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關係,具有極強的情感親密性,直接影響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展,父母的教養方式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調查表明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各因子檢出率多高於普通高校大學生,提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相對較多,主要為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身體症狀、恐怖傾向和衝動傾向等。
親子關係對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有明顯影響。新入學的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大多是因為沒有升入理想大學而產生自卑,心理壓力較大,同時又面臨適應新的環境和人際關係,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本調查顯示:身體症狀、恐怖傾向、過敏傾向、總分、總檢出率等均為女生大於男生,可能與女生細膩敏感、天生膽小怕事有關。在家庭教養方式上,父親簡單粗暴,與子女缺乏交流溝通,母親常常有條件的關注子女的學習,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就表現出冷漠和拒絕否認,這種模式常使子女正常合理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容易體驗到失落和忽視,就會導致親子關係不良。
因此,父母給予適當的愛和關懷,可使子女形成自信、自立、自強的性格,會降低子女心理問題出現的機率,父母過於嚴苛打壓、幹預、拒絕、甚至否認,缺乏激勵等不當的教育方式和負性情緒表達越多,子女出現心理問題的機率就會增大。一般來說,親子關係越差,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多。而父母的期待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體驗到父母仍然對自己抱有希望,從而減輕了失落和孤獨感。所以對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心理健康,父母期待有負向預測作用。
學校對於剛剛遠離家庭的學生進行專業性的親子關係疏導,可以讓學生及時感悟親情,學會感恩,增進學生對父母的理解和包容,獲得幸福感,減少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況的發生。在適應了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建立了新的人際關係之後,緊張的情緒得到了緩解,愉悅的情緒有利於人的身心健康,對人的認知活動具有促進作用,學生對自己有了新的定位,心理壓力減輕,心理問題減少。因此,應進一步研究父母教育方式和親子關係及其他家庭因素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係,以便從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採取針對性幹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