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17年不叫爸爸,27年不回老家,寫小說《人生海海》與父親和解

2021-01-08 易生說

《人生海海》這本小說,從去年火到今年,作者麥家曾被譽為「中國諜戰小說之父」。

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解密》,獲得中國國家圖書獎等8項文學大獎,是世界圖書館收藏最多的中文作品。

他的小說《暗算》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拍成電視劇成了中國諜戰片的開山作品。

他的小說《風聲》拍成電影後,獲獎無數。

正是風光無限的時候,他卻選擇了沉寂。

直到8年後,他帶來了這部打磨了5年的小說《人生海海》,而且這一看就跟諜戰沒有什麼關係。

麥家說,這本書是為了和父親和故鄉和解而寫。

父親、童年和故鄉,一直是麥家的傷疤,是他不願回憶的過往。

1964年出生的麥家,出身成分不算好,外公是地主,父親被打成Y派。

他的童年充滿了黑暗,又窮又感覺低人一頭,被老師歧視,被同學嘲笑欺負。

有一次,村裡比他大的幾個孩子又打了他一頓,年輕氣盛的麥家氣憤的去堵人家門口,想要討回公道。

父親趕來後,沒有幫他,卻二話不說當著眾人的面打了麥家兩個耳光。

這耳光也打碎了麥家的心裡最後的一點溫情。

從此以後,整整17年,倔強的麥家再也沒有叫過父親。

除了母親,他恨這裡的一切,他想的都是如何逃離父親,離開家鄉。

1981年,他如願以償的考上了軍校,離開了故鄉。

這一走就是20多年,工作後的他也是想著離家越遠越好,於是在成都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

他寫回家的信抬頭都只寫母親,沒有父親。但這個心結一直在他心裡隱隱作痛。

直到人到中年,經歷過了汶川地震,看到了太多的人流離失所,麥家有所觸動,想回家,要和父親和解,也是和自己和解。

2008年,他趕回家鄉,見到年邁的父親。

父親卻問他,你是誰?你能讓我家老二回來看看我嘛?

麥家對父親說:「爸,我就是老二啊。」

無論他怎麼說,父親依舊一臉茫然。

父親得了阿爾茨海默症,再也認不出他了。

他想彌補對父親的遺憾,卻因為忙於寫稿,並沒有太多的時間陪父親。

2011年9月,接到父親快不行了的電話,他趕回去陪了父親2個小時,卻又再次離開回到自己家。

麥家剛到家,就接到電話說父親走了。

他以為父親不會這麼快就走,他以為父親還可以多撐一天,他需要一天來完成一個約稿。

然而父親並沒有給他這個時間,他不得不守著父親的遺體,聽著親人的哭聲,完成了最後的稿件。

他覺得這一切一定是父親刻意的安排,是用來嘲弄他的。

在滑稽與悲愴中,他反思,自己真的是走歪了,曾經十年磨一劍寫出《解密》的那個自己不在了,他早已落入名利和欲望的漩渦。是時候,按下暫停鍵了。

此後的一年,他沒有打開電腦寫作。

他知道自己缺乏父愛,以至於自己做了父親以後,也沒能承擔好父親的責任。

兒子在讀初二時開始輟學在家,關起房門,打了三年的遊戲。

父子兩無法溝通,一旦說話,就要吵架,兒子就可能會離家出走,他唯有小心翼翼的陪伴。

他不怪兒子,因為他知道這是自己的基因問題。他終於明白了當父親的心情。

2014年,他決定開始自救,寫《人生海海》,他不再為了名利寫稿,只為了自己的內心寫稿,緩慢是自己成功的捷徑。

他規定自己至少要寫5個開頭,每天不超過500個字,如果少寫了,絕對不補字數,要修改5遍以上。

他用5年時間打磨了這部小說,一經面世,就遭到瘋搶,無數人看了以後產生共鳴,忍不住流淚。

莫言說:《人生海海》非常迷人,麥家是拓荒者。

高曉松說:《人生海海》是麥家老師,跨越自己的第一座高峰。

董卿讀完《人生海海》忍不住地流眼淚。她想到了自己的那嚴苛的父親,雖然父愛是本能,但無法控制的本能就像洪水猛獸,讓愛成了一把雙刃劍,刺傷了彼此。

在《人生海海》裡,麥家描寫了四個父親的形象。

第一位是爺爺。

爺爺無疑是愛著父親的,卻一直不滿於父親和上校(太監)走的太近。兩個人吵了一輩子架,也和好了無數次。但最後一次,爺爺為了證明父親不是雞j犯,而不惜告發了上校。最終落得個父子成仇,身敗名裂,這一次父親都沒有和爺爺和解,而爺爺也選擇了自殺身亡。

