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鄉村振興特色精品村巡展之南沙街鹿頸村 公共事業促民生 村容...

2021-01-16 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網訊日前,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其中,南沙街鹿頸村榮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成為南沙唯一獲此殊榮的村莊。據了解,鹿頸村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村內文化事業和社會公共事業的發展,不斷完善村容村貌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同時,鹿頸村還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資源的村落,曾在村內發現先秦遺址,南沙天后宮、蒲州炮臺等也坐落在村中。

大力發展村內社會公共事業

近日,在鹿頸村農家書屋中,不少村民到此處看書學習,享受安靜的閱讀環境。臨近中午,不少村內的老人到書屋附近的長者飯堂就餐,他們手中拿著各自的飯盒,志願者們為老人們打上熱騰騰的飯菜和湯水。

「我們村內建設有公辦幼兒園、小學,能充分滿足村民子女的教育需求。同事,村內還配備村居衛生站,做到大病有保障,小病不出村,解決村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鹿頸村村委書記梁順有介紹說,鹿頸村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村內文化事業和社會公共事業的建設,目前村內建有「一站式」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輻射半徑達3.5平方公裡,內設民政和勞動保障、計生和外來人口管理、村容建設、經濟和資產管理等4個事務窗口。

據悉,在鹿頸村內還配有黨員之家、社區書屋、老人活動中心、曲藝社、精成龍獅體育會、文藝表演舞臺、燈光籃球場等公共服務設施。「我們村的曲藝社曾經在比賽和活動中取得過多項榮譽。」梁順有介紹道,村民們每逢周二、周四和周末的晚上,就會自發到曲藝社內,練習樂器、粵曲和粵劇等,在每年春節及重大節日,村內都會組織舉行曲藝、舞獅活動。

汙水終端處理設施完成率達100%

同時,梁順有說,鹿頸村通過道路改造、村運動場所改造、鹿頸公園改造、自來水改造等項目,不斷完善村容村貌及配套設施的建設。目前,村內道路硬底化達100%,下水道覆蓋率達100%,並安裝環保街燈,路兩旁種上花草樹木。

據了解,鹿頸村還開展雨汙分流工程,全村汙水終端處理設施完成率達到100%,基本完成小微水體整治任務,建立完善長效管護機制,實現小微水體「三無」目標,基本消除村莊黑臭水體。鹿頸村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成立垃圾分類領導小組和考核小組,定期入戶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全面營造乾淨整潔的村落環境。梁順有表示,鹿頸村正在加快推進舊村改造和留用地開發項目的建設,為村民創造更美好的居住環境。

此外,鹿頸村還是南沙一個有著豐富文化遺產的村落,曾經在村內發現先秦遺址,並成功挖掘出有1具完好的、仰身直肢的男性人骨架,被命名為廣州「南沙人」。在鹿頸村的蒲洲山上,則坐落著蒲洲炮臺。炮臺為古代海防軍事設施,屬虎門炮臺大角炮臺,始建於光緒十一年,有炮池3處,有坑道和彈藥房等。1982年,虎門炮臺(南沙部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連結:先秦「南沙人」是什麼樣的?

20世紀90年代初,鹿頸村村民在村邊挖沙發現一批石器和各種印花陶片。2000年經考古勘探,確認遺址面積有1萬多平方米。遺址中發掘出陶器、石器、骨器等生產、生活用品以及一些由獸牙和貝殼製成的裝飾品。有的陶片敲擊呈金屬聲,燒成溫度可達千度以上。此外,還在此遺址早期文化層發現村落墓地和僅餘的2座葬墓。

2000年11月—2001年7月,廣州市文物考古所在南沙街道鹿頸村東側先秦遺址的地層堆積中發現大量石器,清理出土坑墓1座,其中有1具完好、仰身直肢的男性人骨架,並有4件隨葬的陶器。經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鑑定,該具人骨架屬於亞美人種,身高170釐米,年齡在45—50歲之間,距今有3000多年歷史,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專家根據該骨架復原成頭像,並命名為廣州「南沙人」。

鹿頸遺址的發掘不僅為廣州史前研究提供重要資料,對於研究環珠江口區域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考古編年、社會歷史進程和文化面貌也有重要意義。鹿頸遺址文物的發現證實了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在南沙從事捕撈、採集、狩獵等活動,這是當時廣州人生產生活水平的標誌。(舒霞、陳欣妍、李夏同)

