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替水鳥養了後代,為何大多鳥類會「為他人做嫁妝」?

2020-12-23 獅虎豹三兄弟

小時候我們都聽說過醜小鴨的故事,這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但是長大之後才發現,「醜小鴨」的基因本身就是白天鵝,只不過是被鴨子媽媽孵化出來了而已,簡單說白天鵝才是它的親生母親,而母鴨子只是它的「養母」。其實這在鳥類的世界裡面是很尋常的一件事情,世界上很多鳥類會將自己的蛋下到別的鳥類巢穴裡面去,然後藉助「別人」的資源和條件為自己養孩子。

比如林鴛鴦,就是那麼一種典型的巢寄生實踐者,林鴛鴦是一種生活在北美洲的小型樹棲鳥,屬於水鳥中的一種,也有人將它們稱之為水鴨,雄性外表十分炫麗,身上羽毛顏色分明,這些豔麗的羽毛在求偶時會發揮重要的作用。相較之下,雌性林鴛鴦就較為樸素了。林鴛鴦的繁殖期是1月或者2月,而較北的地帶,其繁殖期可能會推遲一兩個月,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小鳥便能孵化出來。

生活在佛羅裡達州朱庇特市的業餘攝影師勞裡·沃爾夫(Laurie Wolf),就在自家的後院裡面觀察到東部鳴角鴞養了一隻林鴛鴦的現象,東部鳴角鴞是貓頭鷹的一種,主要生活在北美洲。早前這隻東部鳴角鴞在沃爾夫的後院裡面安了家,後來便出現了這隻林鴛鴦。剛開始的時候,沃爾夫以為這隻小鳥是貓頭鷹的幼崽,為此她還高興了一場,畢竟自家來的貓頭鷹終於有孩子了。

但是偶然間的一幕,讓沃爾夫意識到這並不是東部鳴角鴞幼崽,而是一隻林鴛鴦。當時這隻林鴛鴦雛鳥把頭伸出了洞外,緊接著東部鳴角鴞也將頭伸出了洞外,兩者一同框對比就明顯了,顯然這是兩種不同的物種。意識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沃爾夫不免為這個小傢伙感到擔心,畢竟東部鳴角鴞可是肉食性的鳥類,保不齊哪天等它發現這不是自己幼崽的時候,會吃了它。

事實上沃爾夫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如果這隻東部鳴角鴞發現了這是一隻水鳥的話,極有可能就是吃掉。在後面的日子裡,正當沃爾夫打算將林鴛鴦「解救」出來的時候,沒想到這隻小傢伙自己跳下洞穴,落在旁邊的池塘裡面了,隨著這一跳,林鴛鴦的寄生行動成功了,這隻毫不知情的東部鳴角鴞稀裡糊塗地就幫水鳥養了孩子,而且到最後「孩子」離去時也不知情。

事實上林鴛鴦經常不會將蛋放在一個巢穴裡面,它們會將一兩個蛋下到別的鳥巢裡面去,通常是同類,或者是一些親緣關係比較近的鳥類,不得不說下到貓頭鷹這類肉食性鳥類巢穴裡面去,確實屬於比較大膽的做法。林鴛鴦的這個做法也不難理解,如果寄生成功了的話,那麼就能夠提升自己基因的傳播,在動物世界裡面,交配產生後代,將自己的基因延續下去,是一生中最大的事情。

無獨有偶,在2007年的《威爾遜鳥類學雜誌》裡面,就有報導過相關的內容,加拿大鳥類研究中心馬尼託巴省的負責人克裡斯蒂安·阿圖索在2005年做過一項研究考察,就發現了一隻雌性貓頭鷹,孵化了三隻林鴛鴦,並且它們之間相處很和諧,貓頭鷹似乎並沒有發現它的孩子是水鳥。林鴛鴦是一種比較獨立的鳥類,不同窩之間的雌鳥也會相互之間聯盟,以求共同生存下去。

世界上還有許多類似這樣的寄生現象,比如魚鷹會孵出黑雁雛鳥,東方大葦鶯會哺育杜鵑雛鳥,美洲隼的窩裡會出現白枕鵲鴨雛鳥等等,看到這裡,我們不免會有所疑問,明明這些蛋之間差異很大,比如林鴛鴦的蛋,就比東部鳴角鴞的蛋大一倍,而且更加橢圓,明眼人一下子就能夠分辨出來,難道這隻貓頭鷹不知道嗎?為什麼大多數鳥類都會「為他人做嫁妝」?這裡面需要引用到一個生物學現象,叫「超常刺激」。

