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凝媽
我們都了解睡眠的重要性,睡眠有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助於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提高注意力和記憶力、有助於消除大腦疲勞、有助於精力充沛的完成下午的活動。對於孩子來說,睡眠更加重要,因為孩子的身體在發育、大腦在發育,所以需要在睡眠中成長。
所以,很多家長除了保證孩子晚上的睡眠外,還希望孩子中午能睡一個午覺,以補充晚上的睡眠。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午睡更是統一的要求,可見全社會都在關注孩子的午睡問題。但是就有那麼一部分孩子不喜歡睡午覺,這讓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頭疼。
不喜歡午睡的孩子
兒子同學的弟弟瀚瀚今年3歲,9月份剛上幼兒園,現在入園3個月,但是經常請假在家,帶二寶在外面玩的時候經常碰到他。
本來以為孩子是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免疫力差,被同學傳染生病了,仔細一問還不是這個原因,而是午睡引起的身體不適。
瀚瀚的作息時間和別的同學格格不入,規定是12:00睡覺,他要麼全程不睡覺,要麼到13:00再睡覺。還沒有進入深睡眠狀態,起床時間就到了,老師不得不叫醒瀚瀚,瀚瀚就難受得大哭。
他不睡覺的時候,也不安分,不是跑來跑去,就是去掀同學的被子,或者用手去戳一戳同學。影響午睡紀律,老師自然不樂意了,有時候就讓他罰站,有時候就嚇唬他「你不午睡,狼會來吃你!」生氣的時候真打他屁股兩下,可是他就是睡不著,真是沒辦法。
老師經常跟瀚瀚媽媽告狀孩子午睡不好,媽媽也試著按照幼兒園的作息規律調整時間,但是也沒有效果。就因為強迫睡、睡不好,孩子總是哭鬧,精神格外緊張,也害怕去幼兒園,過不了幾天就會上火發燒。
看來,午睡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障礙,甚至影響到身體健康。孩子為什麼不想午睡,有必要強迫午睡嗎?是值得每個家長深思的問題。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午睡
我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光在個性方面如此,在睡眠方面也是如此。有些孩子不喜歡午睡,肯定是有他自身的原因的,只有了解這些原因才知道如何解決午睡的問題。
遺傳問題人的睡眠模式分為4種類型,夜貓子型(喜歡熬夜)、雲雀型(喜歡早起)、午睡型(喜歡午睡)和下午型(在下午會睏倦)。如果父母不是午睡型,不喜歡午睡或者午睡時間短,孩子的午睡時間也很短。當孩子不喜歡午睡時,首先要自查一下自己喜歡午睡嗎?
孩子精力太充沛有些孩子精力太充沛,活力十足,如果幼兒園的活動量不是很大,孩子身體的能量得不到足夠的消耗,到了午睡時間,孩子的大腦皮層不夠疲勞,無法產生睡意,就不會按時午睡。有的孩子午睡時間會滯後,有的孩子則毫無困意。
不適應環境
有些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稍微差一些,喜歡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覺、喜歡有自己的安撫物,到了幼兒園,換了環境之後,找不到自己熟悉的物品,就會缺乏安全感,無法入睡。但是老師不了解這個情況,只是想一些其他的方法讓孩子睡,孩子因為沒有被理解就會很排斥。
午睡壓力太大孩子午睡時不是很安分,總會做一些小動作、發出一些聲音,就會遭到老師的批評。老師還會告訴家長,家長回家再批評孩子。孩子在這種雙重壓力下,就會對午睡產生恐懼,越是強迫自己睡覺越是睡不著,午睡猶如噩夢的開始。
午睡習慣不規律孩子在家的時候,生活比較隨意,想玩就玩想睡就睡,不累就不睡,家長也隨便他。到了幼兒園之後,需要按時睡覺,孩子的生物鐘就調整不過來,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安靜入睡。還有的孩子晚上七八點鐘就睡了,早上7點多才醒來,已經有了充足的睡眠,中午就不想睡覺。
孩子有必要午睡嗎?
