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後失業的三個原因

2020-08-28 老陳說就業


1.情緒不穩定

應屆畢業生仍然對社會一無所知。沒有社會的洗禮,他們就無法理解社會的深度。當遇到一些挫折時,他們的情緒會受到影響,並且情緒波動太大,因此很難穩定下來。

誰還沒有年輕,誰還沒有過熱血。當我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都無法接受,並與領導吵架並辭職。與同事競爭並離開。實際上,這些都是不穩定的原因。當我們剛剛進入社會時,如果我們能穩定地工作,畢業後我們就不會失業。

2.沒有真正的才能

不是我們在這裡抹殺大學生。拋開重點大學,我們只討論普通的大學。如果到達一所大學,可以提早離開並每天開始學習,恐怕人數不到一半。許多學生顯然已經墮落了。不離開宿舍,不去教室或進入圖書館學習。這是許多大學生的現狀。

在這種狀態下,很難學習有價值的東西。如果現在大學生沒有技能,如何在社會中立足呢。他們的理論知識不強,如何在社會中實踐?即使找到實習機會,也會發現自身的無能為力。因此,畢業季節已成為失業季節。大家都很無奈。

3.不能從基層開始

還在年輕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是無敵的。畢業時要超過10,000的薪水並非不可能。這取決於工業和城市。如果您正在研究軟體開發,那麼您正好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中。剛畢業就可以拿一萬。但是,如果您恰好位於其他行業的三線城市中,那麼請不要高估自己。從基礎開始。

我見過太多有理想和抱負的年輕人,他們想立即展示他們在企業中學到的知識。真的很想被別人認可。畢業面試只是在談論它,而這些大學生就想成為領導者。這是我們把自己定位定的太高了,實際上,我們離現實還有一段距離。

小公司不想去,大公司又進不去,這是許多學生的困擾。當幾百張簡歷似乎沉入海底時,就逐漸失去了信心。有些人選擇參加公務員考試,有些人變得開始啃老,有些人乾脆什麼也不管。沒有對自己抱有信心,即使做得很好,也與自己無關。

許多人害怕畢業。他們畢業後必須面對太多的事情。主要問題是工作的選擇。太多的人因缺乏努力而不得不承擔後果。這樣會發現那些還在大學裡努力學習的學生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有些是學校在畢業前推薦的,有些在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這不是別人的運氣,而是自己努力的必然結果。


