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要到30歲才成熟?心理學領域的相關研究有哪些?

2021-01-21 文都比鄰

3月24日23點25時,微博又被一則 「科學家證實」 的熱搜刷了屏:

儘管這項研究結論並沒有被最終證實,但還是引起了不少網民的廣泛討論,原來以為自己早已心智成熟的網友們紛紛表示:

那麼目前在心理學研究領域,對人類大腦和認知思維發展的研究有哪些?下面我們將按照心理發展的7個階段來進行介紹。

(參考資料:林崇德《發展心理學》、彭聃齡《普通心理學》、文都比鄰《心理學考研知識精講》)

一、「首先是嬰兒期(0-3歲)大腦的發展。」

生理層面

1. 腦重和腦圍迅速增大。

2. 兩歲時,腦及各部分的相對大小和比例基本類似於成人,白質髓鞘化,與灰質分開。大腦的髓鞘化程度是嬰兒腦細胞成熟狀態的一個重要標誌。

3. 神經元的發育:神經元迅速形成通過突觸聯結的複雜網絡組織,這是嬰兒許多新能力產生的生理基礎。

機能層面

1. 神經細胞體積增大,大腦皮層的表面積擴大,溝回加多加深,腦重增加,這是出生後腦重增加最快的時期。

2. 腦電圖:出現同步節律波 α 波,這是嬰兒腦成熟的標誌;12~36 個月,腦電活動逐漸成熟,成熟順序依次為枕葉、顳葉、頂葉、額葉。

3. 皮質中樞:發展速度最快的區域是腦幹和中腦。

4. 大腦開始單側化。

用表格表示

二、「幼兒期(3-6、7歲)的大腦發展」

大腦結構的發展

1. 腦重繼續增加:幼兒期是兒童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7 歲時基本上接近成人的腦重,此後不再有明顯變化。也就是說,從大腦重量的角度來說,7歲就能達到MAX。

2. 腦皮層結構日趨複雜化。

3. 腦電波的變化:一般認為,自發電位的頻率是神經系統成熟的一個指標。各區按 「枕葉—顳葉—頂葉—額葉」 的順序成熟。

4. 腦發展的兩個明顯加速時期:5~6 歲和 13~14 歲。

大腦機能的發展

1. 皮層抑制機能開始發展,表現為專注、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

2. 三歲前,兒童的內抑制發展很慢;四歲起,內抑制機能蓬勃發展。

3. 幼兒的興奮過程也比以前增強,表現為睡眠時間減少。

4. 第二信號系統的作用不斷增強,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協同活動。

幼兒腦的發育還表現為腦的偏側優勢的形成和加強。兒童 3~6 歲間左半球發展加速,6 歲後發展趨於平穩,右半球在幼兒期和小學階段成熟速度慢,在 8~10 歲間略顯出速度增加。

大腦兩半球之間成熟的速率不同,表現為兩半球功能不對稱性或腦的偏側化優勢的加強,這與大多人更容易形成 「右利手」 是相關的。

2歲左右,利手已經比較穩定,而在幼兒期和小學階段,利手繼續發展和加強。

幼兒認知、思維的特點

1. 具體形象性:具體形象性派生出幼兒思維的經驗性、表面性和擬人性。

2. 抽象邏輯性:幼兒初期,更多地運用直覺行動思維;幼兒中期以後,則開始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幼兒晚期,能夠進行簡單的邏輯思維。

3. 元記憶:這是關於記憶過程的知識或認知活動。幼兒期的兒童開始對元記憶有了初步的認識。

4. 自我中心性:皮亞傑認為處在前運算階段的幼兒的基本特徵是思維具有自我中心性,自我中心是指從自我的角度去解釋世界,很難想像從別人的觀點看事物是怎樣的。

用表格表示

三、「童年期(6、7-12、13歲)兒童的認知發展」

童年期兒童思維發展的一般特點

1. 逐漸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是仍帶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且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存在著關鍵年齡(小學四年級,10~11 歲)。

2. 思維形式逐漸完整,但是有待完善;9~11 歲時表現出辯證思維的萌芽。

3. 具體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存在著不平衡性,表現在概括能力、比較能力和分類能力三方面。

