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搶玩具、愛打人」,怎麼說都不聽,試試「壞習慣抹除法」

2020-12-22 羊駝媽媽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一言不合就摔東西,同樣的玩具非要搶別人的,被父母兇幾下甚至會動手打人。這樣的熊孩子,相信每家都有,但是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做?父母思考過這件事嗎?

孩子的行為毫無規律可循,看似隨意,其實只是缺乏理性

很多父母在照顧自家孩子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家孩子的行為很難讓人理解,比如一些孩子喜歡往樓下扔東西,還有一些孩子喜歡拆玩具。

這種看似任性又隨意的舉動,只是因為孩子的思維模式中缺少理性。

換句話說:孩子只想做讓自己更快樂的事,更注重自己的意願,更在乎自己的感受,這樣一來孩子,孩子所做的舉動其實也可以理解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也會有自己的理性思維,也會克制自己的個人需求,但是這也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很多父母都等不及,一般都會用說教,企圖改造孩子。

父母說破嘴皮娃也不聽,其實是因為孩子認為:父母默許了自己的行為

孩子搶玩具,愛打人還摔東西,父母說了千遍萬遍,甚至嘴皮都說破孩子還是不聽,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其實父母只顧說,而不制止孩子的行為,不懲罰孩子的話,孩子也會對父母的話視而不見。因為父母的話並不影響孩子的手頭動作,所以孩子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被允許的。

自然也不會改正自己的壞習慣,時間長了孩子也會習慣父母的這種大呼小叫的行為。

娃怎麼說都不聽試試,父母可以「壞習慣抹除法」

父母怎麼說孩子都不聽,可以試試壞習慣抹除法,當孩子的犯錯的時候,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懲罰,要讓孩子做一些自己覺得痛苦的事,這樣的話,才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記憶。

孩子的行為效果會被弱化,每次孩子想要動手打人的時候,想到打人的後果會讓自己感到痛苦,孩子自然也會收斂很多,這種現象是應用了「效果律」後帶來的後果。

簡而言之,就是孩子無論做任何事,父母都要對孩子做出客觀的評價,比如,孩子揪壞了家裡花盆裡的話,父母就要把花拿走,並且告訴孩子,你不好好對待花,花再也不會回來了。

孩子看到了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下次便不會再手欠去揪花,因為孩子判斷某件事能不能做,主要就是看事情的效果。如果事情產生的結果對孩子不利,孩子也會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處罰。

除此之外,孩子壞習慣改不掉,其實也是因為父母這幾個方面沒做好

延時享樂孩子總是心急,總是愛打人發洩自己的情緒,主要是因為父母平時給孩子的特權太多,總是包容孩子,以至於讓孩子認為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如果妥協,孩子就會以自己的感受為主。這樣自私的想法,如果孩子不能夠改正的話,以後管教孩子也會更費勁。

因此,父母可以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延時享樂以上,每次都要讓孩子多等待一會,培養孩子的耐心。

父母沒有培養孩子的界限感孩子做客愛搶別人的玩具,其實也是因為現在很多父母沒有培養孩子的界限感。沒有清楚地告訴孩子哪些是自己的東西,哪些是別人的玩具,別人的玩具自己不能碰。

父母從小就跟孩子三令五申這件事,多給孩子一些反饋,孩子也會逐漸分清界限,這樣的也會減少搶玩具的行為。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共情特質當孩子動手打人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適度反擊,讓孩子也感受到疼。這樣孩子就能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傷害,為了保護自己,孩子也不會再輕易動手。

這其實就是孩子缺乏共情特質,共情特質就是父母和孩子互相理解對方,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比如,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父母要非常誠懇地說:我懂你,我知道你不高興,不開心。用這類話,取得孩子的信任,讓孩子放下對自己的戒備心,後續兩個人的溝通才能繼續進行。

父母這樣做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平復孩子的緊張的心情,增強孩子情緒控制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

