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裝甲部隊大出風頭,騎兵部隊卻鮮為人知,百萬軍馬維持千裡...

2020-12-24 騰訊網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納粹鐵騎是在德軍大批裝甲部隊的凌厲攻勢中橫掃歐洲大陸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驅動納粹龐大戰爭機器的不是鐵輪,而是大批結隊而行的戰馬。

德軍戰馬啥都幹

二戰期間,德軍馬匹總數保持在110萬左右,正是這百萬軍馬維持著德軍的千裡戰線。德軍1943年之前的舊型德國步兵師,每個師擁有大約5300匹馬、1100輛馬車、950輛汽車和430輛摩託車。

而在1943年,由於東部戰線的廣泛延伸,德軍遇到了嚴重的供給和機動車輛維修困難,各師的機動車輛減少到約400輛汽車和400輛摩託車,而馬匹數量增加至約6300匹。在舊型步兵師裡實現完全摩託化的單位只有反坦克營,絕大多數師作戰行動的實施要依靠馬匹。還有成千上萬的軍馬用於偵察。二戰中,德國最高指揮部分配給每個師一個滿編的成建制的偵察營,而該偵察營使用的就是軍馬和少量的自行車。

1943年4月,德軍正式組建新兵種「裝甲部隊」(包括坦克和反坦克、重型突擊炮、裝甲偵察、裝甲步兵和摩託化步兵部隊)。原來的騎兵逐漸被吸收到其他步兵單位,或被改造成輕型的半機械化部隊,但昔日的老兵們仍然習慣穿著傳統的鑲金邊騎兵服,軍官們仍然自豪地把自己稱為騎兵。

一次摧毀34輛坦克

二戰開始時,德國唯一的獨立騎兵部隊只有第1騎兵旅,總兵力6200人、4200匹馬。1939年9月,編歸德軍第3集團軍指揮的第1騎兵旅在波蘭戰役第一天就投入了戰鬥,但完全被氣勢磅礴的新型裝甲師蓋過風頭。直到戰役第二階段,該師參加了掩護裝甲部隊越過索姆河和塞納河,以及隨後穿越羅亞爾河的作戰行動。第l騎兵師在這些行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每天45-60英裡的速度推進,曾在一次戰鬥中摧毀了34輛坦克。

蘇德戰役初期,第l騎兵師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到6個團,隨著德軍的全速推進,第1騎兵師在戰線中央地帶行動。在德軍到達二戰的戰績頂峰時,該師被轍回到後方去統治佔領的法國,並改編為第24裝甲師。1943年第24裝甲師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被殲滅。

黨衛軍騎兵

黨衛軍在1941年有23個騎兵團,但這些騎兵團的任務是騎術訓練和維持治安。蘇德戰役開始後不久,一個黨衛軍騎兵旅(2個團)被派往前線。其主要任務是在德軍戰線的中部和南部地區作戰,同時也打擊後方的遊擊隊。

1942年6月,該旅被擴編為黨衛軍騎兵師,支援在史達林格勒的第6集團軍,執行側翼掩護和撤退任務。1943年末,撤回波蘭,隨後退至南斯拉夫。1944年3月,該師被派往匈牙利。在那裡,該師編為黨衛軍第22騎兵師,與黨衛軍第1騎兵師一起參加了特蘭西瓦尼亞防衛作戰。

1944年末,兩個騎兵師和德軍其他作戰單位被包圍在布達佩斯,並在該戰役中損失殆盡。這兩個師的殘部合編為黨衛軍第37騎兵師,在奧地利最後反擊蘇軍的戰鬥中被全殲。

二戰蘇聯騎兵

第三帝國末日的哀鳴

雖然戰時德軍曾控制著高加索地區的油田,且德國的軍事工業源源不斷地生產大量的機動車輛,但是過長的戰線和不堪重負的石油消耗,使德軍不得不使用大量的軍用馬匹。戰爭後期,盟軍的空中轟炸加劇了這種趨勢。這使戰馬成為德軍最主要的運輸力量之一。

二戰期間,德國解散騎兵學校而沒有培養新的騎兵軍官,以及德國在勝利頂峰時廢棄騎兵部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個錯誤的決定。而蘇軍騎兵部隊根據戰爭初期的教訓,迅速調整了作戰理論、戰術,得以在蘇聯複雜的地形上成功打擊德軍。

