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7月24日訊(通訊員 楊戩 黃博洽 蔡宇)為了解丹口吊龍的發展和傳承情況,調查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現狀,7月23日上午,「尋龍訣」——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赴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城步苗族自治縣文化館,對副館長、非遺專幹江千進行採訪。
採訪伊始,江千對丹口吊龍進行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從起源、發展、繁榮、瀕臨消亡、保護、再次繁榮這幾個階段描述了其傳承與發展的坎坷歷程,以及其製作工藝、舞龍程序等等。江千指出,丹口吊龍入選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後,政府加大了保護和宣傳力度,通過各種措施如建立傳承人保護機制、開辦傳承人培訓班等,號召人們學習並傳承吊龍扎制及舞龍技藝。此外,政府還通過各級電視臺以及自媒體宣傳舞龍隊大小活動,並開發非遺傳承的校本課程,這些措施增進了人們對丹口吊龍的了解,提高了其知名度,擴大了其文化影響力。
江千認為,當前對丹口吊龍的保護和發展仍然存在不足,如傳承人以及吊龍隊隊員的年齡偏大,尤其是青年人的大量外出讓丹口吊龍的傳承面臨嚴峻的考驗。江千表示,丹口吊龍的傳承需要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吸納各地人員特別是青壯年加入吊龍保護和傳承的隊伍,為其注入新鮮血液。同時,青年人應該對本民族文化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耐心地去了解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當地也應該積極配合政府工作,利用獨特的資源不斷創新形式,推動文旅融合,激活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發展內力。
【來源:邵陽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