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面服刑15年」背後:一個失子母親的27年

2020-12-25 紅星深度

「我兒子永春太冤了,所以不管10年、20年還是30年,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會一直反映。」今年74歲的韓傑弓著背,一邊擦拭地板,一遍在嘴裡不斷重複這句話。

1992年5月12日,韓傑失子。在兇手巴圖孟和家,韓傑的兒子永春被捅傷,因心臟破裂造成大量流血死亡。

1993年6月9日,巴圖孟和因故意殺人罪獲刑15年。然而,判決生效後,巴圖孟和以「全身水腫、尿血」為由前往醫院檢查,他的母親、姑父為其辦理保外就醫手續。自此,巴圖孟和便一直逍遙法外,被外界稱為「紙面服刑」15年。多位村民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憶稱,巴圖孟和被判刑後不僅沒坐牢,還「跟沒事人一樣,在村裡走動」,之後入了黨,成為村會計,擔任嘎查達(村主任),並先後當選蘇木(鄉鎮)和旗級人大代表。

▲受害者永春

然而在這二十多年裡,韓傑一直奔波於各部門。終於在2017年4月10日,呼倫貝爾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對巴圖孟和收監。但到底是誰將巴圖孟和放走?至今仍無答案。對此,韓傑認為,「那些把他放了的人又是受誰指使。調查結束後,我要求依法獲得賠償。」

巴圖孟和「紙面服刑15年」背後,是一個失子母親27年來的奔走。從一名餵牛養羊的農村婦女,到打零工維持生計的孤身老人,韓傑的夙願只有一個,就是為兒子討回公道。

紅星新聞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巴圖孟和的父親是牧民,已因病去世,母親通格噶曾在陳旗計劃生育辦公室上班,目前已退休,姑父朝魯門當年是旗人大副主任,也已退休,其表哥白音塔拉曾任農牧局局長、副旗長。目前,白音塔拉正在配合接受調查。

喪子27年奔波於各部門

熟人稱她身上有股執拗勁

從西烏珠爾蘇木到陳巴爾虎旗(以下簡稱陳旗),每天最早的班車是早上8點,最晚的班車是下午3點半,單邊路程也需要耗費一個半小時。但在過去的27年裡,韓傑幾乎每隔一個月就會來一趟陳旗,坐最早的班車來,最晚的班車回。

韓傑找當地公安局、市法院,帶著當年的判決書等文件資料,挎著一個綠色的帆布包,現如今,這個背了27年的帆布包已局部褪色,肩帶處破了兩道口,裡面裝滿了車票和旅館發票。

▲裝滿車票的帆布袋

正是這一沓邊角泛黃的車票,見證了韓傑27年的奔波歷程。她去過陳旗、呼倫貝爾、呼和浩特、北京等地,其中最小的票只有拇指大。採訪中,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韓傑最早的一張票始於1993年,彼時判決書剛剛下來。

▲車票

1993年6月9日,原呼倫貝爾盟中級人民法院(現為呼倫貝爾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刑初字25號判決書顯示,法院審理查明,1992年5月12日20時許,在巴圖孟和家,被害人永春和被告巴圖孟和因打麻將發生口角後,被害人永春先動手打了巴圖孟和幾個耳光,巴圖孟和很生氣,隨後拿刀向永春的胸部和右肩捅三刀。後來,巴圖孟和返回屋內和那敏一起把永春送到醫院後,被害人永春由於心臟破裂,造成大量流血而死。

這讓永春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19歲,如果沒有這場意外,三天後,他將前往當地的郵電局報到。

住在韓傑家往東不到700米的包玉琴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巴圖孟和家在村的西北方向,韓傑家在東南方向,兩家相距兩千多米。韓傑的兒子永春剛出事的時候,23歲的包玉琴正在陳旗實習,當家裡人告訴她永春被巴圖孟和刺了三刀,送到市裡沒救回來時,包玉琴十分詫異:「發生得太突然,我們也算同齡人,知道倆關係挺好的,怎麼會鬧到殺人呢?」

包玉琴在一個月後回到西烏珠爾蘇木,殺人事件已被傳得沸沸揚揚,有說永春先打了人,也有說打麻將出的事,「我們安慰過韓傑阿姨,讓她不要太難過,好好過日子,可是她的性子,過不了這個坎。」

