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愛並不萬能,親情難免是一場遠離才能和解的守護

2020-12-16 想吃就吃大塗塗

如今我們「父母在,不遠遊」的時代早已被社會變遷所改變。

對許許多多的中國父母來說,自己吃苦不要緊,重要的是一家人感情好,哪怕遠隔千山萬水,問候牽掛不斷,知道孩子在外面過得體面,就足矣。

然而,家庭關係剪不斷,理還亂,總難免有旁生的枝節。有時候,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會有解不開的結,慪不完的氣,不少人年輕氣盛時,滿心想的,是如何逃離故鄉,遠離父母。

看麥家的小說《人生海海》,不由想到這個話題。

言為心聲,每個人的筆墨裡,都藏著他心底的秘密。麥家的語言中,就藏著他經歷的父子關係隱痛。

於麥家而言,他和父親之間,是一場遠離後方能回歸的和解,然而,生命的自然規律,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來容納這一場漫長的等待。

在書中讀到這句話,禁不住會心一笑,脫離了複雜情節帶來的壓抑,想到麥家本人,想到許許多多彼時難以調和的家庭矛盾。

央視《朗讀者》節目,有一期請的嘉賓就是麥家。他不是去講創作,也不是去做宣傳,而是帶來了一封家書。那封寫給兒子的信,讓麥家在節目現場幾度哽咽,主持人董卿也禁不住泛起淚光。

麥家和董卿對中國式嚴父,都有刻骨銘心的體驗。只不過,董卿的父親是嚴苛於教育,麥家的父親卻更多是源於自身際遇的負面情緒。

麥家小時候,因家庭出身不好,在同齡人中孤獨無助。那是他最需要溫暖的成長期,可父親能給予他的,只有簡單粗暴。

童年的痛苦成為麥家性格中抹不去的陰影,那種面對人際關係的緊張感,也頻繁體現在他的作品中。

麥家和父親的關係,一度僵硬到二十年不說話,起因是他十二歲時發生的一件事。

那一次,父親打歪了麥家的鼻梁,打得他鼻血噴湧。麥家身心皆受重創,內心憤恨絕望,他徹夜未眠,寫下了人生第一篇日記,說這輩子都不會再喊那個人父親了。

這場家暴的起因,是麥家為父親打抱不平。同學對父親汙言穢語,麥家忍受不住,出手跟人打架,可這場架他打輸了。

一個飽受欺凌的十二歲少年,為維護父親而氣血翻騰,衝動之下,做出了自不量力、自討苦吃的舉動。可他的父親匆匆趕來,既不在意兒子的傷勢,也不詢問事情的始末,出手便將兒子一頓暴揍。

在最需要親情擁抱的時候,體會到的卻是情感忽視,甚至情感暴力,這樣的委屈,疊加上成長期所有未能滿足的親情失落,衝撞在少年麥家心頭。

他此後的人生憋著一股勁兒,只為逃離家鄉,遠離父親。

多年後,當麥家終於可以放下心結,想與父親和解時,曾讓他心碎的父親卻得了阿爾茨海默病。

遠行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父親看著他,卻已相見不相識。人生海海,任憑麥家再善於書寫傳奇,也想不到自己和父親的劇本,會是如此的錯位結局。

有過慘烈的成長之痛,在做父親這件事上,麥家刻骨銘心地知道,他最不想重蹈的,是父親的覆轍。可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苦悶,每個人都有無可逃避的成長之痛。

曾經有三年時間,麥家的孩子將自己封閉起來,不願與外界交流。麥家每一次試圖溝通,都狼狽收場,和所有無論默念多少遍「親生的」做心理建設,面對孩子卻還是會情緒失控的家長並無二致。

父母之愛子,總難免想將自己的童年缺憾,悉數彌補在孩子身上。但原生家庭之痛,又不可避免有代際間的傳遞,很多人都有過某一刻仿佛被「父母」附體的感受,那一刻才驚覺,自己拼命想擺脫的一切,竟依舊如影隨形。

