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幼兒園3大「潛規則」,老師雖然不挑明,家長要心裡有數

2020-10-03 CiCi媽媽說育兒

鄰居的兒子樂樂(化名)今年上幼兒園大班了,在入班前每個家長都給孩子準備了一條小毛巾掛在專門的地方。樂樂昨天中午去洗臉時發現牆上自己的毛巾不見了,去找了老師問問看自己的毛巾在哪。老師不耐煩地來了一句「你自己找,鬼知道你放在哪裡了」。

回到家後樂樂告訴媽媽自己毛巾不見的事,媽媽聽到老師這樣的回答後覺得氣憤不已,第二天就去幼兒園質問老師。雖然老師給樂樂媽媽道了歉,並表示以後不會這樣了,但自從這件事之後,老師和樂樂家長之間的溝通聯繫也少了許多。

樂樂媽媽把她的情況發在了寶媽群裡後,瞬間引起了眾多寶媽的共鳴,稱道:幼兒園是有「潛規則」,孩子和家長的表現決定了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待遇。

幼兒園3大隱形「潛規則」,家長不了解,孩子要吃虧

作為家長的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在幼兒園學到知識禮儀,能夠得到好的教育。但如果因為孩子過於調皮惹得老師不高興或是家長某些行為冒犯的老師,可能會因此讓孩子受到不公平對待。幼兒園3大隱形「潛規則」,家長不了解,孩子要吃虧。

一:孩子不懂禮貌,可能會受到冷落

孩子不懂禮貌,不尊敬老師、老是喜歡打別的小朋友、搶別的小朋友東西,對於此類孩子來說,會讓老師比較頭疼。

一是因為糾正孩子打人搶東西這個行為需要很長時間;二是打到別的小朋友了老師也不好跟家長交代;三是對於此類小朋友老師需著重花時間盯著。所以這種類型的孩子是屬於老師不怎麼喜歡卻又頭疼的孩子。

二: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可能會被嫌棄

對於缺乏自理能力,特別是還不會上廁所、不會吃飯、甚至什麼都不會的孩子來說,老師們是比較嫌棄的。老師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讓孩子服從安排,而且有些比較挑食的孩子,餵飯還不願意吃,真的是一點也不省心。

三:家長愛找茬,孩子可能不受待見

有些家長會因為孩子午睡睡上鋪、孩子座位在邊上、孩子吃飯沒吃肉等等各種理由來找老師一番理論,爭執不休,覺得老師不是收了別的家長好處所以區別對待自家孩子。對於此類特意愛找茬的家長,多數老師是不待見的,不免會牽連到孩子身上。

家長早了解幼兒園「潛規則」,提前做好這些準備很有必要

照顧幼兒園的小朋友對老師來說是一種考驗,不僅要面對調皮搗蛋不聽話的孩子,還得針對孩子不同的生活自理能力來幫助他們。老師也不是聖人,每個老師也不會只照顧一個孩子,所以家長們在送孩子入園前做好這些準備很有必要。

訓練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送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家長最好先訓練好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讓孩子能夠做到自己上廁所(哪怕上不好,至少只需要老師稍微幫忙一下)、自己吃飯等,這樣老師在照顧一大班孩子時也能省點心好照顧一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性。

凡事讓孩子先自己動手動腦

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在孩子遇到很小的問題,至少自己可以先嘗試解決的問題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先自己動手動腦解決,不要一有問題就喊爸爸媽媽來幫忙。

比如孩子想找自己想要的某個玩具時,家長可以先鼓勵孩子自己找找看,找不到再喊媽媽幫忙。既有利於培養孩子自己動手動腦的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步入幼兒園,家長不要過於「焦慮」,要讓孩子適應社會,而不是社會適應孩子

對於孩子步入幼兒園,很多家長都是非常焦慮的。擔心孩子吃不飽、擔心孩子被欺負、擔心孩子被區別對待等。就現在的社會來說,沒有道德底線的老師雖然有,可絕對佔少數。

家長不要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去找老師理論,老師不是像媽媽一樣只照顧一個孩子,他們要照顧的可能是幾個甚至幾十個孩子。要讓孩子適應社會,而不是社會適應孩子。

