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理性對待孩子的"壞習慣",挖掘習慣背後的秘密

2020-10-24 哼哈兒將


前言:成長路上,家長時不時就會發現孩子冒出來一些壞習慣,而且這些家長眼中的壞習慣五花八門。有父母覺得好動是壞習慣,也有父母覺得調皮和愛說話不好,總之每個父母眼中都有自己認為不好的習慣。

只想說,看待孩子的習慣要理性,有時候家長眼中的壞習慣,說不定隱藏的都是"寶藏"呢。或許只是因為孩子的行為不合家長的心意,就被迫貼上了"壞習慣"這個標籤,但其實行為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更可怕的是,有一些家長居然總是想著讓孩子改掉這些壞習慣,從來不去研究這些習慣到底是好是壞。

家長這樣的想法,其實對孩子的整體發展來說是傷害,因為有些孩子的有些行為並不是壞習慣,而且還是高智商的表現呢,只是家長暫時還沒有看到這些行為的優點而已。

一、模仿他人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有自己的生活及做事態度,所以很忌諱孩子去模仿他人,不管是別人的說話還是行為。但其實孩子習慣模仿他人的行為是好事,因為這暗示著孩子很聰明。要知道孩子的進步,其實最初都是從模仿他人開始的,畢竟想讓孩子獨自領悟某些事情有些困難。

一個全新的領域,對孩子來說是陌生的,他們只有通過模仿,才能順利的跨入這個區域,等到掌握了基本的內容之後,孩子會融入自己的創新,接下來就是帶有孩子標誌的成功。千萬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要知道天生會模仿的孩子都是天才,他們懂得通過觀察和學習去掌握技能。

其實模仿的階段對孩子來說也有些被動,若是家長還一度懷疑和不支持,那麼孩子的天賦就會被徹底毀掉。所以說家長要多些耐心,給孩子多些鼓勵而不是否定。之後孩子會靠著自己的模仿和學習能力,探索到更多的知識和新領域。

二、多動

對於孩子的多動行為,很多家長是接受不了的,甚至還一度覺得這是多動症的表現,簡直讓人頭疼不已。雖說孩子多動鬧騰讓人有些疲累,但這也恰好說明他的智商頗高,因為好動的孩子都是很聰明的。畢竟在運動的時候,孩子需要大腦和手眼不斷的配合,這樣他的大腦就一直是在運轉的。

相較而言,多動的孩子大腦發育要更迅速,而且反應能力也會更強一些,重點是身體的協調能力特別好。相信把所有的好處都加起來,孩子肯定也不會很差。當然家長要注意觀察,看看孩子在好動的時候,精力是否集聚在一起,因為透過孩子的注意力就能準確定義他是否聰明。

三、問題太多

每天嘰嘰喳喳總有說不完的話和問題,想必很多家長都"厭煩"這樣的孩子,總感覺耳朵都能"爆炸"一樣。但其實問題多的孩子,他們必然是聰明的,因為每個問題都是大腦思考後的結果,所以家長別總是覺得孩子煩。

喜歡說話,說明孩子的性格很外向,這樣在人際交往中就會佔據主導位置;其次問題多,側面反應了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而且還有很強的探索心理。要知道孩子同時具有好奇心和探索心,那麼他的未來肯定是不可估量的,因為好奇心理會帶著孩子挖掘很多的知識。

