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蔣介石做了啥?如今,日本有個神社,裡面供奉著蔣介石

2020-12-22 騰訊網

這個事可能會讓很多中國人吃驚。

神社是崇奉與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築中最古老的類型。由於神道教與日本人民生活密切聯繫,神社十分普遍,日本人是神道的信仰中心,是日本人的精神圖騰。

對於日本人的神社,中國人知道的最多的莫過于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北的神社,供奉著自明治維新時代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日本侵華戰爭(1931-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及三萬名臺灣高砂義勇軍等日本兵。

靖國神社的前身是1869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創建的東京招魂社,目的紀念戊辰戰爭中為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 1879年,東京招魂社改名為靖國神社,此後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二戰結束後,遵循戰後憲法政教分離原則,改組為獨立宗教法人。

多年來,參拜靖國神社已成為部分日本政客拉攏選民、展示右翼思想的「個人秀」。日本政客的數次參拜破壞了日本與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之間的關係。

然而,很多中國人也許想像不到,日本還有一座專門紀念蔣中正的神社。

這座神社被叫做中正神社,是日本戰敗後日本人為了感謝蔣介石政權「以德報怨」專門建立的,位於日本愛知縣幸田町。除了懸掛有「中正神社」幾個大字,把蔣介石當「神」一樣供起來之外,還有這樣的碑文內容:

本社是為了紀念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而建立的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當日,「蔣公」曰:「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反對分區佔領日本,放棄戰爭賠款,反對罷黜天皇,200多萬軍民即行遣歸日本。由此,才有如今日本之興旺。想來對於戰敗國,這種寬容是各國領導人所未見的。大恩無以為報,特立斯社於此,以表誠摯感謝,永世不忘。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在總統、蔣公等處加了引號,而中正神社的碑文是沒有引號的。這就怪了,在抗日戰爭雙方的陣營裡,中國方面主要有兩個人,蔣介石與毛主席。

蔣介石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帶領中國國民政府取得抗戰勝利。

1935年12月,毛主席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了我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宣布對日作戰後,他同朱德等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實行戰略反攻,直至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同時,經過八年抗戰,我領導的軍隊、民兵和解放區(1944年抗日根據地改稱解放區)都得到很大的發展。

日本方面也主要有兩個人:昭和天皇和東條英機。

昭和天皇,本名裕仁 ,稱號迪宮。日本第124代天皇兼陸海軍大元帥,法西斯主義者,1926年-1989年在位,是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日本天皇,執政長達63年。裕仁對日本侵華和發動太平洋戰爭有最高責任,他在制定日本侵華戰略方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1945年8月發布「終戰詔書」,代表日本帝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因美國的幹涉戰後免除了審判,帝統得到保留,戰後在位期間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促成神武景氣。

東條英機,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第四十任日本首相(1941年-1944年),二戰甲級戰犯,侵略中國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重要罪犯之一。昭和天皇最忠誠和最愚魯的手下。在關東軍有剃刀將軍之稱,日本第一兵家石原莞爾因其才智有限,直呼其為上等兵東條。1944年因指揮無能被解除一切職務。1945年9月12日,自殺未遂,被捕入獄。1948年11月12日,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犯有發動戰爭、侵略別國、反人道罪等罪行判處死刑;12月23日被執行絞刑。

在那場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中,中國人民始終以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不畏強暴誓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同時,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在致國會的諮文中指出:「我們也忘不了中國人民在七年多的長時間裡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為此,國民黨正規軍、八路軍以及受老革命思想號召去抗日的武裝民兵及地方部隊,累計死亡高達1780萬。另有1740萬無辜百姓遭日本鬼殺害。累計3520萬人因為這場戰爭失去了生命。同時,在戰爭中所承受的財產損失極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另一說6500億美金(按1945年貨幣折算)。

但是,蔣介石為什麼就在戰後成了日本人心中的「神」呢?其實「中正神社」的碑文,已經把事情說得很清楚了:反對分區佔領日本,放棄戰爭賠款,反對罷黜天皇,200多萬軍民即行遣歸日本。現在,我們一件一件地來說。