結語

家長們不要擔心孩子會在幼兒園受到老師的不公平對待,因為絕大多數老師對待孩子都是很認真負責的。相信之所以會從事幼教行業,是因為他們喜歡孩子,對孩子有耐心。家長可多與老師保持溝通,有問題及時解決處理。不過事先做好步入幼兒園的準備工作,真的很有必要哦。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潛規則」:三類孩子更受老師歡迎,家長心裡要有數
    很多家長不知道,其實幼兒園裡面也有很多「潛規則」,有三類孩子更受老師歡迎,送去幼兒園後,不僅老師喜歡,家長也省心,一定要心裡有數。而讓孩子懂禮貌,是需要從小就培養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平時的言行舉止,孩子有樣學樣,因此父母平時在家就要文明用語,不說髒話。而等幼兒園要開學時,家長要提前告訴孩子,在學校應該如何禮貌待人,以及哪些是不禮貌的行為。
  • 幼兒園裡的3個「潛規則」,老師嘴上不明說,家長心裡要有數
    後來經過高人指點,美美覺得可能是自己「不會做家長」,孩子班上的家長時不時會讓孩子給老師帶點好東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送禮」,自家孩子從來沒送過,那些送過禮的孩子都被老師罩著,而沒送過禮的孩子就被「孤立」了!美美說完後,我卻無言以對,看來幼兒園的一些「潛規則」真的要提前了解,不然孩子吃虧,家長受累!
  • 幼兒園裡也有「潛規則」?老師不告訴,父母要心裡有數
    老師不會告訴家長的"潛規則"吳女士的兒子今年剛剛上幼兒園,而有一天孩子回到家後就嚷嚷著肚子餓,說在幼兒園沒有人餵他吃飯,所以他吃很少。吳女士一聽十分的生氣,於是就打電話質問老師,並指責老師不負責任。3、家長能和老師建立合作關係有時候老師和家長的育兒觀念存在著一定的不同,所以如果家長不能夠理解老師,不願意和老師做好配合,常常喜歡"找麻煩",那麼老師們就容易畏手畏腳,所以也很難去親近孩子。
  • 為啥幼兒園不放「寒暑假」?老師雖然不會說,但家長心裡要有數
    雖然身邊的人覺得喬喬這樣的決定有點「傻」的,但她自己卻再明白不過,這樣的選擇是最適合家庭的,畢竟自己和丈夫都要工作,沒有「寒暑假」去陪伴孩子,與其放在託管班還不如讓孩子上幼兒園呢!分析其實每個幼兒園的規定都是不同的。
  • 幼兒園怎麼給孩子分班?3個標準老師不會明說,但家長要心裡有數
    3個標準老師不會明說,但家長要心裡有數1)按照孩子年齡段分一個班級裡的孩子年齡肯定是要差不多的,畢竟每個年齡段孩子要學習的能力和知識都不同,班級裡孩子年紀相差太大老師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教。以上3個分班標準老師不會明說,但家長要心裡有數,這樣才能對孩子班級有一個大概了解。家長該如何儘可能的保證孩子在幼兒園生活快樂呢?
  • 幼兒園3大「潛規則」,父母要提前了解,不然孩子會吃虧
    3大隱形「潛規則」,家長不了解,孩子要吃虧作為家長的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在幼兒園學到知識禮儀,能夠得到好的教育。但如果因為孩子過於調皮惹得老師不高興或是家長某些行為冒犯的老師,可能會因此讓孩子受到不公平對待。幼兒園3大隱形「潛規則」,家長不了解,孩子要吃虧。
  • 幼兒園的「潛規則」,就算老師不說家長也要懂,孩子才不容易吃虧
    如果說,我們在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之前,根本完全不了解這些「潛規則」的話,孩子是很有可能會吃虧的。幼兒園的「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要懂,孩子才不容易吃虧:1.老師很難做到一視同仁雖然我們都說,老師應該對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應該公平對待幼兒園中的每個孩子。但是,這其實還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作為老師,在心裡肯定是會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孩子的。
  • 孩子就是不在幼兒園「拉粑粑」,老師不告訴你,但家長心裡要有數
    導讀:孩子就是不在幼兒園「拉粑粑」,老師不告訴你,但家長心裡要有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就是不在幼兒園「拉粑粑」,老師不告訴你,但家長心裡要有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幼兒園老師最不喜歡的4種家長,易讓孩子被排擠,父母心裡要有數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到了合適的年紀,小朋友就要去上幼兒園,不過在孩子去上幼兒園之後,家長也會非常擔心,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適應學校生活,但有時候正是因為家長的過分擔心,才扯了小孩後腿。
  • 幼兒園的3條「潛規則」,老師不會說,但家長一定要知道!
    孩子在幼兒園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會說出來,但父母要知道為了保證正常的生活秩序,生活中,充滿了規則,有明文規定的,也有約定俗稱的,但在所有的規則當中有一種規則既沒有明文規定也沒有約定成俗,但是卻被人們廣泛認同並私下不斷遵循的規則——潛規則。潛規則不是一個陌生的產物,只要有人,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