4. 元認知的發展

元認知是兒童對自己認知功能的認識和控制力,具體地說,就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的意識與控制。

四、「青少年期(11、12-17、18歲)的思維發展。」

基本特點

1. 青少年認知結構的各種要素趨於成熟,智力的主要品質和個別差異基本定型

2. 青少年認知活動的目的性顯著提高,認知系統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明顯增強

3. 在青少年的心理活動中,認知、情意、個性相互作用、協同發展,使個體心理活動的整體水平得以提升

4. 抽象思維優勢增強,並由經驗型向理論型過渡;形式邏輯思維趨於成熟,辯證邏輯思維迅速發展

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

1. 少年期:少年期處於形式運算階段,其主要特點是思維的抽象邏輯性。主要表現在運用假設、邏輯

推理和邏輯法則上。

同時,在思維品質方面出現矛盾性發展,表現為思維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日益增加、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明顯、自我中心再度出現。

2. 青年期:進入高中後,抽象邏輯思維進入成熟期,其中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更為完善、佔主導地位,

具體表現在概念的發展、推理能力的發展和邏輯法則的運用。

到了高中二年級,推理能力已基本成熟,基本完成了由經驗水平向理論水平的轉化。

辯證邏輯思維的發展

初中三年級時辯證邏輯思維處於迅速發展階段,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期。

高中學生的辯證邏輯思維已趨於佔優勢的地位,但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水平仍然高於辯證邏輯思維發展水平。青年晚期,辯證邏輯思維才發展為主要的思維形態。

用表格表示

五、「成年早期(18-35歲)的思維發展」

關鍵詞:智力全盛時期;穩定性;創造性思維的巔峰

成年早期個體的智力發展進入全盛時期。思維方式由形式邏輯思維為主轉為以辯證邏輯思維為主,思維更加具有相對性、變通性、靈活性、整合性和實用性。

成年早期的個體具有較穩定的知識結構和思維結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了解決某些實際問題的技能。

在成年早期的最後階段,個體的創造性思維發展也達到高峰,開始在不同領域內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創造力。

六、「成年中期(35-60歲)的認知發展」

成年中期即中年期,智力在成年期(包括早期、中期和晚期)的發展有以下特點(常考)

液體能力:在信息加工和問題解決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如認知、類比、歸納、演繹等。一般人在

20 歲以後,液體能力達到頂峰,30 歲後開始下降。

晶體能力:一個人所獲得的知識以及獲得知識的能力,它取決於後天學習和社會文化。晶體能力在一生中一直發展,25 歲後發展較平緩。

七、「成年晚期(60歲-死亡)的認知發展」

成年晚期認知活動的顯著特點有三

一是退行性變化,即總的趨勢是減退或老化而不是增長或發展。

二是待續性,即增長或發展並沒有終止.而是在持續進行,如高級認知機能思維、晶體智力等。

三是差異性。

一方面表現為不同心理機能老化的早晚和速率不同,如感知覺衰退得較早較快,而思維等老化得較晚較慢。

另一方面表現在個體之間:有些老年人甚至高齡老人擔任政府高官或大中型企事業的主管或決策者,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洞察力和相當高的智慧,但也有些老年人記憶顯著衰退,心智顯著鈍化,思維嚴重遲滯。

可見,從智力發展的角度來看,晶體智力(如語言能力、常識問題的判斷力等)是終身發展的,只有液體智力(運算速度、推理能力等)才會在35歲以後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

而從認知的角度來看,我們在11、12歲時就初步形成了辯證思維。

到了成年早期(18-35歲,也就是大家目前所在的階段)就可以順利閱讀並理解《國富論》、《資本論》等大部頭,也能正確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如辦公室鬥爭和三角戀,所以並不像大家所說的還是個寶寶。

