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有一群用「蠢驢精神」造坦克的波蘭人

2020-12-25 遊民星空

  就像眾多河流匯聚成大海一樣,坦克的發展歷程也並非只存在一條主線——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情況尤其如此,為了追求理想的設計,許多國家都會進行探索:其中一部分成了傳奇武器,但更多卻被鎖進了檔案櫃,並被後人忘卻。

  但這些武器中卻有一些異類,它們並非性能不佳,而只是因為誕生在了相對弱小的國家手裡。波蘭坦克就是其中之一——但如果你是《坦克世界》的死忠,又應該對它們不會陌生:不久前,波蘭坦克線剛被添加進了1.1版本中。


《坦克世界》1.1的主打是波蘭線,另外,該版本還增加了蘇聯的「核戰坦克」——279工程……如果國服真的會開始大更新,不知是否會跳過1.0、從1.1直接開始……

  雖然在現實中,這些坦克要麼在1939年灰飛煙滅,要麼根本沒有走下繪圖板,但這絕不意味著它們不值一提。事實上,從某些角度,它們可謂極富創意:如果波蘭人有更發達的工業,或是更充裕的時間,這些創意將結出碩果。但遺憾的是,由於戰爭爆發,它們都註定會淪為鏡花水月。

FT-17和TK/TKS:貌不驚人的小車,波蘭國產坦克的源頭

  為何弱小的波蘭會自主開發坦克?答案與其戰略環境有關。當時,波蘭被夾在了兩個強國之間,不僅如此,它和這些國家的關係還異常惡劣。在西面,是波蘭傳統的敵人——德國,在1933年、納粹黨上臺後,雙方爆發戰爭已成為時間問題。而在東面,則是強大的社會主義蘇聯,他們將波蘭視為帝國主義代理人。種種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讓波蘭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


1920年代的波蘭愛國宣傳畫,其中顯示了這個國家危機四伏的戰略環境

  正是因此,自誕生之初,波蘭便將國防當成了重中之重,1930年代,其軍費佔財政支出的比例甚至超過了50%。同時,波蘭人也清楚地意識到,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一旦爆發戰爭,西方的支援很難及時趕到,於是,在獨立後,該國便開始在一無所有的基礎上,建設自己的軍事工業。

  同樣的情況適用於坦克,1939年時,除卻少數零件,波蘭已經具備了獨立生產這種武器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也是常年努力的結果——1927年,其製造的第一輛坦克便走下了生產線。

  波蘭最早國產坦克的藍本,是一戰時法國設計的FT-17——它們也是波蘭陸軍早期裝備的、最重要的裝甲車輛。雖然以後來的標準,FT-17的問題很多,但在一戰結束時,它們卻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型號。正是因此,在1919年、波蘭剛組建軍隊後不久,便立刻向法國進口了多達120輛的FT-17。


波蘭陸軍早期裝備的FT-17坦克,這是一部裝備了短管火炮的型號


在波蘭陸軍早期裝備的FT-17中,有一輛的經歷尤其傳奇,它在同蘇俄的戰爭中被俘獲,後來被蘇方轉交給阿富汗,後來,這輛坦克在2001年的阿富汗反恐戰爭中落到了北約盟國手中,最後又被轉交給了波蘭

  在這120輛FT-17中,有75輛安裝了短身管火炮,另外45輛安裝了機槍。後來,這種外貌滑稽的武器也成了波蘭首批國產坦克的雛形——它們是用許可生產的方式建造的:具體來說,就是法國提供圖紙和零件,波蘭人負責組裝。

  但FT-17已經落後,波蘭軍隊同樣渴望更先進的設計。其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引進技術,但問題在於,他們不僅資金有限,也沒有多少可選的餘地:事實上,即使在西方國家,工程師們也只是在摸索中前進。

  最終,囊中羞澀的波蘭人選擇了英國開發的「超輕型坦克」,這種坦克最大的特點就是廉價:1925-1928年期間,英國的卡登-勞埃德公司開發了多種產品,在尺寸上,它們甚至比今天的迷你轎車還小。但即使如此,波蘭人還是從它們身上看到了一些價值。