超常刺激指的是非自然存在的能有效釋放動物特定行為的刺激,看上去很難理解,簡單來說,比如一隻鳥類,看到自己巢穴裡面所有鳥蛋的時候,會本能地挑選出個頭最大的蛋率先進行孵化,因為大的蛋孵出來的小鳥也會更加強壯,在今後的生存裡就會有優勢,這在優勝略汰的自然界裡面是無可厚非的法則,在鳥類的進化環境裡面也正確,於是「孵大蛋」就像是刻在鳥類基因裡面的東西一樣。

出於本能,當鳥類看見自己窩裡面有大蛋的時候,會率先孵化它,儘管這顆蛋可能比自己下的蛋大很多,比如荷蘭生物學家尼科·廷貝亨做的一項實驗裡面,用一個超大的假蛋放到鳥巢裡面,儘管這顆蛋跟雌鳥一樣大,但是該鳥仍舊選擇首先孵化它。在我們人類的眼睛裡面,一眼就能夠看出其中的差別,但是在鳥類的世界裡面,「孵大蛋」則是它們的天性,是存在基因當中的。

這種能激發生物本能、但目的偏離了進化本意的刺激,就被稱為超常刺激。佛羅裡達州的這隻東部鳴角鴞孵化了林鴛鴦,就是超常刺激現象的實例之一,從各種鳥類「為他人做嫁妝」這件事情上看,應該大多數鳥類都沒有進化出能夠抵制其它鳥蛋的的能力。不過寄生也有風險,比如當肉食性鳥類發現了這是一個「外來者」之後,極有可能就是吃掉它。

(關注我,了解動物知識,喜歡請給個贊。)

