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對水泥基材料性能影響及機理研究進展

2021-02-08 同濟混凝土外加劑

本文由同濟大學孫振平教授課題組耿瑤整理

責任編輯:趙一鶴

註:本公眾號所發布內容均為課題組原創,轉載或修編時請務必註明出處

參考文獻

[1]Chakraborty S, Kundu S P, Roy A,et al. Effect of jute as fiber reinforcementcontrolling the hyd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 matrix[J]. 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 Research, 2013, 52(3): 1252-1260.[2]鄧雙, 袁進平, 靳建洲,等. 多尺度纖維增強水泥基材料的研究進展[J]. 矽酸鹽通報, 2016,35(4): 1137-1143.[3]尹萬雲, 餘華春, 楊大峰,等. PVA纖維增韌水泥基複合材料耐火性能研究現狀[J]. 江蘇建築, 2014,(1): 86-89.[4]朋改非, 牛旭婧, 趙怡琳. 鋼纖維對超高性能水泥基複合材料增強增韌的影響[J]. 施工技術, 2015,44(24): 22-26.[5]Geim A K, Novoselov K S. The rise of grapheme [J]. Nat Mater, 2007, 6: 183-191.[6]Novoselov K S, Geim A K, Morozov S V, et al.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 [J]. Science, 2004, 306: 666-669.[7]Meyer J C, Geim A K, et al. The structure of suspended grapheme sheets [J].Nature, 2007, 446: 60-63.[8]呂生華, 馬宇娟, 邱超超,等. 氧化石墨烯對水泥石微觀結構及性能的影響[J]. 混凝土, 2013,(08): 76-79.[9]Pan Zhu, Duan Wenhui, Li Dan.  Grapheneoxidere forced cement and concrete[P]. WO: 2013/096990 Al, 2013-04-07.[10]Jr W S H, Offeman R E. Preparation of Graphitic Oxide[J]. Journal of the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58, 80(6): 1339.[11]Staudenmaier L. Verfahren zur Darstellung der Graphitsäure[J]. European Journalof Inorganic Chemistry, 2010, 32(2): 1394-1399.[12]Gleditsch E. Sur le poids atomiquedu chlore[J]. Journal De Chimie Physique,1923, 20: 36-43.[13]吳婕. 氧化石墨烯還原方法的研究進展[J]. 化工進展, 2013,32(6): 1352-6.[14]Toh SY, Loh KS, Kamarudin SK, Wan RWD. The impact of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potentials on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graphene oxide toward the oxygenreduction reaction in an alkaline medium[J]. Electrochimica Acta. 2016, 199: 194-203.[15]Guo Y, Wu B, Liu H, Ma Y, Yang Y, Zheng J, et al. Electrical Assembly and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in a Single Solution Step for Use in FlexibleSensors[J]. Advanced Materials. 2011, 23(40): 4626-30.[16]王健. 氧化石墨烯對水泥的性能影響及作用機理研究[D]. 北京建築大學, 2017.[17]Pan Zhu, He L, Qiu L, et al. Mechanical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agraphene oxide- cement composite[J]. Cement &Concrete Composites, 2015, 58: 140-147.[18]Mokhtar M M, Abo-El-Enein S A, Hassaan M Y, et 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pore structure and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phene oxide nano platelets reinforcedcement[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38: 333-339.[19]張亞娟.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對路用水泥砂漿性能的影響[J]. 道路工程, 2016,8: 106-108.[20]杜濤. 氧化石墨烯水泥基複合材料性能研究[D].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4.[21]Lu C, Lu Z, Li Z, et al. Effect of graphene oxide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strain in harden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Materials,2016, 120: 457.