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奮戰上海街頭的「維克斯」6噸坦克

2020-12-18 新民晚報數字報
  因為國力有限,抗戰期間,中國軍隊很少將裝甲兵投入交戰,其中淞滬會戰是第一場有大量中國坦克參戰的現代化戰役,在這場戰役中,來自英國的「維克斯」6噸坦克成為重要的作戰力量。遺憾的是,由於受到市區建築限制和戰術呆板,這些坦克取得的戰果極為有限。

  曾是「標準坦克」

  一戰結束後,多數歐洲國家停止發展坦克,只有英國還在勉力維持,不過他們開發新坦克的目的是為了出口。1928年,英國維克斯公司推出「維克斯」6噸坦克,該坦克採用兩種武器方案:A型安裝2個並排的機槍塔,每座塔內安裝1挺「維克斯」機槍(口徑7.7毫米),分別由1名機槍手操縱;B型則只安裝1個大型炮塔,安裝1門口徑47毫米的火炮和1挺口徑7.7毫米的並列機槍,炮塔內只有1名乘員。

  這種坦克推出後,維克斯公司曾向英國陸軍推銷過,但英軍手頭拮据,測試一番後就沒有下文了。於是,維克斯公司轉而向外推銷,這種性能可靠、維修方便、售價「親民」的坦克大受歡迎。據統計,中國、蘇聯、波蘭、暹羅(今泰國)、芬蘭、日本等10餘個國家購買這種坦克,蘇聯和波蘭更是購買了「維克斯」的技術專利和許可證,自行改進生產。此外,義大利、匈牙利、日本等國研製坦克時,都或多或少參考了「維克斯」6噸坦克的設計,堪稱「標準坦克」。

  血戰黃浦江畔

  1934年,中國政府訂購20輛「維克斯」6噸坦克,這些坦克都配屬給陸軍裝甲兵團戰車營第1連。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後,裝甲兵團奉命趕赴前線。這時,戰車營第1連的20輛坦克分成4個排,每排5輛坦克。「維克斯」6噸坦克的47毫米炮在500米外的穿甲威力達25毫米,對日軍的坦克和裝甲車均能構成較大威脅。中國軍隊對這些「鐵疙瘩」寄予了厚望。

  8月19日,戰車營第1、2連奉命配屬第87師突襲楊樹浦,這也是抗戰中國裝甲兵的首戰。戰鬥最初打得頗為順利,「維克斯」坦克順利突入靠近黃浦江的日軍陣地,但由於中國軍隊缺乏步坦協同訓練,步兵被日軍火力隔斷,孤軍深入的坦克在楊樹浦街市裡被日軍炮火包圍,第1連連長鄭紹俞和第2連連長郭恆建犧牲,至少3輛「維克斯」坦克被擊毀。

  雖然遭受嚴重損失,但戰車營於8月21日再次參戰,第1連集中5輛「維克斯」6噸坦克,配合第36師沿兆豐路與公平路突進。當晚22時,第1連的坦克冒著日軍炮火中反覆衝殺,連續突破日軍數道防線,但步兵部隊仍為日軍火力所阻,無法跟上,再次形成坦克單打獨鬥的局面,結果又被日軍炮火擊毀2輛。

  戰至9月22日,「維克斯」坦克損失殆盡,不得不撤出戰場。此後,中國軍隊將剩餘的「維克斯」坦克全數編入第200師的戰車團,參加在河南蘭封的會戰,在此戰中又損失3輛。隨著蘇聯援助的82輛T-26輕型坦克陸續到位,中國軍隊遂將僅存的幾輛「維克斯」坦克轉交給搬遷到湖南的裝甲兵學校,充當教學用車,發揮最後的餘熱。   松林