並不是懂足夠多的道理,就一定能經營好親情關係。麥家無從找尋兒子叛逆至此的原因,只能盡最大努力去包容,去等待。

言語直接,面對面的交流容易有誤解或不周之處,幸而還有文字,給內心遠行的孩子鋪設了親情的緩衝地帶。

麥家將殷切的父親之心,都化作文字,傾注在給兒子的家書中。

《朗讀者》節目中的那封信,寫在18歲的兒子即將獨自出國遠行之際。信寫好後,麥家將信悄悄放進兒子的行囊。

但是,叛逆的孩子終將長大,時光會給真誠的父親送來回報。作為父親的麥家,終於挺過了那個艱難的階段。

《人生海海》中有這樣一句話:「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這句話應故事而生,卻能讓人從中看到麥家的心路歷程:再痛苦,也要堅持,也要想方設法尋找救贖。唯有與痛苦和解,才能在蹚過生活的渾水後,苦盡甘來,收穫最值得的圖景。

麥家常說:讀書就是回家。

每個人都有兩個家,一個現實的家,一個精神的家。現實的家會影響或造就精神家園,精神家園也會以自己的成長,修繕或反哺現實的家庭格局。

麥家曾在寫作中掙扎逃避,也在寫作中成長解脫。《人生海海》的故事,他醞釀了八年。

如腰封上的那句話:「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這幾乎是麥家的執念。

在《人生海海》之前,麥家已通過《解密》《暗算》《風聲》等諜戰作品,奠定了自己身為作家,在文壇和市場雙贏的影響力,功成名就。他本可以繼續得心應手、名利雙收的寫作路數,但他不願重複。

寫作,無形中成為麥家對自我的療愈。我們能從每個人物的執著孤僻中,感受到他內心的掙扎。

沒有憑空降臨的幸運,要成為生活的強者,必得煎熬過潮起潮落,方能成就卓越的自我。如同親情,遠行過,才能更好地回歸。

麥家的作品中,始終透著一股特別的執拗勁兒。

《人生海海》雖然不再是諜戰故事,但這精神內核一以貫之,依然是麥家式的獨特氣質。

故事中的上校,擁有神奇的醫術和傳奇的經歷,和麥家過往故事裡的主人公一樣,因其不同尋常之處,展示了壯觀的人性圖景。只是,八年的沉澱、多年的書寫,讓麥家筆下孤僻的天才,終於有能力在人群中散發迷人的魅力。

上校同樣免不了遭遇世事損害,但這個人物的複雜性,他內在的豐富,恰如靜水深流,能給予我們更為豐盛的觸動。因為,上校離人間更近,他不是一個蜷縮在自己的世界中,內心冰涼的人。

他傳奇,卻又處處貼合世情人心。他的遭遇離奇坎坷,卻仿佛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閱讀著傳奇,觸摸到自己。