卡登-勞埃德Mk.VI型超輕型坦克,這種貌不驚人的坦克引起了引起了波蘭軍隊的強烈興趣

  其中,最令他們感興趣的是卡登-勞埃德Mk.VI型(Carden-Loyd Mk.VI)。該車輛只有不到2.5米長,裝甲只能抵禦步槍子彈,但它們的性價比卻是軍方樂於接受的。1929年,波蘭將一輛該型車帶回國內,測試結果非常理想。最終,波蘭人購買了該型號的全部生產技術。


1930年代初,波蘭軍隊的超輕型坦克,其中左側就是下文提到的TK-1坦克,第二輛則是TK-2,一種基於TK-1修改而成的試驗型號,遠處則是從英國進口的原裝卡登-勞埃德坦克

  但波蘭人的目標不止於此,因為他們同樣注意到Mk.VI型存在缺陷,首先,它的減震系統非常糟糕,甚至短途越野也會令乘員精疲力竭;其動力設備也需要改進,尤其是需要更換成更適合波蘭軍隊維護的型號。因此,在購入這種車輛之後,波蘭工程師們便忙碌起來,最終推出了TK-1,雖然它仍是英國產品的改進版,但無可否認,波蘭人邁出了第一步。在TK-1的基礎上,波蘭人不久又推出了改進版TK-3。 


波蘭卡登-勞埃德、TK-1、TK-3、TK-S系列超輕型坦克的全家福,注意它們在車體和行走裝置上的區別

  作為二戰前波蘭產量最多的坦克,TK-3還擁有大量的衍生型。其中最著名的是1933年後陸續服役的TKS,與原版相比,該車最大的變化在於改變了車體的外觀,駕駛員的視野也有所改進。

  和TK-3一樣,TKS的武器也是機槍,但一部分車輛在1939年換裝了20毫米機關炮。雖然戰爭爆發時,只有不到30輛改裝完成,但憑藉低矮的外觀和高射速的武器,它們在某些場合仍被證明非常致命。其中一個最有名的例子是羅曼·奧利克(Roman Orlik)車組,在1939年9月18和19日,利用路基和樹叢的掩護,他們從側面擊毀了至少7輛德國坦克。


裝備20毫米炮的TKS坦克,在1939年的戰爭期間,它被證明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伏擊武器


《坦克世界》有一種勳章紀念的就是奧利克車組的事跡,其中,你需要駕駛輕坦、擊毀至少兩輛等級更高的車輛

7TP:波蘭製造,英國血統

  但問題在於,無論是FT-17還是TK/TKS,都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坦克。同時,軍隊都渴望獲得更強大的武器。為此,他們再次將目光投向英國,1930年代,他們購買了6噸重的維克斯E型坦克,打算以此作為未來坦克的開發藍本。


維克斯E型的實車照片,這裡是一輛安裝了並列式機槍塔的型號

  1931年5月,一個特別委員會被派往英國,並同維克斯公司籤訂了50輛維克斯E型坦克的採購合同。這50輛坦克包括兩個型號,其中一部分是安裝兩個機槍塔的A型,其餘則是安裝火炮的B型,另外,英方還應當轉讓生產許可——整個協議在1931年9月籤訂。


維克斯E型在1930年代的軍火市場上很受歡迎,這裡展示的就是國軍裝備的一個衍生型號——F型的彩繪,這些坦克曾參加過淞滬會戰

  1930年代初,維克斯E型坦克無疑是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寵兒,它被出口到至少12個國家,其中一個最著名的用戶是中國的國民黨陸軍;還有一些車輛被出售給蘇聯,後者以此為基礎,開發出了知名的T-26系列。不過,波蘭陸軍卻認維克斯E型存在問題,比如發動機冷卻系統表現不佳,這讓他們沒有照搬原始的設計。

  在1932年底,波蘭的設計師們開始忙碌起來,其中一個方案被稱為VAU-33,從中衍生出了戰前波蘭最優秀的坦克——即7TP,其代號的含義是「波蘭製造的7噸級坦克」。


