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產的小坦克好在哪裡?才讓德軍在二戰時愛不釋手

2021-01-08 戰史百字

捷克斯洛伐克的坦克在二戰時期給人留下的印象並不是很深刻,畢竟面對德國入侵的時候,抵抗能力還沒有法國、波蘭強。但關於他們自產的坦克,在落入德軍之手後,還是享有一定名望的,也不知道被誰先捧起來的?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斯柯達生產的LT-38型坦克,粗略觀看外表後的第一感覺,就是這輛車好像沒什麼出彩的地方。細細觀看後,它還是個鉚接的外殼。那到底是什麼,讓德軍對這輛不起眼的小車深感興趣呢?

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戰前坦克研發與斯柯達兵工廠

只要上過歷史課的人都應該清楚,捷克斯洛伐克雖然在二戰時期沒有什麼戲份,但它被德國所吞併,正是歐洲戰事即將爆發的最後一次預警。其前身可以看成奧匈帝國,在一戰的時候算是主角,自身實力自然不容小覷。奧匈帝國戰敗後,摩拉維亞、斯洛伐克等地組成了一個獨立國家,即是捷克斯洛伐克。別看經歷了如此之大的動蕩,但工業基礎卻沒有被落下,在當時的十大工業化國家中,捷克斯洛伐克排在了第六名的位置,僅次於法國。有如此雄厚的工業基礎,在坦克研發上自然不會落後。

一戰結束之後沒多久,捷克斯洛伐克就開始了新式坦克的研發工作,和當時的大多數國家一樣,他們也曾將目光放在了超輕型坦克上,畢竟距財大氣粗的等級還差了不少。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LT-33超輕型坦克。迷你的體型、無炮塔的結構、武器以機槍為主外加兩名乘員,這一造型在當時還是很常見的,甚至還是波蘭在二戰時期的主力戰車,均源自英國的卡登·羅伊德戰車。但捷克斯洛伐克可沒準備開著它迎接二戰,新型坦克的研發一直在持續,直到誕生了LT-38型,捷克斯洛伐克就被德國吞併了。

提到捷克的坦克,就不得不提到當時的斯柯達兵工廠。它起源於1859年,前身是皮爾森機械廠,奧普戰爭爆發後,廠裡的營生跌落到了谷底。而最終拯救它的,就是皮爾森機械廠的首席工程師,埃米爾·斯柯達,過程就不多說了,但也就是因此走向了軍工的道路。1869年,斯柯達買下了皮爾森工廠,並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至於斯柯達兵工廠成就體現,除了坦克之外,亦有常規汽車(二戰後汽車部門分離了出來)、牽引火炮等等,順便一提,那挺無限彈藥的「捷克式輕機槍」跟斯柯達沒關係。而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斯柯達兵工廠也成為了最大的獲利之一。

LT-38輕型坦克的誕生和屬性

「38」代表的是年份,在它之前還有LT-35型,其實這輛車才是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主力,同樣也全部被德軍接手。而LT-38型,在被吞併之初,其實只有20輛被成功交付給了捷克的軍隊。1936年的時候,針對LT-35輕型坦克的改進就被提了出來,到1938年的時候,新型的LT-38就誕生了。慕尼黑會議結束之後局勢的緊張程度加劇,這輛新坦克的直接被推上了日程。1939年3月16日,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對接收的武器進行了測試,意外地發現了這輛小坦克還不錯,因此斯柯達工廠得以繼續生產。其實在這之前斯柯達兵工廠產的坦克已經名聲在外,對於LT-38坦克,瑞典亦有引進計劃。

LT-38輕型坦克全重9.5噸,前裝甲最大厚度30mm,E型號在防禦方面進行了增強,前裝甲可達50mm。主武器是一門37mm坦克炮外加兩挺ZB53機槍,在二戰之前的坦克中,這個火力還算是標配。車組成員為4人,動力系統為汽油發動機,普遍的後置前驅結構,最快移動速度可達每小時42公裡。懸掛看起來像克裡斯蒂式(蘇聯T34坦克採用的那款),但實際是板簧的,只是負重輪太大擋住了而已。另外文章開頭也已經提到,車體為鉚接。這樣一看,LT-38並不算是一輛強勢的坦克,就實力來看好像還趕不上德國的三號坦克。

