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幹了哪三件事讓日本人很感激?還給他修建神社

2020-12-25 勇哥讀史

神社,是日本人拜祭神的地方,他們也認為,這是神居住的地方。在日本,各種各樣的神社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靖國神社了。

勇哥這裡要說的是,日本專門為蔣介石修建的神社——中正神社。

中正神社位於日本愛知縣的幸田町,其目的就是為了紀念蔣介石。

在神社的入口處,高掛一塊牌匾,上書四個鎏金大字:永懷蔣公。

日本為何要給蔣介石修建神社呢?

主要是蔣介石幹了三件事。

一是主動放棄對日索要戰爭賠款。

我們知道,雖然經過14年艱苦抗戰,抗日戰爭終於獲勝。但戰爭給中國製造了巨大損失。據統計,中國軍民傷亡人數總計高達3500萬;各種損失折合當時美元計算數額高達1000億以上。

既然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在戰後向日本索取戰爭賠款也是天經地義。但是,國民黨被趕到臺灣之後,國際地位「岌岌乎可畏」。為了保住臺灣的「正統地位」,蔣介石開始在對日和約中讓步,只要求「利用日本國民為中華民國從事生產打撈及其他工作,以作為補償。除此以外,中華民國放棄一切賠償要求,放棄該國及其國民因日本國及日本國民在作戰過程中所採取任何行動而產生之其他要求。」

1952年4月28日,蔣介石政府在賠償問題上作出全面讓步,決定放棄全部賠償。

二是放棄派軍隊參加佔領日本。

在二戰勝利前夕的開羅會議上,羅斯福與蔣介石曾經有過一番非正式交流。前者要求後者在戰後對日本的佔領中起主導作用。在戰後初期,美國與中國還一度達成這樣的協議:國民政府於1946年6月底派遣15000人赴日,駐軍三年,由美國提供若干運輸器材和軍事物資。

戰勝國對戰敗國的佔領,是近代以來所形成的國際慣例。中國作為對日作戰的主要國家,參加對日本本土的佔領是最基本的權利。但國民黨把所有的精銳部隊都投到內戰戰場,最後只象徵式地派出憲兵一排,可以說是基本上放棄了對日本本土的佔領權利。

三是以無罪釋放戰爭罪犯岡村寧次。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日軍像一匹殘暴的野獸,在中國境內肆虐了近14年,製造了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無數令人髮指的慘案,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然而,對於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鮮血的侵華日軍總頭目、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國民政府卻沒有給以任何懲罰,在一次裝模作樣的審訊之後,將他無罪釋放。當中共中央對此表示強烈抗議時,國民政府依然一意孤行地將他送回日本。

蔣介石政府除了將岡村寧次等200餘戰犯盡數無罪釋放外,還迅速遣返日本在華軍民。據統計,共有2711951人被遣返,其中軍人有1231251人,平民1480700人。

200多萬日軍、日僑很快就順利地返回國內,幾乎未受到人身傷害。這在人類戰爭史上恐怕都堪稱奇蹟。

在遣返過程中,蔣介石政府對這些日本軍民堪稱優厚。允許日本官兵與僑民攜帶一件盥洗具、一件毛毯、三套冬季衣服、一件大衣、三雙皮靴、三條短褲、三件襯衫、一件手提包、一件手提袋,另外僑民可帶1000日元,軍官可帶500日元,士兵可帶200日元的現款。

「與其他從南洋各國返日的人相較,從中國返日者的行李的確太多了」。這是岡村寧次在回憶錄中所承認的,連日本人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以德報怨」,以極大的善意對待在華日本軍民,而同樣是在戰爭結束之際,在日本的中國俘虜和大批的僑民卻無人過問。