第二位是父親

父親一直對上校比對爺爺和兒子都要親。但在家裡出事後,他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自己承擔這一切,把兒子們一個一個的送走,生怕兒子們被粘上了壞運氣,自己留下來和「鬼」做鬥爭,直到死去。

第三位是老瞎子

老瞎子為了兒子能少受村民的氣,不惜讓兒子小瞎子說謊污衊上校和父親。

最後為了兒子在自己死後也能活下去,完成了一個壯舉。在祠堂前跪了三天三夜,懺悔贖罪,博取村民對兒子的同情。

第四位是礦上的男人

在得知兒子被埋在塌方的煤礦裡後,男人選擇了沒日沒夜的挖通道,不斷的請求大家幫忙,即使是沒有了任何希望時,還是堅持去挖,最終悲傷而死。

不管是哪個角色的父親,他們都選擇了保護兒子,即使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即使他們的選擇可能是錯的,但他們對兒子的愛卻是真的。

然而兒子們是否都能像父親一樣心情呢,在小說裡面沒有,父親對爺爺,我對父親,小瞎子對老瞎子其實都沒有體會到父親的良苦用心。

這些父親的形象是如此的熟悉,這不就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父親嘛,當面嚴格,背後卻是無盡的愛。

年幼的我們,根本無法理解那樣嚴格的愛。

董卿流著淚說,人生海海,時間終將讓一切和解。沒有一個父親是完美的,曾經的矛盾是因為父親對我要求很高,而我當時做不到。我很愛我的父親,但是我也很明白他會有哪些缺陷存在,可這並不妨礙我去愛他。

董卿的父親也說,愛之深責之切,當時是希望女兒將來能過好日子,確實也是有做的不夠好的地方。

董卿和父親和解了。

麥家說他和父親的和解在一次又一次的寫作中。

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們的父親都不完美,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人生苦短,好好理解原諒,相愛吧。

想讀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連結購買哦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來讀讀《人生海海》,看人的一生都是潮起潮落,浮浮沉沉,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坎兒。我們可以學會放下,但不用放棄,人生海海,錯了可以重來。

《人生海海》分享給你,

一頓飯錢的書,

希望可以給你帶來一次波瀾壯闊的人生體驗,打開心結,和父母,和愛人,和孩子達成和解!

關於《人生海海》還有很多其他的解讀,

歡迎說出你的看法,一起討論。

關於和父母的和解,

如果你有什麼疑惑也可以給我留言或者私信,

必回!