目前你的思維發展到了哪個階段?你的主觀體驗如何?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大腦到30歲才成熟 比大多數研究得出的十幾歲至二十多歲的結果晚得多
    大腦到30歲才成熟 比大多數研究得出的十幾歲至二十多歲的結果晚得多時間:2019-03-25 22:06   來源:中研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腦到30歲才成熟 比大多數研究得出的十幾歲至二十多歲的結果晚得多 金融監管趨嚴,融資環境寬中帶緊,藥用輔料企業如何實現有效投資?
  • 科學證實大腦要到30歲才成熟 白領吃什麼最補腦
    是不是經常聽父母說「你可長點心吧,都二十幾歲的人了!」或者是「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不過,最近的科學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讓你以後底氣十足地說:「人家可不就是個寶寶呢!」腦科學家證實:人的大腦到了30歲以後才會完全成年。 ​
  • 人類成年時間30歲 18到25歲的「青年成年人」大腦依然未發育成熟
    人類成年時間30歲 18到25歲的「青年成年人」大腦依然未發育成熟時間:2016-12-27 20:26   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成年時間30歲 18到25歲的青年成年人大腦依然未發育成熟 當前許多30歲以下年輕人都變成了啃老族,他們既不升學也不就業,終日無所事事,衣食住行全靠父母
  • 馬斯垂克安博士|未來五年,心理學研究領域會出現哪些新趨勢?
    「未來五年,心理學研究領域會出現哪些新趨勢?」——這是眾多心理學學子縈繞於心的一個問題。
  • 心理學之大分類:心理學到底在研究什麼,又應用於哪些領域
    說到心理學,就像我前面所說的,這是一門比較玄妙的學科。所以,在高考後選擇專業時,大部分父母和學生對於心理學總是抱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為在人們眼中,心理學似乎除了心理諮詢師外沒有其他比較專業對口的職業,而能夠成為一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更是一件極難的事。
  • 現實:一個30歲女人成熟的表現有哪些?成熟的路上失去了哪些?
    一個女人是否成熟,30歲之後你才會發現,成熟的表現有哪些?放棄了那些無用的事情?一次同學聚會,我們聊到了30歲後的感悟,我們決定勇敢起來,摒棄無用的,發揚優秀的。那麼30歲以後的人,成熟的表現有哪些呢?30歲的女人,遇到事情,逐漸變得想開了。
  • 人在25歲後才開始成熟,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人在25歲後才開始成熟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18至25歲是一個既不屬於青少年又不算是真正成年的獨特時期。 在18至25歲這個階段,多數人還不完全算是成年人,而是一種處於多變的壯年期的狀態,他們的某些認知過程,還不太像功能健全的成年人的大腦。
  • 最新研究發現:人類25歲左右大腦發育才完全
    原標題:25歲再行成年禮 18歲的你是否正渴望參加一場隆重的成人禮以宣告自己的成熟,還是別著急吧,再等6年不遲。 因為,英國心理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人類要到25歲左右大腦發育才完全,真正進入成年。這比之前廣泛認可的18歲或21歲成年晚好幾年。
  • 大腦要到30歲才成熟,一個人先天具有的動力怎樣走向心智成熟?
    我們都知道的是每個人都擁有一種讓身體發育的先天力量,正是這種力量讓人類的身體能夠持續地發育到成年人的形態、肌肉、骨骼以及脂肪組織的增長,都是我們身體自然成長的過程,這種發育從我們在子宮裡時就開始了大約到我們16歲時才會停止,而不是那麼顯而易見的是有一種幫助我們心智發育的先天力量也同樣強大
  • 英國最好的心理學專業院校有哪些?
    如果學習過心理學這個專業,就可以找到科學的解釋。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大腦如何運作的。心理學也是中國留學生偏愛的熱門專業之一,院校怎麼選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接下來,跟著南昌留學雲小編一起看看!英國最好的心理學專業院校有哪些?
  • 兒童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兒童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 小孩子的想法跟成年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家長在跟孩子交往的時候需要知道兒童心理學研究方法,目前常見的研究方法有四種,分別是觀察法、實驗法、臨床法和測驗的統計法。
  • 聯合國專家:青少年責任感弱因大腦沒完全發育成熟