這樣看來,日本為蔣介石建造「中正神社」,以及樹立「以德報怨之碑」,多少都有一點諷刺的意味。

相關焦點

  • 日本為蔣介石建了一座神社,只因日本戰敗後蔣介石做了這三件事情
    除了「靖國神社」以外,日本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神社,在裡面供奉著不同神佛,而每一個神社也是有著不同的作用。但是,很多國人可能都不知道,在日本還有一座為蔣介石修建的神社,叫做「中正神社」。既然是特意為蔣介石修建的,裡面供奉的自然也就是蔣介石了。不過,日本人民為什麼要給蔣介石修神社呢?
  • 為報答蔣介石的恩德,日本人修建了中正神社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日本還為一個外國人修建了一座神社。這是迄今為止,日本政府唯一專門為外國人修建的大型神社。這座神社叫中正神社,祭拜的對象是蔣介石,地點位於日本愛知縣的幸田町。在和中國激戰十餘年後,日本人認為蔣介石對日本有巨大貢獻,甚至為他修了神社。這是為什麼?
  • 日本人為什麼給蔣介石建神社?至今是中國的恥辱,日本的「驕傲」
    日本人為什麼給蔣介石建神社?有三個原因,至今是中國之恥辱中國人有祠堂,日本人有神社,神社是他們敬奉祖先、拜祭神靈的地方,每年,日本人都要參拜神社,但是,你是否知道,有兩個中國人也在日本有神社,一個是秦始皇時期的徐福,一個就是民國時期的蔣介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日本人要為蔣介石建立神社?
  • 日本戰敗,蔣介石做了啥?如今,日本有個神社,裡面供奉著蔣介石
    這個事可能會讓很多中國人吃驚。 神社是崇奉與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築中最古老的類型。由於神道教與日本人民生活密切聯繫,神社十分普遍,日本人是神道的信仰中心,是日本人的精神圖騰。 對於日本人的神社,中國人知道的最多的莫過于靖國神社。
  • 日本為何要給蔣介石建神社?是真的紀念還是在諷刺?
    神社,是日本人拜祭神的地方,他們也認為,這是神居住的地方。在日本,各種各樣的神社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靖國神社了。我這裡要說的是,日本專門為蔣介石修建的神社——中正神社。中正神社位於日本愛知縣的幸田町,其目的就是為了紀念蔣介石。
  • 日本投降後 杜魯門說了一句話 蔣介石也說了一句話 有何不同
    9月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日本投降文書上簽字。籤字儀式結束後,他發表了一段勝利演說。在這段演說中,杜魯門說:「我們不會忘記珍珠港。日本軍閥的罪惡是無法彌補的,也不會被忘記。」杜魯門繼而指出:「我們首先懷著深深感激之情想到的,是在這場可怕的戰爭中犧牲 或受到傷殘的親人們。在陸地、海洋和天空,無數美國男、女公民奉獻出他們的生命,換來今日的最後勝利,使世界文明得以保存。
  • 日本人在貯水山建了神社 抗戰勝利後青島人搗毀
    「青島神社」門前的石牌坊(資料圖片)  神社早被拆除,如今只留下108級臺階  貯水山兒童公園  1914年日德戰爭後,日本人佔領青島,他們除了把60多條主要街道名稱改為日本名外,還將毛奇山改為若鶴山,並於1915年開始修建「青島神社」,以紀念在日本侵佔青島期間陣亡的官兵。
  • 日本重要節日,會祭拜2個中國人,一個是蔣介石,另一個是誰?
    日本有一座神廟,叫做靖國神社,裡面供奉著日本人認為的民族英雄。每年日本重要的節日,其首相都會攜帶本國政府的政要一起參拜神社。但是這一點,中國人是對他們報以強烈的譴責態度的。當然,在這個期間日本人不僅會參拜自己的民族英雄,還會祭拜兩位中國人。因為這兩個中國人對日本產生了非常長遠的影響。
  • 南京也有「日本神社」,由日本人建造,放的卻是抗戰犧牲將士靈位
    南京也有「日本神社」,由日本人建造,放的卻是抗戰犧牲將士靈位日本作為櫻花國,每年前去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說到日本的特色,那不得不提起這三大:櫻花、料理和神社。南京也有一座日本shen社。它為何坐落在南京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 日本靖國神社究竟是什麼地方?為何蔣介石位列其中受人供奉?
    鮮為人知的是日本靖國神社居然供奉著一位中國人,他就是蔣介石!蔣介石做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他為何會被供奉在靖國神社呢?下邊聽小編細細道來,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不對日本做出懲罰,例如對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蔣介石是極盡所能的包庇,岡村寧次本來被列為1號戰犯,卻在1949年1月26日在蔣介石的幹預下,岡村寧次被判無罪釋放,舉國譁然。
  • 日本人最崇拜的三個中國人,王陽明、徐福和蔣介石
    但是抗日戰爭,日本給中國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加上日本又一副「死不認帳」的態度,所以兩國關係不是很好。儘管如此,日本人還是很崇拜中國的,最起碼這三個人在日本得到最高禮遇的崇拜。一、徐福徐福在日本的地位毋庸置疑。相傳秦始皇為長生不老,派徐福帶領3000童男童女去尋找仙方,沒想到這一去杳無音訊。