塔夫茨大學心理學家費爾德曼(Feldman.D),關於認知發展的非普遍性理論說明:兒童發展具有個性化特點。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關注身心狀況這一項規定:「保證幼兒每天睡11-12小時,其中午睡一 般應達到2小時左右。午睡時間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季節的變化和個體差異適當減少。」在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目標「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中,要求3-4歲和4-5歲幼兒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並能堅持午睡,而對 5—6 歲幼兒則沒有做出相應規定。
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孩子是否要午睡,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不能一刀切,老師不要責備,家長也不要焦慮。孩子是否需要午睡,要從下面幾個特徵進行判斷。
孩子的精神狀態如何如果孩子沒有午睡,但是下午的精神狀態很好,注意力、學習能力都在線,沒有出現哈欠連天、很睏乏的情況,這就說明孩子精力充足,不需要用午睡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我們特別需要尊重孩子,允許他不午睡,不要呵斥他、責罰他,也不要強迫他去睡覺。
只要孩子下午的某個時段會感到很疲乏,煩躁不安、無緣無故哭鬧,這就說明孩子還是需要午睡的,我們就要幫助孩子調整作息規律,適應幼兒園的午睡時間。
孩子晚上的睡眠質量如何如果孩子沒有午睡,晚上7點左右就上床睡覺,而且睡眠質量很高,一晚上醒來的次數很少,就說明孩子適合在晚上睡眠,不需要午睡,我們就放心好了。
如果孩子按照要求午睡了,但是晚上睡覺的時間拖後,總也睡不著,睡眠也不安穩,說明午睡時間過長,幹擾了夜晚的睡眠,說明孩子不需要午睡,或者要減少午睡時間。
強制午睡有什麼危害
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孩子不想睡覺,家長和老師強迫孩子睡覺,孩子被打罵和斥責圍繞,就會產生牴觸心理。孩子一想到午睡就害怕,擔心又要挨罵了。有些孩子一想到幼兒園就聯想到午睡,繼而聯想到被責罰,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上學變得磨磨蹭蹭。
瀚瀚就是這樣,他現在就是害怕上幼兒園,走在路上高高興興的,一到幼兒園門口不想進去,有時候媽媽沒辦法也會給他請假。
讓孩子免疫力下降孩子睡不著,被訓斥後可能會哭著睡覺。有時候睡晚了,沒睡夠又被叫醒,也會大哭不止。孩子總是哭著睡,睡醒哭,安全感變差,情緒低落,內分泌失調,免疫力會下降。
瀚瀚就是這樣,經常在沒睡好的情況下被強制叫醒,他三天兩頭的上火發燒,不得不吃藥治療。本來很健壯的孩子,也經常和生病作伴了。
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孩子睡不著的時候,又不能亂跑、不能做小動作,只能躺在床上等著其他同學一起醒來,這對於好動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孩子會想法設法地讓自己動起來。
有的孩子啃指甲、咬被子、玩頭髮甚至觸碰私密部位,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習慣,再想糾正就很困難。瀚瀚現在就是很喜歡啃指甲,就是無聊的時候自我取樂養成的習慣。
遇到不喜歡午睡的孩子怎麼辦
家長和老師做好溝通家長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孩子到底是否喜歡午睡、是否需要午睡,家長一定要搞清楚。家長可以根據上面提到的標準進行判斷,過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結合在家的情況,找出孩子不喜歡午睡的原因。
如果孩子確實不需要午睡或者午睡時間短,就要和老師進行充分溝通,告訴老師孩子不需要午睡,不要強迫孩子午睡。
如果孩子需要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午睡,就要和做好家校配合工作,溫和地對待孩子,讓孩子在家和學習的作息時間一致,哪怕是周末、節假日也不要放鬆,孩子就會跟上學校的節奏。
讓孩子進行一些安靜的活動對於不需要午睡的孩子,就不要讓孩子躺在床上限制他的活動,而是讓他進行一些安靜的活動,比如看圖畫書、剪紙、摺紙、搭積木。
孩子手裡有事情做,就不會無聊到用不良習慣尋求安慰。而且這些活動都很有意義,孩子在別人休息的時間做了更多的事,也可以說是先人一步了。
有些孩子可能在做這些活動的時候,就會消耗很多能量,使自己神經疲勞,也會不自覺地產生睡意,自然而然地進入睡眠狀態。
允許孩子帶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對於那些不能及時適應環境的孩子,就要允許孩子帶一些安撫物,比如小毯子、毛絨玩具等,孩子抱著它們入睡,老師也會很省心,不需要再去陪伴或者監督孩子了。
很多幼兒園也是允許這樣做的,畢竟以人為本,孩子睡眠質量更重要。再說,一般安撫物都是安全的,只要注意經常換洗,保持衛生就好了。
莎士比亞說,舒服的睡眠才是自然給予人的溫柔的令人想念的看護。孩子只有在一種心情愉悅的狀態下入睡,睡眠才能起到既定的效果。如果孩子不需要午睡,也要尊重孩子,只要孩子精神狀態好,晚上睡眠充足,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