相關焦點

  • 新民晚報數字報-掌握快速記憶法 孩子將終身受益
    5月18日下午,文新大廈2樓報告廳,新民晚報小記者超能訓練營體驗會如期舉行,60多位學生家長把報告廳擠得水洩不通
  • 二戰中國坦克盤點,進口了很多兩三噸重的坦克!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大系列——二戰中國坦克盤點!二戰時期中國工業雖然弱小,但引進了很多其他國家的坦克,款式多達數十種,觀史君將分多期盤點,關注我的百家號,持續獲取更多內容!圖為德國一號坦克,重5噸,配兩挺7.92毫米口徑機槍,時速40公裡。
  • 新民晚報數字報-暮春的懷念(上)
    祈望你在彼岸優雅怡然,  與天國的故親相依,  懷念你,乃珊——上海Lady  ——你從不曾離我們遠去!   這是2013年10月28日上午,我在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小禮堂舉行的「程乃珊追思暨安葬儀式」上的發言《從未曾離我們遠去》的節錄。
  • 春日著色畫山水 - 新民晚報數字報
    林景星  陳鎮銘先生早先曾為《新民晚報》「夜光杯」設計刊頭畫,三十年前,我和他相識
  • 新民晚報數字報-上海 上海
    (組詩) 流 雲    日前遊上海,為其海納百川的氣度、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感動,賦詩一組
  • 新民晚報數字報-小朋友用樹葉拼貼畫「留」住秋天
    昨天,通過本報四季花展官方微信「上海花城」報名的10多個親子家庭和來自民辦童園實驗小學的20多名小朋友一起,齊聚共青森林公園,用樹葉拼貼畫「留」住秋天,為秋季森林花展畫上圓滿句號。昨天,百名市民也來到濱江森林公園市民花田,通過種植崇明水仙的方式,為秋季森林花展「留」下濃濃芳香。  歷時近三個月的「老鳳祥」2013年上海秋季森林花展今天閉幕。
  • M22「蟬」式坦克的誕生之路,美國空降坦克的研發史
    1941年軍方對克裡斯蒂1938坦克進行測試1941年5月2日,T9機載坦克的計劃藍圖誕生;坦克的重量為7.5噸、長3.5米、寬2.1米、高1.68米。武器可以採用37毫米的M3反坦克炮或者57毫米的M1A1反坦克炮,旋轉炮塔必須配備陀螺儀穩定器,機組人員為2-3名。
  • 新民晚報七十年史:好稿疊出 毀譽參半
    《新民晚報》在讀者中聲譽日隆,經濟效益持續增長,職工收入年年提高。部分新聞單位的採編人員都在設法調入晚報,應屆畢業生中要求到晚報來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晚報職工愛崗敬業,素質提高。體現在版面上,是採編人員好稿迭出。  1993年9月,被稱為「世界第一斜拉橋」的上海楊浦大橋,僅用了二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就大功告成。這又是一個堪稱奇蹟的大新聞。
  • 晚報「精神糧食」年年要「進補」 新民晚報讀者服務日活動上午舉辦
    圖說:新民晚報攤位前人頭攢動 新民晚報記者 孫仲欽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總有一種牽掛會如期而至,總有一種感情會歷久彌新。今天上午,隨著新民晚報聯合上海郵政App「訂了麼」「公園便民收訂暨新民晚報讀者服務日活動」的舉行。
  • 二戰前,有一群用「蠢驢精神」造坦克的波蘭人
    為此,他們再次將目光投向英國,1930年代,他們購買了6噸重的維克斯E型坦克,打算以此作為未來坦克的開發藍本。維克斯E型的實車照片,這裡是一輛安裝了並列式機槍塔的型號  1931年5月,一個特別委員會被派往英國,並同維克斯公司籤訂了50輛維克斯E型坦克的採購合同。
  • 新民晚報數字報-衣服上殘留的「三手煙」同樣可致癌
    ◆ 吳瑞蓮  今年3月1日起,上海室內公共場所將全面禁菸。
  • 我和葉永烈先生在《新民晚報》上「相識」
    原創 王紀銓 上海老底子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我和葉永烈先生>在《新民晚報》上「相識」王紀銓不久前在網絡上查找資料,意外發現已故作家葉永烈先生在2008年6月寫的一篇文章中,全文引用了筆者在2000年高考結束後,發表於《新民晚報》教育版面「桃李芬芳」上的一篇小文,這也引起了我對往事的回憶。
  • 新民晚報數字報-恆牙掉了還能「再長出來」?
    今年「9.20」全國愛牙日來臨之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蔣欣泉教授領導的口腔再生醫學團隊傳出將再生醫學最新研究成果與口腔修復臨床結合,朝人類實現恆牙掉了還能「重生」修復口腔頜面部缺損組織及治癒口腔疾病的夢想邁出了堅實一步。
  • 願中國晚報越來越好 祝新民晚報生日快樂——與會嘉賓寄語中國晚報...
    圖說:中國晚報工作協會第34屆年會 新民晚報記者 劉歆 陶磊 王凱 攝(下同)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第34屆年會今天在上海閔行寶龍艾美酒店召開。全國各地117家晚報媒體的社長、總編輯參會。
  • 新民晚報中學生足球賽邀你報名啦!
    我們的世界盃10月5日、6日和18日,第35屆「上港—上汽」杯新民晚報中學生足球賽將在上海體育場外場(天然草)拉開戰幕,「我們的世界盃」終於來了!為此,我們將招募本屆賽事學生裁判、學生記者,不僅可以接受專業培訓,還可以在晚報杯現場親身實踐!
  • 新民晚報數字報-我收藏上海書展入場券
    2006年下半年,承蒙上海書店出版社厚愛,將我的書列入出版計劃,470幅和6萬字的原創圖文,經出版社編輯那澤民精心裝幀編輯,於2006年底正式出版。  2007年上海書展開幕前夕,出版社告知新書將在本屆書展上櫃迎客。開幕那天,我早早購票入場,看到自己的書擺放在上海書店出版社展位上,激動興奮之際,內心不免有點誠惶誠恐,讀者如何評價尚不得而知。
  • 新民晚報數字報-懷念詩翁李瑛
    還清晰地記得:1991年初,我剛從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學院中文教學的崗位上賦退不久,為了更好地賞讀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的李瑛那首情辭韻節三美、宜於朗誦的新詩《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的賞讀,我寫了一篇千餘字題為「讀出詩的情意美——淺談《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的朗讀」的賞析文章,刊登在當年3月20日《漢語拼音報》上。
  • 新民晚報數字報-你還想加我的微信嗎
    我在香港編過新聞周刊,到了鳳凰衛視又做新聞評論和時事節目主持,有了網際網路就一直摸索弄份個人的電子報,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自媒體」。北京奧運那年,我與鳳凰網合作試著為中移動辦一份個人手機報,每天選發十幾條短新聞加短評,內部測試反映相當不錯,可惜最後還是無法正式推出。
  • 新民晚報數字報-男低音之王帕佩
    每年6月下旬至7月底的慕尼黑歌劇節,是世界樂壇引人注目的音樂盛事,其主要特色為:在一周左右內能夠不重複地上演不同的劇目;歌劇導演的理念前衛,製作先進;明星大腕雲集,演出陣容一流。歌劇節的演出在慕尼黑分幾處進行,主要場所是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和王子劇院(又名攝政王劇院)。    這是我第三次光臨慕尼黑歌劇節。
  • 新民晚報數字報-上海城市劇院劇場
    坐落於上海閔行區莘莊地鐵站南廣場都市路4889號的城市劇院,是上海西南地域的文化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