相關焦點

  • 此地自認為是貓頭鷹的後代,貓頭鷹:哪點讓你們產生的誤解?
    貓頭鷹似乎總是呆呆的,看著沒什麼活力的樣子。聰明有餘,而行動不足。圓頭、圓腦、圓眼睛的貓頭鷹,在我們國家並不算什麼吉祥鳥。卻在西方,特別是古希臘神話中,非常的受歡迎。據說,它是雅典娜身邊的一種聖鳥,是雅典娜的愛鳥及寵物。甚至,被人當成雅典娜的化身尊崇。但被當成神靈化身還不算什麼,有個地方甚至把自己當成貓頭鷹的後代。
  • 婦女養了只貓頭鷹,貓頭鷹十分聰明,婦女朋友太羨慕了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養寵物,通過長時間的接觸,即使是貓,比如"傲嬌"的動物,也會變得非常親密。許多動物生來就更接近人類,比如金毛。它對嬰兒和兒童非常親近。許多從小養的寵物也會表明它們與人非常親近。但貓和狗畢竟還是太普遍了,即使是稀有的品種,外表也只是略有變化,但基本特徵仍然是一樣的。
  • 「貓頭鷹瀕危死亡時會吐出一團毛球」,是真的嗎?
    貓頭鷹的身體結構貓頭鷹屬於鳥類,如果你觀察過鳥類,你會發現鳥類的糞便並不是像哺乳動物一樣是成型的,而是含有較多的水分。這是因為鳥類沒有專門排洩糞便的身體構造,它們只有一個洩殖腔,無論是尿液、糞便還是生育後代,都是從這一個口出來。
  • 小夥養貓頭鷹做寵物,它捕到的獵物讓主人失聲大叫
    貓頭鷹是一種常見的鳥類,但它的叫聲太難聽,在國內很不受歡迎,而且經常被當成災難即將來臨的預兆,幾乎是人見人煩。但大多數外國人卻很喜歡貓頭鷹,這種鳥類看起來又笨又可愛,非常受外國人歡迎。小夥養貓頭鷹做寵物,它捕到的獵物讓主人失聲大叫有個外國人喜歡養一些新奇的寵物,而貓頭鷹當然也在其中。
  • 貓頭鷹寵物——好看沒法養
    養寵物首先要解決口糧問題,超市可沒有貓頭鷹糧,咱也不能像哈利波特那樣去對角巷買,所以只能DIY了。貓頭鷹是種純肉食動物,為了養它們,最好備一個大點的冰箱,買一堆小白鼠、兔子什麼的,稍微屠宰一下,把內臟掏掉,擱冰箱存起來就行。這活沒什麼技術含量,連皮都不用剝,但廚房恐怕會弄得比較血腥。
  • 白尾鷂現身衡水湖,偷襲貓頭鷹,搶走田鼠,挑戰獵隼,打不過就逃
    科學家研究白尾鷂食性,它專門獵殺飛行中的鳥類,麻雀、雲雀、水鳥等小型鳥類,還會抓大型水鳥的雛鳥來吃。鼠類也是白尾鷂最常吃的食物。它在低空中觀察到田鼠蹤跡時,會迅猛地降落到地面,一抓一個準,剛才還活蹦亂跳的田鼠,這會兒已經淪為白尾鷂的食物。
  • 鳥友國外飼養貓頭鷹,國內鳥市一兩百就能買到,網友:你敢養?
    之前文章說的購買鸚鵡一些小動物,是一位鳥友在國外開店,屬於勞務籤證啥的,具體國家是巴布亞紐幾內亞,屬於世界上非常落後的國家,當地人會去抓一些野生的動物換取生活用品,或者是賣錢,這在我們國內幾十年前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沒有文化吃不飽還談什麼保護動物對吧,有點跑題了,有粉絲想看猛禽鳥類,那麼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過貓頭鷹,因為鳥友買過一隻貓頭鷹,看著非常的便宜就養在家裡,鳥友家裡養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寵物
  • 拔草,五大你永遠不會想養貓頭鷹的原因
    你可能在《哈利波特》裡看到那隻靈活聰明的貓頭鷹,自己也想養一隻可愛的大眼萌貓頭鷹,不過這篇文章可能會打消你飼養貓頭鷹的念頭。今天小編就從飼養貓頭鷹的合法性和飼養難度來說明貓頭鷹為什麼不適合做寵物飼養的原因。
  • 貓頭鷹的頭到底能轉多少度?它們的脖子會痛嗎
    貓頭鷹的頭到底能轉多少度?它們的脖子會痛嗎貓頭鷹,這是一種廣泛生存在地球上的鳥類,除了南極洲之外所有的大洲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因為其雙目的分布還有小腦袋的特徵和貓極為相似,所以被人們稱為是貓頭鷹。在中國這樣的鳥類也是有很多的,只是城市的範圍太大,所以一般人可能很少能親眼見到。貓頭鷹的頭到底能轉多少度?這也是貓頭鷹身上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它的頭是能轉很大的角度。人類本質上也是動物,但人的腦袋連180度都能難轉動,而且有時候轉的猛烈一些,說不定脖子都斷了。
  • 鳥類為何總愛「金雞獨立」?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我們人類是不是冬天常會把裸露的手縮進袖筒裡或插進兜裡?所以道理一樣,鳥類將一隻腳縮收起來也是為了保暖,只是人類將手藏進衣內,鳥類則是放進羽毛中。在冬季,很多雁鴨類水鳥睡覺的時候就會做出這樣的動作,可以幫助鳥類防止能量的流失,維持血管、血液溫度,保持體溫。
  • 貓頭鷹可以當寵物養嗎?
    前陣子網絡上傳貓頭鷹生活狀態的動圖,又傻又萌的可愛,惹得很多網友對貓頭鷹都有了想飼養的衝動。那麼貓頭鷹可以當寵物飼養嗎?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果非要養的話,是要經過省直轄市林業局的批准,辦一張養貓頭鷹的「身份證」。這辦證的流程,聽起來就相當麻煩了。
  • 貓頭鷹認錯鳥蛋 孵化出一隻木鴨幼崽