德軍騎兵部隊在二戰中的戰術應用和作戰效果至今仍然值得軍事專家研究,而數以百萬計的騎兵部隊並沒能挽救罪惡納粹的命運。

相關焦點

  • 德軍「最不起眼」部隊,戰場無所適從!一個師連標誌都來不及做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軍給人們的印象:德軍大批裝甲部隊發動「閃電般」凌厲攻勢,並橫掃歐洲大陸的,機械化無疑成為了戰爭初期德軍勝利的法寶。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真正驅動納粹龐大戰爭機器的不僅僅是坦克鐵輪,大批結隊而行的戰馬也功不可沒。
  • 被顛倒的「騎兵砍坦克」真相:波蘭騎兵團帶著坦克,德軍反而沒有
    在二戰歷史上,有一場被世人熟知的奇特戰鬥——就是「波蘭騎兵刀砍德軍坦克」。一些二戰類書籍經常引用這個戰例,比如說「宣告騎兵時代的滅亡」,或者是「波蘭騎兵不學現代軍事知識的下場」,甚至誇張為「波蘭騎兵沒見過真正的坦克」。然而事實上,這個所謂「騎兵砍坦克」的故事才真的是一個神話。
  • 蘇軍裝甲部隊無腦衝鋒,被德軍坦克殲擊車「教做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德國外,蘇軍下屬的坦克裝甲部隊也因為強大的戰術,和優秀的性能聞名全球。與德國在二戰後期坦克發展逐漸走向極端不同,蘇聯坦克雖然在早期的表現有些差強人意,但是到衛國戰爭後期,蘇聯坦克卻發展出了諸多優秀型號,也發展出了許多優秀的戰術。
  • 二戰德國黨衛軍裝甲部隊和國防軍裝甲部隊的不同,誰更強悍一些?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國的裝甲部隊,黨衛軍裝甲師和國防師裝甲師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但誰更強悍一點呢?要從兩個階段看,比如1940年的法國戰役,德國國防軍第7裝甲師和第十裝甲師最為耀眼,在從阿登森林繞過法軍馬奇諾防線戰略穿插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當時的德國黨衛軍裝甲師的戰績還沒有那樣耀眼其它部隊總數都還在建設階段,所以法國戰役中主要是國防軍裝甲師負責主攻,黨衛軍裝甲部隊負責戰場協助同時幹一些髒活,比如以抓遊擊隊的名義進行殺人放火,維護員治安等,相當於憲兵部隊。
  • 二戰中的德國裝甲部隊,如何從崛起走向巔峰,又從巔峰走向衰敗?
    如果說起二戰中的德國裝甲部隊,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德國裝甲兵開著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橫掃戰場,畢竟這是德國最出名的兩款坦克。可若從歷史實際情況出發,德國裝甲部隊也是經歷了一個螺旋式的發展過程,從一窮二白到巔峰時刻,德國的裝甲優勢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甚至有過幾次劣勢時期。
  • 世界最大裝甲部隊基地,佔地880平方公裡比新加坡面積還大!
    佔地880平方公裡的胡德堡軍事基地(Fort Hood),是美國陸軍現役裝甲部隊最大的本土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綜合裝甲部隊基地(比新加坡面積626.4平方公裡還大)。二戰前期德國裝甲部隊的「閃電戰」給美國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為了能夠有效應對德軍,美國陸軍迫切需要建設一座裝甲兵訓練基地,讓每一支前往歐洲的裝甲部隊都能得到充分的訓練最終,新基地選在德克薩斯基林市郊外。1943年6月,在胡德堡軍事基地接受訓練的部隊超過了9.5萬人,這是戰爭期間的最高值。
  • 納粹德國外籍師團「諾德蘭」裝甲師:保衛柏林的最後一支德軍部隊
    恐怕沒人想到,在柏林戰役的最後日子裡,保衛柏林竟然是一支外籍部隊 。1945年4月,蘇聯紅軍發起柏林戰役時,法西斯德國儘管已經日暮途窮,但仍然在做垂死掙扎,可是您知道柏林戰役中頑抗到最後的究竟是哪一支德軍部隊嗎?
  • 二戰;德軍攻勢下的波蘭剪影,淪為廢墟的華沙
    德軍閃擊波蘭正式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面對強大的納粹軍團,波蘭幾乎節節敗退。圖為1939年,從一架德軍中型轟炸機機艙看到的尚未遭襲的波蘭城市。面對德軍強大的制空能力,波蘭政府毫無辦法。圖為納粹德軍入侵波蘭時的先頭部隊。
  • 二戰時期的日本裝甲部隊:由「鐵皮罐頭」組成的鋼鐵洪流
    在德國人發明「閃電戰」後,坦克很快風靡一時,成為二戰戰場上的明星武器和決定性力量,各國都瘋狂發展地面裝甲力量。作為列強之一的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後,在二戰中日本也打造出了自己的「鋼鐵洪流」,不過日本的「鋼鐵洪流」卻有些略顯寒酸,因為日本的坦克裝甲薄、火力弱,就像個鐵皮罐頭。日本的裝甲部隊就是由這些「鐵皮罐頭」組成的。不過日本對自己的「鋼鐵洪流」非常滿意。
  • 二戰波蘭戰役照片:波蘭騎兵對抗德國坦克,蘇德聯手瓜分波蘭
