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場討論後,他們決定去線上。
來源|多知網
文|宋新澳
圖片來源|搖籃兔官網
體驗完某線上早教試聽課後,看到孩子沒有體現出一點興趣,這位媽媽放棄了購買該線上早教的付費課程,在「線上早教怎麼樣?」的問題下寫出了這句話——「想要認識昆蟲為什麼不把孩子帶出去看呢?」
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加速了線上教育的進程,教育OMO也被更多選手提上了日程。
在教培行業半數選擇轉移線上時,早教用戶們真的轉移線上了嗎?結果未可知,但教培從業者們可以從已有的線上品牌中獲得自己的答案。
搖籃兔是一家為0-6歲兒童及家庭提供線上直播互動式家庭教育的網際網路平臺。
搖籃兔並非創立於疫情之時,2019年底其線上早教平臺就已面世。實際上2019年初,它的團隊已經開始線上早教探索。經過幾十場討論、不斷的測試,在疫情襲來之初,搖籃兔已經確定了要避開線下早教市場紅海,以線上直播互動+線下社區店的模式,探索未知且廣闊的早教藍海。
據官方透露,近半年時間搖籃兔已積累六萬會員左右,付費用戶達三千人。
01
線下早教轉線上,機會來了?
15年,是搖籃兔團隊內某員工在線下早教工作的時長,如果沒有2019年初搖籃兔創始人的那個疑問,或許時間會更長。
在搖籃兔創始人眼中,2013年左右國內早教進入一個低谷期,本土早教品牌退居一線,進入中國的國外早教品牌佔據一線市場;2015年早教中心又恢復勢頭,而後到了2018年早教中心增長速度減緩。
究其原因,早教中心課耗利潤低是首位。
「全國的早教中心,做的比較好的也只能達到5%的課耗利潤」,多年的線下早教經驗讓搖籃兔創始人發現,因為家長沒時間,早教中心50%、甚至更高的課耗發生在周末。而早教品牌以加盟為主的擴張模式,進一步印證了他的想法。
經營成本高、空餘選址場地飽和又導致線下早教中心覆蓋率存在很大空白。
根據2020年《中國早教藍皮書》顯示,目前,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中0歲-6歲兒童參與早教培訓的比例達到69.76%,而二線省會及三、四線城市參與早教培訓的比例不足30%。
早教中心收費高、離家遠,又將一部分家庭拒之門外。
「早教中心的環境氛圍非常好,但價格也很高。」按照可選擇的最低課程數和價格,一年最低也要一萬元以上——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工薪階層,朵媽默默地刪了線下早教中心老師的微信。不過,朵媽沒有打消讓孩子參加早教的念頭,轉而帶娃體驗線上早教。
不去線下早教中心,並不代表家長沒有早教需求。線上早教普惠的價格,沒有時間、空間限制滿足了另一批家長對早教的需求,搖籃兔創始人也發現了這個機會。
2019年初,搖籃兔創始人提出了這個問題——「能否通過線上早教既解決線下早教空間、性價比的問題又解決家長的時間少、距離遠的痛點?」
「但線上早教不是早教」,已經深扎線下十幾年的教學、營銷團隊給出了第一張反對票。線上早教缺乏真人間的互動感,沒有了線下物理空間,社交環境也無法保證,是搖籃兔團隊最擔憂的一點。
小富貴是線上早教的使用者。七個月大的時候,小富貴媽媽考慮到孩子太小需要大量睡眠,早教中心的固定上課時間對多覺的小富貴顯然不適用。因此,她給小富貴報了線上早教課。
但是,線上缺少社交環境損失了一部分教學效果,小富貴媽媽有些無奈,「孩子難以集中精神,一個教具沒學完,就想玩另一個教具。基本上都是我唱唱跳跳,玩各種教具」。
小富貴和媽媽也並非一無所獲,「線上早教價格實惠且時間自由,家長根據孩子的狀態來安排課程。我知道了孩子的發展過程,豐富的教具和課程給我和孩子互動帶來了很多好方法,尤其是疫情期間家裡早教沒有間斷。」
在查閱國外研究資料時,搖籃兔發現只要不產生視覺疲勞,觀看電子屏幕對視力沒有損傷。又經過三個月的討論,會員家長、老師測試後,團隊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通過科技手段,不但可以做線上早教,有些課程的教學效果還可以做的比線下好」。
這時,搖籃兔創始人又提出了第二個疑問:是否早期教育回歸家庭了?從早期教育理念來講,線上缺少了一些線下的體驗感,獲得的是早教回歸家庭,這種得失哪個更重要?