    你聽說過貓頭鷹和小鴨住在一起的故事嗎?這聽起來像是發生在故事書裡事,但這對奇特的小夥伴卻是生活在現實中的,這一幕被一位來自佛羅裡達州的攝影師在自己的後院裡拍了下來。Laurie Wolf最初以為住在附近樹上的是貓頭鷹和自己的幼崽,仔細一看,這只可愛的黃色小鳥竟然是一隻小鴨子,貓頭鷹把它當作自己的孩子養大了。Wolf在接受採訪時說:「它們兩個人肩並肩坐在那裡,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直到今天我還是不相信。」起初, Wolf擔心這隻食肉貓頭鷹最終會吃掉這隻木鴨幼崽,甚至聯繫了一位鳥類專家。
  • 養了一隻害羞的貓頭鷹,來客人它就緊張抓住主人褲腳,背影萌哭了
    有很多人對於貓頭鷹這種生物都特別喜歡,它們的長相看上去特別可愛,眼睛也是特別的機靈,貓頭鷹在走路時總是會做出一種特別霸氣的氣質,所以有好多人都想養一隻這種鳥。在國外也是有一些家庭會餵養貓頭鷹,有一隻國外的小貓頭鷹,它的生活特別的悲催,因為在過節時人類都是需要串門,而它在過節時都是強迫性的被串門。在寵物的圈子裡,貓頭鷹也是特別少見的一個對象,所以,有很多鏟屎官都喜歡帶著自己家的寵物到貓頭鷹的主人家參觀,看看這隻貓頭鷹有多麼的可愛。今天就來講講這個貓頭鷹的趣事。養了一隻害羞的貓頭鷹,來客人它就緊張抓住主人褲腳,背影萌哭了!
  • 孫威威:迅速識別鳥類品種 做聽聲辨鳥的水庫觀鳥人
    他叫孫威威,密雲水庫管理處鳥類觀測小組的觀鳥員。為了科學記錄鳥類種類變化和遷徙規律,今年,密雲水庫管理處專門成立鳥類觀測小組,長期開展鳥類觀測工作。不遠處的水域裡,野鴨、鸕鷀正在嬉戲。這幾種水鳥在水庫比較常見,孫威威只做了簡單記錄。他走下大壩,開上車,朝生態涵養林駛去。在一處林地入口,孫威威將車停在路邊,徒步走了進去。
  • 貓頭鷹媽媽在窗邊築窩生蛋,貓頭鷹寶寶不怕人,還迷上了看電視
    如果問所有人一個問題:「貓頭鷹在你家窗臺築窩生蛋是什麼體驗?」大概沒有多少幸運兒能有機會回答,而如果下一個問題是「你會和野生的貓頭鷹寶寶一起看電視嗎?」貓頭鷹媽媽不但體型大,戰鬥力強,膽子也大,要不人家也不會大咧咧地直接在別人家露臺上做窩了。雕鴞是滅鼠的好能手,過去我國也曾嘗試人工馴養雕鴞,用來防治森林鼠災,據說效果相當不錯。
  • 比小貓頭鷹更可愛的,是中國最小的貓頭鷹
    年紀一大,滿頭灰發別看體型不大,領鵂鶹卻是不折不扣的獵手,主要以中小型鳥類為食,也會捕食昆蟲、鼠類、蛙類和蜥蜴。它們的食譜會隨著季節不同而發生變化,臺灣地區的研究發現春夏的繁殖季,領鵂鶹較多地捕食昆蟲和蛙類,而到了非繁殖季則轉為主食鳥類。它們的捕獵技巧相當了得,體型比它要大得多的擬啄木鳥、啄木鳥和鶇(dōng)類都能搞定。所以,在有領鵂鶹分布的地方,其他小鳥聽到它的叫聲往往就會變得很煩躁,大多還主動靠近並試圖驅趕領鵂鶹。
  • 晨運回家 貓頭鷹「貓」門口
    先後被發現的一大一小兩隻貓頭鷹。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曾毅 通訊員曲迪、黃振宇攝影報導)眾所周知,貓頭鷹是夜行動物,白天的視力幾乎為0,但竟有懵懂貓頭鷹父母在白天教「幼鷹」飛行?5月20日10時許,家住均安鎮的林小姐晨運回來後,發現自己家門口有一簇毛茸茸的東西,走近一看,竟然是一隻幼小的貓頭鷹。林小姐驚喜萬分,被這個「萌寵」深深吸引了,便把「幼鷹」抱起來拿回家。「其實我一開始想自己養的,因為這個小東西真的太可愛了,可後來家人提醒我,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私養是違法的,於是我就趕緊報警了。」當天15時許,林小姐報警求助了。
  • 古貓頭鷹化石被發現,距今6000多萬年,長著一雙怪異爪子
    在許多電影中,貓頭鷹被作為渲染緊張氣氛的元素而廣為人知,以至於不了解貓頭鷹的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鳥類。貓頭鷹確實是夜行動物,長相也比較奇特,但它並不是電影裡塑造的可怕形象。但如果要在現代鳥類中尋找和貓頭鷹相似的鳥類,還真找不出,這就讓不少鳥類專家想要探索貓頭鷹的祖先是什麼動物。根據報導,前段時間《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發表了一篇關於古貓頭鷹化石的研究論文。
  • 網友分享養只貓頭鷹是什麼體驗?網友:可愛到犯規
    眾所周知,貓頭鷹大多棲息於樹上,部分種類棲息於巖石間和草地間,而且貓頭鷹絕大多數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白天隱匿於樹叢巖穴或屋簷中不易見到,那麼養一隻貓頭鷹是什麼體驗呢?影片告訴你:它很可愛~影片中的貓頭鷹周身羽毛大多為灰褐色,散綴細斑,稠密而鬆軟,眼周的羽毛呈輻射狀,細羽的排列形成臉盤,面形似貓,而且它們。頭大而寬,嘴短,側扁而強壯,先端鉤曲,嘴基沒有蠟膜,而且多被硬羽所掩蓋。
  • 小貓頭鷹送來一隻又一隻 派出所民警最近有點忙
    ,除了值班出警,做好警察的分內事,還要當「寵物保姆」:兩隻養了半個多月的小貓頭鷹剛剛放飛,村民又送來了兩隻。  民警輾轉聯繫上了臨海市林業局,工作人員說,最近是貓頭鷹的繁殖期,剛出生的鷹寶寶很多,不能一一接收,讓民警先養一段時間,等小傢伙會飛了,再拿到山上放飛。  怕野狗、黃鼠狼之類的動物把小貓頭鷹給禍害了,民警找來鳥籠,暫時讓貓頭鷹安家。  對付犯罪分子,民警們有經驗,對付呆呆萌萌的小貓頭鷹,大家有點犯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