孩子的理性思維得到提升之後,才會明辨是非,減少一些不理智行為的出現。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孩子的學習能力如果能進一步提升的話,對事物的見解也會更深刻,也會有更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父母教育起來也比較輕鬆。

注意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父母如果想要孩子的理性思維得到提升,就不能讓孩子總是被情緒控制,父母也要教會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迅速使自己冷靜下來,這樣的話,孩子的脾氣也會改善。

想要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教會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冷靜下來,再和別人溝通。

羊駝媽媽心裡話:

理性思維強的孩子,不僅管教起來更容易,而且情緒管理能力也非常強,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優勢。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家孩子也愛摔東西,愛打人嗎?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本文編輯:李木子

相關焦點

  • 寶寶愛搶玩具,試試這5招管教,能有效改掉孩子壞習慣
    搶東西估計是寶寶們最常見的相處模式了,尤其是有二孩的家庭。孖寶今年兩歲半,倆娃一起生活一起長大,從小就喜歡搶彼此的東西。每天上演世界大戰:搶零食搶玩具搶被子,即使是一模一樣的,也要爭奪一番甚至大打出手。大寶比較沒有攻擊性,但是會捍衛自己的玩具,將它緊緊抱在懷中不放手。小寶身體比姐姐壯實,也更有攻擊性,看到喜歡的,就會直接撲上去搶。溝通教育試過,黑臉發火試過,效果都不佳。
  • 物權思維:孩子愛搶玩具,不是「壞」,家長別因為誤會傷了孩子
    高大男孩的父母說:「你比人家大,怎麼不知道讓著點弟弟呢?」,小男孩父母說:「你怎麼隨便搶別人東西,我教你的禮貌都忘記了嗎?」。這時候,高大男孩和小男孩反應出奇得一致,都不覺得自己有錯。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孩子因為搶玩具發生爭吵,怎麼勸說都不管用。
  • 孩子愛搶玩具,怎麼說孩子才肯聽?孩子:別跟我講道理!
    最初,大池子裡只有我女兒和一個小男孩,兩個孩子沒什麼交流,很安靜地各自玩水。不一會兒,來了一個稍大一些的小男孩,兩個男孩都想要玩灑水壺,在家長的調解下,他們起初也沒有大的衝突,但漸漸便執拗起來(大概和年齡段有關),不管對方玩什麼,另一個都要爭搶不休。
  • 淺談怎樣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有很多專業的母嬰博主應該都分析過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以及我實際的運用。 其實孩子的行為都有背後的目的,他打人(指的是6歲前無意識的打人)可能是家長沒有好好給以引導,所以孩子在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或者想法的時候,就會用打人的方法來表現。 比如我的小侄女,小妞妞精靈古怪,非常聰明,但是一歲十個月了,會說的詞彙還很少,並且不願意開口學說話。
  • 乖寶寶變身「小土匪」,孩子搶玩具別急著訓,搶玩具源於自我發展
    跑去詢問原因,原來是3歲的小可非要從瑞瑞手裡搶玩具,瑞瑞提議交換,小可也不同意。爭搶之中,小可把瑞瑞推倒在地了。面對搶玩具的孩子,引導試試這三招老師特別跟那位孩子的家長做了溝通,才知道這家人認為:這是孩子的天性,會隨著年齡增長改善。然而,班主任直接指出:雖然自我中心可以理解,但如果不加以引導,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社交發展。那該怎麼辦呢?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試下面的幾招。
