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畢業等於失業,這是最近幾年大學生畢業,社會比較認可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四大原因,懂了,才能找到好工作。
第一:大學擴招,大學已經成為大眾教育。
為什麼很多年前?大學生不用擔心工作問題呢?一方面國家包分配,另一方面那時候的大學教育是精英教育。現在隨著大學擴招,很多公辦民辦大學包括專科學校,擴大生源招生人數不斷上升。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學校最大的變化就每年都會多蓋1棟學生宿舍樓。學校的擴張大學就變成了大眾教育,沒有社會競爭力。
第二:書本知識與崗位需求脫節嚴重。
為什麼最近很多人提大學讀書用論?因為很多書本的知識太過老化,缺乏實用性與崗位需求脫節嚴重。
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我大學時學的物流管理專業,發的是管理學位證書。我們實習是在京東河南倉儲物流中心做分揀打包工作,這個崗位對手速有所要求細心。我們學習管理類的知識和現實崗位需求,存在不匹配現象很嚴重。這需要長時間在某一個行業有所積累,才能把一部分理論轉化為實踐。而且很多新的應用技術,學校設施設備跟不上你也沒有操作的經驗。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所以畢業之後,需要從零做起從頭學習。
第三:個人能動性差,缺乏實踐應用。
我們會發現我們身邊總有一些有心之人,在大學裡沒有天天打遊戲上網睡懶覺。而是主動學習主動接觸社會做實踐鍛鍊。有很多人說,大學做兼職賺那麼一點錢很辛苦不值得。其實我想反問:與其這些時間打遊戲上網,不如多賺一塊錢也是自己能力體現。更何況是出去實踐鍛鍊,更多的是讓自己保持與社會接軌不至於和社會脫節。如果大學裡沒有從事任何實踐活動,缺乏對外界認知和社會脫軌四年,想想都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
第四:眼高手低,嬌子心態。
其實我們很多大學生,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心態作祟。沒有認清自己的能力,眼高手低自認為是天之驕子。工資低的不想幹,待遇不好的被嫌棄,要求能力高的幹不了高不成低不就。我有很多同學,畢業幾乎在家待業半年才調整好心態出來工作。我身邊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也希望同學們先就業再擇業騎驢找馬。
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四大原因:大學擴招已成為大眾教育,書本知識與崗位需求脫節嚴重,個人能動性差缺乏實踐應用,眼高手低驕子心態。同學們只有懂了,才能找到好工作。
你認為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