在包玉琴的印象裡,韓傑平時見人樂呵呵的,但脾氣暴躁,誰惹著她了準會發火。而在生活方面,韓傑勤勞能幹,每天餵牛養羊,還兼職做手工活。當時全村只有韓傑做手工,村民拿著布去她家,5塊錢可以做一件衣服,韓傑腳踩著老式縫紉機,點著油燈對線,接的單子多了經常熬通宵做衣服。

「她身上有一股執拗勁,我很佩服她。」今年71歲的村民常鳳芝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早年間無論什麼時候見到韓傑,她都打扮得很精神,到現在70歲了還是年輕那樣,一點沒變,盤著頭髮,穿著高跟鞋,一副打不倒的樣子。如果不是兒子被殺這件事,常鳳芝相信,韓傑一定會把家裡打理得妥妥貼貼的,一家人也會很幸福。

自稱把兇手當親兒子看待

申訴最難時差點吃耗子藥

韓傑至今也沒想通,自己當親兒子看待的巴圖孟和,為何會殺了她的兒子。

巴圖孟和是永春的小學同學,畢業後永春雖然去了旗裡的中學讀書,但兩人關係依舊很好。韓傑清楚地記得,在巴圖孟和10歲那年,他的父母離婚了,母親離開了村裡。雖然兩家父母沒有走動過,但韓傑覺得孩子可憐,每次巴圖孟和來家裡找永春玩時,韓傑都會留下他一起吃飯。「他來家吃飯,我都當成自己孩子一樣對待。」韓傑說。

直到1992年5月10日,也就是案發前兩天,巴圖孟和還來過韓傑家吃飯。因此兩天後,當韓傑聽到永春被巴圖孟和刺死時,一度不敢相信,「具體發生了什麼事要殺我的兒子,有什麼事至於動刀子呢?我到現在也不能理解,如果可以,我很想當面問問巴圖孟和,你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韓傑老人

由於案發時巴圖孟和未滿18歲,根據《刑法》相關規定,被告人巴圖孟和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可是韓傑認為量刑過輕,且判決書中未寫明具體的殺人動機,「我兒子從來不打麻將,又具體因為什麼事扇了巴圖孟和,巴圖孟和至於拿刀刺人?」韓傑認為,這些情況尚未查清,遂申訴至呼和浩特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原本以為事情告一段落,不曾想到巴圖孟和以「全身水腫、尿血」為由前往醫院檢查。他的母親、姑父為其辦理保外就醫手續,於1993年從看守所出所就醫,此後逍遙法外。據多位村民講述,巴圖孟和被判刑後卻沒有坐牢,「跟沒事人一樣在村裡走動」。

在「紙面服刑15年後」,巴圖孟和拿到刑滿釋放書,成為當地會計,後來還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了嘎查達,先後當選了蘇木和旗級人大代表。

而另一邊,韓傑則開啟的長達24年的申訴,去旗公安局、監察委、法院等地反映。韓傑依稀記得,最難的時候在2017年、2018年的冬天,去反映問題時,住在一家小招待所裡,「招待所摳門,不通熱氣,那個冬天太難熬了,凍死我了。」

儘管克服重重困難,可送出去的資料大都石沉大海。在這個過程中,因責怪公職出身的丈夫「懦弱」,夫妻關係變得十分緊張。早些年間,兩人因此事離婚,和韓傑一起申訴的大兒子也在幾年前因病去世,全家還剩下一個小孫子,靠韓傑一個人打零工、挖草藥維持生計。

在反覆申訴卻杳無音訊的日子裡,放棄的念頭曾多次在韓傑腦海中浮現。

1998年的一天,韓傑和三歲的孫子坐在一起,突然想著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到頭,孫子跟著她吃了三年的苦,以後還得跟著繼續吃苦。想到這裡,韓傑將老鼠藥放在了饅頭裡,想和孫子一同吃下,她問孫子:「你吃嗎?」孫子說:「你吃我也吃。」那一刻,韓傑心軟了,想到孩子是無辜的,她決定繼續堅持下去。

原以為這樣的生活會繼續持續下去,直到2013年10月17日,韓傑回憶,當時自家的房屋破損嚴重,過不了冬,她把所有的東西都搬到外面,去政府反映修繕問題。當韓傑在政府辦公室時,看到還有一個中年男子躺在裡面,她覺得眼熟,可一時沒有認出來。但當該男子出來的時候,卻朝韓傑「呸」了一聲,唾了口水。