至於這輛坦克的優勢所在,直觀的體現就是可靠性上,因工人精益求精的態度,這輛坦克沒那麼容易掉鏈子。除此之外,就要從時間上來看了,和我們熟知的那些二戰坦克相比LT-38固然不強,但當時還是1939年,就算是法國戰役的時候,德軍的主力也是3號坦克,所以在這個時間段裡,LT-38還是可以看的。另外德軍大量使用收繳的坦克和生產線也是一件常事,與捷克斯洛伐克的坦克相比,德軍使用的法制坦克也不在少數,在戰爭後期,也接手了一批義大利坦克。畢竟德國在戰時資源緊迫這個問題從來沒有得到過解決,能用上的就用吧。

德軍手中的LT-38以及大名鼎鼎的「追獵者」

到了德軍手中之後,它除了有了個新塗裝以外,還被重新命名為了Sd.Kfz140 Pz.38(t),挺長得,就簡稱它「pz38」吧。德軍接手斯柯達後,這輛坦克一共生產了1411輛,並不算多。至於所參加的戰事還挺全面的,好像除了北非以外哪都去過。但並沒有什麼優秀的戰績可言,因為基本上只能在二線晃一晃,多數被盟軍俘獲,少部分被擊毀。對於這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坦克,最好的做法就是改裝成其他功能的戰車,自行火炮、殲擊車、防空坦克一類的。德軍也確實這樣做了,進而誕生了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將追獵者算成是PZ38改裝的有些牽強,只是借鑑了底盤而已,車身算是重新設計了,而且產量都是另算的。1943年末,三號突擊炮的生產線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而後德軍要求斯柯達兵工廠代替這條生產線,繼續生產三號突擊炮。但鑑於時間緊迫,斯柯達決定用現有的pz38坦克底盤來生產突擊炮,到了1944年4月的時候,追獵者通過了測試,並進入到了量產的環節。到戰爭結束的時候,總產量超過兩千輛,自身優勢還是很大的,但這並沒有改變德國即將失敗的局面。

追獵者全重15.8噸,前裝甲最厚處為60mm,外加大面積的傾斜姿態,防禦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且因為車身比較迷你,它也沒那麼容易就成為被鎖定的目標。武器為一款48倍徑的75mm炮,不算強,但對付起T34及美制坦克也夠用了。和pz38輕型坦克相比,追獵者才是德軍真正喜愛的。戰爭結束之後,這輛殲擊車竟奇蹟般地沒有被停產,瑞士還進口了一部分,並改名為G13,一直服役到了上世紀70年代。

結語

至於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這輛小坦克,它到底是好用還是不好用,最還要取決於我們的主觀印象,而且僅能停留在印象階段,畢竟誰也沒有開過。換一個角度來看,誰也沒有經過當時的歷史,戰爭是殘酷的,我們在爭論這些冰冰的武器時,何不不多想想那些有血有肉有溫度的生命。