  • 孩子搶別的小朋友玩具,家長該怎麼辦?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高度
    當面對自己寶寶愛搶玩具時,一般家長的做法;第一種 威脅型不許搶了,再搶就帶你回家,再搶我就打你了,這樣說,剛開始孩子還能接受,時間久了依然會搶。第二種 哄騙型別搶了,一會媽媽帶你去超市買一個比這個更好的,時間久了,孩子容易愛攀比 。第三種 不去處理這樣的家長一般都是自己的寶寶佔優勢,就會說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吧,不去管他們。
  • 世界兒童難題:搶玩具!家長做好這6點,不讓孩子被別人教育
    不管怎麼說,公共場合掌摑孩子,這樣的行為合適嗎?況且,還是別人的孩子!當這件事被媒體報導後,有網友評論:該男子的行為確實不該!自己不出面,別的小朋友會不會以後就這樣欺負她?幫孩子搶回來?會不會以後別的小朋友覺得她霸道不和她玩?其實,想要不再糾結,還得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熱衷於「搶玩具」!
  • 幼兒園孩子搶玩具被孤立,家長不要寵溺,培養他們好習慣
    小姐妹把孩子從老家帶回來準備上幼兒園,在老家可能是因為就這麼一個寶貝,讓爺爺奶奶給慣得不成樣子,剛回來第一天帶孩子去小區遊樂場玩耍的時候,他就搶了一個小女孩的玩具,那個小女孩哇哇直哭,弄得對方家長火冒三丈的,好說歹說才了結了這件事。
  • 不要小看孩子搶玩具
    玩具被搶了不敢搶回來≠孩子慫、窩囊孩子的東西被搶了,不搶回來,有可能是本身孩子性格就是如此,比較溫和,不愛有什麼衝突,沒想過要搶回來。也有可能是心理還沒發育到敢搶回來的的程度。其次,如果東西所屬權明確,不管來搶東西的人是誰,是家裡其他兄弟姐妹,還是好朋友、同學,都需要要明確告訴孩子,東西是你的,你不想給,可以要回來。小時候也遇到過被搶玩具的時候,媽媽總是蹲下來,安慰道:「媽媽知道你被搶了玩具很是傷心,他搶你玩具是不對的,但是你可以試著拿回來。」
  • 孩子喜歡搶別人的玩具?從小培養孩子「物權意識」,很重要
    不少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都會因為搶其他小朋友或是和被其他小朋友搶玩具而哭鬧不止,甚至是大打出手。有時看著孩子帶傷回家,讓父母都心疼不已。其實,父母不知道的是,解決孩子喜歡搶別人玩具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就足夠了。
  • 孩子亂扔玩具還不愛整理!媽媽天天跟在孩子屁股撿玩具,令人抓狂
    每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親戚來家裡的時候也會給瀟瀟買很多的玩具和零食,家裡玩具多到都快放不下了。但是瀟瀟有個壞習慣,每次玩完玩具都不會整理歸納,喜歡亂丟玩具,媽媽怎麼說都不聽。有的時候,瀟瀟被媽媽嘮叨煩了就會表面上應付媽媽,答應會自己收拾,但是當媽媽轉身去忙其他事情的時候,再回來發現瀟瀟早就跑沒影了,房間裡依舊亂糟糟,所有玩具都扔在地上和床上,這讓瀟瀟的媽媽十分氣憤。
  • 孩子搶玩具怎麼辦?教你5招輕鬆化解
    艾嘉今年3歲,媽媽發現他特別愛搶別人的玩具。一天,媽媽帶他在小區裡玩耍,艾嘉看到好多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就湊過去,把其中一個小男孩的玩具搶了過來,高聲說:「這是我的!」小男孩立馬就哭了。後來媽媽跟艾嘉講道理,讓他把玩具還給小男孩,艾嘉不答應。媽媽感到很無奈,不知道該怎樣教育他。孩子爭搶玩具不僅影響人際關係,而且有些年輕父母也會常常因為孩子之間的爭奪而鬧得不愉快。當孩子搶奪他人的玩具時,父母該如何做呢?父母需要了解孩子搶奪別人玩具背後的心理特點,這樣才能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 孩子怎麼說都不聽,家長要懂親子溝通的藝術,試試「五指大法」