韓傑當下心想這個人怎麼如此沒有禮貌,於是她心裡反覆問自己男子到底是誰,直到第二天中午她終於想起來了,那個人就是巴圖孟和,已然和二十年前的樣子有所不同,他魁梧了很多。韓傑立馬回到政府辦公室,確認昨天躺著的人就是巴圖孟和後,韓傑讓工作人員轉告把圖孟和,「你跟他就說一句話,他到時候了。」

▲韓傑在西烏珠爾蘇木的老家已長滿雜草

回到家的韓傑將家裡的牛羊賣了6萬元,拿著錢在陳旗租了一間房子,以便在陳旗各部門走動。9月9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韓傑此前居住地西烏珠爾蘇木薩如拉塔拉查噶,韓傑的老房屋已被拆,修了馬棚,草已長至一米高。

兇手表哥曾任農牧局局長、副旗長

目前正配合調查

曙光降臨的那天,是2016年3月17日,韓傑找到了時任陳旗公安局局長哈斯巴根,並遞交了相關材料,沒想到第二天,公安局對該案成立調查小組。

紅星新聞記者從陳巴爾虎旗政法委獲悉,2017年4月,陳巴爾虎旗人民檢察院向陳巴爾虎旗公安局下達將巴圖孟和收監執行刑罰的檢察建議書。陳巴爾虎旗公安局向陳巴爾虎旗人大常委會提交《關於對罪犯巴圖孟和收監執行刑罰的報告》並獲得許可後,將其收押於陳巴爾虎旗看守所,後轉押牙克石市看守所。2017年9月,陳巴爾虎旗公安局根據呼倫貝爾市中級人民法院重新制發的《執行通知書》將罪犯巴圖孟和投送至扎蘭屯監獄服刑。

▲巴圖孟和因貪汙落網。圖據網絡

2018年1月2日,陳巴爾虎旗人民檢察院以巴圖孟和涉嫌貪汙向陳巴爾虎旗人民法院提起公訴。2018年6月14日,陳巴爾虎旗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認定被告人巴圖孟和犯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與故意殺人罪剩餘刑期有期徒刑十三年七個月十三天、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罰,決定對巴圖孟和執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罰金20萬元。2018年,巴圖孟和被開除黨籍。

看到這樣的處理結果,韓傑鬆了一口氣,但心中仍有些不安,「巴圖孟和是多威風的一個人,表哥是當時的副旗長,他自己也當上了旗人大代表,會不會像二十年前一樣,抓了又放?「韓傑心有餘悸,當年是誰為巴圖孟和辦理的保外就醫?他又是怎麼順利入黨的呢?韓傑希望徹查巴圖孟和的「保護傘「,待調查結束後,她希望依法得到合理的賠償。

9月4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牽頭,聯合紀委監委、法院、檢察、公安、司法、監獄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已抵達呼倫貝爾市開展工作。呼倫貝爾市委政法委成立工作專班,重新全面核查、調查該案。

不少村民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巴圖孟和當嘎查達以前是村裡的會計,後來當村主任,接著又入黨成了人大代表,「巴圖孟和能從看守所出來,又當官,這都跟他家裡關係很大,村裡人心裡都清楚。「包玉琴說。

紅星新聞記者隨後從多位知情者處獲悉,巴圖孟和的爸爸是牧民,已因病去世,媽媽通格噶曾在陳旗計劃生育辦公室上班,目前已退休,姑父朝魯門當年為旗人大副主任,也已退休,其表哥白音塔拉曾任農牧局局長、副旗長。

據陳巴爾虎旗人民政府網站信息,白音塔拉於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任農牧局局長;2011年5月至2017年10月任陳巴爾虎旗副旗長;2017年至今任陳巴爾虎旗人大副主任。

紅星新聞記者從旗政法委獲悉,陳巴爾虎旗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全面配合內蒙古自治區聯合工作組和呼倫貝爾市工作專班全面調查核實,絕不姑息遷就,將依紀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還當事人以公道。另據權威信源,目前白音塔拉也正配合調查組調查。

9月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辦案人員處得知,2017年旗公安局注意到韓傑說明的相關情況,經調查,巴圖孟和保外就醫程序違規,並將其收監,後發現巴圖孟和受賄貪汙的事,至於原來辦案人員是否得到處理,對方稱目前正在調查。

追責在一步步進行,韓傑終於鬆了一口氣。

9月5日一早,韓傑來到西烏珠爾蘇木白永春的墳頭,帶了水果。「我去看孩子,告訴他,『媽媽終於給你報仇了,現在全國人民都在關注給你報仇的事。』我還是做得對,心裡的石頭終於放下了。」韓傑說。

