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經濟報訊(記者王玉召報導)11月15日上午,皮山縣桑株鎮庫木巴格村貧困戶祖熱 · 伊孜端著自家熬製的沙棗汁走向村委會旁的「坡斯喀中心巴扎」,早早趕到這裡的還有「石榴籽商店」「好美味火鍋」的經營戶,這些經營戶都是村裡的貧困戶,農閒時候就帶著自家的農副產品來到這裡售賣。
為了答好「精準扶貧」這份答卷,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駐皮山縣桑株鎮庫木巴格村工作隊自駐村之初,就確立了盤活現有資源,切實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自主脫貧內生動力的思路。
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駐皮山縣桑株鎮庫木巴格村第一書記劉維說:「在當地產業不足以支撐貧困戶快速增收的條件下,我們通過激活各方面的資源,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方式,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
在入戶走訪中,一個特別的現象引起了駐村工作隊隊員的注意:庫木巴格村位於坡斯喀河流域綠洲帶中間位置,距離鄰近兩個村各5公裡,但距離鄉鎮較遠,沒有「巴扎」,生活必需品必須要到25公裡外的桑株鎮購買。
建立村級「巴扎」成了當務之急。今年2月,工作隊組織貧困戶成立建築隊,建立庫木巴格村第一個巴扎——「坡斯喀中心巴扎」,重點解決貧困戶就近就業問題。4月初,巴扎正式營業,14個門面房、20個攤位,全部免費提供給貧困戶用於生產經營。
有了經營巴扎的成功經驗,有的貧困戶開始把目光放在了更遠的地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
今年,駐村工作隊依託當地地產土雞蛋的優良品質,開發出「庫木巴格飛機蛋」品牌,統一訂購包裝箱、蛋託進行集中統一包裝銷售,拓寬了貧困戶增收渠道。不少貧困戶開始積極擴大養雞規模。
這些土雞蛋一到市場上就被搶購一空。「去年這個時候,村民們還在為如何脫貧發愁。眼下,他們找到了合適的脫貧路,也已經有了不錯的收入。」看到村民今年有了好收益,劉維非常欣慰。
庫木巴格村發生的變化,不僅讓貧困戶的收入提高了,還促使貧困戶產生爭相脫貧的意願。
「這裡不缺資源,缺的是思路。」劉維說,庫木巴格村農產品資源豐富,但以前大多藏在「深山」未被充分利用,工作隊來了之後,下功夫開發利用當地資源。例如,利用貧困戶家的水車磨坊,進一步優化改良玉米粉生產工藝,統一製作精美包裝,依託微信平臺推廣銷售,極大地提高了產品附加值。針對沒有能力外出打工的貧困戶,村裡建立了小微創業孵化中心,鼓勵、組織並資助有一定技能的貧困戶利用現有的閒置房屋,進行民族特色糕點加工,每逢節日和特殊節點就集中到鎮上銷售,僅這一項就帶動貧困戶每人增收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