  • 八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進行了論功行賞.蔣介石認為誰的功勞最大?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了同盟國。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參加了日本的投降式。抗日戰爭全面勝利了。此時,有人問聯合軍中國戰區最高長官蔣介石:8年抗日戰爭中誰的功績最大?蔣介石竟深情地說:「八年抗日戰爭獲得最後的勝利者,實際主持行政和財政經濟責任之庸先生的貢獻最大!」不一會兒大家就騷然了。蔣介石為什麼說他的功勞最大?真是不可思議,完全搞不懂。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穿草鞋的蔣介石,參拜靖國神社的溥儀,沒步槍高...
    這張照片拍攝於1936年華山南蒼龍嶺,當時張學良就坐在蔣介石的旁邊,關係看起來十分的親密友好,但其實他們心中卻是各有所想。這件事後也讓蔣介石記恨了張學良差不多一輩子,兩個人也都成為了歷史上可圈可點的人物。請問各位覺得張學良是幫了蔣介石還是害了他呢?
  • 日本每年春節必會祭拜兩個中國人,徐福和蔣介石,這是為什麼呢?
    日本受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影響十分巨大的,很多在中國已經沒有的習俗在日本依舊繼續存在著,就比如現在中國的春節去專門的廟宇祭拜祈福這個傳統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在日本還繼續存在著,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日本祭祀的那些事。
  • 臺灣「媚日」亂象:多地推倒蔣介石銅像,臺中欲重立日本神社
    120年後的今天,臺灣統派到「日本駐臺交流協會」示威,抗議日本軍國主義復闢。但也應該看到,在對《馬關條約》以及日據歷史的看法上,臺灣有太多的謬誤。又是一個乙未年,臺灣多地蔣介石銅像被推倒,日本神社卻將在臺中重新站起來,這些亂象也讓島內有識之士感到痛心疾首。
  • 重讀抗戰·蔣介石為何剛勝利就拿下愛國將領龍雲_中國近代史頻道...
    龍雲聽到槍聲後,倉促從公館逃到位於五華山的雲南省政府,拒不接受解職令,杜聿明因蔣事先一再嚴令必須保證龍生命安全,也不敢放手進攻,雙方一時形成僵持。為讓龍雲就範,蔣介石不斷派人規勸龍雲。10月4日,代理雲南省主席李宗黃和雲南省政府委員胡瑛前往龍雲處勸駕,李宗黃向龍雲遞交了蔣介石親筆所寫的勸慰信,並一再擔保龍雲全家親屬和在雲南的利益不受侵犯。龍雲終於有所動搖。
  • 反靖國神社代表高金素梅登陸:臺灣當局抗戰紀念沒我座位
    曾勇闖日本靖國神社的臺灣無黨團結聯盟「立委」高金素梅8月31日登陸參加紀念抗日勝利70周年活動,面對島內質疑之聲,她將媒體追問整理成文,一一作出答覆。她表示,參加大陸勝利日閱兵,不是反日,而是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她還透露,此前申請7月「中華民國」的抗戰紀念活動,被告知沒有座位。秉持公平正義對待她的就是朋友,她請那些譴責她登陸的人捫心自問,是否達到這個標準。
  • 開羅會議上,羅斯福提出要把琉球和越南歸還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軍出動了六艘航空母艦,對美軍的珍珠港實施了狂轟濫炸,美軍直接傷亡3000餘人,隨後美國宣布對日作戰。1942年中途島海戰以後,美國逐漸在太平洋上取得了戰略主動權,日本失敗只是早晚的問題了,羅斯福就急不可耐地和盟國商討戰後利益的瓜分了,其中盟國主要就有這麼4家,中、美、英、蘇聯等國。
  •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吃盒飯的蔣介石宋美齡,冒雨參拜靖國神社的...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吃盒飯的蔣介石宋美齡,冒雨參拜靖國神社的大漢奸 1941年2月,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主持新生活運動七周年紀念大會後,當晚在夫子池與工作人員一起用餐。
  • 海外華人對蔣介石的評價,讓人大跌眼鏡!
    (一)密西根大學歷史博士歷史學家黃仁宇:「蔣介石不是大獨/裁者,他缺乏作獨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為民主鬥士,他縱有此宏願,也無此機會。」「蔣的政府,是第一個給予中國人民方向感和希望的政府。他的政府是第一個現代的中國政府。動員全國抵抗一個一流強權的全面入侵,最後勝利告終。」「自九一八至七七,這五年零九個多月的時間,是蔣介石一生對祖國最有貢獻的一段時間——聘用德國顧問,將陸軍典範令修訂公布,任用俞大維使步兵兵器標準化;設立軍用化學工廠,使最基本之軍械彈藥自足;空軍擴充至飛機六百架;又積極督導修建各省公路,完成粵漢與浙贛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