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軍有很多貴族出身的高級將領,他們是否效忠於元首?

2020-12-17 歷來現實

貴族將軍們會為一個下士效忠?不可能。

一提到二戰中的德國貴族名將和重要人物、德國政治家,可以列舉很多,如鐵血宰相奧託·馮·俾斯麥、二戰德軍名將埃裡希·馮·曼施泰因、費多爾·馮·博克、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等等。

大家也許都注意到了,他們的名字中都有一個"馮",而"馮"就是他們高貴的標籤,貴族的象徵,就像滿清的愛新覺羅一樣。說到這裡好多人不解,貴族出身的人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都非常高傲;而希特勒一個下士出身,混混身份的小鬍子,又是怎可能讓這些貴族死心塌地為自己效勞的呢?

之所以產生這個疑問是最當時德國的情況不了解,大家的印象中,二戰時的德國都被洗腦了,全國上下都是對希特勒一個人效忠,甘心情願受他驅使。為他賣命。

不錯,二戰時的德國舉國陷入了戰爭狂熱,好多人對希特勒崇拜的五體投地,把他當成德國的拯救者,當成再造德國的神。但也並非大家都是為希特勒一個人二戰,也有不少人是為國家命運二戰,希特勒不過是人民選擇的一個領導人。

尤其是出身高貴的貴族將領們對希特勒沒有那麼盲從,德國名將曼施坦因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

曼施坦因原名叫埃裡希.馮.萊溫斯基,是二戰德國名將中是佼佼者,是希特勒親自授予的元帥,是跟隆美爾和古德裡安齊名的德國三大納粹名將,為德國侵略戰爭鞍前馬後、奮不顧身,是希特勒最得力的打手。

但曼施坦因並不是希特勒的私人打手,並沒有對希特勒到無條件服從的地步。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曼施坦因至始至終都不是納粹黨員,也從來也沒有提出入黨申請。

曼施坦因是貴族世家,父親是德國名將愛德華.馮.蘭斯基。他的爺爺也不是泛泛之輩,是赫赫有名的普魯士將軍。都說外甥隨舅,曼施坦因的舅舅也是將軍,而提起他的伯父名字更是如雷貫耳:德國陸軍元帥和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便是。

二戰開始後,曼施坦因以德國陸軍總參謀長的身份為德軍制定了一系列作戰計劃,戰勝了一個又一個敵人。而希特勒屢試不爽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閃擊戰,就是出自曼施坦因的手筆。

但曼施坦因對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深惡痛絕,拒絕對部隊下達有關命令,經常跟希特勒就此發生爭執。在曼施坦因看來,自己效命的是德意志,不是希特勒個人,自己只是在盡一個軍人應盡的責任。說他沒有受到納粹思想的蠱惑也不客觀,但要說他看不起希特勒也是基本事實。

曼施坦因的立場很有代表性,好多貴族將軍效忠的是國家,他們在國防軍任職,而希特勒是國家元首,所以要執行元首下達的命令。但國防軍不是希特勒的家丁,希特勒也不是貴族將領的家長。希特勒對此心知肚明,知道在關鍵時候國防軍靠不住。於是才有了黨衛軍這個組織。

和國防軍相比,黨衛軍才是希特勒豢養的,對希特勒唯命是從的打手,而前者只是國家的國防力量。

因此黨衛軍的長官們都是希特勒的死黨,黨衛軍的待遇和武器裝備也優於國防軍。國防軍有的,黨衛軍都有,國防軍沒有的,黨衛軍也有。而且即使是國防軍的最高長官也無法調動黨衛軍,黨衛軍只聽命於一個人,那就是希特勒。

黨衛軍裡幾乎沒有德國貴族,而他們不屑於跟流氓。混混和市井無賴組成的黨衛軍為伍,而只效力於國防軍。因此,國防軍的高級將領不少都來自容克貴族。

那些貴族將領大多是高幹子弟,受過高等教育,國防軍的創立的時候,希特勒還是一個小兵,所以國防軍的貴族將領不鳥平民出身的希特勒一點也不奇怪。所以說到了戰爭後期,戰場局勢對德國不利,德意志面臨滅種危險的時候,那些貴族出身的將領沒有跟黨衛軍官兵一樣選擇為希特勒殉葬,而是開始了反戰運動,決心不惜一切代價結束戰爭,甚至不惜鋌而走險謀殺希特勒。

1944年7月20日,一位上校在德軍最高統帥部企圖用炸彈炸死希特勒,可惜沒有成功,未遂謀殺的執行者是德國貴族、德軍上校這克勞斯·馮·史陶芬柏格,主謀是德軍元帥,曾擔任西線軍總司令的德國貴族埃爾溫·馮·維茨勒本。

