翻看今年的小學生暑假作業,發現類似的題目還真不少。  連日來,不少學生家長向社區記者訴苦,近年來孩子的作業量是少了,難度卻逐年增加,他們輔導時很吃力。一些當家教的大學生也有相同的感受,直言不少題目他們也不得不上網搜索答案。
  • 老師要求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是對是錯?
    現在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就是:孩子的作業是家長批改並講解的,尤其是小學生。我們應該都可以看到,小學生放學時,每一個孩子都是背著重重的書包,裡面堆滿了各種作業題,都是當天晚上要完成的。經常聽到家長或者小學生提到,作業太多了,每天要忙到很晚才能睡覺,更沒有時間去玩。
  • 中秋節假期作業,小學生寫到深夜11點,家長:輔導作業怎麼這麼難
    儘管已經學習了很多輔導作業的教育方法,80後這屆家長還是苦不堪言。中秋假期來臨,想讓孩子痛快把作業寫完,開開心心地過節,結果第一天寫作業就寫到深夜11點,家長崩潰了,給我發信息說:我真是不想當小學生的家長。為什麼現在家長輔導個作業有這麼難呢?我作為老師也是家長,也曾因為作業的問題苦惱過,經過不斷地教育反思,我找出了一些原因。
  • 一小學生找人代寫暑假作業 老師:比代寫作業更可怕的是缺乏誠信
    一小學生找人代寫暑假作業老師:比代寫作業更可怕的是缺乏誠信【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呂登緯】每年寒暑假即將結束時,家住淇濱區九江帝景小區的常女士,就會為上小學的兒子亮亮完不成假期作業而發愁。8月19日上午,常女士告訴記者,這次亮亮不僅提前完成了各科暑假作業,題目的正確率還很高,可她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常女士發現,暑假作業上的字跡與亮亮的字跡不太一樣。「我起初認為是亮亮的同學幫他寫的,但亮亮告訴我,作業竟然是淘寶店家幫他完成的,5本作業冊找槍手代筆共花了200塊錢。」常女士說。
  • 看完這個輔導孩子作業的方法,也許會發現:輔導孩子作業並不難
    文|花姐姐」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句話真的是非常生動的描繪了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的場景。也經常看到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進醫院,鬧離婚等事件登上熱搜。其實只要掌握一些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方法,也許你會發現,輔導孩子作業並不難。
  • 世界冠軍小學生教跳繩,「腳速」引來網友圍觀:練武奇才
    最近,一則視頻在B站上「火」了:幾個活潑可愛的小學生們在會議室為幾十名兵哥哥表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跳繩表演」,這些小學生們個個身懷絕技,跳繩的花樣百出,有的以驚人的「腳速」在兩條繩子之間穿梭,也有的卻以坐在地上的方式跳繩……這些花樣百出的跳繩表演令現場的兵哥哥們感到十分新奇,這些小學生們個頭不高,
  • 輔導作業總忍不住生氣!看完這篇,讓你輔導作業不用再靠「吼」
    輔導作業成了親子關係的一大殺手。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些作業雞飛狗跳。然而,隨著期末考試的臨近,複習內容增加,作業的數量增多,孩子家長的「恐輔症」是不是又開始加重了。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很可怕嗎?是不是每次都要弄得雞飛狗跳?可不可以在溫和的氛圍完成輔導?
  • 小學生寒假作業清單新鮮出爐,家長:早就該這樣布置了!
    三、英語學科英語學科的作業是從三年級開始才有的,所以三年級往上的同學們每天堅持讀十分鐘英語短文。還有試著做一做英語小報,欣賞英文卡通電影……做一做英語的思維導圖、學唱英文歌。家長們會覺得做英語的思維導圖比較難,不知道從何處入手,幫助孩子們進行輔導。
  • 靜教院附校作業分層:學有餘力的做榮譽作業 學不會的個別輔導
    靜教院附校作業分層:學有餘力的做榮譽作業 學不會的個別輔導 來源:新民網      記者:李若楠
  • 小學生跳繩培訓班費用上千 家長:除奧數英語連跳繩也不能輸在起跑線
    近日,一位來自杭州的母親因為小學二年級兒子的跳繩問題「壓力山大」,因為老師要求全班同學每天堅持視頻打卡,跳繩每分鐘要跳185個才算「優秀」。這位母親的煩惱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有家長形容,跳繩,已經超越數學英語,成了一年級要邁過的「第一道檻」。跳繩,本來是幾十年來中國小學生的一個常規家庭作業和常見的鍛鍊身體的方式。
  • 我,211大學碩士,大學老師,不會輔導小孩子作業
    文|樂晨媽媽圖片來源|網絡之前,我在網上發了一條感想,內容大意是孩子上小學,有些題我不會輔導,所以才理解市面上為什麼有那麼多輔導班,結果引起了很多網友熱議。其中有2條我覺得很有意思,一條是說我讀了個假碩士,另外一條說不會輔導小學生作業證明我這個大學老師不合格。
  • 小學生作業託管的目的之思考
    【小學生作業輔導的目的是什麼?】近幾天我的百家號斷更了,除了忙事之外,也一直在思考一些事兒:託管輔導作業的目的是什麼?個人認為讓學生好好完成作業只是表面上的目的。這也是很多家長把孩子送託管班時,經常會表達的想法。
  • 這下可以輔導小學生作業了?
    還記得,有些小學生的作業,不僅難哭了小學生,還難哭了他們的家長。這使得輔導小學生的作業,一度成為了許多家長的噩夢。例如下面這些題目,無不讓人感到自己的小學都白讀了,自己讀的是個假小學。一道小學生題目●教二年級上冊《大禹治水》,要求學生默寫「禹吸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中的「鯀」字。●要求小學低學齡掌握《滕王閣序》。●超過課程標準各學段學習目標閱讀與內容所規定的文體類型、文本難度及相應的學習要求。
  • 名師指導中小學生跳繩?騰訊企鵝輔導上線免費德智體美勞全面課程
    在"戰疫"期間,騰訊企鵝輔導推出德智體美勞多項課程,還請來近50名名師進行在線直播,其中就有跳繩項目!這不禁讓許多家長喜出望外!在家也能玩"跳繩",還有國際級裁判指導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連2萬元/年的"跳繩"補習班都有家長報名參加,只為了讓小學生能夠超越體測標準,在體育科目上加分。奧數班、籃球班、鋼琴班、增高班、跳繩班……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成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
  • 徐州9歲小學生給媽媽「發工資」,輔導作業也能「母慈子孝」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很多人用這句話來形容輔導作業時的親子關係徐州9歲小學生然然拿出壓歲錢犒勞辛苦輔導作業的媽媽已經給媽媽發了三個月的9歲小學生給媽媽發了500元「工資」6月1日這一天是兒童節,很多小朋友都收到了父母精心準備的禮物。顧女士卻在朋友圈曬出了9歲兒子給她發的500元工資:「六一,兒子照常給我發了份工資。從今年3月份開始,小畢同學每月1號給我發『工資』用他的壓歲錢),說是用於我輔導他學習的報酬。
  •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8成媽媽輔導作業靠吼,會引導比吼更有效
    《親愛的小課桌》中調查統計:全國有8成小學生媽媽,每天輔導作業的時候,都會表現的十分暴躁。前段時間,一個熱播綜藝《親愛的小課桌》中的一段調查,戳中了我的痛點,之前一直認為「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是網上的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