  • 幼兒園裡也有「潛規則」?老師不會明說,但家長心中要有數
    小婷由於丈夫工作調動的原因,就帶著孩子一起到了新的城市。孩子正在上幼兒園中班,於是就近找了家私立的幼兒園,但沒想到一向表現乖巧的孩子沒去幾天就喊著不願意去了,問他為什麼不去,孩子就回答別的小朋友不和自己玩。當小婷把這件事反饋給老師,希望她們能夠多多關注一下孩子時,老師口頭答應但實際行動卻沒有做到,每次對她還都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
  • 這3大幼兒園「潛規則」,家長必須要知道,否則孩子會被勸退
    很多家長等到孩子2、3歲的時候,就想給孩子送到幼兒園,方便自己出去工作。但又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非常糾結。其實就現在來看,幼兒園的老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尤其是一些私立幼兒園,更是事無巨細,但想要成功入園,還需要寶寶掌握三大技能。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知道的3大「潛規則」,否則娃恐被勸退
    紛紛也都要老師餵完,短短的一周,幼兒園鬧得是雞犬不寧,老師也是沒有辦法了,才來找小茹溝通,希望小茹兒子在掌握基本的自理能力後,再來上幼兒園。 家長要知道的3大「潛規則」 其實幼兒園有一些沒有放在明面上的潛規則,需要家長知道。
  • 為何孩子剛上幼兒園時總生病?老師不會說實話,但家長心裡要有數
    執筆:七月定稿:七月不少剛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家長都發現,自家孩子去幼兒園之前身體好好的,但剛去沒幾天就生病了。這種現象不是個例,幾乎大部分孩子都會是這樣,這就讓家長有些疑惑了,為何孩子剛上幼兒園時總生病。如果說幼兒園有病毒吧,人家其他孩子還都很好,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但要說自己孩子身體差吧,真就不是這麼回事,家長只能帶著滿心的疑惑給孩子換園,或堅持一段時間等孩子適應。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知道幼兒園的「潛規則」,以免孩子受委屈
    幼兒園時期,是孩子步入社會環境的第一步。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自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們的所有注意力就都在孩子身上,會為了孩子的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情。然而,孩子畢竟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不可能一直在家長身邊,還是會有那麼一刻要離開家長的庇護,和外界接觸的。
  •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老師不明說,孩子不理解,家長卻應該知道
    最近跟一些朋友進行聚餐時,一位朋友當了很多年的幼師,另一位孩子馬上要去幼兒園的朋友就問這位朋友說:聽說現在幼兒園也跟個小社會一樣,要想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開,就必須送老師禮物,或者必須給紅包,否則孩子就不被照顧是嗎?
  •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要知道,這種孩子會更吃得開
    在挑選幼兒園老師的時候,家長也有自己內心的衡量標準,例如老師負不負責任、性格是怎樣的,家長都會考慮的全面。不過家長們應該知道,在幼兒園也是有「潛規則」的。如果家長仔細觀察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你會發現即使再小的孩子,再小的圈子也存在著一些「潛規則」。
  • 為何要幼兒園去小學化?在幼兒園要學什麼?家長心裡要有數
    老師都是在平時和孩子玩耍、活動的時候教孩子一些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是我當初選擇幼兒園最看重的一點。近幾年幼兒園去小學化的說法吵得沸沸揚揚,可還是會有很多幼兒園讓孩子提前學習了小學的內容。為什麼會有幼兒園去小學化的說法?在幼兒園到底該學些什麼呢?每位家長都應心裡有數。
  • 幼兒園的「潛規則」:老師不會明說,但家長也需要知道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各位家長就會逐漸發現一些問題,老師都會偏向於一些孩子。這樣就有很多家長覺得老師偏心,就去找老師的麻煩。所以幼兒園裡也是有一些「潛規則」,只不過老師們不會明說。但是作為家長的也要知道。
  • 下列家長幼兒園老師很不喜歡,父母要心中有數,別自討沒趣
    就比如,有下列表現的家長,幼兒園老師就很不喜歡,父母要心中有數,別自討沒趣。尤其是孩子在學校哭了鬧了,跟小朋友發生不愉快,或者磕著碰著,他們就動不動一副「興師問罪」的態度,懟得老師下不來臺。對於這樣的家長,老師表面賠笑,其實背後都非常討厭。畢竟,老師雖然是「帶孩子」的,但是也是幼師,平時工作很不容易。苦點累點沒什麼,只要把孩子帶好,家長能理解他們就可以了。但是,家長非但不理解,還不尊重,自然會讓他們心裡很受委屈,也就不喜歡跟這類家長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