相關焦點

  • 鹿頸村致力發展紅色遊鄉村遊
    近年來,鹿頸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有力抓手,先後成功創建「廣東省宜居示範村莊」、「廣東名村」、「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十大美麗鄉村」……一系列榮譽獲得的背後,離不開該村黨總支部的堅強領導和真抓實幹,團結帶領村民群眾投身美麗鄉村建設。該村黨總支部也因此被評為2018年惠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現在村裡環境好、路也修得好,住著很舒服!」
  • 普寧市廣太鎮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精品村,濃墨書寫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
    「四大示範工程」為抓手,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平寶山村結合村莊區位優勢、資源稟賦,深化全域景觀設計,在村居民房外牆上繪製漂亮的牆繪,既給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別樣的色彩,又在潛移默化中滋潤了村民的精神土壤……這是普寧市廣太鎮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生動體現。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濟寧這些村莊入選2020年山東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精品旅遊特色村)
    近年來,全省各級文化旅遊和發展改革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培育了一批鄉村旅遊精品項目,有效助力了鄉村全面振興。根據各市推薦申報村莊名單,省文化和旅遊廳、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對申報單位進行評審驗收,經研究,決定命名濟南市長清區萬德街道馬套村等62個村莊為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精品旅遊特色村)。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_新華報業網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梅江區:村美業興民安康 鄉村振興繪新圖
    此時走進西陽鎮直坑村,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悄然鋪開:五隻「白鷺」站在河中小島休憩,河岸景觀賞心悅目,太陽能路燈夾道而立,昔日荒地變身休閒廣場,在乾淨整潔的村道上散步成了村民茶餘飯後的最佳選擇…… 「水韻直坑」,是梅江區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一個縮影。
  • 春節特別節目 | 寧德: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今天的節目,讓我們一起來關注寧德是如何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邁出堅實的新步伐。2020年12月29日,記者來到霞浦三沙鎮東壁村,黃昏時分,沐浴在晚霞裡的東壁村,流光溢彩。在東壁村境內的G228國道上,星星點點坐落著多家民宿,在這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再只是詩中的文字,而是真切的絕美體驗。
  • 邳州新山河村:省定薄弱村的鄉村振興路
    邳州新山河村:省定薄弱村的鄉村振興路 發布日期:2018-12-13 07:27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新山河村位於邳州市邳城鎮,土地面積3156畝,人口5864過去,村集體沒有任何經營性收入,還背負著200多萬元的外債,是2016年省定的經濟薄弱村和徐州軟弱後進村。而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新調整的村支「兩委」班子,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路。發展現代產業:輸血變造血壯大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首要條件,貧困村要長遠發展,基礎在產業。新山河村依山傍水,擁有270畝龍鳳鴨河的開闊水域。
  • 2019浙江省美麗鄉村示範鄉鎮、特色精品村名單公布,溫州數量最多!
    小布從市農村農業局了解到,近日,經綜合驗收評定,我市共有13個鄉鎮(街道)入選為2019年度浙江省美麗鄉村示範鄉鎮,45個村入選為2019年度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20個村入選為2019年度浙江省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1個村入選為2019年度浙江省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示範村
  • 充分認識「鄉村旅遊重點村」助力鄉村振興的意義
    《草案》對鄉村振興中如何發展文化和旅遊業等作出了明確規定,提出國家支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區、農村創業園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鄉村旅遊重點村等的建設;各級政府應當支持特色農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鄉村產業的發展。這是我國首次將鄉村旅遊發展和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列入法律條文,以法律形式確立鄉村旅遊開發和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在鄉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
  • 2018,廣州鄉村振興都做了什麼?
