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二戰德國十大著名將領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挑起國,擁有許多優秀的軍事將領。且不論他們的是非態度,單說軍事才能,是不容忽視的。就隨著本期專題來看看吧。
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泰因德國軍事家、戰略家他是助紂為虐的法西斯幫兇,對別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同時他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也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他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
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德國軍事家他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身為正規的德國國防軍優秀將領的他還算清白。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
龍德施泰特德國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初任預備第22師參謀,繼任喀爾巴阡山某軍首席少校參謀官,大戰結束時任西線第15軍參謀長。戰後起,歷任騎兵第3師參謀長、第2集團軍參謀長、騎兵第 2師師長、步兵第 3師師長、第 3軍區司令。1932年 10月晉升為步兵上將,任第 1集團軍群司令。
埃爾溫·隆美爾德國陸軍元帥被德英交戰雙方都稱為「沙漠之狐」。他不僅成為戰時軍隊和群眾的偶像,同時也贏得了敵人的尊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蘭西戰役中,他做為第七裝甲師的指揮官而馳名一時,在北非戰場上,隆美爾進入了其軍事生涯的頂峰。在這裡,他充分顯示了他的戰術天才,指揮非洲軍數次以少勝多擊敗英軍,贏得了不朽的聲名。
費多爾·馮·博克德國陸軍上尉出生於布蘭登堡省庫斯特林的軍人世家,從小就嚮往成為真正的軍人,在軍界大幹一番。先後到格羅斯利希特菲爾德軍校和波茨坦軍校學習。1898年,博克以優異成績從軍校畢業,獲得少尉軍銜,1905年任營部副官,1907年任團部副官,1908年晉升為中尉。1910年,博克調入總參謀部任職。1912年,博克晉升為上尉。博克在陸軍中獲得「庫斯將林的聖火」綽號。
威廉·凱特爾德國陸軍元帥,軍事家1924年底,他被調派至「國防部」,是凡爾賽條約後期掩護德軍準備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參謀本部」外殼單位;沒多久他就升遷為署、處長,納粹黨執政後1933年他依舊被原職留用於「軍部」,1935年年在魏勒·馮·弗理奇推薦他出任納粹德國國防部長。
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德國上將在納粹進攻挪威、丹麥和南斯拉夫的戰爭中,約德爾起到了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1940—1941年,他是代號為「巴巴羅薩計劃」的進攻蘇聯的作戰計劃的主要炮製者之一,並籤發了該計劃。戰爭期間,他曾籤發了有關屠殺蘇軍戰俘的軍令,對德軍早已存在的屠殺戰俘的暴行起到進一步推波助瀾的惡劣作用。
赫爾曼·威廉·戈林德國空軍、帝國元帥他既是德國法西斯政治、經濟與軍事的首腦,也是制定奴役勞工計劃、鎮壓殘殺猶太人和其他種族的主謀,是二戰中的法西斯主犯。在紐倫堡審判中,戈林被控以戰爭罪和反人類罪並被判處絞刑,但他在執行絞刑前數小時在獄中服毒自殺身亡。
埃裡希·雷德爾德國軍事家、海軍總司令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德國巡洋艦隊參謀長,1922年晉升海軍少將,3年後晉升中將。1928年任海軍總司令,提倡建造潛水艇和快速巡洋艦,以滿足德國海軍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擢升為海軍元帥。他首先提出入侵挪威的建議,並親自督導入侵丹麥和挪威的作戰計畫和執行情況(1940)。但因在戰略方面與希特勒意見相左,1943年1月被解除海軍最高指揮權。
卡爾·鄧尼茨德國軍事將領曾任潛艇部隊司令、海軍總司令、第三帝國國家元首、武裝部隊統帥,德國海軍元帥,是德意志民族國家社會黨黨員,希特勒死後接任德國國家元首,是二戰結束後受審的主要納粹戰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