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小寶在我家小區的兒童遊樂區玩,當時有好幾個小朋友,開始時,小寶有點害羞,總是躲在一邊,後來突然就活躍起來了,還主動找別的小朋友玩。
可是不一會,我突然聽到一陣哭聲,循聲望去,小寶也在那兒,我趕緊跑過去,原來是一個小朋友搶了其他小朋友的洋娃娃。
這時候兩個孩子的家長也過來了,搶玩具那個孩子的家長連忙道歉,讓孩子把東西歸還,可她就是不肯,也哭了起來,弄得家長一時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玩具,總是別人的好!」對很多孩子來說,這是常態。
即便他有一輛更大更酷炫的玩具車,也可能不及小夥伴的那個沒有巴掌大的汽車模型有意思。
這是因為孩子從一歲多起,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們會覺得我所能見到的都是我的,所以,會經常因為「搶玩具」爆發衝突。
其實,每次衝突發生時,都是一次教育的良機,我們可以趁此機會告訴孩子:
首先需要讓他們分清「你的、我的、別人的、大家的」,讓孩子有物權概念。
我家小寶剛開始學刷牙的時候,我會告訴她:「這是爸爸的牙刷、這是媽媽的牙刷,這個帶小貓咪圖案的是你的牙刷。」
這樣小寶在年幼的時候,就基本建立起了物權的概念。
其次,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比如,想玩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不可以搶奪,我們可以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和別人交換著玩。
平時帶孩子出門之前,可以試著詢問孩子哪些玩具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交換,哪些不想交換。有些玩具孩子可能特別喜歡,並不願意交換,所以要提前徵求孩子的意見。
另外,如果在一些公眾場合,玩一些公共玩具,可以遵循「輪流玩」的原則,告訴孩子,等一會就輪到你玩了,我們再等幾分鐘。
如果玩具比較大,可以鼓勵小朋友一起玩,這樣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遵守規則。
當發現孩子搶別人東西,要堅決的阻止,不需要呵斥或懲罰,只需把孩子隔離開,等他冷靜下來,告訴他這種行為是不可以的。
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忘掉要搶的物品。
當孩子維護自己東西的時候,也要堅決支持他、幫助他,用大人的身份向其他孩子要回被搶的物品。這是在做正確的事情,不是以大欺小,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對方家長縱容孩子橫行霸道,並不是我們應該委屈自己孩子的理由。
下面說幾點,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時候,應該要遵循的原則,來幫助孩子們解決衝突:
1、孩子自己帶來的東西,孩子有絕對的支配權,如果別的小朋友想要玩,可以鼓勵孩子分享,但如果孩子不願意,也一定要尊重他的選擇。
2、如果是公共的物品,誰先拿到就誰先玩,不可以搶對方手裡正在玩的東西。如果想玩別的孩子放在身邊的物品,一定要問過他是否還在玩。
3、對於比較大的玩具,鼓勵孩子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如果一起玩不能做到和平相處,那可以家長主持計時輪流玩。
4、帶著孩子去小朋友家做客,讓孩子帶一件可以分享給對方的玩具,而不是炫耀卻不讓對方玩的玩具。
5、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可以讓孩子藏起幾件他不想要分享的玩具。
孩子搶玩具,是孩子「長大」的表現,家長們需要用正確的方法予以指導,千萬不要礙於面子,就讓寶寶受委屈,當然也不能一味縱容孩子。
最後,願每個孩子都能守護好自己心愛之物,也尊重其他人的心愛之物,和誰都能愉快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