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成年時間30歲 18到25歲的「青年成年人」大腦依然未發育成熟

2021-01-21 川北在線網

人類成年時間30歲 18到25歲的「青年成年人」大腦依然未發育成熟

時間:2016-12-27 20:26   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成年時間30歲 18到25歲的青年成年人大腦依然未發育成熟 當前許多30歲以下年輕人都變成了啃老族,他們既不升學也不就業,終日無所事事,衣食住行全靠父母。儘管他們已經可以駕車、投票、結婚甚至參軍,當卻依然像還未斷奶的大孩子。美國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

  原標題:人類成年時間30歲 18到25歲的「青年成年人」大腦依然未發育成熟

  當前許多30歲以下年輕人都變成了啃老族,他們既不升學也不就業,終日無所事事,衣食住行全靠父母。儘管他們已經可以駕車、投票、結婚甚至參軍,當卻依然像還未「斷奶」的大孩子。美國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利亞·薩默維爾(Leah H. Somerville)發現,實際上這些人的確還沒長大,人的大腦要到30歲後才會完全成熟。薩默維爾的發現已經引發許多爭議,比如30歲以下的犯罪分子是否應與年齡更大的囚犯區別對待。

  身體已經成年 大腦卻還未成熟

  多年來,有關成年人的定義始終在變。在英國和法國刑事司法體系中,某人是否成熟對於決策者來說至關重要。舉例來說,英國下議院司法委員會曾發布報告,認為18到25歲之間的「青年成年人」應該與其他囚犯區別對待,因為他們的大腦依然還未發育成熟。報告指出,大多數涉嫌犯罪的年輕人在25歲以後就會停止犯罪。

  薩默維爾表示:「當考慮利用大腦發育來判斷某人是否成熟時,神經科學家們對參照物深感擔憂。有無數證據可以證明,青少年與成年人的行為不同,18歲的分界線似乎也並不準確。因此,我們正在尋找判斷大腦成熟的門檻。我們的研究顯示,這個界限在30歲和永遠不會成熟之間。與其他研究相比,這個門檻似乎太晚,因為有關成熟的大多數爭論都集中於青春期末期和20歲左右時。」



  判斷人類大腦是否成熟很難,因為目前還沒有「完全成熟大腦」的參照點。從青春期到30歲左右時,人類大腦中的灰質和白質會發生重要變化,灰質變薄,白質變厚。白質增加表示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連接加強,灰質變薄被科學家們成為「精簡過程」,讓大腦變得更加高效。

  此外,大腦中始終保持生長的部分是前額葉皮層。這個區域位於大腦前部,涉及到人類許多重要功能,包括注意力、複雜策劃、決策、衝動控制、邏輯思維、有條理思維、個性發育、風險管理以及短期記憶等。但是由於大腦始終在變化,即使說30歲時這些變化基本穩定下來也不準確。大部分複雜的過程,比如注意力、決策以及承擔風險等,要等我們40歲時才會開始穩定。

  薩默維爾還稱,即使在成年後,大腦依然在不斷改變。這對以前的觀點形成挑戰,即大腦在人成年時即趨於穩定,那時就可以說人已經成熟。薩默維爾表示,青春期與20歲左右或更年長的人的關鍵區別在於,他們更容易分心和衝動。這可能意味著,青春期的人之所以此時被視為「足夠成熟」,是因為他們可以在中立、非分散注意力的環境中與實現目標有關的簡單行為。但在面臨競爭、複雜情況時,他們往往被視為不成熟。

  20多歲依然如青少年那樣脆弱

  薩默維爾有時候會給法官們講課,主要是大腦如何發育方面的知識。這是許多法律案件都要涉及的重要問題,比如多大年齡的人可被判處死刑?多大可擁有投票權?18歲的人應該擁有知情權嗎?對於這些問題,薩默維爾等人近年來進行了許多研究,但依然缺少決策者們想要獲得的明確界限。薩默維爾說:「在很多時候,我在演講的最後都會提及第一個問題:大腦成熟了嗎?它何時完成發育的?我通常都無法得到滿意答覆。」

  人類大腦在10歲左右達到成年人的體積,但在隨後幾年,神經元會促使其繼續發生改變。相鄰神經元之間的聯繫被「精簡」,大腦更廣闊的區域出現新的聯繫。最終,這種重塑會減慢速度,這預示著大腦正逐漸成熟。但在大腦的不同部分,成熟的速度絕不相同。以大腦後部的枕葉為例,到20歲時會逐漸減少。而大腦前部的額葉,在30歲時依然在形成。

 

  隨著大腦解剖結構的變化,大腦活動也隨之改變。在兒童大腦中,鄰近區域往往才會共同工作。而在成年後,更遠的區域開始協調工作。神經科學家們推測,這種遠程協作讓成年人的大腦效率變得更高,可處理更多信息。但是這些網絡的發育過程依然很神秘,現在還不清楚它們對行為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有些孩子的神經網絡看起來與成年人很像,但它們依然屬於孩子。

 