參考文獻《二戰德軍裝甲車輛》、《WWII Vehicles》、《Sd.Kfz140 Pz.38(t) 1939-1942》

相關焦點

  • 二戰德軍坦克身上的數字和字母代表什麼意思?
    李三萬摘要:在二戰時期的很多歷史照片和影片上都可以看到德軍坦克身上都會有數字和字母,那麼這些數字和字母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圖1:二戰時德軍坦克上的數字和字母表示什麼意思?[百家號獨家報導團】在二戰時期的很多歷史照片和影片上都可以看到德軍坦克身上都會有數字和字母,那麼這些數字和字母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 皮薄餡大,卻無堅不摧——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二戰德軍的「埃米爾」重型坦克殲擊車以及「大麥克斯」重型坦克殲擊車。在評論區有讀者朋友問穿甲哥,既然寫了「埃米爾」和「大麥克斯」,不妨也介紹一下同為「敞篷」坦殲的「犀牛」坦克殲擊車?
  • 二戰時步兵如何反坦克?英國只用管子和彈簧,虎式坦克都能打爆
    二戰時,步兵對付坦克最有效的手段,還是各種口徑反坦克平射炮,不過這種武器屬於重裝備一般是營團一級才有,數量極其有限不說,也很難跟上步兵的進攻速度,根本滿足不了戰場上的需求。步兵們大部分時候,只能依靠自己手中的反坦克武器作戰。
  • 二戰英軍裝備171輛空降坦克,諾曼第登陸讓德軍目瞪口呆!
    文/滅霸他爸1944年6月6日,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諾曼第登陸,防守的德軍拼死抵抗,戰鬥最激烈時,戰場上發生了驚人的一幕:只見一批英國坦克從天而降,德軍目瞪口呆,迅速潰退……這並不是科幻小說的橋段
  • 二戰時,日本人是如何評價德軍的?日本武官:嬌生慣養,沒有士氣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同樣都是二戰戰敗國,並且作為二戰中最強的兩支軍隊,日軍卻總是嘲諷德軍,但稍微懂一點軍事的朋友都知道,他們在戰鬥中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不足。
  • KV-2「巨人」重型坦克:1941年停產,又在德軍「服役」了四年?
    文章來源:天下無武 在衛國戰爭中,KV-2重型坦克可以說只是曇花一現。它在二戰前夕登場,擁有52噸的重量,152毫米主炮給敵人帶來無窮威懾。KV-2坦克被德軍稱為「巨人」。德軍除了使用88MM炮外,幾乎沒有摧毀KV-2坦克的有效方式。
  • 被顛倒的「騎兵砍坦克」真相:波蘭騎兵團帶著坦克,德軍反而沒有
    在二戰歷史上,有一場被世人熟知的奇特戰鬥——就是「波蘭騎兵刀砍德軍坦克」。一些二戰類書籍經常引用這個戰例,比如說「宣告騎兵時代的滅亡」,或者是「波蘭騎兵不學現代軍事知識的下場」,甚至誇張為「波蘭騎兵沒見過真正的坦克」。然而事實上,這個所謂「騎兵砍坦克」的故事才真的是一個神話。
  • 從遊戲論操縱二戰坦克的「正確姿勢」(圖文)
    假如讓二戰老兵親自體驗這款遊戲,一定會被種種「不科學」的設定震驚:這體現在坦克中彈後依舊活蹦亂跳的設定上;也體現在近乎「上帝模式」的雷達和小地圖上,更讓人震驚的是,隱藏在掩體後的敵人還會被友軍「點亮」;甚至可以不客氣地說,《坦克世界》存在某種意義上的「無雙模式」。既然如此,真實的情況如何?
  • 二戰前德國為何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看百變星君38t坦克就知道了
    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是德國發動二戰的重要底氣來源,該國雖然面積不算大,但是卻有著數一數二的軍事工業,輕重武器產能讓德國垂涎不已。僅是二戰前該國研發的38t輕型坦克,就曾被德軍當成裝甲主力,還發展出多種變形。
  • 二戰最優秀的輕型坦克就是它:M24霞飛輕型坦克
    霞飛坦克性能比M3/M5斯圖亞特坦克要強得多,二戰期間一共生產了4700輛。本來還可以生產的更多,但德軍很快投降,導致M24輕型坦克的生產終止。M24輕型坦克的防禦力很差,最強的炮塔正面只有38毫米,車體正面不過26毫米,之餘側後更是只有十幾毫米,不堪一擊。坦克只能防禦輕武器和炮彈破片,正面可以抵抗小口徑機關炮而已。對於德軍各種口徑反坦克炮甚至鐵拳反坦克火箭筒,M24輕型坦克都是對付不了的。