相關焦點

  • 希特勒心中永遠的痛,貴族出身的德國軍隊將領,卻總與他貌合神離
    貴族將軍們會為一個下士效忠?不可能。一提到二戰中的德國貴族名將和重要人物、德國政治家,可以列舉很多,如鐵血宰相奧託·馮·俾斯麥、二戰德軍名將埃裡希·馮·曼施泰因、費多爾·馮·博克、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等等。
  • 他擔任德國元首12年,為崛起不惜發動二戰,為何到死還是下士軍銜
    文/紀布話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希特勒擔任納粹德國的元首,權力至高無上,在整個二戰中,所犯罪行更是罄竹難書。就是這樣的一個擁兵數百萬,戰爭裝甲無數的魔頭,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其軍銜是什麼等級。其實,他雖身為元首,手握絕對的軍權,但其並不是一個「元帥」,而是一個「下士」。
  • 二戰德國一共有27位元帥,名將古德裡安為何沒在其中?全因這3點
    二戰德國一共有27位元帥,名將古德裡安為何沒在其中?全因這3點二戰中德國最負盛名的三位將領:古德裡安、曼施坦因以及「沙漠之狐」隆美爾。想必熟悉外國戰爭史的看官,對此三人都不陌生。在現如今的網絡上有不少對這三位德國將領的調侃。
  • 二戰期間,德軍從巴黎撤退,為何沒有順手燒毀老冤家法國首都巴黎
    二戰時期的法國無疑成了一個笑話,他們的表現非常拙劣,擁有極其強大的國力,卻早早就選擇了投降,這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事情。無論法國有多少的理由,可幾乎沒怎麼抵抗就選擇了投降,這就是恥辱,法國輕鬆淪陷,也讓德國元首看到了自己主導世界的可能,德法之間也是老冤家了,早期就已經有過多次的交鋒。
  • 盤點二戰德國十大著名將領
    盤點二戰德國十大著名將領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挑起國,擁有許多優秀的軍事將領。且不論他們的是非態度,單說軍事才能,是不容忽視的。就隨著本期專題來看看吧。博克在陸軍中獲得「庫斯將林的聖火」綽號。威廉·凱特爾德國陸軍元帥,軍事家1924年底,他被調派至「國防部」,是凡爾賽條約後期掩護德軍準備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參謀本部」外殼單位;沒多久他就升遷為署、處長,納粹黨執政後1933年他依舊被原職留用於「軍部」,1935年年在魏勒·馮·弗理奇推薦他出任納粹德國國防部長。
  •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有20億人口捲入戰爭,打的是慘烈無比。交戰雙方都為這場戰爭付出慘重代價,尤其是人員的傷亡,整個二戰共有9000多萬人傷亡,其中就包括一些高級將領的戰死。那麼各參戰國在二戰期間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呢?
  • 盤點一些二戰德軍主角的電影電視劇
    1943年東部戰場的一段血腥經歷,圍繞著一個厭戰老兵和一個以謀取鐵十字勳章作為人生目標的貴族軍官展開。兩人的幾番較量,代表了當時德軍中的兩種心態,同時也揭示了戰爭的終極走向。德國的影片,美國的導演和主演,英語的對白,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協助拍攝,多元化的組合使得本片不會以偏概全。
  • 在二戰中,蘇聯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
    在二戰中蘇聯為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整個衛國戰爭中蘇聯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三位大將分別是:瓦圖京、切爾尼亞霍夫斯基、阿帕納先科。瓦圖京先後在波爾塔瓦步兵學校(1922)、基輔高級聯合軍事學校(1924)、伏龍芝軍事學院(1929),伏龍芝軍事學院戰役系(1934)和總參軍事學院(1937)學習。蘇聯國內戰爭時期,因功升至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1942年7月,調任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成功阻擊了沃羅涅日方面德軍的進攻。
  • 納粹德國主要將領簡介
    照片納粹德國高級將領 參加過一戰、二戰。被判處終身監禁,1952年因病獲釋。11、克魯格(1882~1944)出生於軍人世家。1901年從軍。1940.7.19授陸軍元帥。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擔任過第四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參加過一戰、二戰。服毒自盡。12、維茨勒本(1881~1944)出生於貴族家庭。
  • 德軍最著名元帥之一,二戰中鋒芒畢露:蘇聯欠他一枚勳章
