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等於失業!6種不正確的就業心理,決定了你能否找到工作

2020-12-16 王者最強嘴

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給就業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過去大學生很稀有,就業不愁,可是現在大學生滿大街都是,好的工作崗位卻有限,所以找工作越來越難。

畢業等於失業、考研只是逃避就業等等,這些說法在最近幾年流行起來,也得到了一定證實。擇業時很多人都希望儘早確定去向,儘快落實單位,表現出急躁心理,特別是在規定期限內未落實單位的大學生。他們時常幻想在供需見面會上能一錘定音,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致使自己在對招聘單位一無所知或了解甚少的情況下,盲目答應對方的條件,匆匆籤約,而一旦未能如願,就抱怨生不逢時,或認為自己命運不佳,自暴自棄。

可是,每一年都會認為當年的就業形勢嚴峻,但依然有很多優秀的財會類專業畢業生加入到了頭部的四大、銀行、券商、基金公司工作。

為什麼他們如此優秀,你是否也想像他們一樣呢?是否想要擺脫畢業就等於失業這個定律呢?

可以說這6種不良就業心理是成功的大敵。很多人,不管是剛畢業的學生也好,在社會工作過幾年的人又跳槽也好,經常會有這6種不良心理。

1.就業時的焦慮心理

焦慮是指一種內心緊張,預感到將來可能發生不幸的心理。畢業就業中的焦慮心理表現在:面對競爭激烈的競爭市場,自己能否如願以償;在國家需要、個人志向、專業發展、工作環境等諸多矛盾中如何做出最佳抉擇。選擇失誤造成「千古恨」如何是好等。

在人生的轉折關頭,這些焦慮使他們精神負擔重重、心神不寧,甚至患上嚴重的神經衰弱,影響今後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2.就業時的急躁心理

擇業時很多人都希望儘早確定去向,儘快落實單位,表現出急躁心理,特別是在規定期限內未落實單位的大學生。

他們時常幻想在供需見面會上能一錘定音,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致使自己在對招聘單位一無所知或了解甚少的情況下,盲目答應對方的條件,匆匆籤約,而一旦未能如願,就抱怨生不逢時,或認為自己命運不佳,自暴自棄。

3.就業時的驕傲心理

有些畢業生對自己估計過高,傲慢自大,目空一切,認為自己握有一張大學文憑,就應進入城市、進好單位。

甚至表現出看不起這種職業,瞧不起那個單位,或者向招聘單位要求高薪、住房、照顧家庭等條件,這些勢必引起對方的反感,造成擇業的失敗。

4.就業時的自卑心理

就業中的自卑心理表現在: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自慚形穢,缺乏信心和勇氣。

有的不敢競爭、疑神疑鬼;有的「衣破怕風」,害怕別人提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稍遇挫折,就一蹶不振、畏縮不前等。

5.就業時的嫉妒心理

有人喜歡比,在攀比中發現別人能力強,找到了好單位,或很快落實了工作,就產生了不滿情緒,背後議論別人的缺點,甚至公開別人的秘密。這些都是害己害人的。

6.就業時的怯懦心理

怯懦心理在很多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身上都有所表現,特別是在同招聘單位直接洽談過程中,有的同學一坐在談判桌前就面紅耳赤、手足無措,就語無倫次、措辭不當,辛辛苦苦準備的「臺詞」、「腹稿」由於緊張而忘得一乾二淨。

有的敏於細節、謹小慎微,唯恐個別方面處理不妥影響到自己在用人單位心目中的形象,以至於不敢放開思路,表達不清楚,回答不完全,最終導致擇業的失敗。

許多畢業生都奇怪,手裡拿了這麼多證書,為什麼還是找不到工作?