都說幹什麼事要有個態度,分明是從一開始,蔣介石就註定了自己對日本人「以德報怨」的態度。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天皇裕仁在廣播中宣布了停戰詔書。此舉意味著中國持續時間長達 14 年的抗日戰爭終於勝利結束。就在天皇發表停戰詔書同一天,當時的國民政府領導人蔣介石也發表了親自執筆起草的《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的廣播講話:

……我說到這裡,又想到基督寶訓上所說的「待人如己」與「要愛敵人」兩句話,實在令我發生無窮的感想。我中國同胞們必知「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我們一貫聲言,只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我們並不要報復,更不可對敵國無辜人民加以汙辱,我們只有對他們為他的納粹軍閥所愚弄所驅迫而表示憐憫,使他們能自撥於錯誤與罪惡。要知道假如以暴行答覆敵人從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覆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絕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

從一開始,蔣介石就給這件事定了一個基調——「愛」,或者,「博愛」。 學界普遍認為,這篇廣播講話通篇沒有戰勝敵人的喜悅,反而充滿了「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等說辭,確定了戰後國民政府對日政策「以德報怨」的總基調。

01第一件事:反對分區佔領日本。

今天很多人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日本人在戰敗後沒有像德國一樣被分區佔領?其實這個想法不是沒有。按照同盟國《波茨坦宣言》的精神,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將仿效德國和奧地利的模式,實行「四大國分區佔領」。當時有三個方案,其中之一是:

美國佔領區:關東、中部、福井縣以外的北陸、三重縣。

蘇聯佔領區:北海道及本州島東北部。

中國佔領區:四國島、琉球群島。

英國佔領區:九州島及本州島西部。

另外,東京都由美、中、蘇、英共同佔領,而包括福井縣在內的近畿地方則由中美兩國共同佔領。

另外兩個方案中,都是中國佔領區為四國島,其他大致一致。通過這三個方案可以讓人們看到,中國佔領四國島是肯定的,其位於本州西南部中國地方的南方,九州的東北方,與本州之間以瀨戶內海相隔。按照日本的行政區劃,四國包括德島縣(阿波)、香川縣(贊岐)、愛媛縣(伊予)和高知縣(土佐),均屬於歷史上五畿七道區劃的南海道,由於分有四個國,所以近代便稱之為四國島。連同屬島面積約18800平方公裡。

琉球群島位於中國東海的東部外圍,南北總長度達1000多公裡,呈東北西南向,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大島諸島、大東諸島和先島諸島,共有60餘個有名稱有人居住的島嶼和400多個無名小島 。歷史上,琉球群島曾長期屬於中國的勢力範圍。距中國沿海的上海、寧波、溫州約700多公裡。1871年前有琉球國,琉球國疆域北起奄美大島,東到喜界島,南止波照間島,西界與那國島。

但是,蔣介石並沒有這個心思。如中國要些地方,至少需要5萬駐軍。1945年10月,杜魯門政府正式以公文的形式致電中國,邀請中國派出軍隊進駐日本本土。杜魯門提出孫立人統帥新一軍過去,因為孫立人不但畢業於美國的軍事學院,而且兩次入緬作戰中均痛擊日軍,給美國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但當時的情況是,新一軍已派到東北戰場打內戰,蔣介石不想抽調出這支部隊,就派了一個憲兵隊作為象徵性駐軍。美國人再次堅持中國至少要派一個軍的人數才可以,但蔣介石仍然敷衍了事,這讓美國人很不滿也很不解。最終的結果是,中國放棄了駐軍權,而其他國家亦沒有進駐,美國對戰敗國日本的單獨佔領和管制,麥克阿瑟所率領的美軍共46萬人陸續進駐日本,控制了各大都市和戰略要點。

02第二件事:放棄戰爭賠款。

這個事兒比較簡單,有人做過這樣的計算,就當時的日本而言,留下其居民生活所需,把整個日本拆光運光,可能都不夠賠償。但蔣介石的觀點是:「要對這次戰爭負責任的是日本軍閥,而不是日本人民。要求日本人民負擔戰爭賠償的做法是不公平的」。所以,就有了下面的這組賠償明細數字:

印度尼西亞:8億美元。

菲律賓:8億美元。

韓國:3億美元。

緬甸:2億美元。

……

中國:0.25億美元。

很明顯,中國的損失最大,賠償的數目卻最少、最小。因為蔣介石的態度,日本人給中國的戰爭賠償,在後來沒法提了。

03第三件事:反對罷黜天皇。

日本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稱號,相傳為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同時也是神道教最高領袖,日本國家象徵。昭和天皇在位期間,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和踐踏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導致了數千萬無辜人民的死亡。

所以,天皇作為日本的最高領導人,理所當然地要對戰爭負責任。在日本戰敗之前的舉行的開羅會議上,羅斯福詢問蔣介石對於天皇制的看法時,蔣介石是這樣表達自己的看法的:「發動戰爭的人,只是一小撮日本軍閥,我以為必須的條件是根本剷除軍閥,不能讓他們再起幹政;至於日本的國體應該如何,最好待戰爭結束之後留日人民自己來決定。」

由「人民自己來決定」這個很重要,日本人當然想要保留他們的天皇,而這後來很合美國人的心意——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為了有效控制日本,美國決定對日本天皇裕仁不予追究發動戰爭的責任,不予起訴和逮捕。最後,不但是不承擔戰爭罪行的日本天皇免於正義的審判,連同23名擔任高級將領的皇族親王也受到保護,全體不被起訴。日本人很感恩,天皇也很感恩,在感恩美國人的同時,也非常感恩蔣介石——要知道,在沒有進駐日本本土之前,美國人不但想要廢除天皇制度,還想把裕仁「放逐到西伯利亞」或直接處以「絞首刑」。

04最後一件事:將200多萬軍民遣歸日本。

今天的資料顯示:日本戰敗後,遺留在中國的戰俘200多萬人,其中約有60多萬去到西伯利亞做了苦力。這是純種日軍,不包含偽軍。還有一類是被稱為「日僑」的日本民間人士,人數約180多萬。這就是說「日俘」與「日僑」之間是有區別的,「日俘」大多是直接屠殺中國人民的儈子手,理應受到法律的嚴懲。對此,1945年9月,國民黨頒布了《戰俘管理計劃綱要草案》,主要從這樣幾個方面甄別日俘中的戰犯:

1.日俘各種軍事記錄的供給和獲得;

2.日方重要文獻的呈繳和搜集;

3.專業人才之調查與登記;

4.逮捕藏匿的戰爭罪犯及必要予以分別拘留的人員;

5.調查研究日本各種秘密組織和其他的各種問題。

日俘活著就得吃飯,而當時供給十分困難,這就要求這項工作要迅速完成。但因為人力有限,又很難搜集到有力證據,所以讓很多日俘成為漏網之魚,逃脫了法律的制裁。而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與人為善」,蔣介石還想留用一些日本「專業技術人員」,所謂「運用敵國技術與人才之組織與人選」。對此,1945年在9月12日,他專門指示:「日本各種科學技術人才尤以其科學院原有人員應設法收容,以應今後協助建設之需。」

這樣一來,就讓日俘人員多少有了些「寶貝」的意思,戰俘營中的日俘,享受和中國正規軍相同的夥食待遇,甚至還有零用錢發,讓日軍自行採購副食。之後被允許攜帶必備衣物、行李,及少量財產,讓他們體體面面的回家。對此,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曾感嘆道:日本的士兵從東南亞回來時,就跟乞丐一樣,唯有從中國回來時,跟走了富有的親戚一樣,什麼毛毯、衣服、皮靴、手提包什麼都有,還有現金。

最後,我們專門說說這個岡村寧次吧,作為日軍侵華總司令,中國抗日軍民對其恨之入骨。但在蔣介石那裡,他的待遇是非常不錯的。1945年9月12日至1948年3月底,他先後以「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總聯絡部長官」和「聯絡班長」等名義,被中國政府「軟禁」在南京,除協助遣返日軍、日僑外,還充當國民黨軍事當局的秘密軍事顧問。

