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會說出來,但父母要知道
為了保證正常的生活秩序,生活中,充滿了規則,有明文規定的,也有約定俗稱的,但在所有的規則當中有一種規則既沒有明文規定也沒有約定成俗,但是卻被人們廣泛認同並私下不斷遵循的規則——潛規則。潛規則不是一個陌生的產物,只要有人,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
潛規則的出現,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滿足一些人的利益,資源相對來說是均等的,為了滿足一部分人的利益,勢必就要損壞一些人的利益。所以面對利益這塊「大蛋糕」,很多人都選擇了破壞正常的秩序,因此,提起「潛規則」這三個字,可謂是深惡痛疾。
可成年人的世界總是有許多的不如意,在某些時候我們不得不向潛規則低頭,尤其是當父母遇到了孩子的事情,就很難再保持遺世而獨立的生活姿態了。
很多人覺得潛規則這三個字離孩子們很遠,其實不然,尤其當你的孩子要離開你的「保護傘」,走向幼兒園的時候。
我看到過很多年輕的家長都有過這樣的擔憂,自己的孩子要上幼兒園,他們會擔心自己的孩子適應不了陌生的環境;會擔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也會擔心自己的孩子的個人衛生或個人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也會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受老師的歡迎.
於是,各位家長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開始為自己的孩子做各種努力。於是就有了逢年過節便「意思意思」的家長,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幼兒園裡「潛規則」事件的發生。
到底要不要「意思意思」
首先,我們談一談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應不應該給老師送禮。
只要我們去幼兒園的門口走一圈,就會發現關於送禮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別人送了,如果自己不送禮,孩子很可能會被老師「穿小鞋」,有了這樣的認識,便有了爭先恐後「送禮」的局面。之後,逢年過節,家長們就會絞盡腦汁地思考一個問題——該送老師怎樣的禮物,才能讓老師注意到自己的孩子。
對於這樣爭風送禮的現象,筆者是不贊同的,為什麼筆者會不贊同呢?
1、可能有些家長認為,送禮是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小小心意,送禮本身也表達了家長對老師工作的認同和對老師的重視。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意,最重要的是讓老師看到家長們的真誠態度。如果從小就親力親為的告訴孩子,只有錢才能表達謝意,那這樣的家庭教育本身就是失敗的。況且,人人都送禮,那送與不送的區別又在哪裡?難道下一步是攀比誰比誰送的更加貴重嗎?
2、很多家長的送禮行為,可能會給老師們帶來巨大的困擾。現在,國家對老師們師德師風的建設要求非常嚴格,老師是否收受家長的禮物是對自己師德師風的考驗。在加上現在的自媒體如此發達,有時候家長的用心被其他人就當作「別有用心」,這樣,老師在很大程度上就別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很有可能為此丟掉工作。
3、每一個選擇成為老師的人,他們的內心大多住了一個天使。他們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會讓他們選擇關愛自己的學生,將會對每一位學生都一視同仁。老師們,最不喜歡的其實是家長撒手給幼兒園,認為孩子的成長都是幼兒園老師們的責任。相比較家長的禮物,老師其實更希望的是寶媽寶爸的配合,只要孩子的家長對孩子是傾盡全力的照顧,積極配合老師們的工作,那麼老師們自然而然也會對孩子們盡心竭力。
而且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喜歡孩子,喜歡自己工作的,只要孩子聽話一些爸爸媽媽配合一些,他們有足夠的精力,自然會對孩子盡心盡責的,與送禮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
而且,說句實話,倘若你的孩子一開始被老師喜歡了,那麼恭喜你,即使你不送禮,老師也會一如既往的喜歡他,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一開始並不招老師的喜愛,其實送不送禮,意思並不大,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並不是什麼樣的禮物都不應該送,有些表達感恩的「禮物」可以送。
生而為人,當常懷感恩之心。尤其是對待孩子的教育上,作為家長更應該身體力行地教導他怎樣去感恩。例如當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環境中,因為老師的悉心教導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或者說在自己不方便的情況下,老師利用自己工作以外的時間幫助自己照看自己的小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當家長的都應該表達自己的一份謝意。這些謝意可以是讓孩子寫給老師的一封信,也可以是孩子自己做的手工,這樣的禮物雖然輕,但是它的意義卻是很深遠的。
若不是以表達謝意為前提的禮物,這樣的禮物是不真誠的。更有甚者,期望通過自己的送禮行為來達到老師對孩子好的目的,這是赤裸裸的交換!
