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有多少小人得志,就有多少傳奇毀於謠言中

2020-12-17 我是燕子呀燕子

雖然「上校」不過是個虛擬人物,但總也止不住為他扼腕嘆息。他被毀滅的方式如此不值,但他從不曾為自己申辯。在這個只是靠嘴傳述的故事裡,他的一生可以是傳奇也可以是傳言。傳奇令人敬畏與嫉妒,傳言滿足人類的自卑與懦弱。

初看書名,一眼瞟過,直接就看成了《人山人海》,還以為這是本關於人多的故事。拿到書才仔細看清楚,原來是《人生海海》。文中有一段借「我」之口道出的關於人生海海的解釋:人生海海來自閩南語,主要意思是說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僅僅只局限於字面的解釋,更有隱含著叫人好好活著而不是去死的意思。這才明白這兩個名字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人山人海,每人吐口唾沫都具有毀天滅地的氣勢,只看你是否具備不被淹死的堅強意志。

麥家1986年開始寫作,著有長篇小說《解密》《暗算》《風聲》等。《暗算》曾於2008年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麥家這幾部赫赫有名的小說,讓我信以為他最擅長講述的就是諜戰故事。

沒想到在《人生海海》裡麥家一改往日的敘事風格,用「太監」好友的兒子「我」的視角,來講述一個外號叫「太監」或者是「上校」的男人,謎一般傳奇人生的故事。主角「太監」重要的人生經歷都不是他本人講的,全是「我」從別人的嘴裡道聽途說和「我」偶爾的觀察接觸中了解到的。在別人的講述和轉述裡,從沒有過「太監」本人的思維運行,也沒有「太監」本的喜怒哀樂的表達,有的只是好奇的旁觀者們,根據發生在「太監」身上事情的走向和脈絡,得出的各種臆想與推斷。

「我」爺爺曾說「綽號是人臉上的疤,難看。但沒綽號,像部隊裡的小戰士,沒職務,再好看也是沒人看得,沒斤量的。」「太監」和「上校」是同一個人的不同綽號。他的身上寫滿了令人難以破解的問號。但最重要的兩個問號破解,是最初關於「太監」的真偽,然後是「上校」肚子上紋身內容的謎題。

本來「太監」根本是對這個綽號無所謂的,但老保長為了救「我」爺爺的命,主動講述了他所知道的關於「太監」的故事,而「我」爺爺為了保全面子,出賣了從老保長那裡聽來的所有「太監」的故事。這段被幾番轉嘴的傳奇雖然揭開了「太監」之謎的面紗,卻是掀開了村裡人對「上校」另一個隱秘探奇---他腹部上的紋身到底是什麼。

這個秘密吊足了全村人,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的胃口。但「上校」不再像面對「太監」這個綽號那樣淡定,他也許悲哀地發現,所有的傳奇,也不如傳言更具魔力。傳奇是英雄的翅膀,但傳言才是落入凡間與民相親的重錘。所有平庸者都不能接受別人優於自己,不願坦然面對自己的平凡。他們一定要把用傳言把傳奇塗抹得面目全非,把異類分子踐踏在腳底,才會有滿足感,才能填補內心那份卑微與懦弱。一貫處事不驚,氣定神閒的「上校」終於在這群刨根問底的村人面前裂了一道深痕。這個秘密藏著他最大的榮耀也鐫刻著他最深的恥辱。

想起嚴歌苓的《白蛇》,裡面的扮演白蛇的演員曾經幾乎有種神一般的存在,美得炫目,美得難以靠近。而一旦人們發現可以把所謂的「神」踐踏得比塵埃還低時,這種毀滅的心態會點燃他們內心難以言喻的興奮。菩薩再怎麼高高在上,摔在地上也不過是一團爛泥。仿佛這麼做了,自己就會高出曾經令自己膜拜的人,生不如人的心態也會得到平衡。白蛇扮演者在歷經種種生不如死的折磨之後,才總是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她終於放棄了對美的所有堅持,努力把自己變得平庸醜陋、卑微渺小,試圖得到周圍人的人和解。

但「上校」太驕傲了。「我」爺爺評價說「他這人就這樣,骨頭太硬,心氣太傲,仗著聰明能幹,由著性子活,對老天爺也不肯低頭。這樣不好的,人啊,心頭一定要有個怕,有個躲。」所以,他不可能像白蛇扮演者那樣糟蹋自己來妥協。而要活下去,也只有扯斷神經,再不融於世界。他的世界安靜了,別人也就放過他了。

「上校」的前半生一邊在生死線上中救死扶傷,一邊又在地下為攫取情報周旋於各種女人之間。我們以前大多接觸到的都是女間諜色誘的故事,沒想到麥家卻提供了一個色誘男諜。女人大多是傾城美貌惹禍,而他的悲劇竟是始於他極具誘惑的原始動力,令為之神魂顛倒的女人們瘋狂地想據為己有。從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這種英雄的悲哀真是叫人難以啟齒,卻依舊令人肅然起敬。