在任秘密軍事顧問期間,岡村寧次比擔任侵華戰爭司令官還忙碌,不時有國民黨軍政要員前來討教剿共良方,他不僅當面認真回答,更是絞盡腦汁寫了很多書面文章。在他的日記裡,1945年12月23日晨,蔣介石親自召見過他:

蔣:您身體健康嗎?生活上如有不便,請勿客氣向我或何總司令提出,儘量給予便利。

岡:深感厚情,生活滿好。

蔣:從何總司令處得悉接收順利進展的情況,殊堪同慶。日本僑民有何困難,也請提出。

岡:目前沒有,如發生困難,當即奉告。

蔣:中日兩國應根據我國孫文先生之遺志,加強協作實為至要。

岡:完全同感。

對此,岡村寧次說:「蔣委員長始終面帶微笑,和藹近人。他特意安排了這次會見,以好言相慰,深感敬佩。」

在日記裡,岡村寧次還說——

停戰後,中國官民對我等日人態度,總的來看是出乎意料的良好。這可能與中國人慷慨的民族性格有關。但我認為其最大原因,是廣為傳聞的蔣介石委員長8月15日所作的「以德報怨」的廣播演講。這個演講與當時蘇聯史達林之「討還日俄戰爭之仇」的聲明比較,應該說中國之豪邁寬容,無以復加。我認為,這一思想及方針,如後所述,已成為中國官民在接收中對待日軍投降手續及戰犯等一系列問題態度的基礎。

在日記裡,岡村寧次又說——

有關處理投降日軍的情況,後當述及,但其基本方針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不稱俘虜而稱「徒手官兵」,一是到遣返為止不解除軍隊的組織,保持部隊的指揮體制。官兵二字,在日語中是將兵之意,徒手官兵即意味著失去武裝的將兵,這在精神上使人產生好感。有關指揮體制,則命令改變職稱,將我的總司令官改稱為「日本官兵善後總聯絡部長官」,各方面軍司令官改稱「某某地區善後聯絡部長」。

正是在岡村寧次記述的這些「好」裡,民國政府讓岡村變成了一個「沒事人」——1949年1月26日,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在上海宣布其「無罪」。與此同時,中國國內因岡村被宣判無罪釋放一事陡起風波,提出強烈抗議,譴責對岡村的判決,要求重新逮捕岡村。此時蔣介石已宣布下野,代總統李宗仁為爭取和談,下令重新逮捕岡村寧次,但淞滬警備司令湯恩伯卻將命令壓扣不發。當天,湯恩伯當晚即派副官來到岡村在上海臨時借住的寓所內,通知他於次日晨6時30分之前到戰犯監獄集合,與獄中其他在押的日本人同乘美國輪船回國……

如此「善舉」,能讓日本人不感恩戴德嗎?有一句話是這樣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以,蔣介石在日本能有「中正神社」是應該的,日本人所做一定沒有錯——在神社的入口處,高掛一塊牌匾,上書四個鎏金大字:永懷蔣公。而且,日本人發起的「蔣公遺德顯彰會」還在1985年8月,專門為「蔣公」修建了「以德報怨」碑。其文如下——

