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閃擊波蘭,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完全統計這場戰爭,致使全世界一共約7000萬人死亡, 約1.3億人受傷。也正因如此,納粹德國被視為近代最邪惡的魔鬼。
但當我們單純從軍事戰術出發,不的不承認這支「魔鬼軍團」在作戰之時,確實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軍事指揮將領,其中埃裡希·馮·曼施坦因、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埃爾溫·隆美爾最為突出,被後世軍事家稱為「納粹德國三大名將」。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生於1887年11月24日的柏林城,其家族是顯赫的軍事權貴,爺爺是在普法戰爭中統帥一軍數萬人的將軍,陸軍元帥兼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是他的伯父,所以曼施坦因從一出生就是含著金勺子。
1913年曼施坦因進入軍事學院學習,正式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活。由於當時正值一戰,曼施坦因參與了在比利時、東普魯士、波蘭的戰鬥,並獲得了一級鐵十字勳章和霍亨索倫王室勳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凡爾賽》條約德軍的數量被限制在10萬人,大量德軍一戰將領被強行退伍,而曼施坦因因有顯赫的家世「倖免於難」。
且依靠自己的努力,職位從1920年的連長,一路做到了1936年的陸軍總參謀部第一總軍務長,得到了和希特勒為首的納粹德國權力核心接觸的機會。
制定閃擊法國方案之時,面對法國人以要塞矩陣為主的嚴防死守,曼施坦因提出了翻越阿登山區,然後利用規模化坦克穿插攻擊的戰術,得到希特勒的認同。
此後隨著法國戰役德軍大獲全勝,曼施坦因個人由此聲名遠播。1941年德國閃擊蘇聯時,曼施坦因任職第11集團軍司令,1942年負責徵服克裡木,保證德國石油補給安全作戰,同年晉升成為了元帥。
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一名典型的草根,父親雖然是職業軍人,但不是權貴,軍銜只達到了中尉。而也正是因為自己父親的這份職業,古德裡安從小就受到軍人訓練,跟當兵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子承父業的傳統下,古德裡安走上戰場成為了一名騎兵指揮官,利用騎兵的快速突擊優勢,打出了不錯的戰績。
一戰結束後,在英法的要求下德軍大裁軍,古德裡安被調往了非戰鬥部門「陸軍運輸處」。由於非戰爭年代,後勤部門幾乎就是個閒職,有著大把的時間「揮霍」。
古德裡安於是瘋狂的向當時德國權威軍事雜誌《軍事周刊》投稿,闡述自己的軍事理念,其中最大的成果即他綜合英法在一戰規模化使用的坦克以及摩託化部隊經驗,總結出來的「閃電戰」。
1937年前後其著作《注意—坦克!》出版,引起希特勒的注意。1938年希特勒任命古德裡安為機動部隊總監,組建德國現代化機械部隊。
波蘭戰役之時,古德裡安被任命為第19軍軍長,該軍配有第3裝甲師、第2和第20摩託化師,是當時德國軍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隊。
依託這支部隊,古德裡安將自己的「閃電戰」戰術思維發揮到了極致。首先利用坦克的火力和速度,快速一點突破,打掉波蘭人的後勤和戰略縱深,使其前線部隊陷入孤立無援狀態,進而土崩瓦解。
向全體德軍將領證明了他的理論是多麼的正確,也正如此後世稱呼他為「閃電戰之父」。
埃爾溫·隆美爾,同古德裡安一樣並非權貴出生,他的父親是一名教師。但由於普魯士建立德國是以武立國,隆美爾出生的年代,當兵是德國最光榮的事。
所以隆美爾在父親「望子成龍」的期待中,不得不在1910年去讀了符滕堡王國皇家陸軍,並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爭中隆美爾機智勇敢,用喀爾巴阡山戰役中創造俘獲5000敵軍戰績,拿到了德皇親自頒布的最高勳章「藍馬克斯勳章」。
一戰結束後,在大裁軍的背景下成為一個三流地方軍事院校的校長。且因非權貴出生升遷之路遙遙無期。但隆美爾沒悲觀,在任職期間根據自己一戰經驗,潛心撰寫了《步兵攻擊》,全面闡述未來步兵該怎麼使用的問題。
1939年希特勒閱讀《步兵攻擊》後產生共鳴,將隆美爾直接調任大本營衛隊長,作為自己的親信培養。法國戰役爆發,隆美爾以「親軍」的姿態率領1個裝甲師在法國土地上瘋狂衝鋒。
依託敢打敢拼的勁,成為整個戰役最耀眼的一支裝甲部隊,被稱為「魔鬼之師」。1941年2月義大利在非洲戰場折戩,希特勒派遣隆美爾率部支援。
起初希特勒只是想叫隆美爾穩住局勢就好,那曾想隆美爾以少打多,不但穩定了已有非洲版圖,還打下了昔蘭尼加,將兵鋒直指蘇伊士運河,嚇得英國人兩腳顫抖。
如此成績極大的滿足了希特勒震懾英國的政治需要,隆美爾因此在1942年6月當上了元帥。
作者推薦:二戰中,德國最少生產了1萬噸化學武器,卻為何從不大規模使用?
二戰時,真的是俄羅斯的「冬天」趕跑了德國嗎?
僅生產2輛的納粹黑科技,重量188噸的坦克,卻能夠「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