戰前,接受檢閱的7TP坦克縱隊

  儘管在外觀上有類似之處,但7TP的內部設備卻和原型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其中一個例子是動力系統,7TP使用的是一臺瑞士生產的紹爾柴油發動機,與原版的汽油發動機相比,柴油機不僅起火概率更低,而且馬力更為強勁;另一個創新之處在於坦克上的潛望鏡,這種潛望鏡由天才的設計師魯道夫·貢德拉赫(Rudolf Gunlach)設計,可以提供360度的視野。至於其防護則與維克斯E型相當,最大裝甲厚度為17毫米。


貢德拉赫潛望鏡的設計圖,它允許乘員僅用這一部設備,就能夠觀察周圍360度的環境,這種潛望鏡在戰爭期間廣泛裝備在了盟軍和蘇聯的坦克上

  到1935年,已有兩輛7TP的雙炮塔原型車竣工——但它們只安裝了機槍,但此時,技術發展已經表明,安裝機槍的坦克很難勝任戰場環境,在對付裝甲車輛和堅固掩體時尤其如此——總而言之,為7TP安裝火炮已經勢在必行。

  1936年,瑞典的博福斯公司為7TP研製了一種炮塔,其中容納了一門37毫米炮,後來,這種炮塔被廣泛安裝在7TP坦克上。按照統計,在戰前波蘭生產的132輛7TP中,有110輛都是安裝該炮塔的版本,其餘22輛則依舊保留著機槍。


《坦克世界》中的7TP坦克,但該車的炮塔形狀和實車存在差異

  1937年後,7TP坦克的批量工作開始,坦克的大部分零件都在國內生產,並最終送到位於華沙郊外切霍維採(Czechowice)的F-1工廠接受總裝。由於規模有限、任務繁重,該工廠從來沒有滿足過波蘭陸軍的需要。

  在批量生產開始前,7TP坦克便已小批量交付部隊,其中第一個用戶是波蘭陸軍裝甲兵訓練中心,該中心1934年在華沙成立,後來搬到了華沙西北的莫德林(Modlin)。1935年8月,該中心收到了第一批交付的7TP坦克,至於一線部隊則還要等待更長時間。


1939年,在廠房中建造的7TP坦克,有限的工業規模極大影響了這種武器的產量


1938年10月,參與佔領波蘭-捷克爭議領土——切欣工業區的7TP坦克

  作為波蘭軍隊的尖子部隊,波蘭第3裝甲營直到1938年才全部更換完7TP。在同一年,該營麾下有一個連參加了夏季演習——這也是它們第一次在公眾面前集體亮相,同年10月,該型又接受了一次「準實戰」考驗:當時,其麾下的部分坦克被派往西南邊境,佔領了一片與捷克存在爭議的地區。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坦克世界專區

