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請勿進入機動車道」「為了您的安全,請勿闖紅燈」。在南京市建鄴區「喵喵街」上,一旦出現行人橫穿馬路或闖紅燈,一旁的路燈立刻會通過信息屏和音響發出警告。這是南京市城管局路燈處與江蘇未來城市公共空間開發運營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建設的智慧路燈機器人應用場景。
記者從南京市城管局12月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加載5G基站的路燈,可變身哨卡式智慧機器人。路燈之間相互「合作」,可對闖紅燈、違停等行為進行警告,發現盲道佔用、窨井蓋缺失等情況可第一時間感知,並通過後臺上報相關管理部門。裝上「最強大腦」的路燈,將更好地為城市精細治理服務。
目前,智慧路燈機器人已在南京青奧片區「喵喵街」及河西大街、江東南路的部分路口亮相。江蘇未來城市公共空間開發運營有限公司研創中心主任黃李奔介紹,青奧片區的智慧路燈機器人示範項目,是全國首例完全由智慧燈杆支撐的5G應用場景。
南京之前已對建鄴區青奧片區江東南路、江山大街、鄴城路等10條道路上近1000根路燈杆進行智慧升級,加載5G基站、視頻監控、環保監測、人流統計等多項功能。在此基礎上,青奧片區試點建設17桿路燈機器人,打通60多種設備,落地交通事故報警、行人闖紅燈預警、機動車道非法佔用警告、電動車不戴頭盔提示等8種場景應用。「每一根智慧燈杆,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的賦能,就像一個智能的交通輔警,通過杆與杆之間聯動,多根燈杆還可以接力完成任務,比如一個路燈杆負責抓拍,另一個更近的路燈杆負責警告提醒。這樣的多杆聯動,在國內是首創。」黃李奔說。
南京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京路燈發展歷經3次迭代、形成4個版本。在1.0時代,傳統路燈用於功能照明和景觀照明;到了2.0時代,路燈多功能合併杆實現了硬體複合、杆體共享,淨化城市地表空間、地下管網;在3.0時代,隨著各類感知設備的加載,路燈已向「智慧」轉變,可根據時間、天氣自動調節亮度,通過視頻採集交通、市政等信息,提供一鍵求助、給手機充電等便利。而目前南京率先啟動的智慧路燈機器人,標誌著路燈發展進入4.0時代。
「在智慧杆數據匯聚融合基礎上,以杆側的智慧盒為核心,分析多種感知的數據並指導動作,相當於為每個路燈裝上了智慧的邊緣小腦,讓路燈能思考計算、做出動作、按條件觸發、多杆協同等,更好地服務5G部署、城市精細化治理、安防監控和交通管理等。」黃李奔說。
南京市城管局統計數據顯示,南京已利用路燈實現500餘個5G基站部署,位於全國前列。隨著智慧路燈機器人的增加,南京5G微基站建設將顯著提速,5G宏站也將依託路燈機器人(高杆燈型),更便捷地實現加載,完成點位擴充。
「現階段智慧城市建設中,各地部署大量公安、交通、城管等視頻監控和環保、園林、水務等方面的各類數據感知採集設備。其實,無需重複投資,通過路燈開放對接,便可實現路燈機器人的多功能、多專業融合。」黃李奔說。
未來,智慧路燈機器人可發揮更大功用。黃李奔介紹,基於智慧路燈機器人的升級部署,可形成城市大街小巷毛細血管級的感知及半徑35米的精細化網格內多場景識別,服務城市海量數據的採集。「比如,智慧路燈機器人可對人、車動作準確識別,辨別可疑人員、車輛,並可利用杆上顯示屏和廣播對擁堵違停車輛進行疏導、驅逐。對店招店牌不規範、違章建築、違規佔挖等城市管理中的難點、痛點,智慧路燈機器人也可進行識別,推動準確執法。」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逐步擴大智慧路燈基礎設施布局,開放智慧路燈應用場景資源,與交管、城管、市政等部門開展應用專項對接,根據不同部門、不同需求、不同場景進行個性化定製,促進車聯網、停車管理、市政設施監測、道路挖掘監測等各類場景在智慧燈杆上的應用落地,形成涵蓋城市人口、車輛、資源等更全面的數據內容,並與現有的調度系統、決策系統融合,為城市治理提供精準的數據服務。」南京市城管局路燈處相關負責人說。 本報記者 白 雪
【來源:新華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