破解人心,才能懂得人性。而懂得,是對痛楚最好的治癒。

《人生海海》開篇,那些寫景的句子特別動人。

相關焦點

  • 茅盾文學獎得主新作《人生海海》:愛與和解的10句話,擊中人性
    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先生新作《人生海海》:愛與和解的十句話,直擊人性愛被我恨死了,葬在大海裡。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生活是如此令人絕望,但人們興高採烈地活著。——摘選自麥家的小說《人生海海》書中這愛與和解的十句話,直擊人性。「如果平行世界的我錯過這個故事,這個世界的我會感到惋惜。它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
  • 茅盾文學獎得主新作《人生海海》,不論生活多難,都要好好活下去
    我們首先看一下這個人生海海這幾個字,其實這個是閩南話,主要是為了去表達出人生的一個複雜多變,就像是在說向大海一樣的寬闊無比,但是又不僅限於這個意思,並不是說讓人們絕望,反而是給人勇氣教人好好地活下去。我們在這部小說裡面能夠看到我們生活的一個殘酷,還有就是關於人性的冷酷,當然有的人看到的是這個,同樣也有人看到的更多的是關於父愛的故事,這份偉大的親情,血濃於水,還有那勝似於手足知情的朋友,都深深地震撼著我們。這部作品其實與麥家以前的風格是非常不同的,他也說過這是一部關於童年、故事,也同樣是與父親進行和解的小說。
  • 董卿含淚誦讀,談原生家庭令她自卑,《人生海海》讓她跟過去和解
    如果用一句詩詞來概括《人生海海》,董卿會選擇「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生活的創傷總會結了痂、再癒合,我們應該學會告別人生的心結,只留一份曠達。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那麼幾個沒有和解的人或事,那是因為我們心中沒有一位「上校」,沒有他的那種英雄主義,既然現實中沒有,那就去文學中尋找。
  • 麥家《人生海海》從3個角度告訴我們,如何用「愛」與人生和解
    一,用愛與家國和解,盡顯英雄大義上校一生,之所以波折傳奇,因為他曾幾易身份,從國民黨到共產黨,從軍醫到"太監",他身上有著太多標籤,他的一生,經歷苦難,也曾經輝煌閃耀,而最能體現他人性之光的莫過於他面對家國大義的勇敢無畏、捨身忘我。
  • 《人生海海》——與過去告別,與自我和解
    人生如海,總有陰冷暴虐的水域,也有輕柔溫暖的洋流。這本書60天狂賣60萬本,一年多的時間更是狂銷了170多萬冊,莫言看了直誇,董卿高曉松讀了落淚。這本文學小說更是登上了鍍鉻排行榜的榜首,更是在文學界掀起了一股浪潮,得到了無數名人的讚譽。這就是矛盾文學獎得主,作家麥家老師的新作《人生海海》。
  •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書中精闢五句話,值得收藏!
    愛被我恨死了,葬在大海裡。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義。而這後來也成為了《人生海海》故事的核心,成為了《人生海海》中上校極力守護的那個秘密,關於那個不可描述部位的秘密。《人生海海》中"上校"經歷了人生,"小瞎子"經歷了人生,「父親」經歷了人生,每個人都經歷了人生,但是每個人活著的方式都不同。
  • 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沉浮,人這一生,終究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人生海海,猶如潮起潮落,何必在意一時沉浮。如果你問我《人生海海》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我想我回答,《人生海海》是一本極度致鬱又治癒的書。對於麥家而言,故鄉和童年是他久久不能忘懷的苦痛,他曾經多次提到過自己對故鄉的不思之情,這一次麥家選擇與自己的童年和故鄉進行和解,選擇直面自己飽受摧殘的童年,放下執念,學會與自己和解。
  •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人生海海》 看完書後,一個人呆在小書房裡很久,試圖理清書中重要人物錯綜複雜的一生經歷,就像高中時期寫閱讀理解一樣,一定要找到主旨和寫作意圖,然後總結概括它。 「人生海海,甘需要攏了解,有時清醒,有時輕彩……」網抑雲陳雷的閩南歌曲《歡喜就好》就這樣帶著我一同回到那片鄉村故土中。那個時代的農村,人們守著貧瘠的生活資源,彼此算計著、愚昧地鬥爭著,如此奇特的人帶著神秘故事色彩滿足了大家獵奇卻又不懷好意的心理:對太監「生殖器」惡意的揣測,對上校輝煌過去的窺探,人們既敬重他又看不起他。然而,這些都不影響他宅心仁厚和樂善好施的本性。
  • 《人生海海》,用愛和解!麥家沉寂8年的力作,董卿看後落淚
    而小說家麥家在《人生海海》中就完美塑造出了這一英雄角色。《人生海海》是麥家歷時八年,幾易其稿的一部佳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隱沒在山村的「上校」的傳奇的一生。隨著潮起潮落,他的秘密緩緩在世人眼前展開,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被命運裹挾的無奈、殘忍和苦難,可最終成就的是一個穿越海海人生的勇者。
  • 《人生海海》最為扎心的10句話,安慰無數人,董卿不忍落淚
    書中的有些人在經歷了人生以後,以"陪伴"的方式去守護與贖罪,書中的"我"在經歷了一生以後,以"與生活和解"的方式擁抱新的生活。是的,我們缺的是和解的勇氣。《人生海海》是人生必讀的一本書,它就是這麼迷人這本書開發布會之前,麥家給高曉松打了一個電話,高曉松就從美國連夜趕回來。