    (圖為德國空軍的飛機轟炸波蘭時拍攝的照片)與此同時,德國的地面部隊也投入進攻,他們以裝甲部隊為先驅,很快就突破了波蘭軍隊的防線,直插波蘭腹地。由于波蘭以平原為主,適合機械化部隊作戰,因此德軍幾乎如入無人之境。在閃電戰的攻勢下,波蘭很難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圖為德軍坦克在波蘭境內行軍)為了對付德國軍隊的突進,波蘭投入了他們引以為傲的騎兵,在當時波蘭擁有11個騎兵旅。
  • 德軍第一次實施閃電戰,數小時突破百萬波蘭軍隊的防線,世界懵了
    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二戰中比較著名的戰事,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1939年9月1日4時40分,德軍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託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德國裝甲部隊與空軍構成的快速縱深挺進力量,將數量龐大但裝備陳舊的波軍迅速撕裂、合圍。
  • 法國騎兵坦克,為捍衛法國而生卻淪為德軍俘虜,索瑪S-35中型坦克
    二戰前,法國曾裝備了一種中型坦克,這種坦克皮糙肉厚,速度快。它被稱呼為拿破崙的騎兵,軍官們對它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夠重現法蘭西騎兵的輝煌,但它卻最終沒能守住法蘭西,它就是索瑪S-35坦克。
  • 裝甲部隊怎樣渡河?德軍M3自行舟橋車大顯神通
    演習中,M3自行舟橋車大顯神通,協助裝甲車隊快速渡河。該車體形巨大,背負兩個舟橋體,在作業時,放下舟橋體開入水中。M3自行舟橋車依靠自身動力行駛,即可單車進行槽渡,又可多車組合成浮橋。M3自行舟橋車組成的浮橋。
  • 二戰德軍3大名將,您覺的誰最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凡爾賽》條約德軍的數量被限制在10萬人,大量德軍一戰將領被強行退伍,而曼施坦因因有顯赫的家世「倖免於難」。且依靠自己的努力,職位從1920年的連長,一路做到了1936年的陸軍總參謀部第一總軍務長,得到了和希特勒為首的納粹德國權力核心接觸的機會。
  • 二戰德軍坦克身上的數字和字母代表什麼意思?
    圖1:二戰時德軍坦克上的數字和字母表示什麼意思?[百家號獨家報導團】在二戰時期的很多歷史照片和影片上都可以看到德軍坦克身上都會有數字和字母,那麼這些數字和字母到底代表什麼意思?答案很簡單,這些寫在坦克身上的數字和字母其實就是德軍坦克的戰術編號,戰術編號,戰術編號,重要的事說三遍。戰術編號就是車輛的身份證號,也是這臺車輛的無線電呼號。二戰時德軍在每輛裝甲戰鬥車輛,包括坦克、裝甲車輛、自行火炮等,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戰術編號,表明這臺車輛在排、連、營,甚至團中的位置。
  • 德國騎兵部隊迅速佔領毫無防禦能力的諾維奇市
    由於陸軍部拒絕提供備戰相關的信息,於是各家報紙在周三的特別號外裡,刊登了更多橫掃東海岸的德軍,駭人聽聞的暴行。根據從雅茅斯、洛斯託夫特和韋伯恩方面千方百計傳出的信息。德軍在這些區域內的登陸行動都相當順利。在登陸場,保護德軍戰線側翼的是第四和第九軍團。
  • 波蘭騎兵用長矛向德國坦克進攻的傳說是假的
    二戰時期,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德軍在入侵波蘭的時候,波蘭騎兵手拿長矛,向德軍坦克發起攻擊,最後英勇犧牲。波蘭騎兵們使用長矛的照片,被義大利戰地記者拍了下來,在歐洲引發了轟動。那麼,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波蘭騎兵有沒有拿著長矛衝向坦克呢?
  • 凱迪拉克的M24霞飛,裝甲能被機槍擊穿,卻是二戰最優秀的輕坦
    二戰打響前,美國陸軍的重型裝備進展趨於停滯。儘管在1920年後新的裝甲作戰理念被不斷提出,亂成一鍋粥的裝甲部隊仍然停滯不前。1939年後,改變了這一局面的人出現了:他就是"美國裝甲兵之父"霞飛少將。"騎兵戰車",裝甲甚至薄弱到無法阻擋100米內7.62×63全威力步槍彈的直射。
  • 二戰蘇德戰爭,為何說蘇軍的大炮打得遠,德軍的裝甲跑得快
    二戰蘇德戰爭,圍繞閃擊戰和大縱深理論誰能技高一籌的爭論一直經久不斷。有人形容蘇軍的勝利是依靠大炮打得遠和拼兵力消耗來抵消德軍的閃擊戰,而德軍的上半場頻繁得手也是依靠閃擊戰的速度和快速機動佔了先機。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蘇軍的消耗戰到底是不是戰勝閃擊戰的根本原因呢?
  • 紅場閱兵的部隊為什麼違反國際慣例?德軍敗退,古德裡安成替罪羊
    德軍的突然入侵,使得東方防線就像一張紙一樣,一捅就破,瞬間崩塌。100多萬的蘇軍被分割、包圍、殲滅。對德軍主攻方向剛剛反應過來的蘇軍最高統帥部,一面調兵遣將,一面加強莫斯科的防務。斯摩稜斯克是通往莫斯科的必經之地,40多萬蘇軍對進攻中的德裝甲集群進行了大反攻。雖然都被擊退,但也消耗一部分德軍實力,並迫使他們轉入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