1 2 3 下一頁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

相關焦點

  • 二戰前的波蘭有多強,為何敢揚言「三天滅掉德國」?
    波蘭人不僅沒有感到絲毫恐慌反而不斷挑釁甚至威脅德國,波蘭實際的獨裁者雷茲·斯米格維元帥宣稱「波蘭要與德國戰爭,德國將無法避免,一旦發生戰爭,波蘭人將在三天內佔領德國」。那麼波蘭人到底哪來的底氣敢放如此豪言?波蘭人到底有多強?二戰前的波蘭,雖然比不上英美蘇,但也是世界上數得著的小強,實力不容小視。
  • 二戰最牛逼的越獄:一群精英戰俘用木頭、床單和小米粥造了架飛機
    二戰最牛逼的越獄:一群精英戰俘用木頭、床單和小米粥造了架飛機二戰時期的德國,瘋狂戰績讓所有人都氣憤不已,這讓很多人對德國這個國家偏見更加的多,覺得德國人都是冷酷無情的,就像是冷面殺手一般的存在,而在二戰時期,如果戰俘落到了德國軍人的手裡,那麼肯定也會遭到飛人的待遇吧
  • 二戰前德國為何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看百變星君38t坦克就知道了
    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是德國發動二戰的重要底氣來源,該國雖然面積不算大,但是卻有著數一數二的軍事工業,輕重武器產能讓德國垂涎不已。僅是二戰前該國研發的38t輕型坦克,就曾被德軍當成裝甲主力,還發展出多種變形。
  • 二戰中國坦克盤點,進口了很多兩三噸重的坦克!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大系列——二戰中國坦克盤點!二戰時期中國工業雖然弱小,但引進了很多其他國家的坦克,款式多達數十種,觀史君將分多期盤點,關注我的百家號,持續獲取更多內容!圖為德國一號坦克,重5噸,配兩挺7.92毫米口徑機槍,時速40公裡。
  • 二戰中讓人嘀笑皆非的奇葩一幕:此國竟用騎兵單挑坦克!
    一個久為流傳的掌故,說二戰初期,德軍進攻波蘭時,波軍騎兵提著長矛衝向德軍坦克。並且,此說法還繪聲繪色,講波蘭軍隊根本不曉得坦克的厲害,還以為像木馬圍城那般,只是一個外表偽裝的空殼殼呢。結果呢……結果相信這事的人,都被騙了。
  • 二戰揭秘:波蘭戰役裡德國是怎樣使用閃擊戰的
    可以想一想,一群人被瓢潑大雨淋遍全身的感覺,而這不是雨,是奪人性命的炮彈。弱小的波蘭人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如何的弱小。波蘭戰區內的所有人類建築都經歷了人間浩劫,甚至連自己的空軍基地也被炮火炸的不能正常起飛,可以說波蘭這次毫無反抗之力。波蘭戰鬥區的指揮部、交通、軍火庫,更是沒能倖免,一時間基本陷入了癱瘓的局面。一位經歷過二戰的波蘭老兵這樣說到:這輩子從沒見過如此高強度的轟炸,見到之時就是死去之日。
  • 二戰前,波蘭為何敢說「三天滅亡德國」這樣的話?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波蘭說這狠話的時間,雖說是「二戰前」,但距離二戰爆發還遠得很——1922年,波蘭名將兼著名畫家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放話:「波蘭一旦與德國發生戰爭,德國將無法迴避,波蘭人將在三天內佔領德國。」這話算吹牛不?此時還真不算。
  • 帶床墊的單人坦克,二戰前德國的奇思妙想
    一戰後,輕型、超輕型坦克一度風靡世界,考慮到那時候裝甲戰還處在探索階段,許多人腦海裡的戰鬥仍是步兵抱著步槍衝鋒的場景,這種輕裝甲觀點也就不足為奇了,雖然二戰時德國的裝甲部隊一度橫掃歐洲,不過該國曾經的裝甲建設道路上也曾受到過超輕型坦克的影響。
  • 二戰中最好的輕型坦克,M24霞飛坦克,曾擊毀過虎式坦克
    二戰,不僅是重型坦克的戰場,輕型坦克也有自己的作用。在對付工兵,碉堡和支援時,輕型坦克的作用就被體現出來了。今天小編就來講講二戰中最好的輕型坦克,M24霞飛坦克。M24霞飛坦克是20世紀40年代美國通用汽車卡迪拉克分公司研製的一種輕型坦克。
  • 二戰德國九號、十號坦克,為了忽悠盟軍編造的坦克
    二戰打到1944年,德國國內工業生產難以支撐前線,尤其是坦克,在盟軍進攻面前損失慘重,工廠生產幾乎無法彌補前線的損失。但是德國坦克也不是完全沒有優勢,更強的自行車戰鬥力是最明顯的優勢,也是盟軍最可怕的地方,他們一直在關注德國新型裝甲武器的研發。
  • 斯柯達產的小坦克好在哪裡?才讓德軍在二戰時愛不釋手
    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斯柯達生產的LT-38型坦克,粗略觀看外表後的第一感覺,就是這輛車好像沒什麼出彩的地方。細細觀看後,它還是個鉚接的外殼。那到底是什麼,讓德軍對這輛不起眼的小車深感興趣呢?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戰前坦克研發與斯柯達兵工廠只要上過歷史課的人都應該清楚,捷克斯洛伐克雖然在二戰時期沒有什麼戲份,但它被德國所吞併,正是歐洲戰事即將爆發的最後一次預警。