我等為報答蔣介石「總統」的恩情,特在此設立此以德報怨之碑。在緬懷蔣「總統」遺德之餘,我等亦在此立誓,日中將永保和平親善,直至後世不絕。

如此大恩大德,當然應該被沒齒難忘、湧泉相報,但我們要說的是,在「蔣公」的身後,還站著為抗日戰爭而獻出生命的3500多萬中國軍民。歷史,在對一個人的「感恩」裡,被嚴重斷章取義!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編寫,圖片亦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日本為蔣介石建了一座神社,只因日本戰敗後蔣介石做了這三件事情
    在日本,神社算是一種地位非常高的建築。同時,神社也是日本宗教建築物中最古老的類型,和我們國家的寺廟比較類似。而要說日本名氣最大的神社,那應該就是「靖國神社」了。在「靖國神社」裡供奉著很多日本戰犯,在日本人民的心裡靖國神社的地位是非常的。相反,靖國神社是倍受我們國人厭惡唾棄的一個地方。
  • 日本靖國神社究竟是什麼地方?為何蔣介石位列其中受人供奉?
    日本靖國神社供奉著自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軍官兵。靖國神社的前身是1869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創建的東京招魂社,目的紀念戊辰戰爭中為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1879年,東京招魂社改名為靖國神社,此後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
  • 為報答蔣介石的恩德,日本人修建了中正神社
    一棵青木遠方青木神社,是日本人祭拜神靈的地方,他們認為這裡是神居住的地方。日本有很多神社,最出名的莫過于靖國神社,對國家利益有突出貢獻的日本軍人,均被供奉在靖國神社之內。在和中國激戰十餘年後,日本人認為蔣介石對日本有巨大貢獻,甚至為他修了神社。這是為什麼?
  • 日本人為什麼給蔣介石建神社?至今是中國的恥辱,日本的「驕傲」
    日本人為什麼給蔣介石建神社?有三個原因,至今是中國之恥辱中國人有祠堂,日本人有神社,神社是他們敬奉祖先、拜祭神靈的地方,每年,日本人都要參拜神社,但是,你是否知道,有兩個中國人也在日本有神社,一個是秦始皇時期的徐福,一個就是民國時期的蔣介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日本人要為蔣介石建立神社?
  • 日本為何要給蔣介石建神社?是真的紀念還是在諷刺?
    神社,是日本人拜祭神的地方,他們也認為,這是神居住的地方。在日本,各種各樣的神社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靖國神社了。我這裡要說的是,日本專門為蔣介石修建的神社——中正神社。中正神社位於日本愛知縣的幸田町,其目的就是為了紀念蔣介石。
  • 日本重要節日,會祭拜2個中國人,一個是蔣介石,另一個是誰?
    日本有一座神廟,叫做靖國神社,裡面供奉著日本人認為的民族英雄。每年日本重要的節日,其首相都會攜帶本國政府的政要一起參拜神社。但是這一點,中國人是對他們報以強烈的譴責態度的。當然,在這個期間日本人不僅會參拜自己的民族英雄,還會祭拜兩位中國人。因為這兩個中國人對日本產生了非常長遠的影響。
  • 日本人最崇拜的三個中國人,王陽明、徐福和蔣介石
    但是抗日戰爭,日本給中國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加上日本又一副「死不認帳」的態度,所以兩國關係不是很好。儘管如此,日本人還是很崇拜中國的,最起碼這三個人在日本得到最高禮遇的崇拜。一、徐福徐福在日本的地位毋庸置疑。相傳秦始皇為長生不老,派徐福帶領3000童男童女去尋找仙方,沒想到這一去杳無音訊。
  •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幹了哪三件事讓日本人很感激?還給他修建神社
    神社,是日本人拜祭神的地方,他們也認為,這是神居住的地方。在日本,各種各樣的神社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靖國神社了。勇哥這裡要說的是,日本專門為蔣介石修建的神社——中正神社。中正神社位於日本愛知縣的幸田町,其目的就是為了紀念蔣介石。
  • 日本戰敗74周年紀念日,安倍今向靖國神社供奉「玉串料」
    日本戰敗74周年紀念日,安倍今向靖國神社供奉「玉串料」)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環球網快訊】今年的8月15日,是日本德仁繼任天皇后的「令和」年代第一個「8뜕日本戰敗紀念日」。
  • 臺灣「媚日」亂象:多地推倒蔣介石銅像,臺中欲重立日本神社
    臺灣「媚日」亂象:多地推倒蔣介石銅像,臺中欲重立日本神社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網 2015-04-18 13:36
  • 日本靖國神社為啥供奉甲級戰犯(秘聞錄)