    戈林,一戰時的「王牌飛行員」,二戰時的德國空軍總司令,在納粹黨中影響極大,擔任過眾多要職。他與希特勒關係密切,曾被希特勒指認為接班人。在蘇德戰爭最為焦灼的時期,德國自希特勒以下,都希望能夠單獨向英美投降,德國元首堅決反對。
  • 「人是鐵,飯是鋼」,二戰德軍的夥食究竟如何?終於大開眼界!
    在二戰期間,一個國家的武器裝備的性能優良與否,對於一場戰爭的勝利是至關重要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謂是到如今為止最慘烈,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了,它波及的範圍之廣,傷亡的人數之多是很多老一輩心中無法抹去的慘痛回憶。
  • 回眸二戰:什麼才是希特勒的颱風攻勢?
    呂海峰 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是個人類的悲劇,但也曾經爆發過很多精彩的戰役。其中,就有希特勒對蘇聯所發動和實施的「颱風」攻勢。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 二戰時德軍在東歐有多暴虐?屠殺的斯拉夫人竟達數千萬
    二戰時期出現的納粹德國是一個意識形態相當極端化的政權,也正是因此,其犯下了不少種族主義暴行,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猶太人大屠殺,超過600萬猶太人被「以工業化的形勢成體制消滅」,這極為令人深思,至今很多歷史學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在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還會有如此恐怖的國家形態出現。
  • 6部經典電影,從不同角度認識「二戰」歷史!
    故事發生在被德國佔領的荷蘭,主人公蕾切爾一家都是猶太人,由於這樣特殊的身份,他們全家除了她之外全部死在德軍的槍下。為了給家人報仇,她隱藏身份,並陰差陽錯地成為了混入德軍內部的間諜,而年輕貌美的蕾切爾迅速俘獲了德國軍官的心...
  • 波蘭戰役中的真實老照片:希特勒為出徵德軍送行,波軍迎來惡魔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二戰波蘭戰役中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1939年9月,波蘭戰役期間被抓捕的波蘭平民,由於被懷疑是間諜,從而德國國防軍士兵對他進行了嚴密的盤查,面對這些武裝到牙齒的德軍部隊,波蘭平民只得舉起雙手,眼睜睜看著他們的國家被侵佔。這張照片拍攝於二戰波蘭戰役期間,蘇德兩軍會師,畫面中是德軍將領古德裡安和蘇軍將領科裡沃夫,蘇德在1938年籤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在這一年共同完成了對波蘭的瓜分。
  • 二戰老照片:被德軍入侵下的波蘭,童子軍出徵抗敵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二戰中波德戰役中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1939年,在波蘭華沙被攻陷後,德軍部隊將投降的波軍戰俘驅趕至戰俘營。
  • 陸大鵬:德國貴族中的共產黨員
    他這兩本戰爭小說其實有很多自傳色彩,雷恩親歷了西線塹壕戰的血雨腥風,也作為國際主義戰士參加了西班牙內戰,援助左翼共和國。不過他不是普通士兵,而是軍官。《戰爭》而且不止是軍官,他其實是出身薩克森名門的貴族。
  • 德國元首弗裡茨 埃裡希 馮 曼施坦因的人生
    20年代後期,曼施坦因訪問了一些歐洲國家的裝甲部隊,從中得到了很多經驗和信息。1932年,曼施坦因升為中校,1933年升為上校,同時,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逐漸掌握了德國的政局,並開始擴軍備戰。1935年,曼施坦因被轉到德國陸軍總參謀部工作。1936年10月,他又被晉升為少將,出任德國陸軍參謀總部第一軍需部長,不久又升任德國陸軍總部首席副參謀總長,開始直接接觸德國軍界的高層決策機構。
  • 二戰中橫掃歐陸的德國裝甲兵是怎麼來的,看完這個就懂了
    在西線,盟軍部隊最需要提防的就是隱藏在叢林中的德軍坦克,而在東線,更是頻繁爆發大規模的坦克戰。 沒有什麼能比戰果更能證明某個國家裝甲兵的素質! 作為經常以劣勢兵力對抗優勢兵力的德軍,德國裝甲兵自然被後人看做二戰最優秀的裝甲兵之一,只不過德國裝甲兵的發展之路一開始卻沒有那麼輕鬆。
  • 二戰時期,希特勒掌管德國所有軍隊,為何其軍銜只是一個下士?
    事實上,正常的一個國家,國家元首都不需要軍銜的,如果授銜,那就和軍閥統治沒什麼區別了。除非這個國家元首是通過武裝政變上臺的,否則很少有給自己戴上軍銜的,當然,個別人除外。比如伊拉克的總統薩達姆才剛上任就給自己封了個元帥,敘利亞總統巴薩爾也注重軍中地位,執政數年,也找機會將軍銜提到了元帥級別,二戰時的蘇聯領袖史達林則規定自己的軍銜乃軍隊至高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