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半夜,姍姍睡得迷迷糊糊的感覺身旁的寶寶滾來滾去,她下意識地用手去摸孩子,可找不到孩子,只聽見「砰「的一聲,孩子掉到了床頭柜上,姍姍尖叫一聲,老公和姍姍趕緊坐起來,可已經來不及了。只見孩子又從床頭櫃和滾到了旁邊的椅子上,接著掉進了床頭櫃和椅子的縫隙間。「哇哇哇…!」13個月的寶寶響亮的啼哭聲打破了黑夜的平靜,全家人都驚醒了。
老公立馬下去準備抱起孩子,姍姍趕緊阻止了他,只見她拿起手機,對著孩子倒地的姿勢和周圍環境拍了個視頻,老公生氣地說:「什麼時候了,你還有心思拍照!難道孩子摔跤了也要發個朋友圈嗎?」姍姍沒有回答老公的質疑,她根據孩子落地的情況判斷寶寶應該不是後腦勺著地,而且經過床頭櫃到椅子的緩衝落地距離不高,她抱起寶寶輕輕安撫,孩子停止哭泣後,她試著對著寶寶說話,逗寶寶笑,見寶寶反應比較正常,才稍感安慰。
這時,寶寶在一次大哭起來,她發現寶寶的左臂耷拉著好像不能活動。她回想了剛剛落地的情形,懷疑是孩子左臂受傷了,趕緊和老公一起把寶寶送到了醫院。到醫院後,姍姍把視頻給醫生看,醫生立馬開出了相應的檢查和診療。診斷結果是孩子是左臂骨折了,醫生對姍姍說:「你是第一個知道把孩子受傷的情景拍給我看的家長,給我的治療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很機智!」老公這才明白了姍姍剛剛的舉動並不是貪玩,向姍姍投來了讚賞的目光。
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孩子摔下床的經歷,年輕的父母也許會認為我們小時候都是這麼長大的,摔兩下不礙事,可最近已有不少關於孩子摔後,家人沒有採取正確的急救方式,導致孩子致殘甚至喪命的新聞。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那麼孩子摔下來後,家長們急救方法很關鍵:
一、若旁邊沒有利器,暫時不要立刻抱起孩子,根據孩子摔倒的部位判斷傷害程度。
當發現孩子摔下來時,除非旁邊有緊急情況,可能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否則不要立刻抱起孩子。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孩子摔倒的位置和高度,來判斷傷害程度。一般來說,如果後腦勺著地,傷害程度最大,其次是面部著地,則要考慮是否有頸椎折傷的可能,再其次是考慮是否有肢體骨折的可能性。
若孩子摔到頭部,有時會鼓起一個大包,家長切記不要去按揉孩子的患處,更不要抱著孩子搖搖晃晃。因為頭部被磕到後,有顱內出血的可能,如果此時再去按揉和搖晃,只會加劇病情,嚴重者可能讓孩子喪命。
家長需觀察並記住孩子摔傷的過程和姿勢,越詳細的描述,越能給醫生提供診療手段的可靠依據。
二、仔細觀察孩子反應,判斷是否就醫
孩子摔下來後,不要讓孩子馬上入睡,而應觀察孩子的反應是否有異常,如果出現如下症狀應立刻就醫:
行為:昏迷、呆滯、嗜睡、食慾減退
症狀:嘔吐、呼吸不暢或不規則、視力改變、肢體活動不暢,眼鼻耳嘴流出不明液體 、前囪門的膨出等
情緒:剛摔下後不哭,後來卻情緒暴躁不安,哭鬧不止等。
如果把孩子哄睡了,家長無法判斷還是是睡著了還是昏迷了,這樣是非常危險的。應根據孩子的反應來判斷,若孩子沒有任何異常,特別是沒有昏睡嘔吐等症狀,則可以暫時不去醫院,持續觀察;若有出血症狀,應立刻採取止血手段;若孩子出現嘔吐症狀時,則要引起重視,為防止孩子氣管堵住,應將孩子頸部伸直側放。同時撥打120急救。
三、持續觀察
如果孩子沒有任何異常反應,家長也不可掉以輕心,應持續觀察48小時以上。特別是有些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切不可擔心子女責怪,而不敢告訴子女孩寶寶有過摔傷,這樣很有可能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床上安全不可小視,家長們要防患於未然可以考慮如下幾點建議:
1. 安裝床圍欄。給孩子安裝專業的床圍欄,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孩子摔下床的機率,但是也要防止孩子醒來後翻越圍欄而摔傷。
2. 選擇高度較低的床。
3. 床上越乾淨越好,避免放過多的玩具等,以免壓傷絆倒孩子。
孩子的成長環境看似安全,可是有些突發情況會讓家長們始料不及,家長們應該提前儲備必要的急救知識,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再措手不及地去學習。
家長們還有哪些急救小妙招,歡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