    如今教育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頭等大事了,特別在現在的理念下似乎孩子都打罵不得,面對孩子叛逆、難管教、頂嘴、不聽話等等表現,家長也都頭疼不已,恨不得有一個機器可以將孩子瞬間變成乖寶寶。但其實確實存在能夠讓孩子變得聽話懂事好交流的&34;,那就是正確的溝通技巧。
  • 寶寶搶玩具怎麼處理
    寶寶搶玩具怎麼處理2020-12-03 18:02:4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孩子對玩具從來都沒有抵抗力,即使自己手裡已經有了很多玩具,也會搶別人的玩具。這讓很多家長總是感到特別的尷尬,不論家長怎麼說,大部分孩子就是改不了,因此很多家長都表示束手無策。那麼,寶寶搶玩具怎麼處理?
  • 孩子玩具被其它寶寶搶了咋辦?
    搶玩具是孩子之間經常發生的「戰爭」,也是讓父母大費腦筋的難題:既不想讓孩子被欺負,又不想孩子去欺負別人,怎麼辦?,小朋友都單獨放在一間房間玩。兒子一進去,不管他拿到什麼玩具,房間裡的另一個小朋友都會把玩具搶走。我本來以為他會哭,沒想到,他不動聲色,又去拿別的玩具。有一次,他拿到了一堆積木。當那個小朋友再來搶玩具時,他就遞給小朋友一個,並對他說:「我給你一個,你別再要我的了!」那個小朋友拿走一個,又去搶他的,他又遞給一個給小朋友說:「我再給你一個,你別再要我的了!」這次,小朋友終於不再搶他的玩具了。
  • 孩子之間搶玩具,該怎麼辦?
    然而,很多媽媽卻因此產生了苦惱:孩子之間搶玩具起爭執還傷了大人的和氣,該怎麼辦? 曾有網友爆料說,親戚孩子想要自家孩子最愛的小木馬玩具,因為覺得孩子有權力處理自己的玩具,所以並沒有讓孩子給出自己的玩具,事後,親戚發朋友圈指責:孩子不懂事,連家長也不懂事。最後,該網友還被親戚拉黑。
  • 公共場所,孩子間搶玩具該怎麼辦?
    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那就是兩個孩子的父母為了孩子在公共場合玩玩具的事情,而大打出手。不是進了警察局就是進了醫院。這樣做,真心讓人覺得非常難堪啊!不僅沒有給孩子做到榜樣的作用,說不定還給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呢。可是,如果公共場合,孩子們搶玩具,就不能管了嗎?那倒也未必。只是,要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了。
  • 寶寶不喜歡收拾玩具,扔的到處都是怎麼辦?試試這3點建議
    很多寶媽表示,本來不想給寶寶買太多玩具,可是不知怎麼地,發現家裡的玩具還是越來越多,有時候寶寶玩得嗨,把所有玩具都「請「出來以後,簡直感覺下不了腳。玩具都被「請」出來,簡直下不了腳寶寶喜歡玩玩具本身是件好事,可以鍛鍊寶寶動手能力,提高寶寶智力水平。
  • 孩子搶別人玩具怎麼辦?
    這時候兩個孩子的家長也過來了,搶玩具那個孩子的家長連忙道歉,讓孩子把東西歸還,可她就是不肯,也哭了起來,弄得家長一時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這是因為孩子從一歲多起,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們會覺得我所能見到的都是我的,所以,會經常因為「搶玩具」爆發衝突。
  • 孩子總是喜歡搶別人玩具?先別急著訓斥,可以試試這樣做
    可沒多會就傳來了心心的尖叫聲,一看,原來是兩個孩子在搶玩具。小胖的力氣比較大,所以佔上風,於是心心尖叫著希望媽媽來幫她。看著兩個孩子搶的滿臉通紅,兩個媽媽趕快把孩子分開了。因為玩具是小胖帶過來了,心心媽媽呵斥了心心一通,結果心心反應極大,哭天喊地,撒潑打滾的,像受了什麼天大的委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