    筆者從市委鄉村振興辦了解到,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起步平穩、開局良好,各項工作布局全面展開。一、組織領導和總體部署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有關會議精神,專題研究全市鄉村振興工作。
  • 新縣舉辦「百村傳承 百村振興」重點村黨支部書記專題培訓班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錢洪波)10月10日至11日,新縣第一批「百村傳承·百村振興」重點村黨支部書記專題培訓班在大別山鄉村振興學院舉辦。新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黃永林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為進一步培養和貯備「能說會幹」頭雁隊伍,引領推動新縣鄉村全面振興發展,新縣縣委組織部利用兩天時間對新縣第一批「百村傳承·百村振興」25個重點村的黨支部書記進行禮儀與口才專題培訓。培訓班先後邀請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曹薇薇、大別山幹部學院對外聯絡部部長韓宗平、新縣縣委組織部原副部長劉光鋒等專家教師為學員傳授社交禮儀、鄉村推介、演講與口才等知識。
  • 五一期間 廣州8條特色鄉村旅遊線路等你約
    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 通訊員 花宣)五一期間,在廣州賞田園風光,8條特色鄉村旅遊線路等你約。4月30日,廣州市第94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復市新聞發布會(「廣州人遊廣州」新聞發布會暨「美麗鄉村 快樂旅遊」啟動儀式),在花都區塱頭古村舉行。現場,增城、白雲、番禺、花都、南沙、從化等各區紛紛推介「五一」鄉村旅遊產品。
  • 晉安區壽山鄉前洋村:因地制宜,振興鄉村
    前洋村氣候、區位條件優越,山林地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農業發展條件良好,先後引進了龍晶(佰利)葡萄觀光園、省農科院轉基因水稻中試與產業化基地等現代都市農業項目,以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為導向,融合「數字鄉村」建設,重點打造集產、銷、研、學於一體的「農夫集市」,服務全省農業、農村發展,構建出一個政府引導、農企供給、農技農金支撐、民眾消費的生態體系。
  • 前洋村:黨建引領促發展 美麗鄉村闖新路
    前洋村振興廣場。記者鄒家驊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趙昕玥  走進晉安區壽山鄉前洋村,只見村容整潔、空氣清新、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村綜合服務場所內,活動中心、老人休息室、娛樂室、婦女之家、餐廳、廚房、圖書館、村史館、村民創業致富服務室等各種功能場所一應俱全,村民們或聊天下棋,或鍛鍊身體,或看書學習,活動豐富多彩……  位於綜合服務場所二樓的創業致富服務室,是村民陳晶經常「光顧」的地方。「我經營一家生態農場,但生產的西瓜、蜂蜜等產品常常遇到銷售難題。
  • 德化縣赤水鎮西洋村: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之路
    泉州網4月13日訊 近日,在德化縣赤水鎮西洋村植樹現場,鎮、村黨員挽起袖子、熱情高漲,三人一組、分工協作,挖坑、扶苗、培土、澆水……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雖然天空下起濛濛細雨,但擋不住大家的植樹熱情。  「以黨建為引領,增強支部黨員責任感與使命感,激發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積極性,是鄉村振興的基本保證。而發展鄉村旅遊,提升人居環境是關鍵。」
  • 因地制宜 一村一品 台州溫嶺的鄉村振興特色實踐
    應有盡有的溫嶺,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村莊脫貧、脫亂、脫弱,形成百花齊放之勢。在溫嶺,無論是海天一色的海濱風光,還是蟬鳴鳥叫的綠山之景,總有一處讓你一見鍾情,流連忘返。  4月10日,浙江在線記者走進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溫嶺,感受溫嶺百變村莊的神奇魅力。
  •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思考
    村集體經濟的強弱關係到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解決質量,關係到黨在農村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關係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成與敗。
  • 【鄉村振興進行時】村強民富 景美人和 ——古田縣奏響鄉村振興...
    01農,天下之大業也。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也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翠屏湖 錢錦承 攝 古田縣副縣長劉曉兵說,在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時代答卷的進程中,地處群山之間、江湖之畔的古田縣厚植生態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走出了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符合古田實際的鄉村振興之路,讓老百姓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 推產業、保生態、促文明……保亭不斷探索鄉村振興的發展之道
    推產業、保生態、促文明……這些是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近年來發展的一個個縮影。2019年4月,保亭正式摘掉了國定貧困縣的「帽子」,沒有摘掉的是持續推進鄉村發展的決心。保亭通過扶持特色農業、發展鄉村旅遊、改善人居環境等多項措施並舉,將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描繪鄉村振興戰略的美好圖景。航拍保亭保城鎮什聘村委會什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