相關焦點

  • 《人生海海》,用愛和解!麥家沉寂8年的力作,董卿看後落淚
    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麥家開著車環繞著震後的街道,忽然看見一個父親抱著一個小女孩嚎啕大哭,麥家頓時醒悟了,哪有父母不被原諒的呢?麥家突然明白,自己是要回家的,這不僅是想要原諒父親,更是想要和自己和解。
  • 麥家《人生海海》:董卿推掉工作,高曉松連夜飛回,莫言寫推薦語
    這麼火爆的諜戰劇作家,卻停筆數年,8年之後,寫出一部與諜戰沒有關係的作品——《人生海海》這次寫的是,父子情,故鄉情。在《人生海海》出版前,麥家給莫言發了一條簡訊。很少寫推薦文語的莫言,為《人生海海》鄭重地寫了推薦語,並連連感嘆自己把這本書已經看了兩遍了。他說:「這部《人生海海》,麥家把家底子都抖擻出來了。」
  • 麥家:人生海海,潮起潮落,何必在意一時浮沉
    《人生海海》這部小說讓我看到了這句話的意義,就像麥家說的「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這本書的故事是以上校為主線展開的,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都歷經磨難,都經歷過難以抉擇的時刻,但是他們各自過著自己的人生,直到最後塵埃落定。
  • 《人生海海》:父親離世驚醒夢中人,麥家的自我救贖之路!
    書稿完成,麥家滿懷信心地投稿,卻不停地被退稿,來來回回總共達到了十七次。麥家的韌性在這十一年中得到了空前的錘鍊。終於,在2002年,《解密》在磕磕絆絆中出版了。書一出版,便引起了巨大轟動,麥家一戰成名。
  • 從小憎恨父親,冷戰20多年終因地震和解,麥家:錯了可以重來
    他的「遠行」從此便開始,持續了十七年之久。這十七年中,他再沒開口叫過一句「父親」,還為了避開父親而去參軍。就連當兵期間給家中的去信,也只寫「母親,你好」,隻字不提父親。他走得很遠,走出老家富陽,走出浙江,定居成都。
  • 茅盾文學獎得主新作《人生海海》:愛與和解的10句話,擊中人性
    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先生新作《人生海海》:愛與和解的十句話,直擊人性愛被我恨死了,葬在大海裡。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生活是如此令人絕望,但人們興高採烈地活著。——摘選自麥家的小說《人生海海》書中這愛與和解的十句話,直擊人性。「如果平行世界的我錯過這個故事,這個世界的我會感到惋惜。它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
  • 麥家《人生海海》:在「太監」的苦難人生中,感受活著的力量
    而《人生海海》最戳中讀者內心的,大概就是麥家將人生的苦難和人性的醜陋完全擺在了你的面前,但又通過上校百折不撓的一生向我們傳達了一種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比死亡更具有震撼力,就是活著。就像麥家說的:「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 《人生海海》:從諜戰英雄到況味人生,蘊藏麥家怎樣的文學思索?
    原來上校叫蔣正南,1918 年生於浙東山村,本是一個木匠,後被國軍徵兵入伍,自學成為軍醫,抗戰期間潛伏上海從事諜報工作。國民黨節節潰敗之時,他手術臺上救解放軍首長,入伍解放軍。抗美援朝回國後,因男女關係問題受到開除軍籍處分,返回老家。
  • 麥家|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
    「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話,大意是人生複雜多變,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這也是著名作家麥家最新長篇小說的名字。麥家1964年生於浙江富陽,著有《解密》《暗算》《風聲》等,2008年《暗算》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 《人生海海》——與過去告別,與自我和解
    人生如海,總有陰冷暴虐的水域,也有輕柔溫暖的洋流。這本書60天狂賣60萬本,一年多的時間更是狂銷了170多萬冊,莫言看了直誇,董卿高曉松讀了落淚。這本文學小說更是登上了鍍鉻排行榜的榜首,更是在文學界掀起了一股浪潮,得到了無數名人的讚譽。這就是矛盾文學獎得主,作家麥家老師的新作《人生海海》。
  • 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沉浮,人這一生,終究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人生海海》是被稱為「中國諜戰小說之父」的麥家新作,與以往的作品不同的是這次的故事脫離了以往慣用的諜戰題材,不再寫諜戰英雄主義而是發生在一個小鄉村的裡的故事,而這個鄉村的原型就是麥家自己的故鄉。麥家:「一個作家總是要寫一部關於童年和故鄉的作品。」對於麥家而言,故鄉和童年是他久久不能忘懷的苦痛,他曾經多次提到過自己對故鄉的不思之情,這一次麥家選擇與自己的童年和故鄉進行和解,選擇直面自己飽受摧殘的童年,放下執念,學會與自己和解。
  • 麥家《人生海海》從3個角度告訴我們,如何用「愛」與人生和解