  • 《人生海海》6句扎心的話,讓你看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它
    人生海海是閩南話,形容人生就像大海一樣複雜多變,但人生又絕不止如此。這本書是麥家時隔八年後的又一部長篇小說,讀他的《暗算》、《風聲》時,就在想,這是一個怎樣的人,有經歷過怎樣的事,才能寫出如此大氣而又令人心跳不止的諜戰小說。
  • 麥家17年不叫爸爸,27年不回老家,寫小說《人生海海》與父親和解
    直到8年後,他帶來了這部打磨了5年的小說《人生海海》,而且這一看就跟諜戰沒有什麼關係。麥家說,這本書是為了和父親和故鄉和解而寫。父親、童年和故鄉,一直是麥家的傷疤,是他不願回憶的過往。1964年出生的麥家,出身成分不算好,外公是地主,父親被打成Y派。他的童年充滿了黑暗,又窮又感覺低人一頭,被老師歧視,被同學嘲笑欺負。
  • 人生海海,浮沉的是人心,只有撕破偽裝,才能找回最初的自己
    《人生海海》是一本既挫敗你自尊又教你勇敢的思想「利刃」之書「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書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他們都勇於和命運抗爭,盡最大的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潮落又潮起,何必在意一時浮沉。讓我們跟隨麥家老師的《人生海海》,從中汲取面對困難的勇氣,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心存善念,笑對生活。
  • 《人生海海》最扎心的一句話:戳中成年人痛點,董卿首讀潸然淚下
    這之後,書迷朋友們一直在等待麥家的全新諜戰作品,但是麥家卻用了5年的時間寫了一本《人生海海》。麥家採訪中說,一輩子總要有一本關於故鄉的書:「一方面是對自己童年的一種紀念。」另一方面:「也是和故鄉的一次和解。」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字裡行間隱藏著巨大的父子親情。
  • 《人生海海》潮起潮落,你眼中的消磨笑柄罪過,卻是我的英雄主義
    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愛搬弄大道古理,愛引經據典,愛借古喻今,愛警世預言,愛風識雨的爺爺卻兩度求死。在接受採訪時麥家說:「父親走了,我的心有一個角是破損的,寫《人生海海》有一個目的是想彌補這個角。但彌補也好,和解也好,不一定要直接寫, 真正直接去寫,其實並不能解決問題,為什麼呢?真正寫的話,像潑婦罵街,越罵越怒。試著跟自己躲貓貓,躲得越好,解決問題功效越大。」
  • 《人生海海》:世界上最有見地的爺爺,最終將全家拖入罪惡深淵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耗時八年,經過五年的打磨,終於呈現在大眾面前的一部作品。在這部小說裡,有人看到了生活的殘酷,人性的冷峻;有人看到了父愛的偉大,血濃於水的親情;也有人看到了朋友間的義氣,勝似手足之情。書中除了「上校」的人生經歷,最牽動人的莫過於爺爺了。
  • 薇婭直播5秒賣3萬冊的《人生海海》,莫言、高曉松是如何評價的?
    而這部小說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寫得仿佛是我們的朋友,《人生海海》就是這麼迷人。」它告訴我們,面對苦難,要用愛和解,講述了一種屬於平凡人的英雄主義。《人生海海》是麥家在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麥家曾說:「這一輩子總要寫一部跟故鄉有關的書,既是對自己童年的一種紀念,也是和故鄉的一次和解。」於是,麥家將這本的故事背景設置在麥家的故鄉。
  • 《人生海海》:此生別留下遺憾,人生狂想曲中,請為父親濃墨重彩
    「一場蓄謀已久的遠行」和父親的矛盾令許多人有意無意地選擇遠離他,既從精神上,也從身體上。這種遠離似乎不可避免。作家麥家在《致信兒子》中,把孩子的離開稱作「一場蓄謀已久的遠行」。這位作家自己也曾謀划過一場「遠行」。他記得很清楚,那時的他剛剛十四歲零八個月,一家人生活在「牛鬼蛇神」的黑帽子下。年輕氣盛的麥家不願承受同學對他的侮辱,渴望命運的轉變,便和同學大打出手。父親卻並不認可他的反抗方式,一氣之下打了他,如果不是身邊有人攔著,父親在盛怒中甚至可能將他打殘。他的「遠行」從此便開始,持續了十七年之久。
  • 《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沉浮,以愛和解,足以影響一整代作家
    提起麥家,麥家一家人的經歷,就像《人生海海》裡上校的「人生設定」,他們都是被時代裹挾的「反面人物」,被時代和生活摧殘著、壓迫著。書中的上校最終瘋了,現實裡的麥家也因為父親的緣故度過了一個並不幸福的童年,他無數次夢想著逃離那個給他屈辱的村莊。
  • 人生海海,歲月如歌
    ◆人生海海,歲月如歌麥家:人生海海,用愛和解。無論人生對你做過什麼,用愛來包容一切。你的生活會是陽光燦爛的,否則陰雨綿綿。人生海海,它必須要有內容,如果沒有內容的話那海海也是空空。無論它的內容是好的還是壞的;是陽光的還是灰暗的;無論它是堅強的還是懦弱的;是痛苦的還是幸福的,它們的所有就是你人生海海。人生中所有的經歷,你都必須接受的,因為它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是不可以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