    (秘聞錄)    靖國神社供奉甲級戰犯是軍國主義勢力膨脹的產物    日本戰敗投降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佔領軍進駐日本,與亞洲各國一起,對日本的戰爭罪犯進行了清理。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佔領軍為了根除軍國主義的土壤,在戰後初期也採取過一些打擊日本軍國主義的措施,如廢除戰前的《帝國憲法》、「天皇宣布為人」、解散財閥、整肅戰犯等。對於日本對外侵略擴張象徵的靖國神社,佔領軍當局也於1945年12月發布廢除國家對國家神道、神社神道進行護持的指令,靖國神社降為一般的民間宗教法人團體。
  • 日本戰敗中國受降內幕:蔣介石求助美國,國民黨內部上演精彩鬧劇
    期盼了整整八年,現如今日本投降的消息終於傳來。從身居高位的軍政大員,到普通的市民百姓,無不歡欣雀躍。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然而就在這歡慶之餘,蔣介石的心中卻不免有些憂慮。那麼,接下來他做了什麼呢?蔣介石決定:立即向美國駐華大使館赫爾利,與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魏德邁求助。
  • 日本投降後 杜魯門說了一句話 蔣介石也說了一句話 有何不同
    無獨有偶,在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蔣介石也發表了一段廣播講話。在這篇《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的廣播講話中,蔣介石說:「我說到這裡,又想到基督寶訓上所說的『待人如己』與『要愛敵人』兩句話,實在令我發生無窮的感想。我中國同胞們必知『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
  • 臺灣寺廟中供奉的蔣介石「神像」:你還能認出這是「委員長」嗎?
    在中國臺灣,蔣介石就是這麼一個例子,在他去世以後,一些人為他豎了像,也把他變成了「神」。要說把蔣介石神化得最厲害的,要數新竹縣寶山鄉新城村的「廬山九龍宮」,主要供奉玉皇大帝。不過在這裡,蔣介石化身「中天玉聖大帝」,也成為主要供養的「神」。圖為新竹縣寶山鄉新城村的「廬山九龍宮」蔣介石塑像。
  • 日本為何把這個中國人,供奉在神社裡,他為日本做了什麼?
    哈嘍,各位小夥伴,我們又見面了,這期我們聊一聊我們鄰國日本的事情吧。和中國的寺廟一樣,在日本也有供奉神靈,寄託信仰的地方,他們稱之為神社。在日本的文化中,神社就是神住的地方,是他們精神的依託地,包括他們的天皇,到這裡也是要遵守規則的。
  • 日本每年春節必會祭拜兩個中國人,徐福和蔣介石,這是為什麼呢?
    日本對祖先是十分的尊敬的,現在天皇在日本也有非常大的威信,每年春節的時候他們肯定會對祖先和日本本土的神靈祭拜,其中還有一個地方就是靖國神社,裡面存放著在以前侵略中國的時候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在我們看來是不折不扣的壞人,可是在他們看來都是民族英雄,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日本人極為偏袒自己人的特點。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穿草鞋的蔣介石,參拜靖國神社的溥儀,沒步槍高...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穿草鞋的蔣介石,參拜靖國神社的溥儀,沒步槍高的日軍 【連宋美齡都不認不出來的「蔣介石」】他原本是一個普通的菜農,最後卻成為蔣介石的替身,做了國民黨的陸軍少將。
  • 日本每年都會祭拜的兩個中國人,一個是徐福,還有一位是誰?
    日本有一座神廟,名靖國神社,靖國神社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北,這裡面供奉著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其軍屬,不過從明治維新時期,到現在的日本,日本僅參加過兩次大規模戰役,第一場便是日俄戰爭,第二場則是二戰。
  •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吃盒飯的蔣介石宋美齡,冒雨參拜靖國神社的...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吃盒飯的蔣介石宋美齡,冒雨參拜靖國神社的大漢奸 1942年,宋慶齡與宋靄齡出席重慶一項國際友人聚會。
  • 古朝鮮影響深遠 多數日本神社供奉韓國古代神靈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近日,韓國和日本的歷史研究人員共同發現,受古代朝鮮半島的深遠影響,日本國內的許多神社如今依然供奉著韓國神靈。  韓國國學中央研究院教授申宗源率4名韓、日歷史研究學者於2005年對東京、埼玉縣、神奈川縣等地的500餘處神社進行考察後得出了上述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