近些年家庭教育需求逐漸上升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家庭裡完成早期教育是最好不過的了」,至此,搖籃兔團隊從上到下全部同意發展線上早教,團隊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研發。
首先,確定直播小班課增強互動。
當前市場上的線上早教以「錄播課+教具包」為主,缺乏互動性,沒有老師直接的指導教學效果好。
「看完視頻後的第一反應是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第二個,自己在實踐過程中不知道操作是否正確,也比較難把握孩子出現各種不同反應時要怎麼應對,這些問題你都找不到老師解答」,一位線上早教用戶在社交平臺上寫到。
再以K12小班課為例,直播小班課互動性更強,但受限於手機、電腦等屏幕大小,「小班課在學生端畫面小、老師端畫面大」,不適用於對於互動性有很強要求的早教課。
於是,搖籃兔創始人對線上早教課提出兩點要求:其一,實現老師跟學生、學生跟學生間的互動;其二,用投影儀或電視呈現課堂。
2019年10月,搖籃兔1對6直播課研發麵世,先將直播課提供給員工使用,進行內測;11月會員免費測試,12月上線,今年1月正式銷售。
搖籃兔早教老師常常笑稱,「見過各種各樣的睡衣和居家服」。1對6模式下,家庭端的某一個小窗口的背景可以是酒店裡、高鐵上、戶外;其中的兩個窗口還可以是身在外地工作的媽媽跟被爺爺奶奶陪著的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搖籃兔線上課爸爸的參與度高了很多。線下早教中心由於空間限制,往往只能一位家長參與孩子早教,造成一起來的爸爸、老人們存在感低。線上早教也給姥姥、姥爺這些老小孩們機會陪伴娃兒參與早教,「上課的時候經常看到一個框裡有姥姥姥爺好幾個人都在」。
轉某線上早教品牌課程的朵媽十分滿意線上的價格實惠、班主任服務貼心,但還是有了放棄線上早教的念頭。孩子學習的線上早教課設有很詳細的時間計劃,但是過於「標準」的時間安排,對於上班族的朵媽來說是一種奢侈,朵朵線上早教課的時間與平時朵媽的時間規律完全不同,所以沒辦法完成課程。
搖籃兔避免了家長時間與課程安排可能會產生的衝突。線上早教課由家長約課,自由安排上課時間。但是家長約課的積極性、出席率和班均的情況難以保證,這就對搖籃兔的排課系統提出更高要求。
對此,搖籃兔還在觀察客戶的行為習慣、偏好以及兼顧客戶的行為指標。希望在保證家長的體驗、出席率、便利性,又可以確保搖籃兔的班均,出席率中達到平衡。
02
搭建教研、產品、師資體系,做好起跑前的準備
「看了幾天的課,其實基本都是玩遊戲、聽音樂、磨耳朵、讀繪本」,課程內容的重複性讓朵媽堅定了放棄線上課。加之,時間一長,曾經對課程服務周到的班主任又開始做起了銷售,仔細看這些課程雖然是不同名稱,但是內容大同小異,又讓朵媽產生厭惡。
經過六個多月的觀察後,搖籃兔團隊也意識到,除了價格外,家長對線上早教的要求並不局限於帶娃,而是有效的學到知識。
搖籃兔目前設有0-3歲課程體系,包含體智、音樂、生活能力、藝術、中華文化五門課程,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逐次開課形成體系。每個階段,老師會對孩子進行成長評估報告,讓家長獲知孩子的體能、認知、語言表達程度。同時,搖籃兔仍在研發新課程。
一位從事線下早教中心的人士表示,「早教一節課課程環節有十幾個,也就有十幾個教具。線上早教家長製作教具難,部分成本低的教具可以由中心提供給家長,但是這部分成本費用也需要家長提供,再加上學費費用就高了」。
這也導致了線下早教中心每節課結束家長無法將材料帶回家練習。
而搖籃兔能在提供教具包的同時確保實惠的價格。
據了解,搖籃兔課程六個月為一階段,每階段更換教具包,每袋寫清該教具包使用課程。以48次課為例,假如一周一次課,一年學費大概三千多元,是線下機構同等課時費用的三分之一。據搖籃兔相關負責人透露,「六月份搖籃兔畢業的學生只有十二個,但是已經有接近兩百個提前續費了。」
通過線上課的不斷測試,在把握家長的方向上,搖籃兔也做了很多設計。
例如,搖籃兔規定在線1V6小班課無法回放,以此降低家長對視頻的依賴和惰性;再比如,搖籃兔會定期與家長電話溝通課程上的問題……
這些都意味著,在線早教老師,會成為增加粘性的關鍵一環。
線上早教的場景、模式與線下不同,因此對師資能力的要求也不同。
搖籃兔對老師設有兒童發展、教學、處理突發需求、與家長溝通等六部分能力培訓。這六部分內容會在不同階段對老師進行培訓。在老師剛剛工作時,會有指定師傅每天半小時教授一些技術。
目前,搖籃兔師資隊伍比例為70%有線下早期教育的經驗、30%沒經驗的老師,其中全日制本科生佔到90%。
從團隊搭建角度考慮,搖籃兔認為,「線上,對老師的經驗度、吸引力、心理調整要求更高。而應屆畢業生,缺少社會經驗,在家長溝通、育兒環節會存在短板。經驗過多的人,加班、配合度又存在管理問題。」
本科生佔據多數的另一個考慮是,確保線上老師的學習能力。比如,面試時搖籃兔人員還會現場示範兩遍小互動,由應聘者重複,考察其記憶能力。
03
挖掘早教新可能,線下發展社區店
一歲後的小富貴被送去了早教中心,經過線上、線下早教課的富貴媽最終得出了此結論,「我覺得線上的早教,適合輕鬆的上班族,或者睡眠時間較多、作息不規律的寶寶,費用也不高。線下的早教,適合經濟條件可以的全職媽媽,白天睡眠不多且作息規律的寶寶,或者有社交需求的孩子」。
避開線下早教中心財務困境,搖籃兔也沒有局限於線上早教,還在挖掘新的可能。
「老師在線上認識小朋友了,也要在線下真實的去握握手」。搖籃兔創始人始終認為,早教中心的體驗感是線上替代不了的。
根據國外早教以社區店模式為主的情況,線下搖籃兔選擇建立社區店,避開大面積、去商場的早教中心,增添大型教具,將體適能課程轉移線下。
對於短時間覆蓋不到的地區,搖籃兔會組織系列線下課主攻大型省份,輻射到附近城市,由搖籃兔內部線下教學團隊或者在當地招募老師進行教授。
此外,搖籃兔也在B端尋找新機會。
據搖籃兔創始人介紹,團隊用一年時間研發出了整套適合線上直播互動的產品體系,該體系可以免費或者成本價提供給幼兒園和託育中心豐富其早期教育的內容。(多知網 宋新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