二十多天前,包玉琴在陳旗一家超市遇到了韓傑,韓傑想多留她兩天,包玉琴說得馬上回蘇木了,「你好像瘦了,最近很累嗎?」包玉琴問道,韓傑沒說話,露出了笑容。

紅星新聞記者 羅丹妮

編輯 郭宇

此前相關報導:

「紙面服刑15年」罪犯違規入黨 責任人被嚴重警告,已官至水利局局長

官方回應「紙面服刑」15年案:已派出工作組開展調查

「紙面服刑15年」殺人犯當選村主任後因貪汙入獄 死者母親討說法:我已74歲,等不起了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呼倫貝爾政法委介入調查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紙面服刑」15年案件背後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7日電 題:「紙面服刑」15年案件背後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劉懿德 賈立君 鄒儉樸 葉紫嫣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卻僅在「紙面服刑」,並未入獄。此後又得以入黨、當選嘎查達(註:嘎查達即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此案件近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還搖身變「村官」,真相需要儘快揭穿
    27年不懈努力,以及當地紀委等有關方面的嚴厲追究下,這個故意殺人犯,不但被追究了村幹部任內違法的罪行,連以前的虛假「紙面服刑15年」也一併被追加執行,還了當年死者和死者母親一個遲來的公道。從巴圖孟和1992年故意殺人被判刑,到2017年其二次違法被追責判刑,當年被害者的母親一直在反映巴圖孟和「紙面服刑15年」的問題,並要求糾正追責,但奇怪的是這25年間這一要求不但始終沒有說法,甚至其判刑的事實也被忽視,不然巴圖孟和不可能入黨、當村幹部和人大代表。
  • 殺人獲刑15年卻未服刑 被害人母親反映27年「紙面服刑」真相待揭
    27年來,受害者的母親持續反映問題,至今仍在追問真相:到底是誰放走了殺人犯?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判刑15年殺人犯一天牢也沒坐身材矮小,略顯駝背的韓傑,今年74歲了,依然常年奔波在四處反映情況的路上,要為被人殺害的小兒子白永春討回公道,「不然,死不瞑目!」
  • 「紙面服刑」15年案件背後:一系列疑團仍有待解開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7日電 題:「紙面服刑」15年案件背後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劉懿德 賈立君 鄒儉樸 葉紫嫣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卻僅在「紙面服刑」,並未入獄。此後又得以入黨、當選嘎查達(註:嘎查達即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此案件近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紙面」服刑15年,誰「放」殺人犯回家?
    來源:長城網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馬滌明「半月談」9月3日消息,1992年,內蒙古陳巴爾虎旗人巴圖孟和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但卻連一天監獄都沒進過,並且「出獄」後入黨、當選嘎查達(註:嘎查達即村主任)、當選旗人大代表。直到2017年,有關部門對該案進行糾正,這名罪犯才為當年的行為付出代價。
  • 【鎮檢轉播】「紙面服刑」15年案件背後
    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卻僅在「紙面服刑」,並未入獄。此後又得以入黨、當選嘎查達(註:嘎查達即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此案件近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目前,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牽頭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已抵達呼倫貝爾市重新全面核查、調查該案,但這起案件背後,一系列疑團仍有待解開……  「紙面服刑」15年竟還拿到了「刑滿釋放證明書」  一份原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補刑遠非正義終點
    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刑15年,罪犯卻連一天監獄都沒進過。在「紙面服刑」15年後,其先後入黨、當選嘎查達(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直至因職務犯罪問題東窗事發,這一「紙面服刑」案才真正浮出水面。顯然,這並非什麼勵志「故事」,而是潛藏著一連串「事故」。
  • 「紙面服刑15年」!官方出手調查
    9月6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政法委通報,「紙面服刑」十五年一案經媒體披露後,自治區黨委政法委高度重視。相關報導——《被害人母親的堅持促成「紙面服刑」15年殺人犯重新收監 入監後查出貪汙問題》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說了一個新詞組叫「紙面服刑」。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受害者母親推動追責27年屢屢碰壁
    中國新聞周刊訊 因犯故意殺人罪,1993年,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有期徒刑15年。在法定期限內,巴圖孟和未上訴,公訴機關也未抗訴,判決生效。但他未服過一天刑,此後還當選嘎查達(即村主任)、旗人大代表等,併入黨。 近日,《半月談》刊發的一則報導,將這個離奇案件拉回大眾視線,並稱之為「紙面服刑」。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受害者母親推動追責27年屢屢碰壁