  • 二戰;德軍攻勢下的波蘭剪影,淪為廢墟的華沙
    德軍閃擊波蘭正式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面對強大的納粹軍團,波蘭幾乎節節敗退。圖為1939年,從一架德軍中型轟炸機機艙看到的尚未遭襲的波蘭城市。面對德軍強大的制空能力,波蘭政府毫無辦法。圖為納粹德軍入侵波蘭時的先頭部隊。
  • 二戰德軍在前線吃什麼?有款著名巧克力現在也能買到
    一談起二戰時期的德軍,相信許多軍迷可以如數家珍似的羅列出許多話題,比如性能優良的兵器(像虎式重型坦克和88毫米高炮)、帥氣有型的制服、精銳的裝甲擲彈兵等等。不過,如果涉及二戰德軍士兵的夥食情況,可以說沒法與其那些名聲在外的兵器和輝煌戰績相提並論,甚至會出現一種相形見絀、黯然失色的感覺。
  • 二戰德軍坦克王牌魏特曼巔峰之戰,血戰歐洲小村,單挑並摧毀27輛坦克
    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1944年6月6日,希特勒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盟軍開始在諾曼第登陸,本來己在東線手忙腳亂的德軍終於又陷入了兩線作戰的窘境。幾天後,盟軍在灘頭建立了穩固的登陸場,開始逐步向內陸縱深發展。
  • 蘇軍裝甲部隊無腦衝鋒,被德軍坦克殲擊車「教做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德國外,蘇軍下屬的坦克裝甲部隊也因為強大的戰術,和優秀的性能聞名全球。與德國在二戰後期坦克發展逐漸走向極端不同,蘇聯坦克雖然在早期的表現有些差強人意,但是到衛國戰爭後期,蘇聯坦克卻發展出了諸多優秀型號,也發展出了許多優秀的戰術。
  • 法國騎兵坦克,為捍衛法國而生卻淪為德軍俘虜,索瑪S-35中型坦克
    二戰前,法國曾裝備了一種中型坦克,這種坦克皮糙肉厚,速度快。它被稱呼為拿破崙的騎兵,軍官們對它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夠重現法蘭西騎兵的輝煌,但它卻最終沒能守住法蘭西,它就是索瑪S-35坦克。
  • 防守與反擊,詳解二戰德軍步兵師的彈性防禦戰術
    導語:二戰德軍的彈性防禦戰術是從一戰時期的彈性防禦戰術發展來的,但是不論彈性防禦戰術如何發展其核心始終是梯次縱深防禦,二戰彈性防禦戰術與一戰的區別就是防禦縱深被加深了,而且融入了很多新型武器裝備,這導致在防禦細節上有了一系列的變化。
  • 二戰德軍垂死掙扎,掌握「穿越」神器,只因速度太慢錯失良機
    無人機獨到的特點讓其成為現代戰爭中最為奪目的新星,無人機廣泛應用也是今年來才發生。在此之前,無人機極少在戰場中露面,尤其是地面無人機相比較無人飛行器顯得更加神秘。殊不知,二戰時期德國就曾大批量裝備過一款遙控操控的「袖珍」坦克,堪稱無人機鼻祖。
  • 二戰德軍裝甲部隊大出風頭,騎兵部隊卻鮮為人知,百萬軍馬維持千裡...
    二戰中,德國最高指揮部分配給每個師一個滿編的成建制的偵察營,而該偵察營使用的就是軍馬和少量的自行車。 1943年4月,德軍正式組建新兵種「裝甲部隊」(包括坦克和反坦克、重型突擊炮、裝甲偵察、裝甲步兵和摩託化步兵部隊)。原來的騎兵逐漸被吸收到其他步兵單位,或被改造成輕型的半機械化部隊,但昔日的老兵們仍然習慣穿著傳統的鑲金邊騎兵服,軍官們仍然自豪地把自己稱為騎兵。
  • 二戰時期擁有大口徑的炮—KV-2重型坦克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和德國是歐洲戰場上的絕對霸主,特別是他們的陸軍實力,更是無人能出其左右,今天兵哥要說的就是二戰中蘇聯陸軍的一款主力武器,這就是KV-2重型坦克。這款KV-2重型坦克是蘇聯在1940年所生產出的一款坦克,搭載榴彈炮擁有恐怖火力的坦克,因巨大的車體被德軍稱為巨人,也是二戰時期擁有最大口徑的炮。它的車身長度為7米,車身高度為3.3米,車身寬度為3.25米,引擎使用的是V-2K,所搭載的武器裝備有3×7.62毫米 DT MG機槍,152毫米Howitzer M-10火炮。
  • 空前絕後:二戰德軍這款輕型坦克裝甲竟比蘇聯重坦還厚
    提起二戰中德國的坦克,很多人都會想到戰功彪炳的虎式、豹式、虎王等坦克。   VK1601(2號J型)   這兩種坦克的火力都很貧弱,其中1號F型僅裝備了兩挺7.92mm機槍,2號J型的火力稍微好那麼一點,但也僅裝備了機槍與一門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