  • 二戰波蘭,慘痛遭遇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即使是曾號稱有百萬雄師的波蘭,也在德國引以為豪的閃電戰下被虐的體無完膚。其實當時的德軍不僅有成千上萬的坦克、飛機,此外他們還私下聯繫了蘇聯人來瓜分波蘭的土地。就這樣波蘭人的國土被侵佔,但他們卻從沒有放下手中的武器,停止抵抗侵略者。現在來分析一下德國之所以可以如此迅速的戰勝波蘭是有很多因素的。
  • 從遊戲論操縱二戰坦克的「正確姿勢」(圖文)
    事實上,被擊穿之後,坦克內部的情況實際是相當慘烈。用個不恰當的比方:想像一下你和兩名同伴,站在和電梯間一樣大的空間中,突然一顆炮彈朝你們飛來的景象——而這一幕,也是坦克被擊穿前一剎那的情景。接下來的場面,是車內天昏地暗,火焰四起,各種碎片四下橫飛。它們將從三個方面殺傷乘員:首先是炮彈的彈頭——擊穿裝甲後,它就像一把看不見的利刃,以極高的速度飛向乘員和設備。
  • 在《紅警2》中,遇到一群光稜坦克,蘇軍陣營該如何防禦呢?
    在《紅色警戒》中,要說,盟軍最強的坦克是什麼的話,玩家們第一時間會聯想到光稜坦克,很多玩家都喜歡造一大批光稜坦克去衝人家,就算你是困難AI也沒用,在面對集群優勢的光稜坦克群時,只有被削的份,那麼,這裡就有個讓人好奇的了,假設你是蘇軍陣營,對面是盟軍陣營,派遣了一群光稜坦克來衝你,你該如何防禦呢?
  • 世嘉也會造坦克?亂入《坦克世界》中的雪絨花號
    能夠在《坦克世界》這個養老遊戲留下來的玩家一定很清楚,雖然打著「二戰」和「史實」的口號,但隨著內容的不斷擴展,那些實際造出的坦克數量漸漸變得不夠用來填充科技樹了。白毛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便開始找資料、找原型,從僅存在圖紙和資料的那些未生產的計劃車型入手,最後終於走上了瞎編原創的不歸路。
  • 二戰最優秀的輕型坦克就是它:M24霞飛輕型坦克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薩沙帶大家看一看。它是俄國最大的坦克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坦克博物館。該館擁有290輛坦克實車展品,分別歸屬11個國家,從3噸的輕型坦克到180噸超重型坦克什麼都有。
  • 【遊戲推薦】二戰卡通風格坦克大戰:Tanks on the Easter
    【遊戲推薦】二戰卡通風格坦克大戰:Tanks on the Easter 2019-02-17 21:52  Game Force
  • 爆炸小哥,用樂高積木打造二戰坦克軍團,你能說出幾種型號?
    但是人類的科技,卻因為二戰爆發,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動。航空,原子能,各種制式坦克,頻繁出現在戰場上。雖然戰爭的年代早過去,但是很多人卻用不同的方式,紀念這段黑暗歷史。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小哥,留著爆炸髮型,卻用樂高積木拼裝出,二戰期間的坦克模型。
  • 為了省錢,二戰後期德國用廢棄坦克炮塔修碉堡
    豹式坦克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納粹德國中名為「託特」的一個組織(承攬各種工程的一個組織),向高層人士提出了一個建議:通過拆卸那些老舊的坦克炮塔,然後再在地基構建碉堡,將坦克炮塔與碉堡進行組合而且,在這些編號上,他們給這些碉堡都配有統一的名稱:Regelbau,這個名稱的意思用中文翻譯過來將就是:「標準設計」。
  • 二戰末期推出的百夫長坦克,如何成為英國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
    如果提起英國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英國那些奇葩的坦克,比如說瑪蒂爾達Ⅱ步兵坦克、十字軍巡洋坦克、邱吉爾步兵坦克之類的存在。畢竟英國人在二戰中因為生產了太多奇形怪狀的坦克,所以說給人一個看法就是他們只能生產這樣的坦克。但實際上英國在二戰末期設計出了英國第一代主戰坦克——百夫長坦克,也是這款百夫長坦克,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挨了核爆後,還能繼續服役的主戰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