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婚姻殿堂的青年男女,接下來的一件人生大事就是生兒育女了。因為體會到了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變化與激烈競爭,準父母們對自己的下一代都有著「最美的期待」——希望他們能「成龍成鳳」。
為此,每個家庭也都為這個「造人工程」準備了充足的預算,以確保這個「偉大工程」的質量完美無瑕。
當你「升職」為家長的時候,總會聽到這句刻骨銘心的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為孩子的將來負責的「使命感」,讓家長們一刻也不得清閒,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孩子聰明起來,健康起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類拔萃,鶴立雞群。
有人說,是從母親懷孕開始,到孩子出生、成長這段漫長的「蹉跎歲月」裡。
其實也不盡然,隨著科學的新發現,起跑線也在不斷的前移,備孕期科學營養與精心準備,就是這項「偉大工程」新起點。
體質指數的計算非常簡單,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中國人有自己的指標範圍,18.5≤BMI≤23.9,即如果體質指數<18.5,則意味著偏瘦;如果體質指數>23.9,則意味著超重或肥胖。
備孕女性無論偏瘦或超重、肥胖,都不利於寶寶的孕育。
國內外研究發現,孕前偏瘦的女性和體質指數在正常範圍的女性相比,孕期發生貧血、早產、出生兒低體重的風險明顯上升;孕前超重、肥胖的女性,孕期發生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的機率增大,寶寶出生時出現巨大兒、低體重兒風險均加大,而且還增加孩子未來患肥胖症的風險。
因此備孕期的女性,要通過增重或減重的方法,讓自己的體質指數調整至合理的範圍內,才是孕育寶寶的最佳身體條件。
在懷孕前3個月,即備孕期女性就要補充葉酸,充足的葉酸能夠大幅度降低各種出生畸形風險。
葉酸缺乏,胎兒會出現神經管畸形,這是一種極為嚴重的出生缺陷,影響孩子的智力和體格發育。
備孕期每日服用葉酸片(400ug),對預防以上出生缺陷效果顯著。日常飲食中,深綠色葉菜是葉酸的良好來源,不妨多食用。
在我國,育齡女性是最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的成年人群。孕婦缺鐵性貧血也是常見的營養問題,據統計,我國孕婦貧血發生率,城市人群達到20%以上,農村人群則更高。
而孕期的貧血,更多源於孕前的營養不足和貧血。缺鐵會導致胎兒出生低體重和早產,影響嬰幼兒的智力發育、行為發育,後果不堪設想。
含鐵豐富且吸收較好的食物主要是動物性食物,如動物肝臟、動物血製品等,要適當多食用;
木耳、海帶和一些蔬菜,如芹菜、菠菜、油菜等都含有豐富的鐵元素,但吸收率相對較差,需要同時補充維生素C來促進植物來源鐵的吸收為好。
懷孕期間,碘的需求量要大大高於孕前,需要提前做好儲備。
碘的主要作用是合成甲狀腺素,這種激素與身體的能量供應、蛋白質合成與代謝、細胞組織生成等功能密切相關。
烹飪使用碘鹽,多食用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海產品,來滿足孕期對碘的需求。
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E等多種維生素;補充鈣、鋅等多種礦物質,對備孕、懷孕期的女性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維生素A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與人體的抗感染能力、視力、皮膚健康等息息相關,對女性來說,還會影響其生育能力;
維生素E又名生育酚,缺乏時易造成流產;
鈣為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嬰幼兒長大、長高的重要支撐;
鋅被稱為「生命之花」和「智力之源」,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同樣有重要作用。
備孕期女性需要準備的「營養功課」還是比較多,最好能通過適當控制與合理飲食,達到以上備孕營養要求。
如果因為工作、生活等多種原因,難以做到備孕期全面營養,也可通過服用營養素補充劑如貝聰美孕婦營養包,該產品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可滿足備孕期女性的營養需求。
備孕期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女性體質指數和營養方面的準備,男、女雙方孕前體檢、心理準備、不良習慣的戒除、男性的營養準備等因素,也同等重要,不容小覷。
生兒育女是每個家庭最重要的「希望工程」,必須認真對待,悄悄的把「起跑線」前置,做好備孕期的科學營養,勢在必行;成龍成鳳是天下父母最期待的「系統工程」,每個節點都需全力以赴,孩子才有可能脫穎而出,馬虎不得。
做好備孕期科學營養,助力天下父母們「最美的期待」,都能實現!
作者:王福利
PS: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