也許你輸不是輸在能力上,也不是你不夠優秀,而是你找工作時太盲目,沒有把自己的能力和用人單位所需要的人才對應起來。

對待就業這個問題,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一切都是紙老虎,一切都由你掌控。

相關焦點

  • 在大學時學生這樣表現,簡歷空空就業不受青睞,畢業等於「失業」
    隨著我國大學生的逐年增多,大學生已經是供大於求,人力資源趨於飽和狀態,導致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初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導致專業技能高的學生在畢業時往往就業很容易,而專業技能薄弱的學生畢業等同於「失業」。在大學這樣表現的學生,畢業等於「失業」,學生要注意第一類:考試只求過的學生「59白考,61浪費」成為了這類學生考試的標準。能對學生在大學裡當起了「閒魚」。
  • 大學輔導員直言:這3種大學生,畢業等於失業,很難找到好工作
    但是隨著我國的快速發展,大學生是越來越不吃香了,只有非常優秀的大學生,才有可能在一眾學生們之中脫穎而出,不然就會面臨著畢業既失業的狀態。大學輔導員直言:這3種大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很難找到工作!讓小編來大家看看都是哪3種學生,看看你有沒有上榜呢?
  • 大學裡「最難就業」的專業,畢業等於失業,學姐:說多了都是淚
    很多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非常煩惱,找了很久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甚至有些同學從畢業前幾個月就開始找了,找到畢業證都拿到手了還沒找到,這讓畢業生對自己產生懷疑的同時又很難跟父母交代。其實有時候找不到工作不完全是你的錯,主要是因為你的專業太坑了!
  • 畢業等於失業——看看別人的經歷,或許你不會那樣思考
    記得那時候剛讀大四,還有一年的時間,就要畢業了,但是經常有學長或者學姐說,大學要畢業了,差不多就要失業了。那時候的我並不懂得畢業就等於失業,也不理解這個問題,並且很多人說大學畢業就等於失業。有些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經歷過這些問題,有些人可能在畢業的時候遇到過很多麻煩的事情。
  • 大學老師:有3類大學生「畢業等於失業」,看看你上榜了嗎?
    文/安利的媽媽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現在的大學生人數也每年都在增加;在比較早的時候,大學生的工作還是國家包分配;但是現在的大趨勢則是:畢業等於失業,求職難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大學老師表示:這3類大學生畢業後找工作很困難,其中有你嗎?現在的父母壓力也更大了,除了督促孩子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之外,在孩子畢業之後,還要為孩子的工作費盡心思。王老師作為一名大學老師,送走了很多批畢業生,而每年諮詢他最多的還是有關就業問題。
  • 畢業等於失業?疫情籠罩下的澳洲年輕人
    共3013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 閱讀導航 前 言 繁忙的季節,卻賦閒在家 年輕人躺著中槍 畢業等於失業 失業到底有多嚴重
  • 哪些大學生畢業後能找到好工作,就業無後顧之憂?這3種了解一下
    三十多年前,中專畢業生都是「香餑餑」,中專生都能包分配工作。但是現在呢?別說中專生,就是很多大專生、本科生一畢業就失業的也並非個例。那麼,在當下,哪些大學生在畢業後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就業無後顧之憂呢?以下這3種大學生我們可以了解一下: 第一種:很早就有著職業規劃的大學生。
  • 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四大原因,懂了,才能找到好工作
    導讀:畢業等於失業,這是最近幾年大學生畢業,社會比較認可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四大原因,懂了,才能找到好工作。第一:大學擴招,大學已經成為大眾教育。我們實習是在京東河南倉儲物流中心做分揀打包工作,這個崗位對手速有所要求細心。我們學習管理類的知識和現實崗位需求,存在不匹配現象很嚴重。這需要長時間在某一個行業有所積累,才能把一部分理論轉化為實踐。而且很多新的應用技術,學校設施設備跟不上你也沒有操作的經驗。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所以畢業之後,需要從零做起從頭學習。第三:個人能動性差,缺乏實踐應用。
  • 畢業就失業?今年找工作為啥這麼難......
    她學的是當前中國就業市場上熱門的護理專業,又是省級、校級等護理技能大賽獎項得主,陳雪萬萬沒有料想到的,自己本月一畢業就面臨失業。陳雪告訴《聯合早報》,疫情前應許面試的三家公立醫院至今都沒有任何消息,有兩家民營醫院答應「可以先上崗」,但條件是只能做分診臺護士或志願者,月薪1000元(人民幣,下同,198新元)。薪水微薄以及無法成為更有技術含量的臨床護士,讓她決定暫時放棄工作機會。
  • 被教育部亮「紅牌」的7大專業,畢業等於失業,多所高校陸續撤銷
    被教育部亮「紅牌」的7大專業,畢業等於失業,多所高校陸續撤銷:1.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雖然這個專業的畢業生,有一些的確是在畢業後找到了不錯的工作,可這並不代表學了這個專業就不會在畢業的時候,面臨失業的窘境。就算我們學習了再多這個專業的理論知識,我們也未必會在畢業後找到好工作,因為該專業主要還是看實踐能力。
  • 畢業等於失業?好工作就這麼難得嗎?
    但是話說回來,又有那麼一批大學生,他們一畢業就被好的單位錄用走了,他們又是怎麼做到的呢,為什麼他們畢業就不等於失業呢?其實吧,同學們先別抱怨什麼失業不失業的問題,如果你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那麼主要的問題還是出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