老師更喜歡什麼樣的孩子
儘管老師們的職業操守會讓他們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孩子,但老師畢竟不是聖人,人非聖賢,孰能無喜好?
即使在同一個家庭裡,父母也會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偏愛。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討老師歡心呢?
1、將規矩和禮貌住進心裡的孩子
有時候,一個家庭6口人住招架不住一個孩子的折騰,更何況是面對很多孩子的幼兒園教師呢?他們每天要拼盡全力去照顧每一個小朋友,很多時候,都是精疲力盡。但是如果他們所帶的孩子懂禮貌,懂規矩,有時候還能主動幫老師幹活,試問,這樣省心的小朋友誰能不愛呢?
2、善於表達主動表達的孩子
為什麼說善於主動表達的孩子更得人歡心呢?善於表達的孩子,更容易溝通,他們能理解老師所說的話,這樣也就更便於管理。而且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也可以讓老師更容易記住他們,會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3、自理能力較強的孩子
很多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還不能夠自理,經常會出現尿褲子,或者不會自己上廁所的現象,這樣無形之中就加大了老師們的工作任務。倘若孩子的自理能力較強,那麼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老師們的工作負擔,自然而然便受到老師的喜歡了。
4、長得可愛的孩子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些寶寶生來就被上帝青睞,長相可愛又好看,這樣的孩子讓老師們光看著就覺得很舒服,所以很多老師都喜歡長相可愛的寶寶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每一個幼兒園都會舉辦一些公開活動,我們會發現不管是上臺發言還是排隊、跳舞,一般都是較為可愛的寶寶站在前面。
不過就算咱們的孩子長得不那麼出眾也沒關係,沒有什麼能夠比得上一個擁有好習慣、願意主動表達而且自理能力又強的孩子更受老師的喜愛。
當寶爸寶媽知道老師們會偏愛什麼樣的孩子以後,就可以在平時的教育中加強對孩子的引導和培養,等孩子去了幼兒園就能夠很好地融入新的集體,家長們也能放心了。
這才是真實的幼兒園潛規則。
老師更喜歡什麼樣的爸爸媽媽
想要被老師喜歡,除了孩子要努力之外,家長們的努力也很重要。
1、積極主動配合老師工作的爸爸媽媽
對於幼兒園老師來說,那些積極主動配合老師工作的爸爸媽媽也會得到老師的青睞。
怎樣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的工作呢?
一來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活動,並且不是敷衍了事,是認識地去完成。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又一次幼兒園要求做關於「我愛我的祖國」的手抄報,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主動去幫助孩子,並且和孩子一起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如果有絲毫的敷衍,就會給老師留下一個不認真,不負責的工作態度。這樣的話,也會直接影響老師對孩子的態度。
二來對於孩子的教育,也要積極配合老師。老師當下教的內容,有些孩子的認知可能跟不上,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們一起複習,於是就需要家長及時知曉孩子所學內容,並能夠與老師同步,成為老師的好幫手,和老師一起為了全方位地教育孩子。這樣的足夠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也會得到老師的喜歡。
2、足夠信任老師的爸爸媽媽
要給老師們足夠的信任,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當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教育的時候,就有家長執拗的認為,自己的孩子被老師針對了,在這件事上,便開始不依不饒。
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有不負責任的老師,但大部分都是有耐心有仁心有愛心的好老師,他們教育孩子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你的孩子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習慣,所以,對待老師的教育我們要給予足夠的信任。
如果你用敵對的情緒對待老師,那麼老師也會用敵對的情緒對待你的孩子。所以遇到問題一定要有正確的態度和方式來解決。因此,那些信任老師而且通情達理的爸爸媽媽更受老師的歡迎。
3、不是太「多事」的爸爸媽媽
什麼是「多事」的爸爸媽媽呢?
「多事」就是常把一些小問題,小題大做。一旦自己的孩子受了一點點委屈,就開始找老師的茬兒,要不就是不留情面的批評老師不懂教育,要不就是批評老師沒有愛心。倘若在活動照片中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就會在群裡這種質問老師······
每個父母都關愛自己的孩子,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不能總是那麼的自私,讓老師只關注自己的孩子,有些事情完全可以單獨私下解決,良好的溝通與理解,不做「多事」的父母,才能更好地被老師喜歡。
有話對大家說
幼兒園是最純淨的樂園,這裡所有的潛規則其實是想讓每一個孩子都變得更加優秀,想讓每一位父母變得更加配合。所以這樣能夠讓我們孩子變得更加有些的潛規則,我們是歡迎的。