英雄躲過了戰爭時期敵人殘酷的槍林彈雨,卻躲不過和平年代惡毒人心的明槍暗箭。麥家說「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很難說「上校」變傻算不算絕望中誕生的幸運。沒有誰的一生都活在驚濤駭浪的傳奇裡,潮漲潮落,總有低谷。雖然「上校」不過是個虛擬人物,但總也止不住為他扼腕嘆息。在他被毀滅前他最大的牽掛除了母親就是一白一黑兩隻貓。對他來說,也許只會「喵喵」的貓比兩片嘴皮一搭就能謠言四起的人類更值得信賴。他的一生可以是傳奇也可以是傳言。傳奇令人敬畏與嫉妒,傳言滿足人類的自卑與懦弱。而在這個只是靠嘴傳述的故事裡,他最終被毀滅的方式卻是如此不值。

也從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人世間就這樣,池塘大了,水就深了,水深了,魚就多了,大魚小魚,泥鰍黃鱔,烏龜王八,螃蟹龍蝦,鮮的腥的,臊的臭的,什麼貨色都有。」「上校」最終不失體面又無憂無慮地謝幕也算上帝的仁慈。

但我,終究是,不平。

相關焦點

  • 人生海海,海海人生
    人生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即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 「人生海海」中的五味雜陳——看麥家的長篇小說《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而作者麥家對這個詞的解讀又深了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生活總是不盡如 人意,永遠不會如你想像那樣簡單圓滿。
  • 《人生海海》: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花了一周左右時間讀完了麥家的《人生海海》,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腦海裡不時浮現電影《阿甘正傳》中的女主角珍妮在酒吧中彈唱的畫面。珍妮翻唱的是鮑勃·迪倫的經典歌曲《隨風而逝》, 歌中唱到: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鴿子要飛躍幾重大海,才能在沙灘上安眠;要多少炮火,才能換來和平;那答案,我的朋友,飄零在風中;答案隨風而逝。感覺這首歌形容的就是《人生海海》中的男主角上校,越讀下去,這種感覺越強烈。
  • 評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人生海海》:英雄主義如何照亮渺小人生
    本文作者:何平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人生海海》是麥家真正在反思自己過往的寫作路徑。與此同時,其背後要外揚的不僅僅是傳奇人物的英雄行為與英雄主義,而是相應的英雄行為、英雄主義是怎樣感召那些受困的尋常個體。《人生海海》我讀到的是出版社給的白皮列印「先讀本」。
  • 茅盾文學獎得主佳作《人生海海》,書中十句話,總有一句刻骨銘心
    有這麼一個作家,斷更了八年,才終於推出他的全新作品《人生海海》。這位作家名叫麥家,他之前的作品,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改編後的影視作品,都是好評一片,國內外都讚譽有加。而他卻選擇沉澱八年,去打磨一部他心中想要的作品。被人們期待著的作品,一定是閃閃發光的,而等待的時間也證明了這部作品的價值和力量。
  •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人生海海》 看完書後,一個人呆在小書房裡很久,試圖理清書中重要人物錯綜複雜的一生經歷,就像高中時期寫閱讀理解一樣,一定要找到主旨和寫作意圖,然後總結概括它。 「人生海海,甘需要攏了解,有時清醒,有時輕彩……」網抑雲陳雷的閩南歌曲《歡喜就好》就這樣帶著我一同回到那片鄉村故土中。那個時代的農村,人們守著貧瘠的生活資源,彼此算計著、愚昧地鬥爭著,如此奇特的人帶著神秘故事色彩滿足了大家獵奇卻又不懷好意的心理:對太監「生殖器」惡意的揣測,對上校輝煌過去的窺探,人們既敬重他又看不起他。然而,這些都不影響他宅心仁厚和樂善好施的本性。
  • 《人生海海》:一本有人生厚度的書,你值得一讀!
    更是很少有人能參透人生的真諦。我們身處的快節奏時代,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坐下來,慢慢地喝一壺茶,認真仔細地思考人生,思考自己為何而奮鬥。沒關係,麥家已為我們嘗過了生活所有的苦,他曾經受到過的所有傷害,已被他化解接納,因此有了《人生海海》這本書。
  • 「中國諜戰文學之父」的麥家,如何從《人生海海》中解開人生密碼
    不過一晃過了八年,麥家先生改頭換面了,這次他重磅推出的新作《人生海海》,不再探討密碼…不,確切地說,不再探討諜戰中的密碼,探討的是人生中的密碼…這或許是一串更難解的密碼,且看麥家先生這一次如何解密?《人生海海》是麥家在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故事講了上校傳奇跌宕的一生,通過周圍人對上校的遭遇所產生的態度以及自命運,讓人看到人生百態和人性的善惡。常常聽到一句話:「不要去挑戰人性」。
  • 《人生海海》:從諜戰英雄到況味人生,蘊藏麥家怎樣的文學思索?