相關焦點

  • 畢業後就失業的三類大學生,不是專業不好,是自身原因
    畢業季已經到來,成批成批的大學生湧入求職市場應聘找工作。但是,有很多高校畢業生一畢業就失業了。回過頭才發現,原來還是校園生活最美好。以下三類大學生畢業後失業的概率最大。宅男宅女,以打遊戲、刷劇為樂大學生活很美好,因為課程學習任務輕鬆,老師也不怎麼管。學習上的事全靠自覺。很多大學生一進了大學校門就等於進了樂園,高中沒能做的事,在大學全補上了。
  •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一個應屆大學生剛剛入職,領導讓把辦公室的地掃一下,他說:「我可是剛畢業的優秀大學生」,領導遲疑了一會:「那我教你怎麼掃地吧」。---------------------------------------------這是一個幽默段子,並不是針對任何人,雖然寫得很露骨,可是經歷過的人回想起來,確實是這樣的,大學,我到底學到了什麼,為什麼一畢業就失業,一畢業就迷茫。
  • 為何當代大學生畢業就失業?
    圖片來自網絡目前大學生就業困難是不爭的事實!畢業就失業,讓許多家長和學生都感到困惑!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能力問題: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不足,無法滿足職場的需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不等於就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剛畢業的職場新人,往往自是甚高!如果不能從零開始,虛心學習提升自我,就會淪為眼高手低、工作艱難的境地!
  •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只能在家啃老,這些原因很現實
    ,社會就業競爭就會越來越殘酷,如果在大學裡學習是很受歡迎的專業的話,就職的情況就好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只能在家啃老,這些原因很現實。受歡迎的專業那麼多,像金融、計算機,但是,不能讓大家學習這個專業,所以,大多數人學習的是其他專業,因此,不到每年6月的畢業季節,很多人都會煩惱,例如,現在是大學生的實習期間,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困擾的人很多。
  • 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四大原因,懂了,才能找到好工作
    導讀:畢業等於失業,這是最近幾年大學生畢業,社會比較認可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四大原因,懂了,才能找到好工作。第一:大學擴招,大學已經成為大眾教育。大學生不用擔心工作問題呢?一方面國家包分配,另一方面那時候的大學教育是精英教育。現在隨著大學擴招,很多公辦民辦大學包括專科學校,擴大生源招生人數不斷上升。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學校最大的變化就每年都會多蓋1棟學生宿舍樓。學校的擴張大學就變成了大眾教育,沒有社會競爭力。第二:書本知識與崗位需求脫節嚴重。
  •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就失業,逐漸淪為社會底層?
    在上世紀,考上大學是所有人的夢想,是向親戚朋友炫耀的資本,當時畢業之後直接分配工作,薪資待遇非常可觀。但現在,很多大學生被頻頻「打臉」。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失業這已不是玩笑,很多大學生甚至已經畏懼畢業。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為你進行全面分析:大學時的夢想,畢業後僅僅是夢「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還有多少人記得這次在自己離家時給自己父母的承諾?無數學子離家時,胸有成竹地給父母說著自己的理想抱負,談論著自己畢業之後怎麼怎麼樣,做的工作是如何的好,事業是如何的順利。
  • 畢業即失業 韓國三成大學生不參加畢業典禮
    今年2月,韓國大學生迎來了最「冷」畢業季。原本不少畢業生對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充滿希望與夢想,然而「畢業即失業」的當下環境使大學生們眉頭緊鎖、心事重重。   深受就業問題困擾的大學生中,有不少人表示不會參加畢業典禮。26歲的大學畢業生尹某稱,「即使同學中有人不出席畢業典禮,也不好追問具體原因,不過就算不說大家也都能理解。」   覺得愧對於家人、沒有與同學站在一起的勇氣等是大學生不參加畢業典禮的主要原因。
  • 日媒分析越南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現象原因
    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12日報導,越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越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失業大學生人數已達到19.25萬,佔該國總失業人口的15%。儘管大學生受教育程度較高,但由於結構性問題,當地很多擁有大學學歷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 不一樣的畢業季,未來大學生畢業後怎麼辦?畢業再失業
    #不一樣的畢業季#以前我們總是開玩笑的說,畢業等於失業。現在,可能還真的是大學生一畢業就找不到工作了。三五年前,中國經濟的發展還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場面。這些年來,怎麼說呢。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太厲害了。是的,我不否認這一點。
  • 為啥大學生「畢業就失業」,看不到希望?原因說出,網友:太難了
    今天我科普的話題是:為啥大學生「畢業就失業」,一點也看不到希望?原因說出,網友:太難了現在社會上基本上已經不缺大學生了這其實也不對,因為專科也算是大學生。目前最嚴峻的問題是就業問題,很多人反應他們一畢業就失業,根本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這是為什麼呢?
  • 你家孩子大學畢業後就業了嗎?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現象應引起重視!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現象已經存在很多年了,只是今年由於疫情影響顯得更加嚴峻些,今年有840多萬大學畢業生。雖然這840多萬畢業生當中有很大一部分由於就業壓力過大或其他原因選擇考研繼續深造外,仍有很大一部分畢業生直接面臨就業。
  • 為什麼有人大學畢業後,面臨「畢業即失業」問題?原因在3點
    為什麼有很多人面臨大學畢業即失業的困擾呢?主要和3個原因有關,看看其中有你嗎:第一,專業沒有優勢以會計學專業為例,曾經這是大家爭相報考的熱門專業,但由於前幾年會計需求量大,而會計證考取門檻低,很多非本專業的人也跟風報考會計證,導致這一鐵飯碗工作受到大量其他專業畢業生的競爭,結果會計從業者在幾年間從供不應求變成人員過剩
  • 大學生畢業找工作,這三點要尤其注意,不然很容易失業
    大學生畢業找工作,這三點要尤其注意,不然很容易失業!馬上就要迎來2019年的大學生畢業季了,大量的大學生會步入到社會找工作,這時候學生們一定要注意這三點,不然很容易讓自己失業。1.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價值很多大學生畢業找工作時,覺得自己上過大學就高人一等,就應該受到企業的重視,這種想法是很錯誤的
  • 正確認識大學生失業現象及其體制原因
    大學(畢業)生失業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社會問題。2006年當年畢業的大學生有110多萬人沒有找到工作,加上往年沒有就業的,估算有250多萬大學生處於失業狀況。正確認識大學生失業現象,和分析其體制原因具有重要的意義。
  • 為什麼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大學生自己如何破解這個難題?
    大學生工作難找,畢業即失業,既有社會、學校、用人單位的問題,也有學生及家長面對現實的就業環境不能正確抉擇的問題。一、社會、學校、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1、高校大規模擴招使大學生畢業數量基數過大,就業崗位從數量上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更多的大學生無法走上就業之路。
  • 為什麼很多人說,大學生畢業就是失業,你怎麼看?
    大學生畢業不是失業而是創業。大學生畢業是知識學業的一個總結,但是學業並沒結束,而是進入社會大課堂中去獲取更多的知識,這種獲取知識過程,我們可以認為是知識創業。掌握了豐富知識的大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開始回報社會,這是事業的創業過程。創業過程很漫長,需要創業者的努力奮鬥。畢業的大學生們準備好了嗎?
  • 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大學生「畢業就失業」了,原來是因為這幾點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我國出現了新的失業群體———大學生失業群體,失業人數逐年增加。據統計,我國大學生失業人數從2000年的30萬猛增到2008年的150萬。2016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770萬人。
  • 3億失業青年困擾全球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這是失業的一代。」又到了大學畢業季,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卻這樣總結絕大多數大學生心中最大的擔憂:畢業即失業。實際上,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年失業問題已成為籠罩在世界多國的最大陰影。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目前世界失業青年人數約2.9億,佔全球青年總數的25%,幾乎和美國人口相當。許多國家正在展開一場大學生或青年「就業保衛戰」。
  • 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大學裡的專業為何做不到專業?
    大學生失業總體分為兩種:顯性失業和隱性失業。顯性失業主要指高校畢業生渴望工作,但是找不到工作,明顯表現為無事可做。隱性失業主要指勞動者雖有工作,但是工作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處於學非所用,用非所長的狀態。
  • 畢業大學生請丟掉這3點,別讓畢業成為失業
    每年的7月畢業季是許多學子的「失業季」,尤其是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上大學的學生一個多月後可能又要放暑假了,而對於畢業的大學生還沒有開學,可能就要畢業了,而每年最開心的畢業典禮也都用網絡來開辦了,畢業照都是用機器人來代替的,因為疫情的影響,蝴蝶效應開始顯現,各行各業都在這輪風暴中苟延殘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