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個行業和領域其實都有著一套自己的潛規則,這種情況在幼兒園裡也存在。
最近跟一些朋友進行聚餐時,一位朋友當了很多年的幼師,另一位孩子馬上要去幼兒園的朋友就問這位朋友說:聽說現在幼兒園也跟個小社會一樣,要想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開,就必須送老師禮物,或者必須給紅包,否則孩子就不被照顧是嗎?
這位幼師朋友十分的尷尬,直言:這都是亂說的,你可不要相信,每次家長這麼想我都感覺很生氣。幼兒園確實是一個小集體,也有一些隱藏的潛規則,但是這些潛規則很多是家長造成的,孩子的教育問題可走不了捷徑。
(1)第一個潛規則:老師反感佔用自己私人時間的家長
很多家長認為老師既然負責教育孩子,那麼就應該把孩子方方面面都教育清楚,但是老師下了班之後也有自己的空間,或者回歸自己的家庭,教育自己的孩子。一部分家長在老師上班的時間裡從來不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一到了下班的時間就開始到處聯繫老師解決問題。
這種做法嚴重地打擾了老師的私人休息時間,而且老師也沒有義務必須在私人時間裡解決家長的私人問題。家長們不要認為這都是老師必須做的事情,工作是工作、下班是下班,老師在工作時間努力付出了,就不要在不合適的時間裡打擾老師,這樣只會讓別人反感。
(2)第二個潛規則:老師對孩子的態度取決於家長
幼師既然選擇了這個崗位,說明內心裡就很喜愛小朋友,自然而然對每個天真的孩子都沒有偏見。
可是人總是會偏心的,老師儘可能做到一視同仁,也會因為外界一些幹擾有所偏愛。這個潛規則就是,老師對孩子們的態度取決於家長。
在孩子入園後,老師們會和家長們有很多碰面的機會,這些相處機會可以讓雙方互相理解。
一些家長待人很有禮貌,並且對孩子的教育很上心,非常配合老師的工作,這樣的家長就會很受老師的喜愛。所以老師在面對這部分家長的孩子時,就會澆築更多的心血,投入更多精力。
反之沒有素質、蠻不講理的家長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老師,讓老師對他的孩子生不起喜愛之心。
(3) 第三個潛規則:面對送禮的行為,老師也很困擾
不知道家長們從哪裡學來的風氣,總是在一些固定日子裡給老師發紅包或者送禮,一些不負責的老師可能會喜歡,但是大部分老師面對這樣的情況,內心非常的困擾和尷尬。
如果不收,家長就會認為老師覺得自己送得少,不想照顧自己的孩子;如果收了,是非常敗壞自己道德的一件事。
而且對於一些非常熱愛這個事業的老師來說,送禮這種行為非常的沒有尊重性,很侮辱人。老師們並不缺這點小錢,收了反而會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危險。
其實現在寶爸寶媽中流傳的幼兒園潛規則,大部分是家長們自己折騰出來的,要真想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如知道這些:
(1)尊重老師
有的家長不把幼師當老師,而是當做了「保姆」,固執地認為老師就是拿錢辦事,就應該滿足家長所有需要,這樣的家長非常讓人反感。
家長做到尊重老師,理解老師的種種的用意,並且用心地與老師的工作進行回應,那麼老師就會對這樣的家長很有好感。自然而然地就會對這樣家長的孩子越來越好。
(2)事事有回應
一部分家長們認為幼兒園就是孩子們進行玩耍的一個場所,所以就會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就開始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對孩子的情況不聞不問。無論是老師開家長會、組織親子活動、組織外出學習等,通通都不見蹤影。要知道這樣不僅是對老師工作的不配合,還是對孩子成長的不上心。
如果家長們能做到事事有回應,那麼老師感受到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性,就會放更多的心思在這個孩子身上,並且由於感受到了支持,老師對孩子會更用心。
我是藍爸,一位成長中的多平臺育兒作者,在育兒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每篇科普都是根據相關科學文獻和多年自我育兒經驗進行的總結,關於今天的討論內容,各位家長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會及時觀看並進行溝通,如果科普內容有什麼不足,歡迎大家指出,我會及時進行更正,帶給大家更科學有效的育兒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