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隨著一些幼兒園老師虐待孩子事件的報導,很多家長對學校和老師充滿了戒備,與此同時,很多家長因為對學校產生懷疑而做的事情,也讓學校方面很是謹慎,老師們對待學生和家長,都變得越來越有壓力。
我一些在幼兒園當幼師的朋友說:現在幼兒園老師很不好招,不光是因為帶孩子很困難,還因為孩子家長很難纏,教室裡都有監控,老師們上班感覺一舉一動都會被監督和放大,萬一孩子磕著碰著,自己的心臟就幾乎要停跳。
不過,我也想替家長們說句話,難纏的是一部分家長,我們大部分還是通情達理的。
前兩天刷手機,看到一位媽媽講自己家孩子在學校骨折的事兒。
她家孩子進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從小床上摔了下來,骨折了。
作為家長,她本來以為沒有什麼大事,因為學校的床她是見過的,都是在地上,高度也就20公分左右,而且床邊還有欄杆,按說孩子就算從床上掉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大事。
沒想到老師告訴她,「我們在醫院了,拍完片子了,已經骨折了,您趕快來一趟吧。」
孩子第一天上學就摔骨折了,這放在家長身上,還不得生氣得不行嗎?不過學校的態度以及處理方式都讓這位媽媽覺得用心了。
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在說,要問責幼兒園,孩子為什麼摔了,怎麼摔的,你得讓幼兒園賠錢,減免學費。
但是這位媽媽很淡定,一句埋怨幼兒園的話都沒有說。
她說:「不能那麼幹。我自己看孩子,我也不能保證,孩子在家裡一點傷都不受對不對,小孩兒麼,不磕磕碰碰的怎麼長大。」
視頻下面,很多幼兒園老師給她留言:
「如果我遇到您這樣的家長,那真是燒了八輩子高香了。」
「作為幼兒園老師,我想說這麼通情達理的家長真的太少了,給您點讚。」
「保佑我以後工作遇到這樣的家長。」
確實,這位媽媽的做法讓人感覺到了老師和家長之間久違的溫暖。尤其在網上,好事不多壞事多,家校之間因為一些不好的典型案例,在評論區劍拔弩張的情況可是不少。
更糟糕的是,很多家長都因此而對幼兒園印象變差,更願意用惡意來揣測學校的動機和做法,懷疑學校的處事方法,這容易讓現實生活中,家長和學校之間出現信任危機。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復古」一下,回到多年前的家校關係模式。
就像這位不找幼兒園麻煩的媽媽所說的,孩子的成長難免出現磕磕碰碰的情況,就算是在家,也不敢說我們能百分百保證孩子不會受任何傷,所以說,孩子在學校跌跌撞撞,或者是和其他小朋友出現一些衝突,沒有必要把責任都推到學校和老師身上。
像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打架而受傷的情況,家長也不必上綱上線,小孩子打打鬧鬧也很正常,因為對孩子來說,上一秒打架,下一秒就變成好朋友了,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想法。
就像我們小時候,和同學鬧著玩兒也會磕著碰著,摔一跤爸爸媽媽也一般都是讓孩子自己站起來,而不是把孩子寶貝的像一個易碎的珍品。
小孩子需要面對一些突發狀況,一點小傷父母就大驚小怪,這對孩子的三觀建立並不是什麼好事。
其次,家長還需要對老師和學校多一些信任
因為在不希望孩子受傷這件事上,學校和家長一樣重視。而且一般來說,幼兒園是比家庭要更專業的地方,孩子的用品,校園教室的設計陳設,包括日常制度的建立,都是在站在孩子角度進行考慮的。
而且,老師們大多數都是負責盡心的,也不會因為一些其他因素就對孩子們區別對待,更不會故意針對孩子,除非這個老師不夠專業,自身存在問題,但這也是少數情況,家長們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對老師多做了解,如果有必要,可以提前進行規避。
總之,不要帶著偏見和有色眼鏡來看待學校和老師,在考察階段可以嚴格對待,但是如覺得這個幼兒園還不錯,決定把孩子送進這裡,就儘量多給學校一些信任,對老師表示一下支持,不見得是送禮,幾句支持和鼓勵的話,就很有力量,這份溫暖老師也會記住,從而對孩子更用心。
在平時,如果學校和老師有哪裡做的不夠好,也希望家長們能夠多一些體諒。
就想想,我們面對自己家一個孩子,還總被弄得焦頭爛額,孩子面對著一個班的學生,肯定更崩潰,而且一個人照顧這麼多孩子,難免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我有次想起來看了看孩子學校的監控。那會兒正是幼兒園午休的時間,孩子們都已經躺在自己小床上睡得香香的了,一位老師卻坐在旁邊端著小碗吃飯。為了照顧這些孩子,老師只能錯開時間吃飯,而且吃飯的時候還不忘守在孩子們身邊,很用心,也很不容易。
苛責別人容易,給別人一些理解和寬容難,尤其是在孩子的問題上。所以說這位孩子骨折了卻沒有找學校麻煩的媽媽,很難得。
只希望以後家長和學校都能夠互相理解。
學校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更加專業,多些育人之心,而不是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家長,能夠給孩子的成長多一些空間,對老師們能多些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理性看待,這樣雙方才能更加融洽,最後受益的也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