  薩默維爾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正在成熟的大腦的變化如何影響人類思維。例如,在認知測試中,青少年的表現與成年人相當。但在涉及到強烈的情感時,他們的得分就會下降。這似乎是因為青少年還未發育出強壯的大腦系統,以幫助他們控制情緒。而這種系統可能需要遠比預想更長的時間才能成熟。

 

  研究人員對18到21歲的志願者進行fMRI掃描,並要求他們觀看顯示器。他們按照指令按下按鈕,然後會看到帶有特定表情的面孔,比如高興、恐懼等。在很多情況下,志願者們知道自己可能聽到刺耳的噪音。在沒有噪音的測試中,這些人的表現符合20歲左右的人的成熟程度。但在出現噪音時,他們的表現就會更差。

 

  大腦掃描顯示,他們大腦中處理情感的區域異常活躍,而這些區域在控制情緒方面卻很差。心理學家勞倫斯·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說:「這些青年成年人與青少年看起來很像,這證明大腦成熟的過程是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且沒有明顯的參照點。」

 

  但斯坦伯格認為, 研究依然可為決策者提供重要參考。比如,他提議將投票權年齡降至16歲,因為這個年齡的人已經擁有與成年人同樣的邏輯推理能力。法庭在審判時需要考慮到情緒的強大影響力,即20歲的年輕人也不例外。斯坦伯格說:「大多數犯罪案件中,年輕人都處於情緒激動狀態,比如恐懼、憤怒或是興奮等。」

 