[22]袁小亞, 曾俊傑, 高軍, 肖桂蘭. 氧化石墨烯與石墨烯復摻對水泥砂漿性能影響研究[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38(9): 45-50.[23]Li X G, Wei W, Qin H, et al. Co-effects of graphene oxide sheets and single wallcarbonnanotubes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J].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2015, 85: 39-43.[24]Lv S H, Sun T, Liu J J, et al. Use of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 to regulate themicrostructureofhardened cement paste to increase its strength and toughness[J].Cryst.Eng.Comm, 2014, 16: 8508-8516.[25]Lv S H, Zhang J, Zhu L L, et al. Preparation of regular cement hydrationcrystals and orderedmicrostructures by doping GON and an investigationinto its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s[J]. Crystals, 2017, 7(6): 165-174.[26]Lv S H, Hu H Y, Zhang J, et al.Fabrication ofGO/cementcomposites by incorporation of few-layered GO nanosheets and characterizationof their crystal/chemic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J]. Nanomaterials, 2017,12(7): 457-472.[27]Wang Q, Wang J, Lu C X, et al. Influence of graphene oxide additions on the microstructureand mechanical strength of cement[J]. New Carbon Materials, 2015, 30(4):349-356.[28]曹明莉, 張會霞, 張聰. 石墨烯對水泥淨漿力學性能及微觀結構的影響[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5,47(12): 26-30.[29]Wang L G, Zhang S P, Zhang D P, et al. Effect of graphene oxide(GO) on the morphologyand microstructure of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s[J]. Nanomaterials, 2017, 12(7):429-439.[30]Zhao L, Guo X L, Ge C, et al.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C@GO on the reinforcement for cementcomposit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6, 113: 470.[31]Lv S H, Deng L J, Yang W Q, et al. Fabrication of poly carboxylate/grapheneoxide nanosheetcomposites bycopolymerizationfor reinforcing and toughening cement composites[J]. Cement  andConcrete Composites, 2016, 66: 1-9.[32]Wang M, Wang R M, Yao H, et al.Study on the three dimensional mechanism of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 modifiedcement[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6, 126: 730-739.[33]Zhao L, Guo X L, Liu Y Y, et al. Hydrationkinetics, porestructure, 3D network calciumsilicate hydrate,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grapheneoxide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8, 190: 150.[34]Lv S H, Zhang J, Zhu L L, et al.Preparation of cement composites with orderedmicrostructuresviadopingwithgrapheneoxidenanosheetsand an investigation of  their strengthand durability[J].Materials, 2016, 9: 924-935.[35]Hou D S, Lu Z Y, Li X Y, et al. Reactive molecular dynamics and experimentalstudy of graphene-cementcomposites: Structure,dynamics and reinforcementmechanisms[J]. Carbon, 2017, 115: 188-208.