    麥家那時只有 11 歲,但這個人的形象已經深深印在他的腦海裡面,後來成為了《人生海海》的核心人物——"上校"。而《人生海海》以第一人稱"我",一個十幾歲孩子的視角去揭秘上校傳奇的一生。而且"上校"小資情調濃厚,嗜貓如命,對自己的那對黑貓白貓疼愛有加。這樣一個怪人也不結婚,有人散布謠言說他的隱私部位受過傷,已經不行了,其實上校受過傷不假,但那是在戰場上為國而戰,且早已治癒。但人們還是相信了謠言,當面叫他上校,背後卻喊他太監。
  • 《人生海海》有多偉大?薇婭直播間5秒賣光,莫言看後力捧!
    普希金在詩歌中寫到:「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煩惱,相信吧,那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有多少假裝樂觀之人將這句話掛在嘴邊,然而真正遇上生活磨難之時,卻只是麻木地重複著口頭的雞湯,行動上卻反其道行之。這些人沒有真正地讀懂生活,也沒有真正地了解人生。
  •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
    人在不同的階段閱讀同一本書是有著不同的感受的,剛開始你看的是一個故事,後來,你讀的是人生。麥家的《人生海海》便是這種感覺。微信讀書看過一遍,如今有了實體書,便再看一遍。人們似乎總是愛懷念過去,在不經意間提起,有時候並不是因為過去太美好,也可能是因為太多的苦難,我們經歷過,告訴自己那樣就可以了,不再需要這樣的苦難了,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是一生而已。第一次讀《人生海海》看到的是一個人最為光榮,也作為落寞的一生,他是上校,據說有著光榮的曾經;他是太監,人們總是這樣說,然而「我」卻沒有證實過。
  • 諜戰文學之王麥家的轉型力作:《人生海海》究竟是什麼意思?
    畢竟,盲人阿炳的傳奇人物離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遙遠。看完《人生海海》後,我推翻了過去的幼稚觀點。這本小說源於他的原始風格,但也與過去不同。這個故事仍然具有傳奇色彩,但故事本身並沒有觸及靈魂,而是用這些話語來思考人性。這些話可以帶給人們前進的力量。這是一個嶄新的麥氏家族。
  • 《人生海海》:一書看盡世間百態,人性醜惡
    在沉寂8年後,《人生海海》再次掀起新一輪的浪潮。這部小說,將人性自私、貪婪的醜惡嘴臉描述得淋漓盡致。一部優秀的讀物,不在於文筆如何,而在於它能否將他想要表達的東西準確傳遞給,讓讀者產生共鳴。童年生活,就為《人生海海》埋下了伏筆。
  • 《人生海海》看完讓人淚目,書中短短十幾個字,直擊成年人痛點
    《人生海海》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人生海海》這本書的作者是麥家,這本書戳進了多少人的心中,戳穿了多少人的痛點?麥家的這本《人生海海》花費了5年的光陰,只為能讓各位讀者真正的認識他本人,這本書寫的就是他自己。
  •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書中精闢五句話,值得收藏!
    看到這些話,我在想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夠寫出這樣對人生,對生命的解讀,而人生海海,我們又能做到多少呢?無非是活的糊塗和透徹罷了。而這後來也成為了《人生海海》故事的核心,成為了《人生海海》中上校極力守護的那個秘密,關於那個不可描述部位的秘密。《人生海海》中"上校"經歷了人生,"小瞎子"經歷了人生,「父親」經歷了人生,每個人都經歷了人生,但是每個人活著的方式都不同。
  • 《人生海海》:不屈的生命讚歌,麥家版的《活著》
    麥家的成名之路是非常艱辛的,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解密》寫了足足有11年,遭遇了17次退稿,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他在《暗算》的功成名就之後,卻能潛下心來,歷時8年之久,又給讀者們帶來了一本心血力作——《人生海海》。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本書。
  • 人生海海:愛並不萬能,親情難免是一場遠離才能和解的守護
    他此後的人生憋著一股勁兒,只為逃離家鄉,遠離父親。多年後,當麥家終於可以放下心結,想與父親和解時,曾讓他心碎的父親卻得了阿爾茨海默病。遠行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父親看著他,卻已相見不相識。人生海海,任憑麥家再善於書寫傳奇,也想不到自己和父親的劇本,會是如此的錯位結局。
  • 《人生海海》:由一個男人身體隱秘處刻下的幾個字引發的傳奇故事
    《人生海海》是著名作家麥家的最新長篇小說力作。新書出版以後,網上一片好評如潮,我也入手一本,如饑似渴,很快就讀完了這本書。看完後不禁傷感,掩卷回味一下卻發現,這不過是由一個男人身體隱秘處刻下的幾個字引發的一個傳奇故事。
  • 《人生海海》——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原是一句閩南語,百度上的釋義我不再轉錄了,單說說我對這個詞的一些個人見解吧。
  • 麥家《人生海海》:在「太監」的苦難人生中,感受活著的力量
    初讀《人生海海》,是因為喜歡麥家。但讀罷全書,卻完全被上校的魅力所徵服。這樣一個人生歷經大起大落,享受過榮譽,也受盡了屈辱的英雄,實在是讓人著迷不已,更是讓人佩服不已。連莫言都直呼看得興奮,把董卿感動到流淚,足見《人生海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