  另一方面,薩默維爾不願意基於其大腦研究提供具體政策建議。她說:「我依然處於學習階段,因此我不願意提供具體建議。」但她認為,對於想要完全了解大腦如何成熟的科學家來說,這些研究非常重要。研究人員需要大規模研究,追蹤大腦發育過程。利用簡單分類來對比人類還不夠,比如將18歲以下的人視為兒童,18歲以上的人視為成年人。薩默維爾說,18歲這個年齡段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神奇。(小小)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發現:人類25歲左右大腦發育才完全
    原標題:25歲再行成年禮 18歲的你是否正渴望參加一場隆重的成人禮以宣告自己的成熟,還是別著急吧,再等6年不遲。 因為,英國心理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人類要到25歲左右大腦發育才完全,真正進入成年。這比之前廣泛認可的18歲或21歲成年晚好幾年。
  • 人類大腦有自己的「發育時間表」
    也是在近期,歐洲一項腦研究表明,直至人類達到90歲高齡時,健康大腦內仍有新神經元在持續發育。如此看來,我們的身體真是拖了大腦的後腿。30歲,我才成年當我們說一個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的時候,應該想想,也許真的是他的大腦還沒發育完全。
  • 大腦要到30歲才成熟?心理學領域的相關研究有哪些?
    3月24日23點25時,微博又被一則 「科學家證實」 的熱搜刷了屏:儘管這項研究結論並沒有被最終證實,但還是引起了不少網民的廣泛討論,原來以為自己早已心智成熟的網友們紛紛表示:那麼目前在心理學研究領域,對人類大腦和認知思維發展的研究有哪些?下面我們將按照心理發展的7個階段來進行介紹。
  • 人類大腦25歲才可發育完全 青少年時期易抑鬱、叛逆
    ­  「大腦的發育時間比我們預期的要長很多,大概要到25歲左右才可以發育完成。因此,青春期的大腦是處於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狀態,青少年的大腦沒有辦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在日前召開的青少年健康與發展媒體培訓會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青少年發展專家德瓦旭希·杜塔(Devashish Dutta),從人類大腦發育的角度解釋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叛逆、懶惰、沒有責任感等問題。
  • 大腦到30歲才成熟 比大多數研究得出的十幾歲至二十多歲的結果晚得多
    大腦到30歲才成熟 比大多數研究得出的十幾歲至二十多歲的結果晚得多時間:2019-03-25 22:06   來源:中研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腦到30歲才成熟 比大多數研究得出的十幾歲至二十多歲的結果晚得多 金融監管趨嚴,融資環境寬中帶緊,藥用輔料企業如何實現有效投資?
  • 成年時間越來越晚?科學家建議青春期延長至24歲
    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認為,青春期應從10歲持續到24歲。過去普遍認為青春期在19歲結束。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21日報導,年輕人接受教育的時間越來越長,結婚生子時間也延後,推遲了普遍認知下的成年時間。
  • 國外幾歲才算成年人?都是18歲嗎?各國幾歲才算成年人?
    各國根據本國公民的生理、智力發育、習慣和社會要求,對成年人的年齡規定各不相同: 1、美國:18歲成年,16歲如果有自主收入也可以由法院判決成年
  • 專家說現在青春期持續到了24歲,頓時我就逆反了!
    作為成年人是一件辛苦的事,但不要煩惱,因為年輕人步入成熟的時間會延長,青春期現在持續到24歲。 發表在《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認為,青春期和成年期之間的過渡生命階段是一個新的時期。科學家們認為,10歲到24歲的這段時間是青少年過渡到成年人的階段。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大家都認為青少年的定義是在14歲到19歲之間。
  • 聯合國專家:青少年責任感弱因大腦沒完全發育成熟
    2017年06月15日 16:44 來源:中青在線 參與互動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昶榮)「大腦的發育時間
  • 「你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可我還沒準備好。」
    你是在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是個「成年人」的?18歲的生日?不再有宵禁?去外地上大學?入職第一份工作?再或者,是壓力很大找人傾訴的時候,收到的那句回應:「你已經是個成年人了。」跟長大成人的喜悅相比,這句話更多讓人感到惶恐。你開始聽到越來越多這樣的聲音:20多歲,最好的時間啊。有些事情年輕的時候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 人在25歲後才開始成熟,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人在25歲後才開始成熟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18至25歲是一個既不屬於青少年又不算是真正成年的獨特時期。 在18至25歲這個階段,多數人還不完全算是成年人,而是一種處於多變的壯年期的狀態,他們的某些認知過程,還不太像功能健全的成年人的大腦。
  • 30歲前,大腦存在「二次發育」?
    近來聽到一種「奇怪」的論斷,說是在20~29歲時,人的大腦存在第二次發育和可塑期,並且如果你沒有好好把握、奮發圖強、勵精圖治的話,過了這一階段、跳入30歲大關的大叔/大嬸你以後的人生將會一!事!無!成!!!細看這個論斷有兩點,一是20來歲時大腦會「突變」麼?
  • 科學證實大腦要到30歲才成熟 白領吃什麼最補腦
    是不是經常聽父母說「你可長點心吧,都二十幾歲的人了!」或者是「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不過,最近的科學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讓你以後底氣十足地說:「人家可不就是個寶寶呢!」腦科學家證實:人的大腦到了30歲以後才會完全成年。 ​
  • 為什麼23歲的我每天都在想離職
    >實現經濟獨立(Becoming financially independent)而大多數在18-25歲時可能還住在家裡,沒有結婚,工作換來換去,某種意義上並不是一個「滿足條件的成年人」。所以我們可以被稱之為「成年人」的實習期階段。而大部分的原因在於法律意義規定的十八歲成年,而我們的大腦也沒有準備好。0218歲,「成年快樂」。是的,從十八歲生日那一天起,我們被迫接收了「你是個成年人」的心理信號。
  • 2歲,為什麼是人類斷奶的最佳時間?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哺乳動物斷奶的時間可以根據達到成人體重的1/3來判定。根據這個方法來算的話,人類斷奶的時間大致要到4-7歲之間,男孩的母乳餵養時間通常長於女孩,體型大的種族長於體型小的種族。對於人類來說,就是5.5-6歲之間。無獨有偶,人類的免疫系統也在6歲左右完善,這說明在人類的近期進化過程中,母乳提供的主動免疫功能會一直提供到孩子6歲左右。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正在被餵奶束縛自由的新媽媽就不淡定了。餵到6歲可真是要了媽的命呀!別慌!!
  • 幾歲的孩子大腦發育已是成人水平?
    把握好後天因素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有3個,其中發育高峰期只有一個。70%的大腦重量和結構發育在胎兒期和嬰兒期完成。從孕期晚期開始,大腦發育就進入了快速生長時期,在出生後12個月,腦部發育比起出生時增長175%,而18個月後比12個月時增長就只有18%了,大大減慢。
  • 心理成長系列——成年中期(25~65歲)
    通常情況下,人的一生心理發展要先後經歷幾個大致的年齡階段:出生前(從受孕到出生);嬰兒和學步期(出生到3歲);學前期(3~6歲);兒童中期(6~12歲);青春期(12~18歲);成年早期(18~25歲);成年中期(25~65歲);成年晚期(65歲到死亡)。
  • 臺灣要把「投票權年齡」從20歲下修至18歲?島內對此看法不一
    」年齡從20歲下修至18歲後,又一口氣通過25項相關法律修正案。這一切都是為了下一步「修憲」,將公民投票權及被選舉權從20歲降為18歲,島內對此看法不一。  據臺灣《工商時報》30日報導,「立法院」日前三讀修正「民法」的成年年齡,相關條文都將原本有年齡的文字修改為「成年」或「未成年」,2023年元旦起18歲即為成年。
  • 心理成長系列——成年早期(18~25歲)
    通常情況下,人的一生心理發展要先後經歷幾個大致的年齡階段:出生前(從受孕到出生);嬰兒和學步期(出生到3歲);學前期(3~6歲);兒童中期(6~12歲);青春期(12~18歲);成年早期(18~25歲);成年中期(25~65歲);成年晚期(65歲到死亡)。
  • 穗1800名18歲青年塗鴉慶成年 申報吉尼斯紀錄
    伴隨著誓言,1800頂紅色帽子帶著18歲青年們的興奮、激情、夢想拋向空中,全場一片歡騰。昨日上午,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團市委主辦的2007年廣州市成人宣誓活動隆重舉行。全市15萬名18歲青年參加了宣誓。在主會場,1800名18歲青年以塗鴉的形式完成了「成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