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登鸛鵲樓 王之渙 登鸛鵲樓 唐代一般詩人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註解:鸛鵲樓是一座古代的建築,在今天的山西省永濟縣境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遊
山清水秀 懸崖峭壁 一望無際 依山傍水 光芒四射 豔陽普照
月如玉盤 月光似水 清澈見底 碧空如洗 天空明朗 微風習習
訓練目的:
了解觀察的重要性,學會觀察,掌握觀察的基本方法。
只要我們認真觀察,作文素材無處不在
初學寫作文,常感到作文內容寫不具體,不生動,語言乾巴巴的,沒有幾句話就結尾了。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因為缺少寫作素材。其實作文素材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善於觀察,可寫的東西很多。可以這樣說,只要我們認真觀察,作文素材無處不在。
觀察不是走馬觀花似的看一看,它有一定的要求:
1、觀察要有一定的目的,要先明確觀察什麼、為什麼觀察,以便選擇觀察手段。
2、觀察要仔細,觀察時要注意觀察對象的特點,要注意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3、觀察要抓住重點,按順序進行。
4、觀察要抓住關鍵一刻,注意觀察過程中的精彩片段。
5、觀察是人各種感官共同參與的行動,運用手段包括有看(形、色)、聽(聲)、觸(摸的感覺)、嗅(氣味)、嘗(味道),下面舉幾個例來說明。
(1)觀察花:花朵的形狀顏色氣味,花株枝葉的整體印象,觀花人的神態舉止。這裡主要運用了看、觸、嗅等手段。
(2)觀察人:性別、年齡、高矮胖瘦與五官長相,還有舉止言談、神態等特徵。主要運用了看、聽等手段。
(3)觀察活動: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同的活動從觀察的目的出發可以側重選擇不同的手段,有時可能要運用全部手段。
4、觀察要學會思考,運用對比的方法記住相同點和不同點。
5、養成寫觀察記錄的習慣,用的時候才有據可查。
觀察日記可用三種形式來寫:(1)、簡單記上一二筆;(2)、經過觀察,描述下來;(3)、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描寫成篇。
學會觀察可以為我們積累很多素材,這是寫好作文的基礎。請堅持吧!
春江水暖鴨先知,就是觀察和體驗的結合
我們周圍的事物太多,對小學生來說,重點選擇兩個方面:
1、自然現象、靜態物體、運動物體。
比如:(1)留意過樹長葉落葉的過程嗎?(2)見過像氣球一樣圓的肥皂泡嗎?(3)屋簷滴下來的雨水是越落越快嗎?(4)小鳥吃地上的蟲嗎?(5)不同的動物每條腿各有幾個腳趾?(6)昆蟲有幾條腿?……
2、學校裡、家裡的人和事,社會上與自己有密切關係的事。
比如:(1)「注意安全」你知道多少?(2)「學會聽講」容易做到嗎?(3)學會做家務事有哪些好處?(4)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老師?(5)媽媽的模樣和別人的有什麼不同?(6)爸爸和媽媽哪個優點更多?(7)我比同學的缺點多嗎?
1、以《美麗的 》為題目,練習寫一篇寫景作文(儘量詳細)。
2、寫作順序:
(1)你要寫的這處景物名稱是什麼?你對它的總體感受是什麼?
(2)這處景物的特點是什麼?最讓你難忘的是什麼?請抓住形、色等方面並發揮想像把它寫具體。
(3)談談自己對這處景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