    2019年4月,時隔8年,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終於再次攜新作回歸。這一次,歷經8年的磨礪,麥家與以往的作品風格大不相同,背景也不再是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而是變成了裝載著自己童年記憶的故鄉。沒錯,這正是麥家的用意,他要打破固有的自己,去挑戰一種全新的創作體驗,這才有了今天的《人生海海》。這部書是通過"我"的視角,刻畫了一個經過戰爭洗禮的退役軍人,在文化大革命的風暴下,被逼迫,被摧殘,最後走向瘋狂的故事。作者對當時的社會進行了批判,對人性的善惡進行了區分,也對人生的無常進行了詮釋。
  • 麥家《致父信》令無數人落淚:人生終究要與不完美的父母和解
    麥家發誓不再喊他爹,連續17年不跟他說話。即使到了現在,麥家也覺得自己「從小就沒有學會放鬆,一輩子都在緊張」。麥家的經歷,也讓無數人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小時候無論我考得多好,父親都不會表揚我,但考得不好,他一定會揍我。
  • 麥家為父封筆,8年後新作1年賣100萬冊,王家衛讚嘆:了不起
    「人生海海,敢死不是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你要替我記住這句話,我要不選到它,死幾回都不夠。」——麥家1.麥家因父親去世封筆,8年後寫出此書,出版方當即拍板:1年內印數超過100萬冊「淘寶一姐」薇婭把它帶進了直播間。幾句腰封文案還沒讀完,三萬冊新書已然售罄。在這本書的電商頁面上,宣傳語頗具張力「上市60天發行60萬冊!」
  • 豆瓣8.1分,麥家新作《人生海海》,讓莫言誇獎,董卿流淚誦讀
    而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和以往的諜戰風格不同,這是一篇麥家歷時8年,突破自己之後才寫出的作品。這本書在豆瓣評分8.1,是很多人都讀過的一本好書。甚至,諾貝爾獎得主莫言讀過《人生海海》後,也對其讚不絕口,而且把它稱作是一本「迷人」的小說。在《人生海海》中,我們既能看到生命的殘酷,又可以感受到時間帶來的仁慈。
  • 麥家:在父親靈堂寫書,在親人哭聲中寫,幾千字,寫的他肝腸寸斷
    麥家:在父親的靈堂寫書,最終,歷時八年磨一劍,「人生海海,錯了可以重來」。「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義。」這本沒有序言的書,用最樸素的文字,寫出了麥加的溫軟感情。
  • 《人生海海》最扎心的一句話:戳中成年人痛點,董卿首讀潸然淚下
    如果你覺得你的命運是可恨的,你和你的命運產生了矛盾和衝突,甚至受不了的時候,不妨去看一看麥家的——《人生海海》。說起麥家,很多人首先都會想到他的諜戰小說。他所寫的《解密》、《風聲》、《暗算》等諜戰小說,受到了無數書迷的追捧,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也收穫了炸裂的口碑。憑藉《暗算》,麥家還獲得了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這之後,書迷朋友們一直在等待麥家的全新諜戰作品,但是麥家卻用了5年的時間寫了一本《人生海海》。
  • 《人生海海》:麥家筆下的童年和父子情,歸根結底是為了自我療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最初認識麥家老師,不是從書裡,而是從周迅、李冰冰和黃曉明等人演的電影中,《風聲》是根據他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看完電影我感慨他塑造人物的能力,並且對他構思諜戰小說的脈絡父親的去世給了他一個警醒,讓他重新思考到底該如何寫作,用什麼態度和姿勢來面對寫作這件事。所以,他在寫《人生海海》時,是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到故鄉,去療愈自己的內心。國內著名的心理諮詢師吳和銘曾說過: 過去不會放過我們,除非我們轉身面對它,拿起筆,讓它在自由書寫中顯形。
  •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董卿含淚朗讀,活著需要多大的勇氣?
    2019年,麥家帶著自己的新作品《人生海海》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這是他時隔八年之後的首次長篇之作。《人生海海》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幾年前,麥家和董卿因《朗讀者》結識,董卿讀了麥家寫給父親的信。十四歲那年,年輕氣盛的麥家不堪同學對父親的羞辱,和對方大打出手。父親趕到現場後,非但沒有幫他,還伸手打了他兩個耳光。這兩個耳光徹底打斷了兩人之間的感情。往後二十年,麥家拼命逃離家鄉,再沒和父親說過一句話。
  • 《人生海海》最戳心的一句話,短短17個字,戳中成年人痛點
    自從讀過他的《暗算》後,就很佩服他,他是一個只求質量不求數量的優質作家。他所寫的《解密》、《風聲》、《暗算》,都拍成了電視劇,看過的人很多,而《暗算》更是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但是《人生海海》這本書不同,它是麥家歷時8年的成果,也是他告別過去的起點,更是他回到初心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