總結:要做個豁達理性的父母,不要只看到孩子眼前的表現,要透過行為表面去看到內裡,這樣才能準確的判斷出這個行為到底好不好。

相關焦點

  • 面對孩子的頂嘴,家長不妨理性對待,「三步走」讓孩子受益匪淺
    在孩子眾多的「壞行為」中,頂嘴應該是家長最為頭疼的壞習慣了。對於孩子的頂嘴,很多家長都覺得不好管教,因為打罵都沒有明顯效果。哪怕是耐心的說服教育,也會被孩子各種言辭對抗,最後很多家長都被頂撞的沒有「脾氣」。需要承認一點,那就是經常頂嘴的孩子其實很聰明,因為說明他們大腦反應的速度,以及說話的思維方式是有理有據的。
  • 理性對待"人來瘋"的孩子,挖掘他們行為背後的好處,別急著改正
    前言:說起"人來瘋"三個字,很多家長的腦袋已經快炸掉了,因為碰上這樣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會處於崩潰的邊緣。在很多人心中,人來瘋絕對是個貶義詞,對這樣性格的孩子,壓根也喜歡不起來。之前總是聽人說人來瘋的孩子討人嫌,可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好嗎?
  • 讓孩子改掉動不動就用手揉眼睛的壞習慣
    眼睛比較亮的,總有那麼一股精氣神,讓人看著也會賞心悅目。我們自己這一輩子,視力如何,已經不能發生太多的改變。但是我們的孩子還小,一切都是嶄新的,想有所改變,也都來的及。對於孩子視力的保護,我們尤其注重。孩子出生到現在,我們對她的日常作息也已經非常了解,我漸漸地發現孩子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喜歡有事沒事,就揉自己的眼睛。
  • 孩子壞習慣很難改掉?那是家長做法有誤,三招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比如孩子玩耍的圈子,又或者是孩子在學校當中和別人相處時,學習了一些壞習慣。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壞習慣是錯誤的,所以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之下,孩子的壞習慣就會漸漸形成,並且很難改掉。孩子壞習慣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不論如何家長,都應該要幫助孩子去改正,但是家長的做法如果錯誤的話,也會給孩子帶來影響。那麼對待孩子壞習慣時,哪一些做法是錯誤的呢?
  • 孩子變身「追星狂娃」,家長要理性對待,不妨把明星變榜樣
    導讀:孩子變身「追星狂娃」,家長要理性對待,不妨把明星變榜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變身「追星狂娃」,家長要理性對待,不妨把明星變榜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有不良習慣,家長可以用「條件反射理論」,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年齡比較小,具有可塑性,這個階段也恰恰是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習慣以及糾正壞習慣的好時機!這種現象在大多數的家庭中都會出現,有些家長會認為這是小事,其實孩子的這些壞習慣並不是小事,這些不良習慣如果孩子不及時糾正,將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以及人生的發展。因此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習慣對他們未來的成長極其重要,在採取措施幫助孩子之前,家長們不妨了解下孩子為什麼會形成不良習慣。
  • 過來人忠告:這幾類興趣班燒錢還無用,給孩子報名前要擦亮眼睛
    很多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稍微大一點就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其實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過來人也表示到給孩子報興趣班之間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的聽信一些宣傳人員的一面之詞。
  • 孩子三歲前的「壞習慣」,是智商高的體現,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所以教育孩子要趁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可能因為心理跟生理的發育不成熟,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作為父母要懂得分辨跟判斷孩子的各種行為,要知道孩子這些行為背後想要表達的真實含義,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當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要及時教育孩子,及時往正確的方向引導孩子。
  • 快開學了,監督孩子摒棄4種壞習慣,培養4種好習慣,受益終生
    習慣的重要性即將開學,讓我們摒棄4種壞習慣,養成4種良好的好習慣。4種壞習慣:1.沉迷電子產品:沉迷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等,只會讓孩子對學習越來越感到不喜。2.整天睡懶覺: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亂,生物鐘打亂了要調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 孩子叛逆語言背後的秘密