  • 大學畢業=失業?
    如果你有想知道的某些方面的知識可以評論下來,雜學會挑選一到兩個不等的知識進行深入的查詢交流。謝謝~ 畢業一直都是一個傷感的詞語,不管是初中畢業還是高中畢業,但是我相信,最最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大學畢業。畢竟大學幾年我們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習慣了自己的室友,一句「兒子」激起千層浪,突然分別了,感覺還有點不適應。
  • 很多人認為畢業等於失業,是學校擴招還是專業原因?畢業季必看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談論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受爭議的話題,隨著國家的發展不斷繁榮,國家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是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大學畢業就業問題,現在都是流行那麼一句話,大學畢業就等於失業,這個話題比較受爭議,有的人認為是大學擴招造成的就業競爭加大,有的認為是專業問題
  • 全拓數據丨關於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現象的思考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很多大學生都說畢業就等於失業,現在大學生除了高學歷或者有高技術的,基本上都很難找合心意的工作,所以導致目前每年失業率都持續上升。據相關數據統計,2017年1-2月全國新增城鎮就業176萬人,同比下降1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70萬人,同比減少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24萬人,同比持平。
  • 本科畢業等於失業的那些專業,扎心嗎?
    而「考物哲法」專業的同學,如果畢業後還想繼續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卻又擔心不好就業,找不到待遇好的工作,小編給你們支個招,可以讓你更好就業,也不用擔心畢業即失業。 你用幾個月的奮鬥,換來一個有前途的工作,何樂而不為呢? 為什麼這幾個專業不考研等於白念本科呢?小編這就給你捋一捋。
  • 不適合「二本生」選擇的三個專業,就業很難,畢業即是失業!
    不適合「二本生」選擇的3個專業,就業難,畢業即是失業!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還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高考成績來分析的,就像有的學生,只達到二本的分數線,或者是專科的分數線,有些專業就是不能選擇的,有的專業,只適合名校畢業的學生來讀,他們在畢業之後,找工作是容易的,如果是二本學校的或者專科學校的畢業生,找工作是非常難得,畢業即是失業,用人單位的門檻是很高的,那麼你知道哪些專業是不適合「二本考生」的嗎?
  • 為什麼這3個大學專業,畢業就等於失業,看後才明白
    近幾年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幾年高校畢業生越來越不好就業了,對於一些專業來說,畢業就面臨失業,這讓不少學生感嘆自己當初選錯了專業。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更要切合自身去選擇專業和院校,避免以後畢業的時候後悔,到時候哭都找不地方,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否適合孩子,包括專業就業方向,就業前景是否都是學生本身喜歡的。同樣是大學專業,為何差別是這麼大,有的專業非常好就業,而有的卻並不是這樣,尤其是這3個專業選擇一定要慎重,相對比較難就業,畢業就等於失業。
  • 為何當代大學生畢業就失業?
    圖片來自網絡目前大學生就業困難是不爭的事實!畢業就失業,讓許多家長和學生都感到困惑!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能力問題: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不足,無法滿足職場的需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不等於就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剛畢業的職場新人,往往自是甚高!如果不能從零開始,虛心學習提升自我,就會淪為眼高手低、工作艱難的境地!
  • 畢業即失業?大學生就業困局如何解決?做到這幾點,不愁沒工作
    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位大學生,卻不是每個大學生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畢業即失業成了大學生的無奈!據統計,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達到了874萬人,並且202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將突破900萬,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 畢業就是失業?就業見習一個月3000,我終於找到了工作
    考研失敗,找不到實習,畢業論文線上答辯,回不去學校,穿不上學士服,沒有畢業照,這屆畢業生也太難了,還有比這屆畢業生還能再慘一點嗎?估計也沒了!當然,難歸難,但信心還是要有的。今天了解到一個途徑就是打電話給你家那邊人社局或者就業中心(號碼百度一下就好),然後問他還有招不招見習生,我好幾個高中同學都在單位做見習生,我羨慕哭了,真的超級輕鬆!工作職責就是每天就是看自己的書(準備各種考試),偶爾列印一下資料,基本沒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