    ,比我們預期的要長很多,大概要到25歲左右才可以發育完成。因此,青春期的大腦處於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狀態,青少年的大腦沒有辦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在6月14日召開的青少年健康與發展媒體培訓會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青少年發展專家德瓦旭希·杜塔(Devashish Dutta)從人類大腦發育的角度解釋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叛逆、懶惰、沒有責任感等問題。
  • 心理學本科自考要考哪些科目?
    心理學本科自考要考哪些科目?關於這個問題中國教育在線自學平臺小編就簡單為大家說一下。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 心理學研究生的你,可以從事哪些工作?前景如何?
    要問全球哪個國家的心理學發展最成熟,美國當之無愧。那麼選擇赴美攻讀心理學學位的你,在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呢?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呢?本文中,訊哥與大家分享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後的主要工作方向,希望可以對正在讀或者即將讀心理學的小夥伴們起到一些幫助。   心理學其實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神秘。她的研究主要針對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廣義的心理學研究生的是人類思維與行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學者展開了對大腦的探索,研究它如何在壓力下運作、如何學習語言、如何完成記憶甚至是精神疾病者的大腦的工作方式。
  • 「英國留學」英國最好的心理學專業院校有哪些?
    如果學習過心理學這個專業,就可以找到科學的解釋。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大腦如何運作的。心理學也是中國留學生偏愛的熱門專業之一,院校怎麼選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接下來,跟著南昌留學雲小編一起看看!院校有哪些?
  • 人類大腦25歲才可發育完全 青少年時期易抑鬱、叛逆
    ­  「大腦的發育時間比我們預期的要長很多,大概要到25歲左右才可以發育完成。因此,青春期的大腦是處於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狀態,青少年的大腦沒有辦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  德瓦旭希·杜塔指出,大腦中前額葉皮質負責理性思考的部分,這部分的發育程度會在17歲左右達到一個高峰,接下來,發育進入緩慢狀態,直至25歲左右完全成熟,因此,法律上所規定的18歲成年是有根據的。此外,人類大腦中負責情緒的部分在12歲左右達到發育的峰值,而18歲左右,這部分就已發育完全。
  • 怎樣保持大腦年輕記憶力更敏銳?看看30歲到50歲的鍛鍊法
    大腦與手串一樣都越盤越亮30歲時每天要用牙線清潔牙齒。牙齒問題會危及大腦健康30歲時鍛鍊要一心多用。每周做三次能提高你的心率的運動每次要20分鐘。即使只是步行,也能讓你的大腦沐浴在氧氣中幫助它生長新的細胞。有氧運動對記憶改善的效果是任何已知的大腦訓練活動的兩到三倍。它能告訴你丟了的車鑰匙放在哪裡。如果你在工作日沒有時間去健身房,退一步講即使每周一次中度到劇烈的運動比如周末慢跑,堅持下去也能讓你認知功能比回家就癱到沙發裡的人高出30%。
  • 驚人的可塑性:在30歲的時候學習閱讀能夠顯著改變大腦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語言心理學專家Falk Huettig說:「直到現在,人們認為這些變化只限制在大腦的外層,即皮質,皮質對新變化能快速適應。」馬普的研究人員與印度生物醫學研究中心(CBMR)、印度Hyderabad大學合作發現,當完全不識字的成年人開始學習閱讀和書寫時他們的大腦中發生了哪些變化。與過去的認知相反,學習過程會導致延伸至丘腦和腦幹這些深處大腦結構的重組。
  • 哈佛研究指出:孩子有三次大腦發育的高峰期,父母起碼要抓住一次
    當孩子進入到快速發育的階段時,孩子的大腦也在逐漸地發育,在孩子3歲左右時,孩子的平均腦重已經達到了成年人的80%。抓住孩子大腦的重要發育階段成為了每位父母必須要放在心上的內容。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歷經多年完成了一項研究。
  • 研究發現:女人的大腦比男人年輕3.8歲!婚姻伴侶的最佳年齡差?
    最新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女人從20歲開始,大腦就比男人年輕約3.8歲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神經醫學研究人員在2019年發現:從大腦新陳代謝的角度分析,在成年後的整個時間段裡,女性的大腦都比同齡男性年輕約3.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