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開放,晚婚晚育也被更多人能夠接受。
很多女孩認為可以照顧好自己,結婚的年齡一拖再拖;結了婚的年輕夫婦想給孩子更加優越的生活,努力的打拼事業。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三十歲以後再結婚,自然生育的年齡也在三十歲以後,但是這麼晚生孩子真的好嗎?
加上現在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原本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也想在這個時期為孩子添一個弟弟或者妹妹。
但是多數因為計劃生育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現在基本上大孩子都已經在讀高中或者是剛剛上大學了,這些父母的平均年齡都在45 歲以上。
什麼時候為最佳的生育年齡?
為了響應國家優生政策,通過對人各年齡階段的研究調查,找到了最科學的生育年齡,來提高生育的質量,避免發生不能不利於孩子出生的因素。
從年齡方面來看優生,男性的生育年齡會比女性的生育年齡大七歲左右: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30歲到35歲之間,而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3歲到30歲之間。
男性和女性都一樣,生育太早或者太晚,都不是一件利於自身身體和爸爸發育的事情,女性最好不要晚於30周歲,而男性則最好不晚於35周歲。
二十三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女性,身體各項條件都是最好的,排卵情況非常成熟,卵子的質量也都很好,非常健康。
而且在這個階段生下的孩子,身體發育、身體素質都很不錯;這時候的女性自身的身體素質也很好,分娩胎兒身體恢復起來會比較快一些。
因為媽媽身體健康,寶寶出現早產、腦癱、胎兒畸形的情況很少,發生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
法國遺產學的專業曾經在研究成果中說明,男性在三十歲時的精子質量是最高的,此後五年之間的精子質量都很高,這時候生育的後代都是十分優秀的。
二胎政策開放的時間段,剛好是很多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步入中年的階段,這時候選擇生孩子已經可以算是高齡產婦了,懷孕的機率比較低且健康的概率也會大打折扣。
生育孩子的年齡太大有哪些弊端?
1.影響胎兒的質量
男性在35歲以後,女性在30歲以後,精子和卵子的質量都在不斷下降,胎兒發生畸形的概率會增加,各種遺傳疾病、智力問題的發生率也普遍比較高。
年齡越大,孕婦滑胎、流產的機率也會更高一些,對女性流產和年齡的調查研究表明,35歲以後,女性發生流產的機率達到了5%左右,40歲以後,女性發生流產的機率達到了15%左右。
2.不利於產婦的恢復
三十歲以後的女性,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在走下坡路,生孩子本身,就會對女性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再加上媽媽的身體素質變差,分娩過後的傷害一般是很難恢復的,如果在產後的恢復期間,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很有可能落下病根。
對於高齡產婦來說,分娩時容易出現難產的情況,分娩過後的恢復期一不小心也會出現大出血的情況,產後抑鬱症、糖尿病、高血壓這些症狀也更容易發生。
有些媽媽可能覺得自己的身體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時間一長,就會感覺身體變得虛弱了很多,不像從前一樣身體充滿了活力,精神狀況會相較於從前差一點。
所以很多醫生都不建議孕婦的年齡太大,還要堅持生孩子這件事情,不管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孕婦自身都是不利的。
3.和孩子產生代溝
當你已經四五十歲的時候,你的孩子才十幾歲,你們中間相差的年齡段太久了,就會產生一些交流障礙。
你對新時期的事物無法接受,孩子對父母這一代的觀念也不能理解,就會產生代溝,很多事情都無法說到一塊去,你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事情,也會有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
而且孩子還那麼小,可是家長的年紀已經那麼大了,你能夠參與到他人生各個階段的時間很少,不能給孩子足夠的陪伴。
4.精神壓力大
養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孩子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父母已經越來越老了,照顧孩子會特別的累。
更何況是很小的孩子,他的一舉一動你都要一直操心,怕他吃不好睡不好;孩子長大一點又怕他在學校被人欺負,或者不認真學習。
孩子一步步長大,父母一點點變老,如果說生育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是互相陪伴著成長,那麼第二個孩子真的只能做到照顧好他。
家長的身體素質大不如前,沒有那麼多的精力,也沒有那麼多的力氣,而小孩子正處於精力旺盛,到處玩鬧的時期,我們沒有辦法去陪著他們做這些事情,會感覺到在孩子的成長中,自己的參與感會變低很多。
那些想給孩子更好生活條件的父母,還是需要結合最佳生育年齡,和目前家庭的實際情況提前計劃好生育的時間;想要在即將中年生育二胎的家庭,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早一點打算,給自己少一點壓力,也給孩子多一些陪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