感謝各位讀者朋友長期以來的關注和支持,由於微信公眾平臺回復消息的時長限制,我們未能成功答覆每一位讀者的留言,敬請諒解。

為了方便進一步交流和溝通,請您發送郵件至szhp_tj@126.com

相關焦點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綜述了近幾年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及其性能特點,對於其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作了簡單的闡述。受其特殊結構的影響,石墨烯擁有一系列優異的物化特性:高斷裂強度(125GPa);高速載流子遷移率(2×105cm2V-1s-1)和熱導率(5000Wm-1K-1);超大比表面積(2630m2/g)[1]。這些突出的、吸引人的特徵使得這種多功能的碳材料可以適用多種實際應用場合,其中,利用石墨烯作為超級電容器[2-4]電極已成為清潔能源領域的研究焦點。
  • 我校教師在氮摻雜石墨烯基磁性複合吸波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我校化學工程學院疏瑞文副教授等人在氮摻雜石墨烯基磁性複合吸波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ESI工程學學科著名學術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9年影響因子IF = 8.355,中科院SCI期刊分區:工程技術一區TOP期刊)上發表了題為《Facile synthesis
  • 空間限域生長策略製備石墨烯基超晶格材料取得重要進展
    空間限域生長策略製備石墨烯基超晶格材料取得重要進展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謝毅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基超晶格材料的合成及應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氧化石墨烯新應用:抗菌性能的研究
    【 研究背景 】石墨烯是一種碳同素異形體,由於其獨特的結構和理化性質,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它具有二維的平面結構,碳原子為sp2雜化排列。石墨烯的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O)和還原氧化石墨烯(RGO)等均是生物相容性化合物,因此,目前它們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研究。
  • 上矽所在氧化鈦基複合材料降解VOCs催化劑抗失活機制研究獲進展
    在眾多治理技術中,光催化氧化是具有應用前景的技術之一。其中,TiO2光催化劑因其穩定、無毒、廉價、便於工業化生產等特點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實現工業化應用的光催化劑,但在苯類VOCs的光催化氧化過程中,光催化材料面臨的失活問題限制了其在降解苯類VOCs中的實際應用。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針對矽基負極材料在嵌鋰和脫鋰中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研究者們通過對矽基材料的納米化、複合化和核殼結構的改性設計, 有效地提高了矽基材料的循環性能。碳與矽複合能夠降低材料整體體積膨脹, 同時起到抑制活性物質顆粒團聚的作用, 此外碳的電導率較高, 與常規電解液相容性好, 複合材料一般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能和優異的導電性。碳材料可分為傳統和新型兩類, 其中傳統碳材料主要包括軟碳、硬碳、中間相碳微球、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炭黑等, 新型碳材料主要有碳納米管/線和石墨烯等。
  • 多相光催化甲苯選擇性氧化研究進展
    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尹雙鳳課題組從光催化反應機制、催化劑類型(包括TiO2基、Bi基、CdS基、g-C3N4基等)等方面進行綜述和總結, 分析了近10年來甲苯光催化選擇性氧化的研究進展, 最後結合課題組在該方面的研究積累和認識, 對甲苯光催化選擇性氧化高效催化劑設計、製備以及光催化反應機制和高效光催化反應器的研發等方面進行了展望。
  • 【能源】聚苯胺/石墨烯電極材料高電容機理探究
    >近年來,聚苯胺/石墨烯複合電極材料由於其低成本、高容量以及優異的倍率性能等一系列優點,在超級電容器方面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成為當下最熱門的電極材料之一。近日,廈門大學材料學院白華團隊系統研究了聚苯胺/還原氧化石墨烯(PANI/RGO)複合電極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工作機理,首次揭示了PANI電化學降解對儲能的貢獻,闡明了此類複合材料高比電容的原因。
  • 功能納米材料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功能納米材料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重金屬汙染對水體生態和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危害,通過納米材料來去除重金屬是一個簡單便捷的方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以及研究。本文主要綜述了納米零價鐵、鐵氧化物、硫化鐵、碳納米管、石墨烯、錳氧化物、鋁氧化物、二氧化鈦、聚合物納米材料和殼聚糖納米材料等幾種納米材料對水中重金屬汙染修復研究進展。對它們去除重金屬的機理也進行了探討,納米材料對重金屬的去除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學吸附、氧化還原、光催化還原以及共沉澱等。並通過表格的形式對它們的優缺點、機理以及改進方法進行了總結歸納。