    當孩子說「不」的時候,每一個家長都會不自覺的認為是孩子在抗拒、在逆反,很少去耐心的詢問或者觀察這個簡單的「不」字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秘密。試試想想把剛剛對話中的寶寶換成家裡的其他成年人成員,比如,妻子,老公結果會怎麼樣。「老公,吃飯吧」「不,我今天不想吃」「你中午吃多了?」或者「你不舒服?」「是不是今天的飯菜不合你胃口?」
  • 害苦孩子一生的5大壞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因為生理和心理髮育還不成熟,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如果我們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致命弱點!兒童時期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也最容易養成壞習慣!孩子自私、叛逆、磨蹭、暴躁、不合群等負面人格的滋長,就是家長在這一時期對不良行為習慣沒有及時糾正造成的。
  • 孩子「搶玩具、愛打人」,怎麼說都不聽,試試「壞習慣抹除法」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也會有自己的理性思維,也會克制自己的個人需求,但是這也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很多父母都等不及,一般都會用說教,企圖改造孩子。因為父母的話並不影響孩子的手頭動作,所以孩子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被允許的。自然也不會改正自己的壞習慣,時間長了孩子也會習慣父母的這種大呼小叫的行為。
  • 孩子不聽話?家長應理性對待,善於溝通發現問題所在
    前言家長總覺得聽話就是壞孩子,但其實不聽話和壞孩子之間還是有差別的,希望家長可以理性並且謹慎的看待孩子的行為。,他們背後都有一些掩藏起來的「小秘密」,只是家長還沒有找到他們的閃光點而已。所以才會對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有誤解,覺得他們是壞孩子。說到底,只是他們對於家長的要求或者管理有不同意見,無法做到言聽計從罷了。不聽話孩子背後的優勢所謂的不聽話,只能說明孩子此刻已經有了獨立意識,他們想要得到大人的肯定。
  • 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腐蝕孩子,家長要學會「隔離」
    導讀: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腐蝕孩子,家長要學會「隔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腐蝕孩子,家長要學會「隔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擦亮眼睛的意思、解釋及成語接龍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5-28 12:07:48 瀏覽:1次 擦亮眼睛 擦亮眼睛的意思 擦亮眼睛是什麼意思 擦亮眼睛什麼意思 擦亮眼睛的近義詞 擦亮眼睛的反義詞 擦亮眼睛的拼音
  • 期中考試後,孩子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這背後的秘密竟是……
    其實,所謂「粗心」,看上去是表面的不經意、不小心,帶有偶然性,可背後,很可能有著一定的「必然性」。這種表象背後的深層原因,究竟是什麼呢?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有沒有相應的解決辦法?期中考試結束後,拿到了成績單的老師和家長們,今天這篇文章,或許能夠解答一些您心中的疑問。
  •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高達53.6%,別讓習慣,害了孩子的眼睛
    醫生一看完複查報告,就跟我說,「弟弟用眼習慣不對,總是喜歡歪腦袋和眯著眼睛看東西吧,所以右眼過度疲勞,反而損害了視力健康」。一語中的。弟弟現場還覺得好玩,趕緊跟醫生示範了什麼叫「歪腦袋和眯著眼睛看東西」,我內心真是好笑又無奈。
  • 廣州日報:選「金牌外教」,擦亮眼睛很重要
    原標題:選「金牌外教」,擦亮眼睛很重要   「金牌外教」竟是初中生!據新華社報導,一些幼兒園、中小學聘請的所謂「金牌外教」名不副實,有的竟只有初中學歷,有的還留有案底。   當前,在不少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等,外教的「出鏡率」越來越高。
  • 孩子吃飯時有3種「壞習慣」,家長別不當回事,餐桌禮儀體現教養
    好的習慣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但是不好的習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差勁。尤其是吃飯的習慣,更需要我們著重注意才是。,尤其是一些老一輩人,在哄孩子方面更不懂得把握度,所以導致很多孩子在餐桌上面成為了小霸王,對待孩子的行為長輩也屬於默許的態度。
  • 如何改變孩子的壞習慣?理解「行為模型」,孩子養成好習慣
    而要養成一個壞習慣周期則更加短,因為壞習慣往往不需要任何要求,所以不會產生任何心理壓力;並且,一些壞習慣可以給人短暫的喜悅,為了這種喜悅人會不斷地重複,進而成為一種習慣。要想改變孩子的壞習慣,我們就得先知道孩子的行為習慣究竟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