    因犯故意殺人罪,1993年,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有期徒刑15年。在法定期限內,巴圖孟和未上訴,公訴機關也未抗訴,判決生效。但他未服過一天刑,此後還當選嘎查達(即村主任)、旗人大代表等,併入黨。
  • 「紙面服刑」15年?官方出手調查
    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到了一個新詞叫「紙面服刑」。被害人的母親韓傑表示,1992年,17歲的巴圖孟和因口角持刀將她兒子捅傷,此後她兒子因心臟破裂導致大出血死亡。次年,巴圖孟和被判故意殺人罪,獲刑15年。然而判決生效後,巴圖孟和直接從看守所回到了村裡,並未去監獄服刑。2007年,巴圖孟和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接下來,他搖身一變,成為當地的會計,當選村主任,矇混入黨,甚至還當選旗人大代表。
  • 紙面服刑15年,豈能放過「保護傘」
    :紙面服刑,也叫紙上服刑,意思是判了刑的罪犯,並沒有在監獄裡服刑,而是在字面上完成了刑期。這背後是一起27年前的疑問重重的舊案。15年。直到2017年,因職務犯罪問題東窗事發,2018年6月,巴圖孟和因犯故意殺人罪、貪汙罪,被數罪併罰,被判有期徒刑15年,這名罪犯才為當年的行為付出代價。 看到這起案件,讓人想起惡貫滿盈、已被執行死刑的孫小果,此人也曾通過保外就醫的渠道,逃脫過監獄刑罰。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誰在玩弄司法?
    文| 徐媛無罪的張玉環坐牢27年,有人殺人被判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過,還順利入黨,從村官做到旗人大代表。後面這魔幻的一幕,發生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近日,《半月談》報導,1993年,未滿18歲的巴圖孟和捅了白永春3刀。白永春不幸死亡,巴圖孟和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
  • 內蒙古官方回應「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了解到,殺人犯巴圖孟和「紙面服刑」15年怪事經《半月談》報導後,9月4日由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牽頭,聯合自治區紀委監委、法院、檢察、公安、司法、監獄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已抵達呼倫貝爾市開展工作。
  • 快評丨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補刑遠非正義終點
    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刑15年,罪犯卻連一天監獄都沒進過。在「紙面服刑」15年後,其先後入黨、當選嘎查達(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直至因職務犯罪問題東窗事發,這一「紙面服刑」案才真正浮出水面。顯然,這並非什麼勵志「故事」,而是潛藏著一連串「事故」。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當地介入調查
    紙面服刑15年,真相待揭穿》一文,引發關注。報導稱,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男子巴圖孟和因故意殺人獲刑後並未實際服刑,甚至還連續當選村主任、成為當地旗人大代表。直到2018年,其因在村主任一職上貪汙公款, 「紙上服刑15年」一事才被當地注意到。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還當了村官,查
    紙面服刑15年,真相待揭穿》一文,引發關注。報導稱,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男子巴圖孟和因故意殺人獲刑後並未實際服刑,甚至還連續當選村主任、成為當地旗人大代表。直到2018年,其因在村主任一職上貪汙公款,「紙上服刑15年」一事才被當地注意到。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還當了村官……查!
    紙面服刑15年,真相待揭穿》一文,引發關注。報導稱,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男子巴圖孟和因故意殺人獲刑後並未實際服刑,甚至還連續當選村主任、成為當地旗人大代表。直到2018年,其因在村主任一職上貪汙公款,「紙上服刑15年」一事才被當地注意到。
  • 巴圖孟和「紙面服刑」15年案件背後 巴圖孟和怎麼「刑滿釋放」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7日電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卻僅在「紙面服刑」,並未入獄。此後又得以入黨、當選嘎查達(注:嘎查達即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此案件近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目前,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牽頭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已抵達呼倫貝爾市重新全面核查、調查該案,但這起案件背後,一系列疑團仍有待解開……「紙面服刑」15年竟還拿到了「刑滿釋放證明書」一份原呼倫貝爾盟中級人民法院(注:現為呼倫貝爾市中級人民法院)1993年6月9日的
  • 「紙面服刑」15年,內蒙古自治區政法委派出工作組調查
    相關報導—— 《被害人母親的堅持促成「紙面服刑」15年殺人犯重新收監 入監後查出貪汙問題》 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說了一個新詞組叫「紙面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