  • 最新石墨烯綜述:石墨烯材料亞臨界水熱/溶劑熱處理法的最新進展
    該文章從石墨烯基功能材料的亞臨界水熱/溶劑熱合成及應用層面出發,提供了一個綜合的視角。一些調控樣品形貌和諸如溫度、壓力和溶劑影響的關鍵合成方法在文章中得到了詳細展示,這些進行石墨烯的合成、摻雜以及功能化的水熱/溶劑熱法的最新進展與研究者們在該領域的觀點都得到了詳細說明。
  • 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穎的方法來生產3D列印氧化石墨烯
    3D列印石墨烯的局限性石墨烯是一種碳的同素異形體,已成為與能源生產和微電子學相關的研究以及生物醫學和傳感等新技術的開發中的常見元素。對該材料的輕質性能,高電導率和導熱率以及機械強度非常期望。儘管許多石墨烯的潛力來自於以單層形式部署該材料,但利用石墨烯進行3D列印仍然面臨巨大挑戰。
  • Science Advances:石墨烯納米片在細胞雙層磷脂膜間的輸運機理
    nanosheet sandwiched inside cell membranes),該研究首次闡述了二維納米片在磷脂雙分子層間的輸運機理和擴散動力學,為基於膜蛋白的靶向給藥提供了新的途徑。隨著生物醫學科學的進步,運用藥物載體將藥物輸送到靶向器官,並控制藥物的釋放速率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迫切需要尋找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藥物載體材料。氧化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的二維納米材料,由於其較大的比表面積及較多的官能團,可以作為潛在的藥物載體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 西工大李賀軍院士團隊《AFM》綜述:石墨烯和MXene基高性能吸波材料...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李賀軍院士課題組系統評述了石墨烯和MXene基吸波材料的研究進展,特別關注了主要研究策略的進展。此外,通過對石墨烯和MXene基MA材料的比較,展示了它們在實現高性能MA方面的各自優勢。對這些MA材料的未來挑戰,研究方向和前景也進行了強調和討論。
  • 上海交大:綠色,安全,通過電化學方法生產氧化石墨烯的最新進展
    本文要點:通過綠色,安全,快速地電化學方法生產氧化石墨烯成果簡介 人們對開發高效生產氧化石墨烯(GO)的途徑有著廣泛的興趣。在本文中,報告了GO的電化學合成原理,並且將進展總結為一鍋合成和兩步法,重點是產品的質量和數量。此外,概述了與高質量GO的電化學生產相關的挑戰和未來研究方向。
  • 氧化石墨烯塗層可改善植入材料親水性
    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研究人員提出一種新方法,向等離子體處理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氧化石墨烯鍍層,可以改善用來恢復受損器官的植入片性能。相關研究發表在《表面與塗層技術》雜誌上。當今生物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是提高聚合構架材料(如植入片)的性能,在這些植入構架中「注入」所需的細胞或藥品後,將其植入受損器官區域,爾後逐漸溶解,以自身機體組織代替。
  • 【行業動態】氧化石墨烯塗層可改善植入材料親水性
    【行業動態】氧化石墨烯塗層可改善植入材料親水性 2020-07-02 0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陸安慧教授團隊:低碳烷烴氧化脫氫制烯烴非金屬催化體系研究進展
    大連理工大學陸安慧教授課題組全面介紹了近年來非金屬催化低碳烷烴氧化脫氫所涉及的催化劑體系、反應機理等研究進展, 並展望了不同催化劑體系應用於烷烴氧化脫氫反應的未來發展. 低碳烯烴, 如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作為工業的重要原料, 廣泛應用於橡膠、高分子、農藥、醫藥、精細化工等重要領域.
  • 哈工大:超有趣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Graphene | 多晶襯底支撐石墨烯的掃描電鏡成像表徵研究
    石墨烯的性質和性能顯著依賴於其結構和形貌特徵,例如層數、尺寸、缺陷(如劃痕、褶皺)等,而石墨烯的結構和形貌特徵表徵則是揭示其結構和性能關係的關鍵。SEM具有納米級解析度、觀測範圍大、速度快等優點,在石墨烯表面汙染物、褶皺和缺陷觀測,生長機理研究和層數鑑定等方面獨具優勢,並被廣泛應用。常用的支撐石墨烯的襯底大多分為單晶襯底和多晶襯底。
  • 哈爾濱工業大學孫飛副教授:碳材料對燃煤煙氣硫脫除及資源化研究進展
    為揭示硫元素在碳材料內的吸附轉化機理並進一步探索硫的高效資源化方法是提高碳材料脫硫及再生性能、降低使用成本的關鍵。哈爾濱工業大學孫飛副教授綜述了基於碳材料的燃煤煙氣硫脫除及資源化的研究進展,分析了碳材料內SO2多相反應機制及其影響因素,討論了碳材料再生及硫資源化路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性能煤基活性焦的低成本宏量製備的技術需求。
  • 石墨烯複合聚氨酯泡沫應用研究進展
    石墨烯/聚氨酯複合材料的開發是石墨烯邁向實際應用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石墨烯/聚氨酯複合體系在材料結構、性能,尤其是特殊功能方面體現出的優異特性,使此類材料體系在短時間內成為了功能性複合材料研究熱點之一[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